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α-烯烃合成油是所有合成润滑油基础油中性能最优异的一种,具有黏度指数高、低温性能和高温氧化安定性好、抗燃性好及挥发性低等优点,是未来应用广泛的合成基础油,市场需求持续增加。综述聚α-烯烃基础油及其加氢工艺、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传统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有乙烯齐聚法和石蜡裂解法等,潞安煤制油工艺和天然气制油工艺等新工艺也开始兴起。加氢精制工艺对提高聚α-烯烃合成油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燕化聚华工贸有限公司两段加氢精制工艺和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厂聚α-烯烃合成油加氢精制处理工艺均极大改善了聚α-烯烃合成油的质量。聚α-烯烃合成油加氢精制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要求加氢精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对比了传统聚α-烯烃合成油(PAO)和茂金属聚α-烯烃(mPAO)合成油的特点,介绍了3家主要生产企业mPAO的生产工艺。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mPAO的市场现状,指出mPAO的需求量今后将进一步增加,而开发mPAO合成催化剂及工艺是今后高级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聚α-烯烃润滑油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聚α-烯烃润滑油的生产技术,总结了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并指出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聚α-烯烃合成油是所有合成润滑油基础油中性能最优异的一种,具有黏度指数高、低温性能和高温氧化安定性好、抗燃性好及挥发性低等优点,是未来应用广泛的合成基础油,市场需求持续增加。综述聚α-烯烃基础油及其加氢工艺、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传统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有乙烯齐聚法和石蜡裂解法等,潞安煤制油工艺和天然气制油工艺等新工艺也开始兴起。加氢精制工艺对提高聚α-烯烃合成油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燕化聚华工贸有限公司两段加氢精制工艺和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厂聚α-烯烃合成油加氢精制处理工艺均极大改善了聚α-烯烃合成油的质量。聚α-烯烃合成油加氢精制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要求加氢精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不同类型催化剂在长链α-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指出了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对聚α-烯烃合成油催化剂未来的研究工作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制备聚α-烯烃过程中不同催化体系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聚α-烯烃的优良的理化性能和合成工艺,总结概括了AlCl3催化剂、BF3催化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优缺点,并对聚α-烯烃润滑油催化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Ti Cl4/Al(Et)2Cl为催化剂研究了α-烯烃共聚制备聚α-烯烃合成油的合成条件。原料为α-辛烯和α-癸烯,并分别用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两种方法进行实验,比较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的优劣性。主要从影响α-烯烃合成油性能的各种不同因素进行考察,其中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原料配比等。实验结果显示,对于合成基础油来说,本体聚合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并不如溶液聚合的理想。Ti Cl4/Al(Et)2Cl为催化剂,α-辛烯和α-癸烯为原料制备聚α-烯烃合成油的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3.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5h。所得聚合物收率为80.2%,粘度指数为170.61。  相似文献   

8.
α-烯烃在合成润滑油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α-烯烃在合成润滑油领域的应用。介绍了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的生产现状、α-烯烃生产技术以及α-烯烃制备PAO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指出了我国PAO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PAO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α-烃合成油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合成润滑油的优点、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聚α-烯烃润滑油的生产研究技术,概述了国内外PAO的生产需求情况并指出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聚α-烯烃合成油及其在润滑油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兰生  张静淑 《精细化工》2005,22(Z1):146-150
随着润滑油规格的日益严格,对高质量润滑油的需求呈增长趋势,对合成油的需求量明显增长。合成油中的聚α-烯烃(PAO)是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国外PAO的生产主要采用乙烯齐聚法生产,国内目前主要采用石蜡裂解法生产,其产品质量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作者对此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引用文献8 篇。  相似文献   

11.
杨晓明  丁洪生  卢富强  刘晓宇 《应用化工》2011,40(11):1922-1924
聚α-烯烃是高品质的润滑油基础油。使用AlCl3-正丁醚络合催化剂催化1-癸烯齐聚,合成低粘度的PAO,考察了催化剂的质量分数、AlCl3与正丁醚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PAO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癸烯齐聚合成PAO的最佳工艺条件是:AlCl3的摩尔分数为5%,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合成100℃粘度为8.99 mm2/s,粘度指数为170的聚烯烃合成油PAO,收率为87%。具有粘度低、粘度指数高的显著特点,是高质量的聚α-烯烃合成油。  相似文献   

12.
聚α-烯烃合成油(Polymer Alpha olefins,简称PAO),是一类性能高的润滑剂与官能液,也是饱和烯烃的低聚物。其中,α-烯烃(主要为C_8~C_(12))的三、四聚体是合成润滑油基础油最主要的原料,且具有很高的粘度指数、低的倾点。主要选用1-癸烯为原料烯烃,通过加入多元醇配位体对三氯化铝进行改性,研究三氯化铝改性的催化剂对α-烯烃催化的齐聚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计算齐聚产物的收率。  相似文献   

13.
α-烯烃合成油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α-烯烃合成油的国内发展情况及催化剂进展,对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α-烯烃齐聚制PAO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年来α-烯烃齐聚反应合成PAO(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AlCl3体系、BF3体系、Ziegler-Natta体系与酸性离子液体等几种类型的催化剂,评价了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烯烃齐聚反应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α-烯烃齐聚合成PAO(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AlCl3、BF3、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以及近年来研究比较热门的离子液体及茂金属等几种类型的催化剂,评价了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并且展望了烯烃齐聚反应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三氟甲磺酸作催化剂对1-己烯齐聚反应进行研究。考察三氟甲磺酸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产物聚α-烯烃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1.0 mL,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3 h,此条件下,1-己烯转化率约为90%,产物主要是二聚物、三聚物、四聚物和五聚物,没有裂解产品。为进一步工业化开发聚α-烯烃合成油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聚α-烯烃(PAO)合成油基础油的结构组成与部分性质(黏温性能、低温性能、氧化安定性能、剪切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PAO合成油基础油的结构组成与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总结出何种分子结构赋予润滑油基础油优异性能,哪些组成是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理想组分,从而优化生产工艺,高水平地得到目标组成结构产物,对于润滑油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飞机发动机工作温度的不断提高,在用航空润滑油品质衰变问题越发严重,特别是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严重的裂解衰变,由此引发聚α-烯烃航空润滑油性能改变,难以满足现代飞机发动机使用的要求。从聚α-烯烃的本体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在高温作用下热裂解的衰变过程,比较了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高温裂解前后理化性能的变化,并且论述了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高温热裂解衰变程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振华 《应用化工》2011,40(3):492-493
以1-癸稀为主要原料,BF3为主催化剂,采用齐聚反应获得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PAO),为了获得较高含量的三聚物、四聚物的齐聚产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助催化剂对PAO产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4 h,助催化剂选择正丁醇。以此条件获得的产品基本符合美国石油学会(API)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催化脱氢-烷烯分离工艺、SHOP法生产α-烯烃的副产物、低碳烯烃齐聚等多种获取高碳内烯烃的途径。简析了国内外高碳内烯烃用于合成聚内烯烃(PIO)、与α-烯烃共齐聚生产聚烯烃润滑油的现状。由内烯烃齐聚而成的PIO结构与聚α-烯烃(PAO)类似,具有PAO的基本特性,即高粘度指数、低倾点、良好的热安定性及氧化安定性。目前,已在空气压缩机油、发动机油等领域得到应用。高碳内烯烃与α-烯烃(尤其是不适合生产PAO的α-烯烃)共齐聚(混合比依据内烯烃和α-烯烃的碳数、组成选定),可使齐聚产物的低温流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高碳内烯烃来源广泛且在工业上的重要性不如α-烯烃,因而高碳内烯烃用于合成聚烯烃润滑油具有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