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经螺旋CT、核磁共振(MR)及手术证实],对其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看右心、室间隔和右室壁的厚度及运动,观察右心系统、主肺动脉及左右分支处是否有血栓状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的血流情况。结果16例患者,超声检出肺动脉血栓直接征象9例,右心房内检出条索样活动性血栓4例,肺动脉主干及左肺动脉血栓3例,右肺动脉近端腔内示2例微动血栓,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患者三尖瓣不同程度反流,12例肺动脉收缩压6.93-12.40 kPa。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快速、便捷、无创的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方法,在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结果左下肢33例,右下肢13例,双下肢6例。急性血栓36例,亚急性及慢性血栓1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准确、无创、实时、可重复应用、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64例,分析二维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CDFI)声象图特征及脉冲多普勒表现。结果 64例患者其中急性血栓50例,慢性血栓14例,左下肢发病率明显高于右下肢,且双下肢深静脉各段均可形成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率为96.8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明确血栓形成的部位及栓塞程度,且具有无创、实时、准确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87例下肢肿胀,临床考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进行超声检查。结果76.8%合并有不同程度深静脉血栓,部位大多始发于腓肠肌静脉丛或髂静脉至股静脉段,左侧较右侧多见。结论运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程度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肺动脉高压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测量三尖瓣反流速度,应用三尖瓣反流速度来估测肺动脉压。结果4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右室、右房增大、肺动脉增宽、三尖瓣反流,其中诊断出导致肺动脉高压的风湿性心脏病13例,肺性心脏病16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低蛋白血症1例,转移性肺癌1例,不明原因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肺动脉高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本文通过对2004~2010年1月4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结果 4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3例,诊断符合率100%。其中左下肢27例,右下肢11例,双下肢5例。急性血栓28例,亚急性及慢性血栓1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准确、无创、安全、简便经济、可重复应用;可迅速显示下肢静脉的解剖结构、栓塞程度及动态观察血栓变化,能及时准确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内径、血栓范围、血栓回声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 53例患者中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17例。2例误诊为左小腿胫后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可通过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判断临床治疗效果,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淮安市楚州医院超声科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对5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与x线血管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早期发现、及时准确诊断是否完全栓塞及血栓部位,并可了解管腔再通及侧支循环状况,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可以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急慢性血栓形成还可以观察血栓的治疗及评价疗效,该技术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8例33条病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及上行性静脉造影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26例31条病肢,超声诊断敏感度92.8%,准确度为94%,下肢深静脉各段均可形成血栓,以股静脉段患病率最高。结论急、慢性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点各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无创、安全、准确及可重复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3例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血栓部位、栓塞程度及血管腔内血流情况。结果左下肢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右下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内径明显增宽,急性血栓是均质低回声图像,亚急性和慢性血栓回声较高,血栓部位管腔无血流显示或血流充盈缺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戚菊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35-1636,I0002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 该组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其中左下肢37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3例.按血栓部位分:髂股型(中央型)35例,周围型4例,混合型19例.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戚菊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635-1636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 该组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其中左下肢37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3例.按血栓部位分:髂股型(中央型)35例,周围型4例,混合型19例.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戚菊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9,17(10):1635-1636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 该组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其中左下肢37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3例.按血栓部位分:髂股型(中央型)35例,周围型4例,混合型19例.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急性肺栓塞(PTE)及其对溶栓后疗效的评价。方法临床疑似PTE的35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经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核素、螺旋CT、肺动脉造影综合检查后确诊的较大面积肺栓塞的25例接受溶栓抗凝治疗。比较溶栓前、溶栓后2周、溶栓后3个月心脏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变化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PTE的直接征象(肺动脉血栓)2例,间接征象23例,无异常变化10例。溶栓后2周超声相关的主要监测指标(右室舒张末前后径RVEDD,右房舒张末上下径RADD,肺动脉主干内径MPA,肺动脉血流峰值速度VPA,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Vp,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溶栓前参数比较明显好转(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有8例超声的各项指标正常,其余与溶栓后2周的参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下肢深静脉检查18例32条血管内血栓。溶栓治疗后12例有效,管腔大部分再通,6例无效。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肺栓塞安全、无创、可靠,并且可作为溶栓疗效评价和长期随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谷颖  车正兰 《贵州医药》2004,28(3):197-199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42例冠心病、8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测定。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心功能测定值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中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者有27例,仅舒张功能异常者有19例,心功能正常者有4例,对舒张功能异常者中假性正常者进行了心房收缩期肺静脉血液返流速度(AR)测定,结果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功能时仍不失为一种快速、简便、较准确的方法。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多指标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05年12月~2011年9月确诊的33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 PTE患者常有多种危险因子,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他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急促、胸痛、晕厥和心动过速等。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及D-二聚体试验对PTE诊断有提示作用;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PTE最常用的技术。本组有7例死亡,病死率21.2%,24例患者经溶栓及抗凝治疗后存活。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导致PTE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的警惕性,仔细查找病因,常规X线片、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血管超声等均有助于其诊断,但螺旋CT更方便可靠。溶栓治疗能提高PTE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研究冠心病患者肺静脉血流频谱对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和健康正常人各5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记录二尖瓣血流频谱,并选择测量参数:舒张早期峰值(Ep)、舒张晚期峰值(Ap)、速度时间积分(Ei、Ai)、等容舒张时间(IRT)及左房(LA);记录肺静脉血流频谱,并选择测量参数;收缩期峰值(Sp)、舒张早期峰值(Dp)、舒张晚期峰值(ap)及其速度时间积分(Si、Di、ai),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ap、ai较正常组显著增大,Si、Dp、Di和Dp/ap、Di/ai值明显减小,ap ai增大幅度与左室舒张功能明显相关.结论肺静脉血流可直观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内的压力状态,其频谱特征与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结合评价左室舒张功能较用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一种方法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对骨科手术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500例骨科住院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常规双下肢深静脉筛查,分析患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者的年龄、治疗前后2周内生化指标及超声改变情况。结果彩超检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54例,术前发生肺栓塞者2例。术前及术后制动造成血栓者32例(59.3%);术前已患有血栓者22例(40.7%);其中血压、血脂增高者32例,年龄均为50岁以上(59.3%)。抗凝、溶栓治疗后,CDFI显示病变管腔内由无血流信号逐渐变为可见部分血流信号或血流通畅;生化检测中: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及凝血酶原时间指标逐渐升高,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活动度指标逐渐降低。抗凝、溶栓2周后行手术治疗者未发现有肺栓塞发生。结论彩超检查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简便、易行,可持续观察,还可有效的预防其进一步延伸,对手术患者的诊疗具有临床指导价值,可最大限度的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周文 《河北医药》2005,27(4):254-255
目的 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先心病。方法 对265例孕妇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脏四腔心、心室流出道等切面,必要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追踪观察。结果 室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大血管转住、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各1例。结论 产前检查应用二维超声诊断仪加用彩色多普勒将会有利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诊断的可靠性.方法 用CDFI对41例共45条患肢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中左下肢DVT 26例,右下肢DVT 11例,双下肢DVT 4例;左下肢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右下肢,常累及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胴静脉,声像图特点为管腔内探及实性高或低回声团块充填,脉冲多普勒血流速度减慢或无血流且不受呼吸及远端肢体挤压影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DVT形成是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