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田间条件下钢渣硅肥的用量和施用方法。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水浸态硅含量低于85mgkg-1,施用钢渣硅肥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依据产量和肥料用量关系的效应方程,除康平地区的碱性水稻土外,供试的其它地区比较合理的钢渣施用量为1500kghm-2;钢渣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SiO2含量,根据水稻植株体内SiO2含量随钢渣硅肥施入量的变化情况,沈阳市康平县最佳的施入量也应为1500kghm-2,钢渣基施更有利于水稻对SiO2吸收和利用;钢渣硅肥对土壤pH值影响不大,钢渣硅肥具有一定的后效。  相似文献   

2.
辽宁不同类型水稻土供硅能力及硅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pH4醋酸缓冲液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硅含量能够反映非碱性水稻土的硅素肥力水平 ,但不能够反映碱性水稻土的硅素肥力水平 ,碱性水稻土测定结果高 ,但硅素肥力水平低。施用硅肥能够增加植株体内硅的含量 ,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 ,提高水稻的产量 ,增产幅度最高可达 3 0 .1%。  相似文献   

3.
选取碱性水田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用硅肥后水稻生育期土壤溶液pH、Eh、硅浓度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pH经历了一个迅速降低,趋于中性的过程。单施硅肥对pH影响不大;施用葡萄糖或葡萄糖与高炉渣配施可明显降低水稻生育前期土壤溶液pH。各处理Eh的变化基本呈现为近似“W”形。淹水初期,施肥各处理土壤Eh均低于对照;后期施硅处理的Eh高于对照,而单施葡萄糖和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Eh低于对照。各处理土壤溶液硅的浓度都经历了一个先上升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与对照相比,施用硅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生育期土壤溶液硅的浓度和不同生育期水稻植株含硅量;施用葡萄糖可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土壤溶液中硅的浓度,但对提高水稻植株硅含量的作用不大;施用硅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施用葡萄糖没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苏南经济发达农区水稻增施硅肥的效果,探讨了高效、低成本的硅肥施用方法,结果表明在保证水稻氮、磷、钾养分需求条件下,增施硅肥将增加水稻产量约10%;采用多效硅肥基施、用量为150kg/公顷条件下,水稻收益最佳,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生辽宁省主要类型的水稻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钢渣作为硅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结果表明:施用钢渣可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提高水稻植株中SiO2和籽粒中K2O的含量;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8.3%~20.9%。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试验以基肥和返青肥两种施肥方式,施生物硅肥量为0、150、300、450、600、750 kg hm-2六个水平,研究了白浆型水稻土不同生物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生物硅肥施用量(450 kg hm-2)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可使叶绿素的含量提高9.6%,从而延缓了水稻功能叶片的光合功能期;水稻叶片的保护酶(CAT、POD)在施用生物硅肥后可维持较高的活性或受到抑制程度较低,使所受膜脂过氧化程度(MDA的含苗)相对较低,生物硅肥施用量为450 kg hm-2时水稻叶片的CAT、POD活性达最大值,MDA的含量达到最低值,这说明施用生物硅肥促进了膜脂脱氧化作用,延缓功能叶片的衰老;施用生物硅肥后提高了植株干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促进了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移和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协涮了源、库关系.在本试验中,生物硅肥施用量为450 kg hm-2效果最好,施肥效果各处理表现为:Si3>Si4>Si5>Si2>Si1>Si0,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两种施肥方式做基肥的要比返青肥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用盆栽的方法,采用三因素五水平D-饱和优化设计,以采自于辽宁东部的酸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对氮、磷、硅肥用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水稻产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氮、磷、硅肥均能显著地影响水稻产量,其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硅肥,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方案N、P2O5和SiO2分别为0.248、0.129和0.0001g/kg土。  相似文献   

8.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钢渣降低了土壤水溶态硅、DTPA-Fe、DTPA-Mn的含量,其效果随钢渣用量的增加而更为显著。但在钢渣用量一定时,却以中等粒度(60目)处理降低程度最大。施用钢渣还可以提高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降低水稻植株体内铁和锰的含量,其效果随钢渣用量增加或粒度变细而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调查、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辽宁省不同类型水田土壤的硅素肥力状况,结果表明,醋酸-醋酸钠(pH4)缓冲液法测定的辽宁省水田土壤的有效硅含量不能准确反映土壤的供硅能力,淹水培养法的测定过程同水稻的生长过程相似,测定出的水浸态硅含量同硅肥的增产效果密切相关,因此,这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可以用于评价水田土壤的供硅能力;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硅肥可提高水稻的产量,增产幅度和水浸态硅含量的关系可用CateandNelsen校验曲线进行描述;通过该曲线初步确定的辽宁省硅素丰缺的临界标准为水浸态硅含量80mg/kg;根据初步确定的临界标准,辽宁省绝大多数的水田土壤硅素缺乏,合理施用硅肥将成为辽宁省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施用硫肥对小麦产量及晶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肥可提高小麦植株含硫量和吸硫量;硫肥的适宜用量(S)为45kg/hm2,增产达775kg/hm2,增幅为14.3%;硫肥施用时期以基施为好;施用硫肥能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  相似文献   

11.
在氮、磷肥施用的基础上,配施富钾硅多元复合物与施纯硅肥、钾肥、钙镁肥一样,在酸性土壤上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能分别使水稻对该各种元素的总吸收量明显地提高;也能明显地提高水稻对硅、钾、钙、镁吸收,增加植株体内各养分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省辽中县盐化草甸型水稻土上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经5年观测结果表明,施用肥料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兼有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加强作物营养的双重功效,水稻产量由不施肥处理的3495kg.hm^-2提高到7350kg.hm^-2。在配施组合中,以施猪圈粪1.5t.hm^-2,化肥N75~90kg.hm^-2,P2O530~45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盆栽水稻生育期土壤淋滤液pH和水溶态硅浓度 ,探讨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施用钢渣提高了土壤 pH ,且这种影响随钢渣施用量的增加和粒度变细而加强。在水稻生育期内各处理土壤水溶态硅都经历了一个先上升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 ,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施用钢渣各处理土壤水溶态硅浓度在插秧后 3~ 4周内低于对照 ,以后则高于对照 ,这种情况随钢渣施用量的增加或粒度变细而更为显著。试验结果还表明 ,施用钢渣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4.
在壤质草甸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4叶期以前吸硅量较低,拔节期吸硅增加,抽雄初期为吸硅高峰期。硅主要分配在叶(43%)和根(39%),籽实和茎分别占11%和7%。NPK配施硅肥能促进植株对硅的吸收。基施硅肥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硅浓度,比不施肥区提高200mg/kg;追施硅肥,使抽穗初期土壤有效硅提高到757.8mg/kg。基施、追施硅肥比对照增产5.6%和7.18%。  相似文献   

15.
选取5种工矿废渣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种类工矿废渣作为硅肥施用对土壤硅素释放特性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y=kxm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土壤硅素释放的动力学特征;施用废渣可显著提高水田土壤硅素释放速率.增加土壤硅素释放量,提高土壤溶液的pH值,土壤溶液pH与培养127天硅素累积释放量间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三种高炉渣(A、B、F)的施用效果明显好于粉煤灰(H)和金刚石矿渣(J),即三种高炉渣更适于作为生产硅肥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包膜缓释铁肥防治花生黄化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包膜缓释铁肥后,花生产量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并影响花生体内活性铁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花生荚果产量与苗期新叶活性铁、叶绿素含量和开花下针期活性铁和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几种镁肥对番茄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株高、挂果数量、果实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镁肥可明显提高番茄生长后期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及挂果数量,而且果实产量和生物量增产效果明显;活化MgO镁肥的处理番茄生长后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及挂果数量明显优于仅施MgO镁肥的处理;果实产量和生物量显著增产,甚至优于MgSO4处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等有机质量的猪粪、沼渣为基肥,而追肥(化肥与沼液)以等NPK量进行施用,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沼气肥、猪粪、化肥等不同施肥组合对保护地土壤硝酸盐及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收获期,各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在0.92g kg-1~1.65g kg-1之间;各处理土壤可溶性盐分组成中,阳离子以Ca2 、Mg2 为主,阴离子以SO42-、HCO3-、Cl-、NO3-为主。施肥提高了土壤硝态N的含量。施用沼渣比施用猪粪土壤硝酸盐含量高,但施用沼渣与施用猪粪对土壤全盐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施用沼液较施用化肥使土壤硝态N及全盐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磁化肥在水稻土上对水稻作物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磁化肥在水稻土上一般用量为926kg/hm2左右.粉煤灰磁化肥比对照增产27.7%,增产1977.8kg/hm2;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增产10.6%,增产870kg/hm2; 比未磁化粉煤灰复混肥增产5.9%,增产507 kg/hm2.最高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1169 kg/hm2,水稻产量为9253 kg/hm2;最佳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926 kg/hm2,水稻产量为9131 kg/hm2.粉煤灰磁化复混肥在改善水稻生物学及经济性状,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方面有显著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硅肥是一种以含硅酸钙为主的枸溶性矿物质材料制成的肥料。水稻为需硅较多的作物,据分析,每收获500公斤稻谷吸收硅87.5~100公斤,故水稻有“硅酸作物”之称。近年来.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不断增加,水稻的增产潜力越来越小,而且出现了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下降等问题。为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丰南市土肥站从1997年开始引进硅肥在水稻田进行试验,取得很好的增产效果,1998年开始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