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扭矩系数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的主要参数,是关系到钢结构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能指标。本文从螺栓连接副本身材质及检测过程两方面着手,分析了影响扭矩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螺纹破损、扭转扳手快速加载、螺栓磷化膜风化、垫圈反装、螺栓连接副重复使用均会导致扭矩系数平均值偏大,其中以螺纹破损影响最大,偏大达11.1%;环境温度、预拉力对扭矩系数平均值影响均较小,但标准偏差差异较大,以23℃、预拉力在标准允许范围的中值处为最小。试验结果有助于改进检测技术手段,提高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关键技术参数的检测精度,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一种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后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后处理技术,即通过后处理乳液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表面进行处理,经过该乳液处理后的螺栓连接副,在-20~50℃的温度区间内,其扭矩系数均满足“同批扭矩系数平均值为0.110~0.150,扭矩系数的标准偏差不大于0.010”的国标要求;随着温度的升高,扭矩系数逐渐降低;当温度不变时,相对温度的升高,对...  相似文献   

3.
李亭 《山西建筑》2005,31(10):93-93
对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的应用作了简述,介绍了大六角头螺栓连接的施工工具,并对高强度螺栓紧固施工工艺中的扭矩计算作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鉴于国内尚无对不锈钢高强度螺栓性能和扭矩系数的相关研究,且螺栓存在产品规格不全、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对7种不同材料、不同生产工艺的不锈钢高强度螺栓开展了全面的力学性能试验,获得了各种螺栓的几何参数、化学成分、材料力学性能以及硬度等关键参数,建立了不同种类不锈钢高强度螺栓材料的本构模型,确定了不锈钢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值。开展了不锈钢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试验,发现不锈钢螺栓在紧固过程中发生咬死现象,采用以二硫化钼为主要成分的润滑剂可有效解决螺栓咬死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润滑剂减摩,使得不锈钢螺栓的扭矩系数接近现有碳钢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0.11~0.15的要求。参考JGJ 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提出了不锈钢高强度螺栓的施工预拉力要求,确定了不锈钢高强度螺栓的施工扭矩。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现有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方法的不足之处,发明了"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检验用螺母转动角度指示装置"和"省力的高强度螺栓检测施拧和高精度的扭矩测量组合装置",建立了一种利于准确控制和测量,并且省力的检测方法,检测数据的偏差小于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扭矩系数是评定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性能等级的重要参数,并且对高强螺栓的施拧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铜陵长江大桥的实际施工,重点论述了扭矩系数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扭矩系数的变化规律对高强螺栓的施拧质量控制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 由《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管理组主持召开的高强度螺栓连接专题讨论会,于1981年9月在北戴河举行。出席会议的铁道桥梁、航空、工业厂房和公用设施等部门从事钢结构设计、施工和科研的专业工作者,打破部门的界限,广泛讨论了高强度螺栓连接在材料级别和标准、表面处理、拧紧工艺、机具和维修等方面的经验和问题。特别是对45、40B、20M_nTiB和35VB等钢种高强度螺栓的延迟断裂、轴力、扭矩系数和摩擦系数的测定、磷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介绍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紧固轴力、扭矩系数以及连接摩擦面抗滑 移系数检测的仪器设备、试验方法、试验注意事项及结果判定。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些在钢结构厂房工程监理中的体会,特别是高强度螺栓预拉力或施工扭矩系数的复检和高强度螺栓连接面抗滑移系数的检验以及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的确定等工序中应注意的监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长福 《四川建筑》2004,24(Z1):176
在现场监督和监理过程中,发现对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经常发生不规范操作.故以规范为准则,对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的正确施工和检测进行探讨,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施工要求,从分析土压平衡盾构刀盘扭矩的影响因素入手,得到了刀盘扭矩计算模型,通过计算研究,并与工程实测值予以对比,显示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复数表达的随机渗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数形式表示渗透系数,将其变异值设置为复数的虚部.利用有限单元法,通过求解复系数线性方程组计算随机渗流问题,并编制相应程序,计算结点水头和水头变异值.在应用蒙特卡罗法进行渗流计算时,仅考虑帷幕渗透系数的变异,并假设其服从均匀分布.选取水头均值与水头标准差为蒙特卡罗法渗流计算的统计特征值.从数值方面分析了基于复数表达的随机渗流计算所得的水头值及水头变异值与蒙特卡罗法计算的水头均值及标准差之间的关系,验证了所用方法在模拟随机渗流场方面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大型复杂问题的大变异性求解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PHC管桩抱箍式机械连接轴拉承载性能。结果表明:抱箍式机械连接的零部件均可满足PHC管桩桩身轴拉设计值要求;抱箍式机械连接轴拉力传力路线不直接,位移变形相对大;零部件应力分布相对不均匀,六角高强螺钉与U型抱箍卡之间存在先后屈服的现象。建议将U型抱箍卡上的六角高强螺钉孔设置为椭圆孔,预留一定的滑动空间,避免螺钉发生材料屈服现象。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含硫气田试气作业排放二氧化硫的问题,利用电化学传感器建立试气监测方法。介绍了方法的原理、监测要求、设计了比对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式气体检测仪方法监测结果能够反映试气二氧化硫扩散特征,该方法与常规人工采样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基本符合;两种方法监测结果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使用该方法监测试气作业时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能满足监测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孙增 《工程质量》2021,39(1):84-87
部分实心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基础的新型工程桩,其特点是采用工厂预先填芯生产工艺,从而形成部分实心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时采用预应力钢棒作为连接钢筋,并通过六角头穿芯孔螺丝锁定于端板的预应力张拉孔上,保证桩与桩或基础承台的可靠连接.与一般空心PHC管桩相比,能有效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缩短工期、降低...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气动外形优化的传统被动气动措施难以满足跨度不断增大带来的抗风性能新挑战,主动气动措施被寄予期望。结合现实需求,基于主动翼板提出新型桥梁颤振控制方法,设计并制作主梁 主动翼板缩尺检验模型。在箱梁两侧设置一对水平翼板,通过传感器感知主梁的运动行为,对其施加相对主梁振幅的特定放大倍数(增益系数)的反制运动,借助翼板的运动来影响主梁周围的流场,从而提高主梁的颤振稳定性,实现完整的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在均匀流条件下,通过调整翼板运动函数中的增益系数和翼板与主梁的相位差组合,揭示颤振临界风速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两侧翼板的相位差组合与增益系数均显著影响系统的颤振性能,当迎风侧翼板与主梁的运动保持相位差180°~360°,背风侧翼板与主梁的运动保持相位差0°~180°时,可以提高系统的颤振性能。当增益系数介于1~9时,过小的增益系数对系统颤振性能改善有限,过大的增益系数会恶化系统的颤振性能,当增益系数介于3~4时存在最佳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狄谦  王海波 《电瓷避雷器》2012,(3):28-32,45
介绍了高海拔型550 kV 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套管的3 500 m高海拔绝缘修正系数的确定、套管内外电场分布以及机械结构设计。总结了国内外标准推荐的海拔修正方法,参考了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套管建立电场优化设计平台,选择经电场优化的单屏蔽层,合理确定屏蔽层高度,使得套管电场合理分布;对机械部件进行有限元校核并选取较大安全系数;经型式试验验证,产品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满足高海拔地区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梁振湖 《中国电梯》2013,(21):47-49
总结了标准规范对电梯井道顶层空间的要求,分析了各种条件下电梯顶层高度要求的数据。从而找出影响顶层高度的关键项目。提供了一些顶层空间控制和调整的措施,以便使电梯安装符合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立宏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8):1397-1402
正确统计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是确定抗剪强度参数合理取值的关键手段。由于实验组数较少,相对均值而言,标准差或变异系数的统计显得十分困难。特别是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并不能获得真正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差。基于概率论和泰勒展开方法,提出了能计算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的回归统计方法,同时也给出了简单有效的不考虑强度指标互相关性的回归统计方法,并利用大围压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异性主要来源于f的特性,将大围压下的数据进行综合统计,解决了土工实验中棘手的样本数量问题。应用不同的方法对小浪底心墙料320个三轴实验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方法都能较好地预测强度参数的不确定性。然而较大的负相关系数的存在使得矩法得到的标准差要高于非相关回归统计的结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利用矩法的成果时不应忽略相关系数,而在诸如分项系数设计或其它默认相关系数为0的条件下,应使用基于非相关假定的回归统计成果,否则将高估抗剪强度的不确定性。 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