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作万方电厂配套供热管网二期工程热力管道在龙源路群英河桥南侧穿越群英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建设穿河、穿河堤、邻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及其它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其工程建设方案应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及有关规定,穿越河道位于焦作市城区,依据《焦作城区防洪规划》及《焦作市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工程群英河施工图设计》等相关规划设计成果,结合穿越处河道边界条件,河道演变情况,对热力管道穿越群英河工程建成后洪水位、冲刷、淤积以及对工程上下游其它工程设施影响进行防洪评价综合分析,并对造成影响的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及补救措施,确保河势稳定与行洪安全。  相似文献   

2.
朱少辉 《水利科技》2020,(2):42-44,47
该文以莆田市木兰大道三期城厢段涉河工程防洪评价为例,分析探讨城市道路涉河工程防洪评价中涉及的防洪标准确定、设计洪水及桥址设计洪水位分析计算、梁底高程确定、桥梁壅水及冲刷影响分析计算等若干重要问题,为类似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或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丰产河定向钻穿越工程防洪影响评价项目,简要介绍了穿河输油管道防洪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因输油管道建设对河道防洪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防洪分析计算和综合评价,对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不同的穿河穿堤工程施工方法对河道行洪影响的基础上,结合近年防洪影响评价研究成果和《广州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技术指引》,提出了穿河穿堤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技术审查要点,可为穿河穿堤工程的设计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审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穿河管线防洪影响评价质量和水平,便于今后同类建设项目开展评价工作,该文针对目前防洪影响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某天然气管道穿越河流工程防洪影响评价为例,对穿河管线防洪影响的评价程序、技术路线、工作内容及影响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构建了穿河管线防洪影响评价的基本框架,明确了评价的工作内容,并给出常见的防治措施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安丘—诸城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穿越潍河防洪影响评价项目,简要介绍了穿河输气管道防洪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对因输气管道建设对河道防洪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防洪分析计算和综合评价,对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治淮》2019,(5)
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跨河、穿河、临河等工程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对造成河道堤防防洪、泄洪安全不利影响的,需要采取洪水影响处理工程措施补救,特别是穿河、穿堤管道从河底或堤基穿越,如引水管、石油、天然气等施工期因管道与土的接触面受到扰动而发生变化,管道与其周围土体间将存在间隙,可能形成渗流通道,对堤防渗流稳定不利;也可能会在管道外接触面产生渗流发  相似文献   

8.
河道管理不同类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从形式上分为跨河、拦河、临河、穿河、占河等类型。从类型上主要有桥梁、码头、排取水口、穿江管线、跨江管线、油井、通讯铁塔、线杆、隧道、航道整治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河道和行洪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和审查时.应考虑其影响情况不同,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方式进行防洪评价。否则不但使防洪评价重点主次不分,容易造成补救措施不得当,而给建筑物本身和其他防洪工程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9.
桥梁洪水影响不仅关系工程本身安全,还关系沿岸防洪排涝安全、河势水质、冲淤平衡、防汛抢险、第三者水权益、堤防及护岸安全等诸多方面问题。该文根据评价区排涝规划、防洪规划,对莆田市荔园路一期公路桥梁建设洪水影响进行评价,综合考虑行洪和排涝要求,提出更合理的桥孔设计长度、宽度及桥梁高程位置,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董慧 《人民珠江》2022,(4):95-100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日益增多,项目建设通常会侵占行洪断面,壅高水位,改变局部流态,破坏堤防断面等,给河道行洪和两岸堤防安全造成影响,同时洪水对河道产生冲刷,危及项目自身安全。为减轻涉河建设项目对河道的影响并确保项目自身防洪安全,需要进行防洪评价,并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防治与补救措施。在分析跨河、穿河、入河口3种不同类型建设项目涉河关注要素、防洪评价审查要点和河道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各类涉河建设项目的特点,对各类防洪评价中的防治与补救措施进行梳理,总结防治与补救措施的布设方式、实施范围、设计原则等,并以工程实例进行举例说明,可为同类防洪评价项目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西气东输项目的建设,使得河道管理范围内管线项目越来越多,但受施工工艺、河床演变等因素的影响,穿河越堤管线对工程的安全运行造成诸多方面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穿河越堤管线在施工期、运行期以及废弃期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提出应定期开展穿河越堤管线的检测与安全评估,从而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作为深圳市重要防洪河道的龙岗河,流经深莞惠城市圈的深圳市及惠州市,龙岗河流域防洪达标整治是落实省委省政府“突出以防为主、防控结合,实施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安全可靠的水灾害防治体系,完善江海防洪防潮体系,强化城镇防涝体系建设,提升灾害应对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是保障“美丽龙岗幸福河湖”顺利实施的需要。通过全面梳理龙岗河流域防洪存在问题,统筹考虑深圳与下游惠州市的防洪提标诉求,遵循“上蓄、下排”的原则进行防洪措施布局,建成由水库、河道组成的全方位立体防洪工程体系,使龙岗河流域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3.
金沟河引水枢纽是金沟河流域关键性综合利用枢纽工程,在金沟河流域防洪体系中作用十分重要,金沟河引水枢纽设计防洪库容12.1×10~8m~3,调节库容140.16×10~8m~3,随着流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流域防洪要求不断上升,为发挥水利枢纽防洪蓄泄的积极作用,减少洪水灾害,文章对金沟河引水枢纽防洪库容的扩大及防洪功能的提升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沙湾县防洪标准为1000a一遇洪水,出于安全考虑,金沟河引水枢纽防洪库容应为285×10~8m~3。  相似文献   

14.
对某城市新建道路工程雨水管道排水能力进行了复核,对雨水管道入河进行了防洪评价论证,计算了河道堤防冲刷深度,复核了施工时河道设置围堰后河道过流能力是否满足防洪要求,并进行了雨水管道入河影响条件下河道防洪和河势稳定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和施工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某城市新建道路工程雨水管道排水能力进行了复核,对雨水管道入河进行了防洪评价论证,计算了河道堤防冲刷深度,复核了施工时河道设置围堰后河道过流能力是否满足防洪要求,并进行了雨水管道入河影响条件下河道防洪和河势稳定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和施工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刁口河是黄河备用入海流路。结合近年刁口河流路管理范围内拟建涉河工程的案例分析,指出进行防洪评价时,除了完成防洪评价导则规定的内容外,还应该考虑备用流路的河道地形、入海口潮位、河长等边界条件特点,从偏于安全角度选取边界条件。对壅水和冲刷计算应采用刁口河流路刚启用时的现状河道水位,但壅水计算采用平均高潮位,考虑海平面上升影响,而冲刷计算采用平均低潮位,且不考虑海平面上升。对堤顶高程和桥梁下弦高程则应采用行河末期、主槽开挖后10 000 m~3/s流量的对应水位。梁底设计标高考虑一定的超高和净空,且应不小于防洪、交通及通航要求的最大值。桥墩位置和桥孔跨度要考虑黄河流冰尺寸,以保证凌汛期安全。  相似文献   

17.
结合烟台港西港区至淄博重质液体化工原料输送管道穿越潍河的防洪影响评价项目,简要介绍了穿河输油管道防洪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因输油管道建设对河道防洪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防洪分析计算和综合评价,对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涉河项目防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将防洪评价工作标准化、定量化和规范化,以建立涉河工程的防洪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目前岸线开发利用与河道管理现状,在总结大量涉河项目防洪评价的基础上,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建立了包括河势稳定、行洪畅通、防洪工程安全、防洪标准、水利规划及其他影响6个方面共21个指标的涉河项目防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相应指标的赋值标准。采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防洪安全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可得到能够反映涉河项目防洪安全度的综合评价指数,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体系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由于没有对济河进行过系统治理,工程管理维护跟不上,加之济河现状防洪能力极低,该河给泗水城区和沿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危害,给防汛工作也造成了很大压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提高城乡防洪减灾能力,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对济河进行了治理。通过治理,提高了济河的防洪抗洪能力,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  相似文献   

20.
结合鲁宁线穿泗河输油管道建设项目防洪评价,简要分析输油管道工程对泗河规划建设、河势稳定、防汛抗洪等方面影响,并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有关法律、法规,对涉河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