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浮动芯头拉拔铜管拉拔力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通过表面宏观观察、腐蚀前后微观组织观察以及冲击断口的扫描电镜(SEM)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研究了拉拔道次对碳素钢电化学冷拉拔(ECD)过程中的拉拔力、显微组织、硬度、表面质量、晶粒取向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化学冷拉拔可以显著降低拉拔过程中的拉拔力,降低材料表面硬度,改善表面加工质量,削弱塑性成形后的晶粒取向关系,并且经电化学腐蚀后的冲击韧性没有明显的下降。与传统冷拉拔(DIA)相比,电化学冷拉拔单道次拉拔力下降率最大可达49.79%,表面硬度最大下降率为23.68%,单道次伸长率最大可提高30.83%,冲击韧性下降率为0.19%~4.9%左右。  相似文献   

5.
金属拉拔用润滑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为提高薄壁铜管拉拔后的成形质量,探讨不同拉拔工艺对薄壁铜管成形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MARC分别对两种拉拔成形工艺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薄壁铜管固定芯头拉拔和游动芯头拉拔对拉拔力、铜管拉拔后等效应力、应变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参数下,与固定芯头拉拔相比,游动芯头拉拔所需拉拔力明显更小,等效应力也相对更小,等效应变相等,残余应力在轴向和周向更小,且分布更均匀,在径向都趋近于0。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游动芯头拉拔更有助于提高薄壁铜管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薄壁铜管游动芯头拉拔过程拉拔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把握薄壁铜管游动芯头拉拔过程的拉拔力,该文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薄壁铜管游动芯头拉拔过程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内外模具锥角、游动芯头定径段长度、延伸率、摩擦因素以及拉拔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薄壁铜管拉拔过程中拉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芯头或外模的锥角存在一个最佳组合范围,芯头定径段长度和拉拔速度对拉拔力的影响作用非常小,延伸率和摩擦系数的增加将引起拉拔力的明显增加。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中的工艺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金属拉拔成形的发展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刘明霞  朱均 《锻压机械》1993,28(5):12-15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分析及实测了线材拉拔过程中的热效应。结合实例对模具入口区、出口区的工件和润滑剂的温度进行了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12.
拉丝机拉拔药芯焊丝时遇到的具体情况,并对之进行解决时对机器性能进行分析,并对拉拔工艺编制情况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用能模拟拉拔过程中金属变形及热传递的程序来分析传统拉拔工艺及流体动力拉拔工艺的摩擦情况。  相似文献   

14.
拉拔成形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霞  朱均 《锻压机械》1996,31(3):47-50
应用有限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法拉拔成形。提出了当采用修理牛顿法时可应用过量修正技术加速其收敛效果,为有限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计算方法。实例计算在不同的拉拔工况下工件内部应力分布的情况,并获得工件拉拔的最佳成形条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钢丝生产在拉拔生产线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试生产试验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使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相关的尺寸参数等指标能够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实现无缝钢管强迫润滑冷拉拔工艺的关键部件-增压管的几何参数,采用了流体动力学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增压管较短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选择增压管的锥度可得到相当高的润滑压力。  相似文献   

17.
拉拔法制造双层金属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乃成  江一 《锻压技术》1995,(3):22-24,28
本文对拉拔法制造铝-铜双层金属棒进行了研究。拉拔时,双层金属表面存在速度差,这有利于双层金属的焊合,研究表明增大外管直径和变形程度可明显提高双层金属的焊合强度。通过对焊后双层金属棒的热处理试验,认识了热处理规范对焊合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用操作简单,成本低,实用性高的拉拔法获得较高质量的双层金属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分析及实测了线材拉拔过程中的热效应。结合实例对模具入口出口区的工件和润滑剂的温度进行了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9.
MC5陶瓷拉拔模具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螺旋钢丝冷拔模用的新型金属陶瓷材料,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胡大超 《上海金属》1994,16(3):32-37
本文从连续式拉拔机夹紧机构应提供充分而不多余的夹紧力出发,按夹紧机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夹紧机构设计新方法,它可保证拉拔后的棒材、管材表面无夹痕、无变形,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成品材的表面质量和正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