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原发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探讨三者在原发骨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骨肉瘤病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在15~48岁,平均26岁。其中发生在股骨的原发骨肉瘤8例,胫骨5例,肱骨3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 16例均经X线平片、CT和MRI检查,X线平片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8%,CT检查正确率为100%,MRI检查正确率为100%。16例原发骨肉瘤中成骨型骨肉瘤3例,溶骨型骨肉瘤2例,混合型骨肉瘤11例。X线平片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检出率分别为88%、63%、56%、56%、44%;CT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检出率分别为100%、75%、94%、75%、25%;MRI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软组织肿块、瘤周水肿区及Codman三角检出率为100%、25%、25%、100%、100%、19%。CT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的显示敏感,对Codman三角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MRI对骨膜反应、瘤骨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和CT;X线平片和CT不如MRI对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周水肿的显示。结论 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MRI为外科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骨肉瘤患者30例的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行X线检查,19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全部经临床病理证实为骨肉瘤。结果 X线、CT、MRI检查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8%、90%和94%。X线检查显示骨膜反应26例、瘤骨21例、软组织肿块20例、骨质破坏17例、Codman三角8例;19例CT检查均显示瘤骨、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Codman三角3例,CT对Codman三角的显示率要低于X线检查;MRI检查显示骨髓腔明显肿瘤信号,T1WI低信号,T2WI混合信号,扫描可见肿瘤周围水肿,12例可见中央坏死囊变。结论 X线检查是骨肉瘤最常用的检查手段,CT对骨质破坏及微小瘤骨检查准确率更高,MRI高分辨率可以显示肿瘤浸润范围及周围组织情况,三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提高对原发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CT或MRI检查资料. 结果 30例中经X线检查19例,正确率为89.5%;CT检查16例,正确率为90%;MRI检查12例,正确率为100%.骨肉瘤基本影像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软组织肿块.19例X线表现为成骨型11例,溶骨型6例,混合型2例;X线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分别为61.2%、95.9%、71.4%、73.5%和27.7%;10例CT表现均可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骨,CT对骨膜反应、筛孔征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为90%、90%和11%;CT对显示细小肿瘤骨和筛孔征最敏感,但对Codman三角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16例MRI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信号所取代,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4例合并出血,8例中央坏死囊变,12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及瘤周可见水肿区.结论 X线价廉物美,空间分辨力高,是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作为X线的补充,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X线、CT和MRI三者结合,可提高骨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提高对原发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5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CT或MRI检查资料。结果53例中经X线检查49例,正确率为89.8%;CT检查10例,正确率为90%;MRI检查32例,正确率为96.9%。骨肉瘤基本影像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软组织肿块。49例X线表现为成骨型19例,溶骨型13例,混合型17例;X线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分别为61.2%、95.9%、71.4%、73.5%和27.7%;10例CT表现均可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骨,CT对骨膜反应、筛孔征和Codrnan三角的检出率为90%、90%和11%:CT对显示细小肿瘤骨和筛孔征最敏感,但对COdman三角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32例MRI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信号所取代,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7例合并出血,24例中央坏死囊变,32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及瘤周可见水肿区。结论X线价廉物美,空间分辨力高,是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作为X线的补充,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对患者治疗方式的决策必须经MRI检查。X线、CT和MRI三者结合,可提高骨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足的X线、CT和低场MR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26例患糖尿病足的患者,先采用X线DR平片、双能X线骨密度仪器进行检查,再对其中20例行螺旋CT检查,6例患者未见X线异常现象行低场MRI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螺旋CT对骨质疏松、神经性骨关节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软组织肿胀、骨端骨质破坏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螺旋CT对大、小动脉血管钙化和狭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糖尿病足患者,可清晰地显示出晚期骨质、血管改变,CT可对细微骨质变化、血管壁钙化进行有效诊断,其诊断效果比X线更为显著,而MRI对早期骨髓炎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X线平片,对感染部位及范围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X线平片、CT及MRI在脊椎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98例脊椎转移瘤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和MRI进行检查和诊断,观察三种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和检出情况。结果MRI的病变椎体检出率96.11%,明显高于X线的52.22%和CT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的X线平片可以发现大部分脊椎转移瘤,CT可以显示普通X线平片不容易发现的早期少量骨质破坏,而MRI与常规X平片、CT比较,更加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更早地发现和诊断脊椎转移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MRI、CT及X线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MM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CT、X线检查。统计MRI、CT、X线三种检查方式的影像特征,统计MRI、CT、X线三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及对不同部位骨损害病灶检出率。结果 X线检查中80例患者病变类型最多为骨质破坏型,占比80%;CT检查中80例患者病变类型最多为骨质破坏型,占比87.50%;MRI检查中80例患者病变类型最多为局灶型,占比52.50%;MRI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CT、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CT、X线三种检查方法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在颅骨病灶检出率高于CT及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CT、X线三种检查方式在病灶位于脊椎、盆骨、肋骨及四肢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MM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CT、X线,并在颅骨处病灶检查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骨肉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影像学评价骨肉瘤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X线、CT、MRI检查,评价影像学的优缺点。结果:骨肉瘤是X线的常规检查,在骨膜反应方面优于CT、MRI,骨肉瘤的瘤骨显示中CT优于MRI及X线影像。结论:X线是一种常规诊断方法,CT、MRI扩展和加深了我们对骨肉瘤征象认识,可为临床提供较平片更为准确的全面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在其自愿的情况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三组,分别给予X线、CT和MRI检查。观察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情况和分级状况,并对数据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诊断的关节面侵蚀和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和CT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关节软骨肿胀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0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CT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检查的Ⅰ级、Ⅱ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诊断过程中,对比X线和CT,MRI对软组织病变和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的检出率更高,诊断效果更好,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少见部位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少见部位骨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全部13例患者行X线平片和CT检查,其中7例行CT增强扫描,8例行MRI检查,其中6例行MRI动态增强检查。结果 肿瘤发生于骨盆4例,上颌骨3例,肩胛骨2例,胫骨干1例,胫骨远端1例,跟骨1例,尺骨干1例。影像表现为溶骨型6例,成骨型5例,混合型2例。出现广泛骨质破坏9例,骨膜反应2例,软组织肿块9例,瘤骨或肿瘤样钙化11例。CT较X线能更直观地显示病变位置及其与毗邻结构关系,在显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瘤骨和瘤样钙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MRI在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累及范围方面较CT有优势,能清晰显示髓腔及周围软组织的侵犯蔓延程度、软组织肿块的形成。结论 少见部位的骨肉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患者,影像学表现以溶骨型骨肉瘤较为多见,病灶内出现瘤骨或肿瘤样钙化是诊断的关键,X线、CT和MRI三者结合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在脊柱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8月本院确诊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患者均行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诊断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压缩损伤、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以及神经根损伤的检出率及三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时间和检查费用。结果: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与螺旋CT的准确率均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准确率为96.67%,虽高于螺旋CT的8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查方法的椎体压缩损伤、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以及神经根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检查椎体压缩损伤的检出率高于螺旋CT和X线平片(P0.05);MRI检查的脊髓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MRI和螺旋CT椎间盘损伤、神经根损伤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MRI的检出时间均显著长于螺旋CT和X线平片,螺旋CT长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检查费用均显著高于螺旋CT和X线平片,螺旋CT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和MRI检查诊断脊柱骨折各具优势,与螺旋CT检查相比,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可更加清晰地显示患者的各部位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与比较X线、CT与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的11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别采用X线、CT与MRI进行检查,将三种检查方法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级与骶髂关节病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MRI及CT对强直性脊柱炎分级Ⅰ级与Ⅱ级的诊断率高于X线,MRI则高于CT;MRI对于关节面侵袭、骨质囊变、骨松质硬化及软骨肿胀的诊断率高于CT及X线,CT对关节面侵袭、骨质囊变及骨松质硬化的诊断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优于CT及X线,应用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MRI、CT、X线检查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入选该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病人50例,分别进行MRI、CT、X线检查,比较3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 结果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 MRI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94.0%显著高于 X 线检查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2,P<0.01),CT检查诊断准确率92.0%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47,P1<0.01);CT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P3=0.70);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检查囊性变或侵蚀、骨质硬化、毛刺感、欠光滑等影像特征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MRI特征主要为关节韧带、软骨与滑骨的强化,骨髓水肿,关节软骨破坏. 结论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MRI检查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及影像诊断和检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到该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为实验对象,30例患者经病理的证实以及临床诊断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30例骨髓瘤大多累及脊柱、肋骨以及盆骨等部位。在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少数患者出现骨质硬化。结果:对比数据发现,X线诊断敏感性及X线诊断准确性和CT、MRI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T与MRI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X线、CT以及MRI进行联合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均为100%。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在影像学的表现特性较强,X线平片空间的分辨率较高,可以对患者的全身骨骼进行评估,CT、MRI适合早期病变和骨质破坏等病症,可以结合X线共同进行分析。能够显著提高骨髓瘤影像学的检出率与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CT和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5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并比较分析三种检查结果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检出率(62.00%)均低于CT检出率(88.00%)及MRI检出率(94.00%)(P0.05);三种检查方法的关节间隙变宽检出率、关节面下骨质硬化检出率均无差异(P 0.05);X线的关节面侵蚀检出率、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关节间隙变窄检出率、关节软骨肿胀检出率均低于CT及MRI(P0.05);CT的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低于MRI(P0.05)。三种检查方法的Ⅱ级检出率、Ⅲ级检出率、Ⅳ级检出率均无差异(P 0.05);X线的0级检出率、Ⅰ级检出率均低于CT及MRI(P 0.05);CT的Ⅰ级检出率低于MRI(P 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应用MRI的检查诊断价值有绝对优势,其次为CT、X线,临床可选择MRI作为首选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MRI评价骨肉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国库  赵绘萍  刘安  赵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2):1893-1895,1903
目的 通过对骨肉瘤患者行MRI扫描,并与CT、X线平片相比较,总结骨肉瘤的MR/影像特点及评价MRI在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收集17例骨肉瘤患者。均经MKI、CT及x线平片检查,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骨肉瘤MRI上可表现瘤骨、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等征象。在骨髓浸润的显示、肿瘤与肌肉、血管、神经、相邻关节的关系、跳跃病灶的显示及骨肉瘤内出血和坏死的显示,MRI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对骨肉瘤纵向浸润范围的显示,MRI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其横向范围的显示。MRI与CT无明显差别。结论 MPO能准确显示骨肉瘤的浸润范围及肿瘤内基拳病变的情况。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CT、MRI对骨肉瘤浸润侵犯范围评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对患者所得CT及MRI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结果为基准,分析CT及MRI检查对骨肉瘤诊断符合率,对比CT及MRI检测对骨肉瘤征象检出率以及对其浸润范围诊断结果。.结果CT及.MRI检查对骨肉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23%、9411%,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较高(P>0.05);CT.对肿瘤骨检出率为100%,高于MRI检查(000)(P<005),在骨质破坏、骨膜反应、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检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检查在骨皮质、.外骨膜、骨骼肌间筋膜范围判断上比较无差异(P>.005),MRI对骨骼肌浸润程度检出高于CT检查(P<005)。结论CT和MRI检查对骨肉瘤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两者各有优缺点,两者结合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及MRI表现,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和临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60例发性骨髓瘤骨病累及部位以脊柱骨、肋骨、骨盆、颅骨最多见.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软组织肿块,少数见骨质硬化.X线诊断敏感性65.4%(34/52),准确度82.4%,CT诊断敏感性98.1%(51/52),准确性94.1%,MRI诊断敏感性100%(20/20),准确性95%,X线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与CT和MRI存在显著差异(P<0.05),CT和MRI无显著差异(P>0.05).X线、CT和MRI联合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100%(12/12).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骨质损害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空间分辨率高,可对全身骨骼进行全面评估,CT和MRJ对早期病变和小的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敏感性高,可作为X线平片的补充.X线、CT和MRI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尤文氏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尤文氏肉瘤常见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尤文氏肉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尤文氏肉瘤的X线、CT及MRI表现.结果 11例中,7例尤文氏肉瘤表现为虫蚀状、小片状或较大范周的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可见点片状骨质硬化;5例有骨膜反应,表现为条状、Codman三角或放射状骨针;10例见软组织肿块,内可见点片状出血、坏死区,瘤周有水肿.2例骨外尤文氏肉瘤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不明显.普通X线检查正确诊断7例,误诊4例;CT检查正确诊断4例,误诊2例;MRI检查,正确诊断3例,误诊2例;多种影像检查结合正确诊断8例,误诊3例.结论 骨尤文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无显著特征性,影像误诊率高,需与溶骨型骨肉瘤、骨淋巴瘤、嗜酸性肉芽肿等病变鉴别;临床、影像学、病理三者结合综合分析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6例,对患病关节分别进行X线、CT及MRI检查,观察组患病关节软组织和骨内痛风石、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滑膜增厚和骨髓水肿情况,对比三种检查方法对上述痛风性关节炎损害病变征象的检出率。结果:X线检查对软组织肿胀及骨内痛风石检出率显著低于CT、MRI检查( P<0.05),CT软组织及骨内痛风石检出率显著低MRI检查(P<0.05);MRI对关节积液、滑膜增厚及骨髓水肿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及CT检查( P<0.05);X线及CT检查均未检出关节积液及滑膜增厚。结论:MRI可对痛风性关节炎做出诊断,检出率优于X线及CT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