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优选注射用三七提取物的纯化方法。方法以三七总皂苷的转移率、质量分数、杂质的清除效果和复溶性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明胶沉淀法、澄清剂法、石硫醇法、碱性醇沉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对三七进行纯化,优选纯化条件,并对纯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种纯化方法单独使用均不能达到注射用要求,将碱性醇沉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联用纯化三七药材,三七总皂苷的转移率和质量分数较高,杂质清除效果较好,复溶性较好。结论通过对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碱性醇沉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联用可提高三七的纯化效果,并能达到注射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简便有效的制备红花有效部位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及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的方法。方法 室温水提减压浓缩所得红花水提液上D-4020型非极性大孔树脂柱,水洗脱糖类等杂质,以30%和10%乙醇洗脱分别得SY和HSYA;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析水洗脱除糖过程中SY和HSYA的损失率及醇洗脱SY和HSYA的回收率。结果 聚酰胺薄膜色谱结果显示SY和HSYA洗脱液分别可见4~5个和1个黄色荧光斑点。HPLC分析结果表明,两洗脱液中所含SY和HSYA纯度分别为92.4%和83.0%。在水洗除杂质和稀醇洗脱过程中,损失率和回收率分别为SY:7.5%和80.6%,HSYA:1.64%和77.3%。结论 本法适于大规模制备SY和HSY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提取物的纯化条件及纯化效果。方法通过红花黄色素(SY)在树脂上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树脂的种类;以SY的保留率和转移率为指标考察药液的pH值、上柱吸附体积流量、树脂药材比、树脂柱径高比、清洗液的pH值及体积流量、洗脱液的种类及体积流量等纯化条件。与乙醇沉淀法进行纯化效果的比较。结果优化后的纯化条件为采用HPD 400A作为吸附树脂,树脂药材比为4∶1,树脂柱径高比为1∶6,上柱药液和清洗液pH值为2.0,50%乙醇作为洗脱液,上柱吸附体积流量为4 BV/h,清洗和洗脱体积流量为10BV/h。在该纯化条件下,SY的转移率为88.8%,与乙醇沉淀法相当,固形物中SY的质量分数约为乙醇沉淀法的2.6倍,固形物的质量(固形物得率)仅为乙醇沉淀法的38.5%。结论通过纯化条件的优化大大提高了SY的转移率,大孔吸附树脂法对红花提取物的纯化效果优于乙醇沉淀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脑得生丸中红花的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红花水提取液浓缩后过大孔吸附树脂柱,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羟基红花黄色素A分离纯化的工艺参数进行考察。结果:HPD-100型树脂为红花最佳分离纯化树脂,其分离纯化红花的最佳工艺条件:吸附流速1mL·min-1,最大上样量为5倍树脂柱体积,洗脱剂为30%乙醇,洗脱流速为3mL·min-1等。结论:HPD-100型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能很好地分离纯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纯化红花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5.
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现代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是中药红花提取物中主要的水溶性成分之一,HSYA的活性相继被发现,国内外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结构和作用机制以及相关作用靶点开展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从HSYA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稳定性、药动学以及药理作用等来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对HSYA的研究成果,以期对HSYA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为活血化瘀药,可活血通经、化瘀止痛,临床上主要以水煎液人药。组织缺血一再灌注等过程中,自由基引发的氧化反应为许多血液循环障碍疾病的重要损伤机制。红花水提液可清除羟自由基,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为红花主要水溶性活血化瘀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能否通过阻止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从而保护心肌缺氧复氧损伤以及一氧化氮(NO)在线粒体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大鼠心肌细胞模型,台盼蓝拒染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荧光染料四甲基罗丹明乙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分离线粒体测定其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结果:HSYA(0.1 mmol/L)预处理5 min可明显提高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对抗缺氧复氧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在分离心肌线粒体模型上,HSYA(0.1 mmol/L,5 min)显著减弱CaCl2诱导的线粒体肿胀。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减弱了HSYA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和对线粒体膜去极化的保护作用。结论:HSYA预处理具有抗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有关。NO机制参与了HSYA的抗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是从传统的活血化瘀类名药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中分离出来的,也是红花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HSYA对心血管的作用主要有降压、保护心肌、抗凝、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文章对此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超声提取纯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用超声提取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HSYA百分含量为指标+,考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液用量,提取温度对HSYA纯化的影响.结果:红花黄色素A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量,提取温度为30℃,提取次数为3次,时间为1h/次.结论:通过6次验证试验红花黄色素A含量平均值为16157mg/g,表明该工艺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提取工艺改进。方法:采用ZTC-Ⅱ型澄清剂甲、D-4020型大孔吸附树脂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法,从红花中提取分离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采用HPLC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平均含量为97.3%。结论:此工艺具有成本低、纯度较高的优点,可以作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工艺使用。  相似文献   

11.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红花提取液醇沉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并确定红花提取液的最佳醇沉工艺。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转移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终点乙醇质量分数、搅拌速度、药液初始质量浓度、醇沉温度和药液pH等因素的影响。选取对单因素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HSYA转移率、浸出物得率和纯度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确定红花提取液醇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红花提取液的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终点乙醇质量分数50%,药液初始质量浓度1.15 g/ml,搅拌速度500 r/min,药液pH5.0。结论:优选的工艺操作简便、稳定,HSYA转移率、浸出物得率和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由于HSYA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口服制剂的开发与应用.近年来,HSYA的生物药剂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着重从HSYA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特征、增加HSYA口服吸收的策略和制剂研究4个方面综述HSYA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减轻大鼠脑缺血引起的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的分子机制.方法 本研究利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HSYA对脑缺血后半影区和核心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水平的变化.结果 HSYA处理可以减少半影区MMP-9蛋白水平,而MMP-9的下游底物claudin-5的蛋白水平则显著增加.HSYA并不显著改变缺血核心区MMP-9和claudin-5蛋白水平.结论 本研究证明,活血化瘀中药HSYA可能通过减少半影区MMP-9蛋白水平,提高claudin-5的水平,从而减少半影区血脑脊液屏障损伤,为深入研究HSYA保护血脑脊液屏障的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和红花黄色素B(SY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引发的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邻苯三酚制备人红细胞膜过氧化损伤模型,研究HSYA和SYB对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O2-.能引起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膜流动性下降。而红细胞膜经过一定量的HSYA和SYB预处理后,膜流动性提高。结论:HSYA和SYB对氧自由基引发的红细胞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整体和离体实验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A) 缓解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异丙肾上腺素 (ISO) 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以 TUNEL 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和 RT-PCR 法观察心肌组织中 bax、bcl-2 基因表达的变化;用缺糖缺氧/再复氧模型诱导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凋亡,以 PI 流式细胞法观察凋亡情况,以 Rhodamine 123 荧光法考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60、120、240 mg/kg HSYA ip 给药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大鼠的线粒体肿胀、核凝集及固缩,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 (P<0.01),下调心肌组织 Bax 蛋白 (P<0.05) 及 bax mRNA 的表达 (P<0.01)。0.64、1.3、2.5 mmol/L HSYA 可减少缺氧/再复氧造成的细胞凋亡 (P<0.05),且可缓解该损伤造成的心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P<0.05)。结论 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是 HSYA 缓解心肌缺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羟基红花黄色素对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离体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42只大鼠根据实验需要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SYA组(1~100μmol/L)、HSYA(30μmol/L)对照组和HSYA(30μmol/L)+K+通道阻断剂组(分别为KATP阻断剂Gli、BKCa阻断剂Tea、KV阻断剂4-AP和KAch阻断剂Art),每组6只。经Langendorff离体心脏恒压灌流,依次梯度给予含有HSYA的灌流液。通过左心室内的乳胶水囊经换能器连于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观察给药前后以及不同浓度HSYA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不同的K+通道阻断剂对HSYA作用的影响。结果 HSYA能浓度依赖性抑制左心室收缩压、舒张末压、收缩最大速率和心率(P〈0.05或P〈0.01);对舒张最大速率影响不大(P〉0.05)。Gli及Tea能剂量依赖性阻断HSYA的效应(P〈0.05或P〈0.01),4-AP及Art对HSYA的效应没有影响(P〉0.05)。结论 HSYA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心脏的收缩功能和心率,其作用机制与开放KATP和BKCa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7.
红花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筛选红花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 RP HPLC法测定红花提取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 A为定量指标,应用单因素及均匀实验设计,筛选红花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结果: 以水为提取溶媒,回流 2 次,每次20 min,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3倍。每克红花药材中提取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最高。结论: 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否在重症中暑肺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1.125、2.25、4.5 mg/kg)HSYA腹腔注射预处理小鼠,建立重症中暑(sHS)小鼠模型,分为低、中、高剂量HSYA中暑组、单纯中暑组及正常对照组,12只/组。初步观察及比较各组热耐受的情况,以确定HSYA最佳治疗剂量;后使用中剂量HSYA及RIP1活化抑制剂Nec-1预处理小鼠,分组为HSYA+HS组、Nec-1+HS组、HS组及正常对照组,8只/组,观察72 h恢复期核心体温变化特征,比较热耐受情况及生存情况。给予相同处理因素处理小鼠分组为正常对照组,HS组,HSYA+HS组及Nec-1+HS组,正常对照组6只,其余18只/组,分别于重症中暑恢复期不同阶段(0、2、6、12、24 h)处死小鼠,每个时间点处死3只小鼠,收集小鼠的肺组织、肺泡灌洗液及血液样本,取肺组织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评分,检测肺湿干重比,肺含水量,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HMGB1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6及HMGB1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恢复期(2、6、12 h)肺组织中RIP1、RIP3、MLKL-s358、MLKL表达水平,及经HSYA预处理后MLKL-s358蛋白水平。结果 中剂量及高剂量HSYA预处理可明显改善小鼠热耐受能力,中剂量与高剂量无显著差异,后续药物预处理以中剂量(2.25 mg/kg)作为标准剂量;与HS组相比,HSYA+HS组和Nec-1+HS组小鼠热耐受程度均增加(P<0.05),HSYA+HS组和Nec-1+HS组无明显差异。HSYA及Nec-1预处理组小鼠生存率增加(P<0.05),肺组织病理评分、TNF-α、IL-6及HMGB1水平降低(P<0.05),肺湿干重比,肺含水量,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蛋白含量及HMGB1水平降低(P<0.05),HS小鼠恢复期肺组织RIP1水平及MLKL-s358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HS组相比,HSYA+HS组MLKL-s358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 重症中暑小鼠肺组织可发生程序性坏死,HSYA可通过抑制程序性坏死发挥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