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风别称脑卒中,简称卒中,无论是发病率,还是致残率、致死率,在我国均位居高位,因此,针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愈来愈引人关注。临床研究发现,包括中药、推拿、针灸在内的中医康复疗法均疗效显著,其中针灸康复可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总有效率约为94.67%。我们结合中风的三个发展阶段,给予患者对症康复治疗,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健康生活》2021,(7):28-29
正"中风"是令人心惊胆颤的名词。原本活动自如的一个人,会由于中风而忽然昏迷不醒甚至丧失生命;醒过来的话也有可能半身不遂失去自理能力;轻度中风或许也会使患者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活动不再灵活,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将中风称为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病变,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而中医将此病的临床表现特征与风扯上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深入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 对南京东路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存在问题,专业人员家庭康复干预能力有待提高.结论 建立并完善科学、可行的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家庭康复水平,是现阶段我国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以来,脑卒中的"杀伤力"让人闻风丧胆。据统计,中风存活者中,有70%~80%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人带来困扰。其实,中风后并不是意味着患者就要完全依赖家人,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使相当部分的患者恢复行走和自理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的患病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中风存活者中有70%~80%会留下偏瘫、失语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人带来困扰。专家提醒,中风后尽早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能很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恢复行走和自理生活能力。康复治疗越往后推,恢复效果也会  相似文献   

6.
孙清廉 《保健医苑》2011,(11):28-29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风是我国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其死亡率仅低于肿瘤占第2位。据统计,目前我国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3/4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假若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能早期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康复,就可大大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恢复步行能力,使其能够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7.
中风也称脑卒中,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头针治疗中风是一种经临床验证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运用最为普遍的是头针、体针、舌针及穴位注射。近年来头针和体针、舌针、电针结合治疗中风的文献日趋增多。多种针灸治疗手段结合,有利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较单一传统针灸疗法具有明显优势。头针、体针、舌针及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各有特长,辨证论治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证实针灸对中风患者症状的改善和后遗症的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风后抑郁常继发于脑卒中之后,精神障碍是其主要表现,阻碍患者康复的进程与生活质量的提高,脑卒中疗效受到严重影响,西药对PSD 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副作用也比较明显,而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有很好的疗效,且安全无副作用,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在临床应用广泛.目前主要分为体针、电针、其他针法等.本文客观分析了目前研究的问题与不足,希望可以引起同道的关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及科研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9.
中风也称脑卒中,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头针治疗中风是一种经临床验证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运用最为普遍的是头针、体针、舌针及穴位注射。近年来头针和体针、舌针、电针结合治疗中风的文献日趋增多。多种针灸治疗手段结合,有利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较单一传统针灸疗法具有明显优势。头针、体针、舌针及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各有特长,辨证论治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证实针灸对中风患者症状的改善和后遗症的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们往往认为中风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其实不然,现在中青年人患中风的越来越多了.据统计,全国每年有200万-250万新发中风患者,青年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9.77%,而且中风还有继续年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诱发电位在脑卒中康复评定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和前提,选择有效、可靠的评定方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诱发电位的研究发展迅速,其临床价值逐步得到肯定,使用范围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2.
正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在中医理论中又被称为中风。据现代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7 000万人,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每年卒中死亡人数165万人,同时在未死亡患者人群中,有近75%~80%的患者存有后遗症,而这些后遗症大多数是因"失用、误用综合征"所引起的,中风已然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1]。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失用、误用综合征"防治方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医药与保健》2013,(5):12-13
脑卒中(也称中风)作为我国城乡居民第一致死因素,近年来不仅呈现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提前等趋势,而且更是给中风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目前中国内地每年因脑卒中造成社会经济负担已超过400亿元,"一人中风,全家瘫痪"阴影笼罩我国中风患者家庭。据统计,我国现有中风患者约7000万人,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每年卒中死亡人数165万人。其中,每  相似文献   

14.
刁玉波 《健康向导》2014,20(4):41-41
<正>脑卒中康复的原则康复应尽早进行。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只要患者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锻炼。高血压、实质性脑出血一般宜在10~14天后进行。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调动剩余脑组织的重组和功能恢复。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康复成效。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是一项漫长的工作.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和家属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和功能康复指导,对提高患者自信心、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最终回归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区康复护理已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使得脑卒中后遗症的恢复和十年存活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恢复慢、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患者在经过医院救治幸存后,常会遗留一些运动、感觉和语言等的障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患者不可能在医院长期接受康复治疗,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但具体操作时,患者和家属常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作正确有效的出院健康指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残程度,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笔者于2002年3月~2004年3月,对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其出院时各自不同的恢复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健康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其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并且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等特点。本文通过对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实际可行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中风患者中的常见症,多为形神功能失常引起的各种病理状态,往往是诸虚不足、气机郁滞。而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不外补虚扶弱、固本复元以祛除病邪,或补养气血、协调脏腑气机、消除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状态以达到预期的康复目的,通过内服或外用的用药途径,实现药物康复措施,使康复计划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主要是在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基础上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的损害,是目前严重威胁对人类生存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精神负担。如何为患者做好早期康复护理,使更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又称"中风",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位中风新发患者,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