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京沪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长桥底座板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CRTSⅡ型板式轨道板在桥上支承构件是钢筋混凝土底座板,也是连续跨越大量简支梁和连续梁的结构构件。中小桥桥上底座板直接与设置在桥台两端路基中的常规端刺连接,其施工工艺简单可靠,而长桥底座板施工工艺复杂而繁锁。施工前要进行底座板施工单元的划分,临时端刺区、常规区、后浇带的设置,底座板纵连张拉,各浇筑段施工顺序的确定,钢筋搭接后浇带关键施工技术的验证。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CRTSⅡ型无砟轨道长桥底座板施工工艺研究、施工工艺优化验证,为CRTSⅡ型无砟轨道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长桥底座板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可调高底座板模板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无砟轨道底座板的施工难题,在施工过程中,引入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加工理念,研制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可调高底座板模板,有效地解决了无砟轨道底座板直线段、曲线段和缓坡段施工和平滑过渡的难题,根治了混凝土浇筑烂根等质量通病,提高了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京沪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例,简要介绍了底座板传统施工方法、现状及不足,针对底座板顶面高程和平整度精度差、底座板厚度变化致使模板配置难的问题,研究出了在普通模板上安装与底座板顶面平行并高出一定值的可调高滑道并悬挂可调高平尺控制架、高模低做施工新方法。详细介绍了该模板体系的组成、特点和主要施工工艺。该技术有效降低了底座板的打磨数量,减少了CA砂浆的浪费,提高了底座板施工精度,有效保证了无砟轨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京沪高铁天津特大桥底座板单元划分方法及纵联工艺,重点阐述了纵联过程中的顺序步骤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5.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雷大桥特大桥纵连底座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实例,介绍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及方法,总结了施工经验及措施,对CRTSⅡ型底座板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点针对淮河特大桥主桥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介绍了底座板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和施工关键技术控制措施,对施工中底座板几何尺寸、外观质量控制及剪力钉的安装、钢板连接器控制及混凝土养护工艺等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结合无砟轨道通过曲线段底座板的厚度变化来实现轨道超高设置的特点,以石武客运专线明港跨京广特大桥的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为例,具体介绍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可调高底座板模板的设计和安装的施工工艺。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无砟轨道底座板直线段、曲线段和缓坡段施工和平滑过渡的难题,根治了混凝土浇筑烂根等质量通病,提高了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质量,为今后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杨金成 《铁道建筑技术》2012,(Z1):148-150,166
结合高速铁路桥上CRTSⅡ型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特点,分析了底座板失稳诱因,提出了无砟轨道底座板失稳的防治方法与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9.
桥上纵连板式轨道借助底座板的纵连解决梁端转角对轨道结构的不利影响,通过设置滑动层来削弱梁轨相互作用,这种设计思想对桥上铺设无缝道岔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和有限元方法,采用梁单元和弹簧单元模拟各结构层,建立桥上纵连板式轨道无缝道岔纵向力计算模型,对多跨简支梁桥进行温度力计算,分析轨道板和底座板伸缩刚度变化、滑动层摩擦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在今后应用中的改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实践,对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和施工中的缺点和问题发表了看法,并就梁面六面坡与平整度、桥面防水层、底座板钢筋绝缘、底座板齿槽、底座板连接器、灌浆工序等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特大桥上双块式轨道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北盘江特大桥桥跨布置方式特殊,对轨道结构形式及施工质量有严格要求。桥上采用双块式单元道床板与纵连底座相结合的轨道结构形式。在道床板和底座之间设置隔离层,同时在道床板两端底面设置与底座板一体的限位凸台限制其位移,可降低结构的整体破坏可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对比不同端刺结构方案对轨道结构的受力变形影响,并从施工角度叙述道床板和底座板施工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在隧道内采用不设端刺的摩擦板方案,既减小了对隧道内轨道结构影响,又保证了桥上轨道结构安全稳定,且有利于节省工程投资,便于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各环节进程质量控制,可提高轨道的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2.
桥上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由道岔部件、预制道岔板、CA砂浆调整层、底座板及纵横向限位结构等部分组成,道岔板的铺设精度直接影响道岔铺设的精调,对桥上岔区的平顺性具有较大影响。结合京沪高速铁路桥上岔区道岔板的施工,详细阐述了桥上道岔板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桥梁施工过程监测及其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某高速公路跨江大桥引桥的原型桥为例,运用虚拟层合有限单元法,对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施工过程进行空间仿真分析,系统研究该类结构体系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特性。认为:首期预应力张拉给预制构件的顶、底板提供了充足的应力储备,保障了连续预应力张拉及后期恒、活载作用下构件的安全;体系转换对构件的应力重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连续端混凝土浇筑和后连续预应力张拉顺序会导致永久支座负弯矩区的压应力储备不同。  相似文献   

14.
王四田 《铁道建筑技术》2011,(11):89-92,100
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的桥梁,对底座板施工前的梁面平整度和梁面标高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通过工程实例对几种常见梁面混凝土缺陷的处理,总结了几种处理措施、方法和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以后的类似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捍东 《铁道建筑》2020,(3):104-107,117
以昌赣客运专线(35+40+60+300+60+40+35)m混合梁斜拉桥为例,建立了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精细化模型计算分析不同荷载作用下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纵向力。计算结果表明:在温度荷载作用下,钢轨纵向应力相对较大,最大拉应力为130.03 MPa,跨中轨道板纵向应力较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钢轨、轨道板和底座板的拉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桥塔附近,压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跨中附近,其中钢轨压应力最大值为15.02 MPa,底座板拉应力最大值为3.05 MPa。在列车制动作用下,钢轨、轨道板和底座板的拉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跨中附近,压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桥塔附近,轨道板和底座板纵向应力均较小。  相似文献   

16.
铁路立交桥涵施工重点为桥涵预制和铁路架空顶进,桥涵顶进是立交桥施工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桥涵顶进施工采用多种方法,如:一次顶入法、对顶法、解体顶进法、开槽顶入法等,常用施工方法为一次顶入法。顶进施工常见质景通病为后背变形过大终止顶进、滑板下沉断裂、桥涵扎头开裂、线路横移影响行车等,本篇结合工程施工实例,详细阐述了桥涵顶进施工的技术要点,针对常见质量事故,提出了预防及处理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本篇文章所提出的桥涵顶进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切实可行,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在第六次铁路提速施工中,调整线间距和缓和曲线长度引起多项桥梁改造项目。通过移梁可以 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桥梁的使用功能,同时又能大大缩短提速改造施工的工期。 研究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津浦线第六次提速改造施工中对3-20 m简支T梁的整体移梁施工技术,施 工中针对桥梁钢支座需埋设锚栓固定下摆的特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巧妙利用钢板固定既有钢桥支座,采用 竖向千斤顶和横向千斤顶相结合的普通施工方法,在不中断铁路交通运输,利用夜间列车运营“天窗点”的时 问,结合铁路线路拨道,安全正点地完成了大吨位桥梁的横向移设施工任务。 研究结果:使既有线满足了200 km/h运营速度的要求 研究结论:移梁后通过后期观察,梁体在铁路运营中结构稳定,质量可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实践证明此 项移梁施工技术是成功的,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梁共计13联一次性投入79对挂篮组成挂篮"群"交叉干扰施工以及大风影响的难题,对挂篮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选型,并对挂篮结构进行适应性、高标准抗风设计,施工过程中采用BIM技术、工序作业条件界定、现场适时作业管控、专业化作业以及抗台风措施确保公铁两用大桥在大风条件及交叉干扰下施工安全、质量;最后对挂篮施工提出增加导流板、挂篮后锚采用预留孔装置的建议,为后期类似施工条件桥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测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雷俊卿  王楠 《铁道学报》2006,28(2):74-78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技术,结合河南水磨湾大桥工程实例,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监测与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了预应力损失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箱梁应力状态的影响,计算了桥梁各个施工阶段应力和变形状态,与施工现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经分析比较,可知对箱梁各节点不同施工阶段应力路径影响比较大的荷载有:施工荷载包括重力、挂篮、混凝土湿重等;预应力钢束一次张拉荷载;收缩一次作用以及徐变一次作用。施工荷载和预应力钢束张拉对顶、底板节点的影响是相反的,而其他荷载对它们的影响是同向的。得出了桥梁关键部位在荷载作用下随施工阶段的应力变化路径和挠度,使悬臂施工的梁桥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合理成桥状态,总结了施工监控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