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iew the urine products of bone breakdown as markers of bone resorption and usefulness of urinary hydroxyproline.Data Related researches published in 1985 -2000 we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Results Bone markers could be used for early diagnosis of bone metabolic diseases.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resorption that reflect osteoclast activity and/or collagen degradation provide a new and potentially important clinical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of bone metabolism.Assessment of bone resorption can be achieved with measurement of urinary hydroxylysine glycosides, urinary excretion of the collagen pyridinium cross-links, urinary excretion of type Ⅰ collagen telopeptide breakdown products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and urinary hydroxyproline.Conclusion Urinary hydroxyproline has been in use as a marker of bone resorption, but it lack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t is a modified aminoacid that is a metabolic product of collagen breakdown.Hydroxyproline may be released either free or with fragments of the collagen molecule attached during bone resorption, and it is also liberated by the breakdown of complement and nonskeletal collagen.  相似文献   

3.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 2 % ,由于跟骨特殊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治疗方法选择不当 ,可有较高的致残率。跟骨骨折传统的治疗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目前国内撬拔复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开展比较广泛 ,但很少有人对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作过比较[1,2 ] 。本文目的是比较本院自 1992~ 1997年以来 8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5例的有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 ,其中男 67例 ,女 18例 ;年龄 18~ 67岁 ,平均37.4岁。详见表 1。跟骨关节内骨折按Essex Lo presti及Soeur和Rem…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常需要对骨、骨密度或骨钙进行定量测定。新鲜骨经干燥处理后,可通过直接称重测得骨重量,用于骨的宏观检查。骨量的测定多用间接测定法,通过骨密度、骨钙的测量来反映骨量的多少。骨密度是反映骨无机盐即骨矿物质的多少,以往一般是通过X线摄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灶刮除联合不同材料填充对肢体骨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21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肢体骨巨细胞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骨水泥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填充方式,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骨水泥加同种异体骨填充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软骨下骨层厚度、关节疼痛、功能状况及活动。并评估患者术后宿主骨与植骨愈合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软骨下骨层厚度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对照组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MSTS、IKDC评分较术前均升高,其中观察组MSTS、IKDC评分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宿主骨与植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但两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填充应用于肢体骨巨细胞瘤,能很好地减轻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活骨植骨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9例感染性骨不连采取活骨植骨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一次性清创活骨植骨手术成功率达89·5%(17/19)。结论活骨植骨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对45只大耳白兔行左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动物被分成3组。其中A组保留骨内外膜;B组环形切除截骨端上下部分骨外膜;C组截骨后刮除截骨端上下部分骨髓及内膜组织。所有动物延长速度为1mm/d。结果发现A组延长区新骨形成和塑形快,质量好,愈合后新骨的力学性能强;B组延长区新骨形成慢,新骨的力学性能差;C组延长早期成骨受一定影响,后期新骨的组织形态与力学性能均接近A组。骨膜随缓慢牵拉同步增长,成骨十  相似文献   

8.
应用选择性骨牵引和跟骨夹联合治疗跟骨骨折17例18足。随访4个月至4年疗效评定,“优”者11足,“良”4足,疗效“差”者3足(均有严重损伤)认为,此疗法对骨折积极复位,有效弹性固定,早期进行关节模造和功能练习均有良好的作用,且有操作简便,副损伤小的优点,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99mTc-MDP骨显像技术对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检测,并结合X线,以探讨骨显像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在其中确诊的14例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中,骨显像结果全部为异常。X线检查只有4例为阳性。这种方法明显优于X线检查。作者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骨显像机理及特点作了初步探讨,认为^99mTc-MDP骨显像可以作为肾性骨营养不良早期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及预后判定的一种无创伤、无痛苦、可  相似文献   

10.
HA/FDFB修复兔胫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Hydroxylapatite,HA)和冻干胚胎骨粉(Freeze-Dried Fetal Bone,FDFB)混合材料骨内植入后的成骨潜能,方法:在16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双侧胫骨缺损内分别植入HA和HA/FDFB,术后1,4,12,24周分期处死动物,标本行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HA侧术后各期均无明显新骨形成,24周时仅有植入材料-宿主骨界面见少量新骨,其科大部分为纤维结缔组织充填。HA/FDFB侧术后4周新骨开始形成,12周时HA间隙大部分新生骨组织充填,纤维成份减少,无FDFB残余。24周时植入材料内完全为成熟板层骨。结论:HA/FDFB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成骨活性,能促进骨愈合进程,是较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至今 ,Ilizarov技术在前苏联广泛应用了4 0余年[1] ,近十几年也已为西方普遍接受[2 ] 。Ilizarov技术使用原则为[3] :①截骨时最大限度地保护骨周及骨髓血供 ;②稳定的外固定 ;③牵开前须有延迟期 ;④以高频率小距离 ,每天 1mm的速度牵开 ;⑤牵开后以中立位固定一段时间 ;⑥同时对被延长肢体进行功能锻炼。在肢体延长、畸形矫正、骨不连及慢性骨髓炎 ,骨缺损的保肢治疗上 ,Ilizarov技术显示了其优良的效果[2 ,4 ] 。近年来 ,Ilizarov技术在国内开始逐步推广 ,但多数仅限于骨延长技术 ,骨段滑移却鲜…  相似文献   

12.
13.
<正>骨不连指多种原因导致的骨折停止愈合,并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的疾病。骨折愈合不良的发生率目前仍高达8%~10%[1],治疗方法复杂,通常需要至少2次手术,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病人永久性肢体功能障碍,为病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作为一名人民军医,笔者曾诊治过众多创伤骨科军民病人,但二十多年前的一例骨不连病人仍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一位武警中校,他在经历了3次手术后仍未能获得骨愈合,巨大的心理压力击溃了一名军官的心理防线,  相似文献   

14.
接骨板固定及取出后局部骨量骨结构和骨强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骨板固定及取出后局部骨量骨结构和骨强度的变化朱振安戴克戎裘世静陈永强作者单位: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附表接骨板固定及取出后骨弯曲极限强度和弹性模量(%,x±s)类别取钢板后时间(月)01234内固定后6个月弯曲极限强度56...  相似文献   

15.
急性骨萎缩是一种较少见的骨疾病,此病多发生在长骨的干骨后端,多数由骨折后包扎过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而致,此病发生在股骨头及手处的更为少见。现将我院遇到的2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普通骨加微粒骨髓骨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7例不同部位骨不连的患者,采用更换内固定、在普通植骨的基础上加松质微粒骨髓骨植骨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拍X线片复查.结果 37例患者均在10月内达到骨性愈合.结论 普通骨加微粒骨髓骨治疗骨不连疗效确切,是治疗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赵运亮 《中原医刊》2007,34(13):51-51
目的探讨早期闭合复位、骨柱髓内支撑植骨固定治疗新鲜错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应用。方法选择GardenDI、IV型囊内股骨颈骨折,X线监视下早期闭合复位,分别贴近股骨矩及张力矩进入1枚固定针,取股骨颈中心扩巾1.0~Ф1.5cm的骨洞,跨越骨折线,选用髂骨嵴或腓骨制成,长4~6cm,宽1.0~1.5cm骨柱,植入骨洞内。再在颈下方合适位置进入第3枚固定针或安装外固定支架。结果随访13例,时间8个月~3年,11例恢复正常,骨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骨延迟愈合1例,失败1例。结论骨柱髓内植骨具有良好的支撑、固定及诱导成骨,促进骨折愈合的能力,其与股骨头颈愈合后,可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该方法拓宽了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疗效确切,创伤小。  相似文献   

18.
月骨无菌坏死又称kienbock病,作为腕关节疼痛的最常见原因,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但目前对本病尚无统一、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用头状骨截骨保留掌侧结构,背侧移位后空隙用带血管蒂桡骨瓣植骨,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同种异体骨骨钉治疗距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同种异体骨骨钉治疗距骨骨折自然归转和长期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2004年,采用同种异体骨骨钉治疗距骨骨折11例病人,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手术时平均年龄3l岁。术后平均随访1.5年,最少0.5年,最长5年,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结果 通过X线片观察,术后2~3个月后,异体骨边界开始变得模糊不清。5个月左右时,骨粒开始相互融合。7个月后,在所有病例中,植入的骨粒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结论 采用同种异体骨骨钉治疗距骨骨折是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