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广东东莞市某办公楼为例,按当地气象条件及节能设计标准计算出空调冷负荷,并根据当地分时电价政策,从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两方面,对该办公楼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与无蓄冷空调系统两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比较,得出冰蓄冷空调虽然初投资比无蓄冷空调高,但运行费用却比无蓄冷空调低;本文采用静态经济评价方法对该办公楼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技术经济评价,得出冰蓄冷空调比无蓄冷空调超额初投资的回收期为2.7a。因此该办公楼采用冰蓄冷空调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以某化工厂为例,根据空调冷负荷、当地分时电价、设备选型等,得出该厂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初投资费用以及每年的运行费用;对化工厂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节能分析,设计对应的常规空调并与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比较:冰蓄冷空调系统初投资比常规空调系统高,但运行费用低,增加的初投资费用回收期为3.4年。  相似文献   

3.
对重庆市某科研教学楼进行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并与该科研教学楼现在实际运行的常规空调系统进行经济性比较,分析了初投资、运行费用及投资回收期。和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冰蓄冷空调系统多投资约97万元,年运行费节省约16.1万元/a,投资回收期为6a;减少装机容量约40.86%;减少配电量约38.58%。该楼采用商业用电政策比采用居民用电政策节约更多的运行费用(居民用电与商业用电峰谷电价比均为3:1,峰谷电价差分别为0.54元/kWh,0.82元/kWh),并使投资回收期减少一年。  相似文献   

4.
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进行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包括空调冷负荷(按当地气象条件及节能设计标准计算出空调冷负荷)、制冷机容量、蓄冰容量、制冷系统等的确定以及冰蓄冷系统的4种运行策略,并进行冰蓄冷空调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分时电价政策,从设备初投资、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的国家政策补贴款、运行费用和投资回收期等数值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冰蓄冷空调系统虽然初投资比无蓄冷空调系统高,但运行费用却比无蓄冷空调系统低,且在电力上能有效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能够降低冷冻站高峰电力的需求量,充分利用夜间低谷电力电价差,节约制冷运行费用,同时可以有效地缓解高峰时段电力短缺的状况。虽然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从空调用户局部看节费不节能,但是对于业主而言,长期使用冰蓄冷空调系统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从整个国家能源利用来讲,能充分利用夜间富裕的谷电,大量推广冰蓄冷空调项目,能够减少电厂数量或降低电厂总装机容量,提高电厂和电网的有效利用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李洪鹏 《低温与特气》2010,28(2):34-36,44
介绍了冰蓄冷空调与常规空调对比的优点,通过对大连冰山集团办公楼冰蓄冷空调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经济分析,对不同电价政策冰蓄冷空调的年运行费用和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得出冰蓄冷空调不仅提高了空调的可靠性,又大大节省了空调运行费用,其安全性和经济性能都非常优越。  相似文献   

6.
冷热电联供系统中,蒸汽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凝结水具有一定热量。本文以郑州某项目为例,对蒸汽凝结水作为热源水驱动新增加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实现制冷进行研究。此蒸汽凝结水回收制冷系统的静态投资为101.4万元,年售冷收入为26.1万元,年运行费用为12.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2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该工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的设计、湖水取水及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并与传统空调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比传统空调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多出19.79万元,但每年的运行费用可以节约15.2%,为4.35万元,简单投资回收期为4.55年,而且随着电费费率的提高,投资回收期会相应缩短。  相似文献   

8.
地埋管地源热泵复合蓄能系统方案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办公楼所在的武汉地区气候特点及水文地质状况,在满足建筑物房间供冷供热要求的同时,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蓄能复合式空调系统,并利用消防水池作为水蓄冷装置。采用蓄冷优先的控制策略,能充分利用谷段电力,由蓄冷量满足尽可能多的冷负荷,不足部分由冷水机组直接供冷,可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费用。经过方案的对比分析表明,该办公楼实施地埋管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蓄冷(热)项目,虽增加了投资成本,比常规空调系统在每年运行费用却可节约34.75万元,节能效率为78.6%,节能效果好,6年左右可收回高出的初投资。因而,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来说,该办公楼应用地埋管地源热泵复合式系统是可行的,运行费用低,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市某办公楼的冰蓄冷空调工程为基础,介绍了该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根据负荷分布情况,确定采用主机上游的串联单循环运行模式,结合江苏省峰谷分时销售电价政策,确定蓄冰时间,计算了机组和蓄冰装置容量,从而得到设计日空调负荷分配情况,最后,对冰蓄冷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进行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0.
《制冷》2020,(3)
在确定的电价结构下,冰蓄冷空调系统只有在合理的配置和运行方式下才能充分发挥其节省运行费用,提高空调系统经济性的优点。而蓄冷率对蓄冰空调系统的配置以及运行方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国内推广冰蓄冷空调系统初期,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探讨蓄冷率对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早期的模型和相关的设定条件已经不完全适用于现行情况,为更合理更准确的分析蓄冷率对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影响,本文建立了基于目标时间的净现值的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模型,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蓄冷率对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影响。同时分析计算了不同年限条件下经济最优的蓄冷率,对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机制进行冰蓄冷运作的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节约能源和缓解高峰用电的紧张状况是制冷空调领域的专家非常关注的问题,采用蓄能系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冷潜能储存系统是以H2O/LiBr为工质的蓄能系统,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过程、热力性并与现有其它蓄能系统进行经济性比较得知:该蓄能系统不仅能起到平衡电网峰谷负荷即移峰填谷的作用,且具有其它蓄能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蓄能密度大,当性能系数COP为4.3时,蓄能密度为400kJ/kg;可以利用各种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及工业废热等作为系统的驱动热源;系统简单;工作介质对环境友好,无任何污染;技术成熟;在经济性方面具有优势,投资少,在10年使用时间内的总收益是冰蓄冷空调系统的7倍.  相似文献   

12.
蓄能中央空调系统在区域供热供冷(DHC)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常州金禧园大型住宅小区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电锅炉蓄热采暖 和电锅炉蓄热生活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特点,与其他空调方式进行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比较,简单介绍了冷热量计费系统,指出蓄能技术应用于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仪征镜湖花园大型住宅小区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电锅炉蓄热采暖系统和电锅炉蓄热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特点,简单介绍了冷热量计费系统.指出蓄能技术应用于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水蓄冷空调系统可充分利用国家的分时电价政策,运行费用可节省约25%以上,并能移峰填谷,平衡电网负荷,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工程为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制冷站工程,新建2#制冷站为T2航站楼和综合楼提供冷源,建筑面积共30.7万m2,冷源采用水蓄冷方案。介绍了水蓄冷的原理、水蓄冷方案和设计、运行效益分析等,并对设计日逐时负荷进行分析,根据季节制定出相应的运行策略。本设计对水蓄冷项目的广泛开展有很好地借鉴作用,为我国建筑节能起到良好地示范作用,并对机场等大型项目的制冷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地源热泵蓄能系统的结构组成,包括地源热泵技术与冰蓄冷技术,分析了两者的技术优缺点,进而讲述了两者联合运行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建立了一个生态节能的空调系统,首先对地下埋管的深度及距离的取值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该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和流程,实现了机组在常规空调工况、制冰工况以及供暖工况三者之间的调节.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在运行费用上,比传统空调系统节省69%,具有显著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16.
蓄冷空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应用蓄冷空调的意义及其发展现状,介绍各种类型的蓄冷空调系统,指出蓄冷空调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蓄冷率与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传统蓄冷系统经济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系统辅助设备的初投资、运行费用及系统运行管理费用.以一典型工程为例,分析了蓄冷率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得出了蓄冷率与系统初投资、年运行费用及投资回收期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8.
小型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小型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循环特性,分析了该蓄冷空调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讨论了不同工况下的过冷度对该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阐述小型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循环特性。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分析了该蓄冷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制冷系数)和有效能效率。结果表明,系统的能效比和有效能效率都得到提高和改善。实施该蓄冷空调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