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哲学”有无“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这个题目看上去有些怪诞。它似乎是一个无须也无法回答的问题。中国哲学可以从先秦讲起,西方哲学可以从古希腊讲起;古今中外哲学家层出不穷,哲学著作卷帙浩繁,“哲学史”论著何止千万!岂能怀疑哲学有其历史?其实,更恰当的提问方式应当是:哲学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有“历史”,又在何种意义上无“历史”?笔者认为,就哲学的“境界”而言,哲学无“历史”;就哲学的“实现”而言,哲学则有“历史”。人对自身经验存在的超越,有两种完成的方式:一种是逻辑的完成,另一种是历史的完成。前者是形式的,它表现为超验的形而上学,通过哲…  相似文献   

2.
中国长期以来,形而上学被当作与辩证法对立的、反动的、资产阶级的宇宙观。但实际上,形而上学作为立足于形而下的人对形而上的世界追求的理论体系,它就是哲学。从历史角度看,形而上学既是哲学根本性质,又是人的本性的体现。从狭义看,形而上学是世纪以来伴随着西方实验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中国就苦于15没有这样的形而上学时代与精密定量分析的思维方式。今天,要在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形而上学之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中国辩证法史,成为哲学界一种新动向,并已经出版了几本专著。在这些著作中,古代辩证法被认为是与古代形而上学作斗争的,并且贯穿古今。例如《中国辩证法思想史》(先秦)探讨了“春秋时期朴素辩证法思想与形而上学思想的斗争”,以及战国时期“辩证法思想与形而上学思想的斗争”①,等等。但是,这个体系有一个基础理论问题未加论证,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有没有形而上学?如果没有形而上学,又何谈古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的斗争史呢?一、形而上学的时代性以及它与朴素辩证法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形而…  相似文献   

4.
伽达默尔(主持人):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理解。理解并不是主观对客观的静观和反思,理解是人的在世方式,它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历史造成的时间间距,并不构成古人与今人对话的障壁。我们今天安排胡塞尔与康德两位不同时代的思想巨人坐到一起,就科学形而上学建构问题展开对话,就是一种拆障除壁的尝试。胡塞尔:康德先生,您的“批判哲学”是从“先天综合判断是怎样可能的?”这一问题发端的。这一问题又被拆解成以下四个分问题:(1)纯粹数学是怎样可能的?(2)纯粹自然科学是怎样可能的?(3)形而上学作为一种自然倾向是怎样可能…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10,(6)
一个基本的动机发动了康德的哲学革命,贯穿了康德的三大批判,渗透于他的体系的方方面面,这个基本动机,就是形而上学的动机。离开这个动机,就无法全面正确地理解康德的批判哲学。虽然康德很早就对传统形而上学不满,但他并不反对形而上学本身。相反,他始终高度评价形而上学在哲学中和对于人类的根本作用。在康德看来,形而上学本身必须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即从独断的形而上学经过怀疑的形而上学最后达到科学的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的主题是"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①,也就是说,它关心的不是形而上学的内容,而是形而上学的基础。《纯粹理性批判》整体来说强调的是一种实践哲学,它所要追求的形而上学,其根本性质也是实践哲学的。从康德把"确立人的权利"作为他的哲学的根本目的后,他就是把他的哲学作为广义的实践哲学或实践形而上学来追求的。我们可以说,形而上学的动机,确切地说,实践形而上学的动机,贯穿了整个批判哲学。  相似文献   

6.
合理性研究:当代哲学应有的理论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合理性问题受到关注的原因和背景盖坚科说,合理性问题是20世纪后半叶哲学一大热点。苏丹认为,“二十世纪哲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合理性问题”[1]。哈见马斯则这样写道:“哲学在其形而上学和黑格尔以后的潮流中,正在朝向一种合理性理论的汇聚点奔去”[2]。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著名学者得出几乎相同的结论?我认为,从历史导现实、理论写实践的结合点上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旧理性哲学的崩溃导理拉的重建。抵所同知,黑格尔哲学以前的本文哲学是沿着对理性逻各斯的高度自信发展而来的。而黑格尔哲学通过把理性逻各斯神化…  相似文献   

7.
高清海教授的《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一书,是继《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两部著作之后,又一部以哲学观念变革为主题、独具特色的学术著作。这部著作是以消解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为主题。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正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奠基之作,它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对传统哲学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已往的哲学史教科书及教师们在讲坛上,对此书的分析和评价,往往局限于传统哲学的视域,没有把思想贯彻到哲学发展之底,立足点不高。高清海教授在本书中“立足于哲学发展的全…  相似文献   

8.
“人学”是专名还是摹状词?这是本人对近年来吸引了哲学界众多学者参与的人学讨论的一个质询。这样提问,不是要对“人学”作语言分析,而是想借一个方便的说法表达一个不易言明的疑惑:人学究竟是一个学科还是一种思潮?把人学作为学科来把握是否存在着学术方向上的偏差?罗素的术语用在这里有如下意思:首先,“人学”这个词,从字面上看很像学科名称;说它是专名,就是说它确实是学科名称,具有学科指称功能,也就是说客观上存在着或至少可能存在一个叫做“人学”的学科。其次,说它是摹状词,就是说它虽然象学科名称,但实际上不是;这…  相似文献   

9.
“先验理念”是康德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在康德看来,对这个概念及其理论的理解和处理是否正确关系到哲学如何可能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是哲学(形而上学)能否成为科学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康德“先验理念”的概念及其理论,对于理解康德哲学,以及通过康德哲学窥见西方哲学的发展脉搏和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理十分有益。“先验理念”的概念是康德在其自然形而上学即理论哲学中提出来的。康德的自然形而上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康德那里进一步化解为以下四个问题:(1)纯粹数学是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0.
哲学的进步在现代日益成为一个问题。对传统哲学、尤其是对黑格尔哲学的严厉批判在20世纪,进一步加强。石里克认为,“对哲学思想进行历史考察的第一个结果就是,我们确确实实觉得,我们无法对任何一个哲学体系给予任何信任。”在石里克看来,“科学显示了不断的进步。但是,如果我们是诚实的,就不会发现哲学有类似的进步。”海德格尔宣称:“我们不仅缺乏任何尺度,可以让我们去评价形而上学的某个阶段相对于另一个阶段的完满性。根本上我们也没有权利作这样一种评价。柏拉图的思想并不比巴门尼德的哲学更见完满。黑格尔的哲学并不比康…  相似文献   

11.
从叔本华“意志”的来源看形而上学的演变杨玉昌西方哲学两千多年来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概括为形而上学从产生到消亡的演变史。形而上学发端于古希腊对万物本源的追寻,成形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在中世纪教会哲学中达到顶峰。但在进入近代以后,形而上学遭到休...  相似文献   

12.
形而上学的召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六、七世纪,近代西方哲学的巨轮起航时,曾经播放过反形而上学的乐章。但是,这艘巨轮恰恰又是撞在形而上学这块礁石上。当代哲学能消解这块礁石吗?十八世纪的法国人似乎把形而上学批判得信誉扫地了,但在十九世纪的德国,形而上学却实现了一次有内容的复辟。不过,这次复辟似乎是短命的,随着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反形而上学的呐喊又高涨起来。直到目前为止,呐喊声虽然有所减弱,反形而上学仍然是一些人的时髦语言。我看,形而上学的命运虽然不佳,却是不可能反掉的。人们不是常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吗?这就表明了人本性上是形…  相似文献   

13.
形而上学批判是形而上学之后现代思潮的中心任务,也是哈贝马斯建立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前提之一。哈贝马斯在厘定形而上学概念的基础上,并试图以一种新的哲学理论对之加以超越。本文认为,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以及交往行为理论为不同的哲学范式,形而上学向后形而上学的演变过程是一种范式转换,两者之间存在断裂性。哈贝马斯的新的哲学范式——交往行为理论,正是在同一性和差异性之间寻求一种由沟通行为获取的新的统一性,给从形而上学中发轫而在后形而上学中又倍受质疑的现代性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消解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评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何萍近十余年来,在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的改革上,我国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路向:一种思维路向从肯定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的角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变革方式.应该是以现代科学和...  相似文献   

15.
胡军 《东岳论丛》2002,23(1):50-54
洪谦和冯友兰关于形而上学之争既是逻辑实证主义者和新实在论者之间的争论 ,也是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之争。洪谦坚持维也纳学派反形而上学的哲学立场 ,冯友兰却坚持形而上学的立场。冯友兰认为 ,理世界是实在的 ,所以他的形而上学就是关于理世界的哲学理论。但对于逻辑实证主义者来说 ,这样的理世界的实在是有疑问的 ,所以它不应该成为哲学的对象 ,所以形而上学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洪谦就持这样的看法。洪谦是在严格的分析哲学传统中成长起来的 ,有着系统的科学知识储备和逻辑方法论的训练 ,他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批判 ,从方法论着眼有其可取之处。与之不同 ,冯友兰主要的是一个中国哲学家 ,他认为哲学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人的境界 ,为人的境界提供哲学的基础 ,因此人生哲学是哲学的核心 ,哲学自有其不同于科学之处。所以他竭力要为他的人生哲学提供形而上学的基础。无疑 ,冯友兰的哲学观是正确的 ,是有其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一、辩证思维方式的界定  恩格斯曾经说过:以往的全部哲学,都随着黑格尔的体系没落了,但是它却“留下了辩证的思维方式”①。然而,何为辩证的思维方式?恩格斯把它理解为“辩证的思维”,他认为,所谓“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对于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着的由于对立而形成的运动的反映而已”②。列宁把它理解为与形而上学的哲学思维方式相对立的“辩证的哲学思维”方式③。这些概括的深刻性和重要性在于:它们指出了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或思维基础,这就是辩证思维方式。然而,对此,人们却形成了很大的误解:不把它作为一种“思维方…  相似文献   

17.
试论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哲学贫困的呼声中,作为哲学一个分支学科的经济哲学却悄然兴起了,这是耐人寻味的。经济哲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这是在它起步伊始之时,首先必须有所共识的。本文试陈管见,以就教有志于此者。一、经济哲学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形而上学如果经济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那末,要确定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便不能不首先谈及哲学的学科性质。哲学早已有之,古今中外,哲学派别、哲学家难以计数,并非始自今日。但对何为哲学看法却各有不同。如既有主张哲学是关于本体论的学说,又有根本反对这种观点的。我们能否设想作出一种最为一般、…  相似文献   

18.
要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应从本真精神、时代本质和存在论三个层面完整地理解和系统地阐明。首先,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层面。从这个层面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就体现在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是人类解放的哲学,是具有科学批判精神的哲学。其次,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第二个层面是从时代本质的高度揭示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人类实践的内在关联。在马克思看来,时代的本质或“总问题”就是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现实,是以劳动和资本对立为特征的私有财产运动,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以此为基础的人类解放。就资本还牢固地控制着整个社会而言,当代人类实践虽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本质上仍属于“马克思的时代”。这就决定了马克思哲学在当代世界中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后,从存在论的层面看,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而在理论上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而且在于从实践的角度揭示了黑格尔形而上学以及全部近代形而上学与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现实的内在关联,认为形而上学终结的关键在于改变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现实。正是这点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优越性,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9.
可能世界是一种重要的哲学研究手段,它的形而上学本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量词的替换解释、虚构论、替代论和极端实在论是几种主要的应对方案,它们各有所长,也有自身缺陷。讨论这些理论形态,有助于理解当代模态哲学的发展脉络,对理解一些基本模态概念也有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20.
康健 《晋阳学刊》2002,(6):104-106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种种情况和问题,便被不断地介绍到国内来。时至今日,无论从教学与研究发展的需要看,还是从社会必要的普及需求看,能够读到一本系统简要地全面介绍和论述西方科学哲学的产生发展历史及其现状的论著,正适其时且切合需要。由尚智从、高海兰二位青年学者所著的《当理性被反思时———科学哲学简史》,正是这样一本书。全书构思周到、立意恰当、条理清晰、脉络分明、重点明确、繁简皆宜,客观地对西方科学哲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与现状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简要的介绍和论述,值得一读。拒斥形而上学,研究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