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生长抑制剂对当归早期抽苔阻抑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控制当归早期抽苔的化学调控途径。方法:用不同浓度的PP333,B9,MH单独或混合物在当归不同时期叶面喷洒。结果:用适宜浓度的PP333,B9,MH单独或混合物在当归增叶期叶面喷洒,可有效控制早期抽苔,提高根重和根冠比,缩短第1茎节长度,增加基节粗度,提高叶片光合生理特性,还使根头体积增大,优等当归出成率提高。但在盛叶期处理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也抑制地上地下的生长。结论:生长抑制剂处理增叶期的当归植株,可有效控制当归的早期抽苔。  相似文献   

2.
当归具有易抽苔开花的特征,而抽苔的当归质量低下。不能作为汉方原料加以利用。关于此类研究的报告极少。本文研究了切根处理对防止当归抽苔、生理活性、生产性及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对苗的大小与抽苔的关系进行了生态,生理、成分的研究。当归的抽苔性与苗的大小不同有关,大苗有较强的抽苔倾向,抽苔时,生长发育的同时,叶中叶绿素含量,光能合成速度等生理机能低下较早出现,伴随进行性木质化地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与天然植物激素相似,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尤其是根及根茎类)生产的各个环节,对农业增产、商品性提高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农业技术推广相对滞后,致使部分地区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故理性对待、合理使用中药材植物生长调节剂至关重要,而其关键是理清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机制。本文拟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根及根茎类中药中的调控机制(活化基因表达、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抑制抽苔开花、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冷冻贮苗”,是根据当归阶段发育的原理,为控制当归“早期抽苔”而进行的一项试验处理。反复实验证明,这一贮苗方式在控制当归早期抽苔方面,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一、“冷冻贮苗”为何不抽苔当归能抽苔,这是当归的遗传特性。这一特性,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何时抽苔?这就不能由当归自己来作主,因为抽苔是有条件的。在“对当归‘早期抽苔’特性的分析和控制”一文中指出,当归为一“低温长日照”发育型,这就是说,在它的个体发育中,要由没抽苔到抽苔,至少经过两个发育阶段:一是春化阶段;一是光照阶段。前者要求0℃左右的低温,后者要求12小时以上的长日照,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它的抽苔便不可能。在自然条件下,当归要求的低温  相似文献   

5.
当归痛经平胶丸治疗痛经3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归痛经平胶丸是兰州大学化学系牵头研究当归镇化,药理,制剂并经临床验证后开发出的新药。功效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治疗组应用当归痛经平胶丸治疗痛经患者322例,对照组采用当归丸或当归浸膏片治疗83例,结果分别为:显著率25.47%,0.00%;有效率57.45%、54.22%;无效率17.08%、45.78%。前者总有效率高达82.92%,后者仅为54.22%,而且当归痛经平胶丸起效快,疗程短。  相似文献   

6.
<正> 历代本草记载强调,中药的栽培、采收、保藏、炮制、煎服等不可忽略时间观念,否则影响中药的质量及疗效。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时间因数与各类学科的关系。今引用有关资料,以时间为因数,谈谈中药质量。一、中药栽培与时间因数:中药的栽培有时间性,银杏、核桃应冬播,细辛、芍药宜夏栽,紫苏、桔梗、红花适于春种……。如当归早期抽苔,影响其药用价值,我国某些地区的当归抽苔率达90%以上。通过实验将当归夏播改为秋播,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当归早期抽苔。中药质量与栽培时间的长短相关,如栽培一年的甘草仅含甘草酸5.49%,栽培四年者达10.52%。不同生  相似文献   

7.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中外名贵药材之一,是中医方剂中的常用药,畅销国内外,故每年需用量很大。然而由于当归的早期抽苔,严重地影响产区当归的优质高产和引种试种地区的扩大,所以,生产上迫切需要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客观上,当归早期抽苔的原因很多,其中多与栽培技术、生态环境及物侯期的控制等因素有关。为了摸清当归早期抽苔的规律,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开始深入产地调查研究。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当归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止  相似文献   

8.
肥料种类对白芷早期抽苔与产量的影响研究0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把料种类对白芷早期抽苔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肥料种类对白芷早期抽苔率及产量均有较大影响,单施钾肥的早期抽苔率最低,氮磷钾配合施用的产量最高。结论:在产生中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这样既能降低白芷早期抽苔率,又能提高白芷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川麦冬药材总皂苷和总多糖含量的影响,为川麦冬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施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川麦冬药材进行总皂苷和总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低、中剂量膨大素对川麦冬总皂苷的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多效唑单用或与膨大素合用对总皂苷的积累均表现出与剂量呈正相关的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膨大素对川麦冬总多糖的生成与积累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多效唑对川麦冬总多糖的生成与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作用与剂量呈负相关;两药合用时,产生不对称的拮抗作用,分段施用比混合施用的拮抗作用更明显。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川麦冬总皂苷和总多糖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川麦冬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以保证药材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影响何首乌嫩枝扦插生根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何首乌嫩枝扦插生根的因素。方法以野生何首乌嫩枝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扦插基质等处理对何首乌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1)ABT2(生根粉2号)、IBA(吲哚丁酸)和NAA(奈乙酸)处理嫩枝插穗的平均生根率分别为89.86%、85.30%和81.05%,均优于对照的49.25%。(2)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均能促进插穗生根,其中以150mg·L^-1的ABT2效果最好,与其它各浓度处理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次为150mg·L^-1IBA,150mg·L^-1NAA效果最差。(3)在田园土+腐殖质土+厩肥(2:1:1)和细沙+珍珠岩(3:1)两种基质中,扦插生根率无明显差异,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和平均根干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并以基质B中最高。(4)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嫩枝插穗的生根率极显著高于当年生硬枝,生根率达89.86%。结论在田园土+腐殖质土+厩肥的基质中用150mg·L^-1ABT2处理何首乌嫩枝,其生根率及生根数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减少白芷早期抽苔与提高产量的施肥方法,应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白芷早期抽苔与产量,结果表明磷、钾肥全作底肥,白芷的早期抽苔率高、产量低;磷、钾肥一半作底肥,一半作追肥,白芷的早期抽苔率低、产量较高;氮肥平衡施用,白芷的早期抽苔率低、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蔺海明  邱黛玉  陈垣 《中草药》2007,38(9):1386-1389
目的研究根直径与提前抽薹的关系,减少当归提前抽薹率。方法采用不同根直径当归苗移栽,对提前抽薹率和产量进行研究。结果6月份当归提前抽薹株就可以从田间直接观察到,6~7月是抽薹高发期,到10月2日,根直径≥0.86cm的处理抽薹率最高,达到94.65%,≤0.35cm的处理则只有1.63%;在≤0.35cm处理中,出苗率为33.62%,≥0.86cm处理的出苗率最高,达到了95.75%,收获株数只有6395株/hm2,根直径0.46~0.55cm的处理达到68398株/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最高产量出现在0.46~0.55cm移栽苗根直径范围内,其鲜、干当归产量分别为5717.58kg/hm2和1554.98kg/hm2。结论生产上应选择根直径在0.46~0.65cm的苗进行移栽。  相似文献   

13.
播种期对白芷早期抽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解播种期对白芷早期抽苔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结果:不同播种期白芷的早期提苔率和产量差异明显,9月20~30日播种,白芷的早期抽苔率高。9月底~10月上旬播种,白芷的产量高。结论:在10月5日后播种,既可降低白芷早期抽苔率,又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曲淑荣 《中医临床研究》2011,3(9):46+48-46,48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纽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8-38%。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7-5%、59-4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配以西医常规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当归与欧当归的鉴定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与欧当归Levisticum of ficinaleKoch.干燥根的鉴定学比较研究,确定当归品质的评价依据。方法:采用传统鉴别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及薄层色谱图谱等方面对当归与欧当归进行比较研究,确定其品质优良度。结果:当归与欧当归在性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效成分含量也有所不同。结论:本研究为当归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示欧当归不能代替当归药用。  相似文献   

16.
当归新品种岷归4号选育及优化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重离子辐照生物育种技术选育出抗麻口病且内在质量优良的当归新品种。方法:利用不同能区55 MeV/u 40 Ar中能离子束,辐照剂量为2.5 Gy,对岷归1号种子进行辐照处理,然后按作物诱变育种程序,选育出适宜在当归主产区栽培,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广,提前抽薹率低,丰产性好,且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当归新品种。结果:选育出的当归新品种岷归4号,多年多点试验平均鲜归产量11 396.8 kg/hm2,较对照品种岷归1号增产23%;特、一等归出成率平均65.7%,较对照提高15.6%;无麻口病株率达85%,较对照提高30%;早薹率15%,较对照降低6.2%;内在质量:总灰分4.1%,酸不溶性灰分0.4%,浸出物59.0%,阿魏酸0.127%,质量显著优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选育出的新品种岷归4号为当归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并丰富了当归育种学理论。适宜在海拔2000~2600 m,年降水量550~650 mm的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应用。  相似文献   

17.
白芷早期抽苔,易使根茎木质化,粘性差,质量下降。近年来由于忽视栽培管理措施,致使白芷早期抽苔严重,约占种植面积15—20%,多者达30%以上。我们从1979年开始先后在禹县、长葛、鄢陵等县进行36次,共计643.2亩的观察试验研究,基本掌握了控制白花早期抽苔的措施,83—84年推广播种1110亩,结果抽苔率仅为3—5%,平均每亩增收50公斤。现总结如下。一、适时播种试验证明,白芷的最适播种期在白露后5—10天内(9月10日左右)。即冬前苗龄为92天左右,幼苗生长4—6片真叶,则抽苔率不超过3—5%,死亡率为1—2%。在这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牛至扦插繁殖成活情况。方法:采用不同插穗类型、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处理分析对牛至扦插的影响。结果:用茎中部作插穗成活率较高;以NAA100mg·L^-1浓度处理4h牛至插穗效果较好,成活率95.00%,有芽株为81.65%,芽数为30.67个,芽长9.07cm,生根量为15.67条。结论:在南阳地区牛至扦插时期以5月下旬为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9.
张秉新 《新中医》2013,(11):63-64
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口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当归饮子加减,对照组35例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均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4周愈显率治疗组分别为73.81%、92.86%,对照组分别为74.29%、77.14%;治疗4周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组症状总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当归饮子加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2,(12)
目的:建立一种桃儿七人工育苗方法,解决传统育苗方法耗时长、育苗率低的问题,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方法:采用保护地育苗,通过温度控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研究其对桃儿七种子发芽、真叶发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与传统大田育苗方法相比,本技术显著提高了桃儿七种子萌发率,缩短了幼苗真叶的发生时间,增加了真叶和不定根数目,使幼苗提前1个生长周期移栽。结论:建立了桃儿七人工育苗方法,与传统育苗方法相比,可以缩短育苗时间10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