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容器类型和规格对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为研究对象,选择2种规格无纺布和2种黑塑料容器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季末测定容器苗造林前后苗木形态和养分状况,以期找到适合的容器类型及规格。结果表明:育苗阶段规格为10 cm×15 cm与10 cm×20cm的容器培育的苗木质量较高,4种处理的苗木形态指标及养分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其苗木养分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移植容器苗造林1年后,规格为10 cm×20 cm的无纺布容器的造林幼树地径最大,显著大于10 cm×15cm的无纺布容器,其在育苗阶段的苗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23.58 cm、6.28 mm、10.91 g·株-1,苗高、地径较林业行业标准LY1000-91容器育苗技术1-1型油松移植容器苗分别高出96%、109%。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油松移植容器苗最适处理为10 cm×20 cm的无纺布容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及不同规格育苗容器对猴樟1年生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优质阔叶树种容器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0%黄心土+20%火烧土+10%草炭土+20%河砂为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大(15 cm×18 cm、16 cm×16 cm)、中(12 cm×15 cm、13 cm×13 cm)、小(10 cm×10 cm、10 cm×10 cm)3种规格白色无纺布袋和黑色塑料育苗钵对猴樟1年生苗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叶绿度(SPAD值)、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大规格容器猴樟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数均大于中、小规格容器猴樟苗.大规格白色无纺布袋黑色塑料育苗钵猴樟苗的苗高、地径、总干重和苗木质量指数分别极显著(P<0.01)高于小规格白色无纺布袋和黑色塑料育苗钵的苗高、地径、总干重和苗木质量指数.不同类型容器对猴樟苗的苗高及苗木质量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大、中和小规格白色无纺布袋猴樟苗的地径及生物量总体上明显大于黑色塑料育苗钵的地径和生物量,白色无纺布袋猴樟苗的SPAD值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黑色塑料育苗钵猴樟苗.[结论]白色无纺布袋育苗比黑色塑料育苗钵育苗更有利于促进猴樟苗地上部生长;猴樟育苗以选择容量稍大的容器为宜,以装基质后口径15 cm、高18 cm的白色无纺布袋育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育措施对浙江楠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根系形态为测定指标,对浙江楠容器育苗适宜的基质配方、容器规格、缓释肥量和育苗密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除地径外的其他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而缓释肥量对所有性状无显著影响;基质配方和育苗密度仅分别对苗高、根冠比有显著、极显著影响;主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叶片数和苗高有显著、极显著影响。各性状在组合处理间的差异分析及多重比较显示,10 cm×20 cm容器规格显著或极显著优于4.5 cm×10 cm容器规格。以苗高、总干物质量、叶面积和根长等4个性状指标为浙江楠容器苗培育措施的选择指标,结合生产与造林成本,可选用V(泥炭)∶V(蛭石)=6∶4的基质配方、10 cm×20 cm的容器规格、2.5 kg/m3的缓释肥量、100株/m2育苗密度的组合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探究无纺布容器规格对油松苗木质量的影响,以期找到底部渗灌条件下培育油松苗(1-0)的最适合无纺布容器规格。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年生油松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在底部渗灌条件下设置4个无纺布容器规格培育苗木,分析生长季末苗木生长和养分积累状况。结果表明:7 cm×15 cm规格下苗木苗高、地径、全株生物量最大,分别达到12.78 cm、2.29 mm、1.15 g·株~(-1),其中苗高、地径显著高于其他容器规格下的苗木,全株生物量与10 cm×15 cm规格下的苗木无显著差异;除根氮单株质量外,7 cm×15 cm规格下苗木各组织及全株氮、磷单株质量均显著高于7 cm×9 cm和7 cm×12 cm规格下的苗木;7 cm×15 cm规格下苗木茎氮、磷单株质量显著高于10 cm×15 cm规格下苗木,而根、叶和全株氮、磷单株质量并无显著差异;4种容器规格下油松苗木全株钾单株质量无显著差异。因此,综合考虑苗木生长及养分积累情况,底部渗灌下培育油松容器苗(1-0)的最适宜无纺布容器规格为7 cm×15 cm。  相似文献   

5.
阔叶树容器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容器育苗为研究方向,以乳源木莲、深山含笑、大叶樟、猴欢喜等阔叶树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育苗轻型基质、育苗容器规格、阔叶树容器苗出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轻型基质J16最有利于苗木根系生长,其根量最大,苗高生长最快。容器规格在育苗初期对苗木生长影响不大,但随着苗木的逐渐生长,不同规格容器的苗木各指标差异增大。从容器苗各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生理指标及活力指标等方面分析,构建以外观特征、地径、苗高、高径比、>2 cm长Ⅰ级侧根数、全苗干重、根系水势、根生长潜力(RGP)为阔叶树容器苗质量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大叶樟等3个阔叶树种容器苗的出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根系形态为测定指标,对浙江楠容器育苗适宜的基质配方、容器规格、缓释肥量和育苗密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除地径外的其他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而缓释肥量对所有性状无显著影响;基质配方和育苗密度仅分别对苗高、根冠比有显著、极显著影响;主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叶片数和苗高有显著、极显著影响。各性状在组合处理间的差异分析及多重比较显示,10 cm×20 cm容器规格显著或极显著优于4.5 cm×10 cm容器规格。以苗高、总干物质量、叶面积和根长等4个性状指标为浙江楠容器苗培育措施的选择指标,结合生产与造林成本,可选用V(泥炭)∶V(蛭石)=6∶4的基质配方、10 cm×20 cm的容器规格、2.5 kg/m3的缓释肥量、100株/m2育苗密度的组合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出山牡荆(Vitex quinata)容器壮苗,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对山牡荆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和基质对山牡荆育苗的影响显著,容器规格对山牡荆育苗苗木的高径比、根系直径和根生物量影响差异显著;对苗高、地径、主根长度、根系体积、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和质量指数影响差异极显著;对茎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基质配比对山牡荆育苗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度、根系体积、茎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和质量指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对高径比、根系直径、叶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容器规格和基质的交互作用对苗高、主根长度、根系体积和叶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直径16 cm×高16 cm的育苗容器+V黄心土∶V泥炭∶V珍珠岩=4∶4∶2 的基质的处理组合,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达到了0.97,最适宜山牡荆容器育苗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不同容器对法国海岸松与无柄小叶榕容器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种不同容器的无柄小叶榕、法国海岸松苗木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容器无柄小叶榕和法国海岸松苗木间的苗高、地径、根质量、单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单株氮累积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除根团质量及叶绿素含量外,其余各项指标随着容器体积的增加,苗木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均呈上升趋势;网袋容器苗根团质量较优于塑料营养钵;无柄小叶榕宜选择规格为D×H=45mm×120mm的网袋容器进行工厂化容器苗生产,法国海岸松苗木质量参照马尾松二级苗的标准,规格选D×H=45mm×60mm的容器和规格为D×H=45mm×80mm的网袋容器用于培育二级苗,但不适于培育一级苗。可选地径、苗高,并辅之以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作为法国海岸松与无柄小叶榕容器苗苗木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开展吊皮锥容器育苗试验,分析了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吊皮锥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生长影响无显著差异;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与基质中火烧土的含量、容器规格成正比,基质配比为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6 cm×袋高15 cm时吊皮锥生长表现最好。综合容器育苗和造林成本分析,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优选育苗方案为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4 cm×袋高15 cm。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最适宜培育1年生培忠杉容器苗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提高培忠杉苗木的培育技术水平,以培忠杉扦插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按容器的口径和高度选择3种不同规格(C1(9.5 cm×15.0 cm)、C2(10.8 cm×15.0 cm)、C3(12 cm×15 cm))的无纺布容器;以草炭、杨树皮、腐熟鸡肥、珍珠岩为基质材料,按照体积比设置4种不同的基质配比(M1、M2、M3、M4),分析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对培忠杉容器苗生长指标(苗高、地径、根系及生物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培忠杉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的绝大部分指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和基质中草炭添加比例的增大,培忠杉容器苗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等指标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C3(12 cm×15 cm)规格容器中培育的培忠杉苗木,除高径比和一级不定根侧根数量指标之外,其余测定指标均为最大值。4种配比的育苗基质,除总孔隙度指标无显著差异外,基质密度、pH、全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台湾栾树科学育苗,培育园林绿化树种,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育苗密度下该苗木生长情况,研究育苗密度对该树种苗木成活率、苗高、地径以及冠幅4个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育苗密度对台湾栾树苗木的成活率、苗高、地径以及冠幅等4个指标的生长情况均有一定影响;在5个不同育苗密度处理中,处理3(9 cm×9 cm)、处理4(12 cm×12 cm)和处理5(15 cm×15 cm)育苗密度的台湾栾树苗木成活率最佳;处理3(9 cm×9 cm)、处理4(12 cm×12 cm)和处理5(15 cm×15 cm)育苗密度的台湾栾树苗木苗高生长最佳;处理4(12 cm×12 cm)、处理5(15 cm×15 cm)育苗密度的台湾栾树苗木地径生长最佳;处理5(15 cm×15 cm)育苗密度的台湾栾树苗木冠幅生长最佳。综合分析可知,在不同育苗密度处理中,处理5(15 cm×15 cm)育苗密度的台湾栾树苗木的成活率、苗高、地径和冠幅等4个指标的生长情况总体较好,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开展吊皮锥容器育苗试验,分析了不同基质配比、不同容器规格对吊皮锥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2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生长影响无显著差异。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与基质中火烧土的含量、容器规格成正比,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6cm×袋高15cm时生长表现最好。综合容器育苗和造林成本分析,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优选育苗方案为: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4cm×袋高15cm无纺布网袋。  相似文献   

13.
底部渗灌下容器类型及规格对油松根系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底部渗灌条件下最适合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容器苗生长的容器类型及规格,对容器苗底部渗灌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完善油松容器苗的培育技术。试验采用嵌套式试验设计,以油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底部渗灌条件下,设置硬塑料容器(HPC),无纺布容器(NWC)和黑色塑料容器(BPC)等3种容器类型各2种规格,通过对油松苗根系主根长、生物量、径级分布等形态指标以及不同容器耗水规律指标的测定,探讨不同容器类型及规格对苗木根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底部渗灌条件下,利用硬塑料容器培育的油松苗主根长为15.56 cm,而黑色塑料为23.93 cm,远超容器长度,造成窝根现象严重;硬塑料容器(0.15 g)和黑色塑料容器(0.17 g)苗木的主根干质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大于无纺布容器(0.13 g,P0.05);硬塑料容器下苗木细根(0.00mmD0.50 mm)发育最好,其根系累计长度、根累计表面积和根累计体积分别占比为71%,52%和29%,且长规格硬塑料容器明显促进细根的生长;硬塑料容器最有利于根部氮磷钾的积累。同时,底部渗灌期间,硬塑料容器耗水量最少,仅为391.95 m L·株~(-1)。综上所述,底部渗灌条件下,长规格硬塑料容器(3.80 cm×21.00 cm)最有利于油松播种苗根系的生长,细根更发达,有利于苗木对养分的吸收,对今后提高造林成活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轻基质和常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培育核桃嫁接苗木,重点调查对比试验的嫁接苗木的地径、苗高、根系发达程度和造林后的造林成活率、耐旱性能和造林后的苗木生长情况。通过试验发现轻基质培育的苗木无论是苗高、地径、根系都要优于常规方法培育的苗木,重要的是轻基质培育的核桃苗木造林成活率、耐旱能力和生长量都要高于常规培育的苗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卷斗青冈轻基质育苗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卷斗青冈开展轻型基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沙藏层积法配合使用700 mg·L-1赤霉素溶液对卷斗青冈种子进行催芽,可使种子萌发齐,提前初次萌发时间,提高发芽率,缩短种子全部萌发时间,促进苗高的生长;采用直径4.5 cm,高度8 cm的无纺布容器袋进行育苗比较经济实用;简易大棚透光率应控制在25%左右,既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又能确保轻基质苗木苗高、地径的较快生长;苗期可单一施用复合肥,当年生卷斗青冈轻基质苗木平均高度可达30 cm以上,平均地径可达0.5 cm以上;卷斗青冈病虫害少,易于防治,建议使用苯醚甲环唑2 000倍溶液和5.7%甲维盐2 000倍溶液进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6.
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塑料袋容器苗、蘸泥浆苗和裸根苗(对照)造林的8个树种的成活率、栽植初期生长量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采用不同类型苗木造林时侧柏苗的造林成本。结果表明:应用无纺布容器苗、塑料袋容器苗、蘸泥浆苗造林的8个树种的平均成活率较裸根苗造林提高151.9%~522.8%,栽植当年平均新梢生长量提高325.0%~1475.0%;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侧柏)与塑料袋容器苗(侧柏)的造林成本相当,比裸根苗降低30.5%~32.1%,蘸泥浆苗与裸根苗的造林成本基本相当。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成活率高,在造林初期苗木的新梢生长量大,生长状况良好,其造林成本也较低。  相似文献   

17.
容器类型和规格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闽楠(Phoebe bournei)、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木荷(Schima superba)和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为材料,研究容器类型和规格对3年生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比较3种规格的K-2控根容器和7种规格的美植袋中苗木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随容器规格的增大,株高和地径逐渐增大,但不同树种合适的培育容器不同。对美植袋而言,容器规格小于D20 cm×H20 cm时,5种受试植物的生长明显差于其他规格容器,1,2和3号容器不适宜用来培育受试物种的3年生苗木;青冈栎、木荷和台湾相思株高和地径随规格增大而增长的速率高于闽楠,无患子所需的美植袋规格更大,即3年生闽楠适宜的美植袋规格为D20 cm×H20 cm,青冈栎、木荷和台湾相思为D25 cm×H20 cm,无患子为D25 cm×H25 cm。对K-2控根容器而言,株高和地径增长倍率低于容器体积增加倍率,从株高和地径增长倍率与容器容积增长倍率的比值(δ)来看,容器由8号增至9号时,无患子株高和地径δ值最大,高于50%,闽楠最低,小于20%,其余物种居中;容器规格增至10号时,青冈栎、木荷和台湾相思株高和地径δ值低于30%,闽楠低于16%,若采用K-2控根容器培育3年生容器大苗,无患子应选择10号容器,闽楠应选择8号容器,其余物种应选择9号容器。相同规格不同类型容器数据表明,D20 cm×H20 cm的美植袋和K-2控根容器中闽楠株高和地径相近,其余受试植物株高和地径于美植袋中较K-2控根容器增加10.7%~31.8%;D25 cm×H20 cm的容器中,美植袋中青冈栎、木荷和台湾相思株高和地径较K-2控根容器增加了2.3%~18.9%,闽楠株高和地径则降低8.7%和6.3%,无患子株高降低4.3%,但地径增加0.9%;D30 cm×H25 cm的美植袋中受试植物株高和地径较K-2控根容器均有所降低。因此,在考虑基质用量上,美植袋比K-2控根容器更适宜用来培育3年生容器大苗,其中无患子应选择的规格为D25 cm×H25 cm、青冈栎、木荷和台湾相思为D25 cm×H20 cm、闽楠为D20 cm×H20 cm。  相似文献   

18.
石灰苗床阔叶树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石灰苗床容器苗主根和高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地径、侧根生长发育、须根数量及根系含水量均有显著改善,并避免了苗木的畸形.石灰苗床容器苗的规格质量及造林成活率也明显比对照组好.  相似文献   

19.
印度紫檀容器育苗适宜容器规格、基质和肥料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半年生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为测定指标,对珍贵用材树种印度紫檀(Perocarpus indicus)容器育苗的适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适宜肥料种类及用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和施肥对幼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基质配方与施肥的交互作用及容器规格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的组合幼苗生长最好,其平均苗高为57.6 cm、平均地径0.464 cm、平均鲜质量16.59 g,其次是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沼气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和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8 cm×12 cm的组合处理。结合生产实际,在生产中可采用70%森林土+30%火烧土、追施3%的氮肥、8 cm×12 cm规格的营养袋组合培育印度紫檀容器苗。  相似文献   

20.
西南桦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质量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西南桦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分级标准,为营建高效西南桦人工林奠定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西南桦轻基质容器苗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应用逐步聚类分析研究其分级标准,并通过造林效果试验对分级结果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西南桦苗木可分为3级,I级苗:苗高H≥28.5 cm、地径1)≥2.0 mm,Ⅱ级苗:28.5 cm>苗高H≥23.9 cm、2.0 mm>地径D≥1.5 mm,Ⅲ级苗:苗高H<23.9 cm、地径D<1.5 mm;造林半年后不同级别苗木的造林效果差异明显,I、Ⅱ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在85%以上,两者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Ⅲ级苗的成活率低于75%,其生长量极显著低于I级、Ⅱ级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