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特征,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已证实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超声资料并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声像图可分为弥漫型、局灶型、合并肌瘤型.腺肌病超声诊断符合率82%,误诊率15%,漏诊率3%.腺肌病合并肌瘤型诊断率58%.结论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互为补充,可观察子宫的大小、形态,宫壁病灶形态、边界、内部的结构、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对腺肌病合并肌瘤型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8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结果阴道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子宫腺肌病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0.59%(77/85)。结论子宫腺肌病经阴道超声检查正确诊断率高,方便快捷,可重复性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妇产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将腹部超声结果定为对照组,将阴道超声结果定为观察组,结合术后病检结果,回顾性分析两组超声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及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测出病变44例,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97.8%,对照组检测出病变40例,漏诊5例,诊断符合率88.9%,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推荐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首选经阴道超声.  相似文献   

4.
甘娜 《大家健康》2016,(1):32-3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子宫肌腺病患者96例,对她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有116例在手术前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来,诊断率为96.7%;96例子宫肌腺病患者有91例在手术前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来,诊断率为94.8%。结论: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显示出更好的病症声像图特征,诊断的正确率较高,有利于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鉴别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基兰  唐盈  缪娟 《四川医学》2011,32(2):264-265
目的总结子宫腺肌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S)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7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TVC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声像图可分为弥漫型、局灶型、合并肌瘤型;经病理证实的17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1%,误诊率4%,漏诊率2.9%。结论 TVCS对子宫腺肌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新  徐红霞  沈海燕  皋德芬 《安徽医学》2010,31(9):1051-1052,F0003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48例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腺肌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类。结果 48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为91.6%(44/48),误诊4例。本组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可归纳为弥漫型、前壁型、后壁型和局限型4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经阴道超声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血流频谱特点.方法:对78例子宫腺肌病行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动态观察,将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子宫腺肌病声像图有其特征性,子宫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可见散在分布的小液暗区,血流频谱特征与子宫动脉相一致.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子宫腺肌病的首选诊断方法,可与子宫肌瘤等疾病相鉴别,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超声所见,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50例被临床及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为84%(42/50),误诊5例,漏诊3例.本组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可归纳为弥漫型、前壁型、后壁型和局限型4型.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于肌壁内的良性病变 ,多发生于具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因其合并症较多 ,致使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受限。本文对 2 5例子宫腺肌病声像图征象与病理结构进行对照观察 ,旨在提高B超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 1997年 8  相似文献   

10.
王泽川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249-1250
目的:为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总结子宫腺肌病的二维声像图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二维声像图(2D)及CDFI诊断的62例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临床特点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进行综合性分析总结。结果:对62例子宫腺肌病的CDFI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9.03%(49/62),误诊率20.97%(13/62)。结论:CDF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确诊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对可疑病例仔细分析可降低误诊率,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确诊子宫腺肌病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腹部超声与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腹部超声检查中,存在子宫腺肌症超声征象者30例,诊断准确率为73.17%;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存在子宫腺肌症超声征象者38例,诊断准确率为92.68%,腹部超声与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联合阴道超声提高子宫腺肌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超声诊断方法在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腹部超声组、阴道超声组,分析两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阴道超声组确诊的子宫肌腺病阳性的患者占91.92%,漏诊率为8.08%;腹部超声组确诊的子宫肌腺病阳性的患者占86.87%,漏诊率1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子宫腺肌病可以常规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研究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并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和子宫腺肌病42例。结果超声诊断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病理证实4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0%,超声诊断的42例子宫腺肌病经病理证实3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5%。结论以二维声像图特征为基础,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提高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王静 《包头医学》2018,(2):12-14
目的:研究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单一腹部超声检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正确率及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本研究中136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对照组共诊断出45例,出现漏诊误诊24例,观察组共诊断出59例,出现漏诊误诊9例,对照组漏诊误诊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流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动脉阻力指数及动脉搏动指数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比单一腹部超声检测子宫肌瘤诊断率高,刻避免误诊漏诊的出现,为临床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提供坚实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子宫腺肌病患者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探讨合适的检查方法。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子宫腺肌病患者50例分别应用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的形态、大小、肌层回声、内膜位置。结果50例患者中弥漫性子宫腺肌病40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病10例;经腹部超声诊断正确率为60.00%,诊断为子宫肌瘤的9例,误诊率为18.00%,经阴道超声分别为88.00%、6.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性提高28.00%、误诊率降低12.00%。结论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子宫腺肌病方面,能够显示与子宫腺肌病病理改变相应的子宫肌壁声像图改变,能间接了解子宫肌壁内的改变,是简便而常用的有效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若晶 《中国现代医生》2014,(12):77-78,F0003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2例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对比两种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 54例子宫肌瘤2例误诊为子宫腺肌症;8例子宫腺肌病中,2例均误诊为单纯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诊断符合率为96.3%,子宫腺肌病诊断符合率75.0%.子宫肌瘤阻力指数RI=0.58±0.09;子宫腺肌病阻力指数RI=0.78±0.0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显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通过掌握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以减少误漏诊的发生,从而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其诊断符合率、声像特征,探讨鉴别要点。结果97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60例、子宫腺肌瘤29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8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3%,79.31%,62.50%。包膜、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频谱特征是两者的鉴别要点。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完整地提供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声像信息,影像学医师应加深对其声像特征的认识,以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经腹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特征,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16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TVU组)42例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TAU)42例患者采用经腹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度。结果:16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全部经过手术或者病理验证。其中,TVU检出82例,漏诊2例,检出率为97.62%(82/84)。TAU检出72例,漏诊12例,检出率为85.71%(72/84)。TVU的检出率比TAU的检出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检查的准确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声像图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7月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9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B超声像图特征。结果 96例子宫腺肌病B超诊断符合率为68.75%(66/96),误漏诊30例,其中误诊为子宫肌瘤者17例,子宫肥大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各2例。结论准确把握子宫腺肌病的B超声像图特征及其与子宫肌瘤的区别,是提高B超诊断符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对98例临床疑诊宫外孕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及宫旁组织作多切面探查,观察子宫腔及宫旁声像图。结果: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厚占35.7%,宫腔内假妊囊占13.6%,子宫旁显示特异性包块占21.4%,非特异性包块占78.6%,盆腹腔积液占63.3%。结论:阴道超声是诊断异位妊娠的最佳手段,正确诊断率高,显示特异性声像图可确诊宫外孕,非特异性包块结合停经史、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妊试阳性、盆腹腔积液等综合判断可作出异位妊娠的诊断,当患者出现上述临床症状而超声检查阴性或声像图不典型时,也不轻易放弃异位妊娠的考虑,应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