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研究奈达铂(NDP)体外对人卵巢癌顺铂原发耐药细胞株SKOV3和继发耐药株SKOV3/DDP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体外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NDP对SKOV3及SKOV3/DDP细胞的杀伤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给药前后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变化;半定量PCR分析凋亡基因Bcl-2,Bax,caspase-3,caspase-9及反应肿瘤细胞侵袭力的基因MMP-2的表达变化。结果NDP能明显抑制SKOV3及SKOV3/DDP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结果显示随时间、浓度增加,SKOV3和SKOV3/DDP细胞凋亡明显增加,S期细胞的比例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Bcl-2、MMP-2表达减少,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增加。结论NDP可抑制SKOV3和SKOV3/DDP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细胞S期阻滞,下调Bcl-2及上调Bax,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有关;同时可下调MMP-2的表达,有利于降低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刺梨提取物CL联合苦参碱(m atrine)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培养上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增殖和凋亡及其机制。方法人胃癌细胞SGC-7901培养上清诱导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多个质量浓度苦参碱、CL单药干预,或多个质量浓度苦参碱联合CL干预,M TT法检测内皮细胞增殖抑制率,中效原理法判断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采用RT-PCR和蛋白印迹法分析K i-67、B ax、B cl-2 mRNA/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0 m g/L、20 m g/L、40 m g/L、80 m g/L、160 m g/L质量浓度的CL干预48小时,其抑制率分别为(15.1±2.1)%、(23.1±2.3)%、(34.1±3.3)%、(46.9±3.8)%、(68.8±2.9)%;15 m g/L、30 m g/L、60 m g/L、120 m g/L、240 m g/L质量浓度的苦参碱干预48小时,ECV-304抑制率分别为(20.8±1.3)%、(25.1±2.2)%、(40.9±1.1)%、(62.9±2.2)%、(77.2±1.9)%;CL+苦参碱联合干预48小时,其抑制率分别为(33.8±2.1)%、(46.8±2.4)%、(84.2±2.0)%、(88.1±2.2)%、(94.8±0.9)%,以上均呈剂量依赖(P〈0.05)。IC50浓度(75 m g/L)CL、IC50浓度(75 m g/L)苦参碱、1/2 IC50(CL+苦参碱)分别干预ECV-304细胞,抑制率分别为(40.7±1.3)%、(46.2±1.2)%、(51.4±0.7)%,联合用药抑制率增高(P〈0.05);中效原理得出一定浓度范围两药联合为协同效应;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K i-67、B cl-2 mRN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B ax mRNA/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刺梨提取物CL、苦参碱均可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增殖,两药联合应用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Amorphigenin是从紫穗槐属植物的种子中分离提取的鱼藤酮类化合物,研究发现amorphigenin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本研究拟探讨amorphigenin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A549/DDP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测定A549/DDP细胞的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aspase-3、PARP和LRP蛋白的表达。结果Amorphigenin可抑制A549/DDP细胞的增殖48 h[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为(2.19±0.92)μmol/L、抑制克隆形成及诱导细胞凋亡。此外,Amorphigenin与顺铂联合可协同地抑制A549/DDP细胞生长和促进凋亡;降低耐药蛋白LRP蛋白的表达。结论 Amorphigenin可抑制A549/DDP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amorphigenin可能是通过抑制耐药蛋白LRP蛋白表达,进而与顺铂对A549/DDP细胞产生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刺梨和金荞麦提取物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刺梨提取物(CL)、金荞麦提取物(F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以及对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IC30浓度CL/FR单独或两药的1/2IC30浓度联合作用于ECV-304细胞,MTT法检测ECV-30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ECV-304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比例;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Ki-67及Bax、Bcl-2 mRNA/蛋白表达的变化。计算经100μg/mlCL、100μg/mlFR、CL50μg/ml+FR50μg/ml联合作用后的7日龄鸡胚尿囊膜血管抑制率。[结果]IC30CL、IC30FR和1/2(IC30CL+IC30FR)对ECV-304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0.87%±1.2%,32.93%±1.4%和43.67%±1.5%。CL、FR单独应用或联合使用均可明显抑制ECV-304细胞生长,呈剂量依赖性,且诱导凋亡。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Ki-67、Bcl-2 mRNA/蛋白表达率均有显著降低,而Bax mRNA/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CL、FR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以CL作用更明显。[结论]CL和FR单药及联合应用都具有抑制ECV-304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效用,两药联合比单药更明显。两药单用和联合都可明显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谭波宇  韦鸿雁  陈丽 《中国肿瘤》2018,27(4):316-320
摘 要:[目的] 探讨人血清白蛋白(HSA) 联用顺铂 (DDP) 对MCF7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DDP干预MCF7 细胞 72h,CCK8 检验细胞增殖抑制率。选用DDP的IC50浓度分别与10、20μmol/L HSA联用,进一步检测联合用药对 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样品分为空白对照组、顺铂组、HSA组、顺铂联合HSA治疗组(10或20μmol/L)。各组处理MCF7细胞72h,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RCC1 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DDP联用10或20μmol/L HSA 对MCF7 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0.97±1.50)%、(45.15±2.10)%,单独用药组DDP对MCF7 的增殖抑制率为(55.60±5.20)%。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DDP联用HSA (20μmol/L) 显著增强ER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DDP联合使用高浓度HSA可通过上调ERCC1表达诱导化疗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6.
FR/CL体外干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人肺癌细胞株A549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金荞麦提取物FR联合刺梨提取物CL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人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FR、CL对SGC-7901、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早期凋亡细胞比; RT-PCR、Western blot分析Ki-67及Bax、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 FR、CL单药均可明显抑制SGC-7901、A549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两药IC_(30) 浓度联合呈增效效应; IC_(30) 浓度FR、CL单药和1/2 IC_(30) (FR)+1/2 IC_(30) (CL)联合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3.89±0.22)%、(30.86±1.17)%和(44.25±0.50)%,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0.91±1.72)%、(29.07±1.41)%和(43.62±2.1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对照组、FR组、CL组、联合组细胞早期凋亡比例依次增加,两单药组及联合组与对照组之间、联合组分别与两单药组之间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组Ki-67、Bcl-2 mRNA/蛋白表达率有显著降低,而Bax mRNA/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FR、CL均可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且联合应用存在增效效应.  相似文献   

7.
宋文爽  叶元 《肿瘤防治杂志》2014,(20):1589-1593
目的探讨Vandetanib对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株SKOV3和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体外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Vandetanib对SKOV3及SKOV3/DDP细胞的杀伤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及其周期分布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凋亡基因Bcl-2、Bax及反映肿瘤细胞侵袭力的基因MMP-2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andetanib能明显抑制SKOV3和SKOV3/DDP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IC50值均呈明显减小趋势。32μmol/L的Vandetanib作用SKOV3和SKOV3/DDP 72h后,抑制率分别为(43.21±0.92)%和(56.74±1.09)%,64μmol/L的Vandetanib作用SKOV3和SKOV3/DDP72h后,抑制率分别为(55.37±1.21)%和(79.20±0.39)%,耐药株SKOV3/DDP的抑制率明显高于敏感株SKOV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时间浓度的增加,两种细胞凋亡明显增加,G1期细胞增加,S期和G2期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药物作用于SKOV3细胞株Bcl-2、MMP-2表达减少,Bax表达无明显变化;药物作用于SKOV3/DDP细胞株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增加,耐药株不表达MMP-2。结论 Vandetanib对两种细胞株生长有明显的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并将细胞阻滞于G1期,其机制与下调Bcl-2/Bax、MMP-2表达有关,有利于降低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沉默甲壳质酶蛋白 40(YKL-40)表达对子宫内膜癌顺铂(DDP)耐药细胞株Ishikawa/DDP的影响。方法 采用DDP长期浓度梯度递增法体外建立Ishikawa/DDP耐药细胞株,并检测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Ishikawa细胞和Ishikawa/DDP细胞的增殖活性,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Ishikawa/DDP分别转染NC阴性序列(NC组)和siRNA YKL-40(si-YKL-40组),另设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划痕实验和Annexin V/PE双染法检测DDP对si-YKL-40组Ishikawa/DDP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体外成功建立Ishikawa/DDP耐药细胞株,3.125、6.25、12.5、25、50、100 μmol/L DDP对Ishikawa/DDP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93±2.45)%、(8.14±4.50)%、(11.37±4.62)%、(15.18±3.97)%、(26.29±5.08)%、(41.32±7.64)%,明显低于Ishikawa细胞(P<0.05)。DDP对Ishikawa和Ishikawa/DDP的IC50分别为14.58 μmol/L和116.70 μmol/L,Ishikawa/DDP的耐药指数为8.004。QPCR检测结果显示,Ishikawa细胞YKL-40、MDR1、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量分别为0.82±0.15、0.43±0.11、1.05±0.23、1.17±0.20、0.96±0.18,而Ishikawa/DDP细胞分别为1.87±0.40、2.34±0.46、1.52±0.28、0.72±0.21、0.49±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5、6.25、12.5、25、50、100 μmol/L DDP对si-YKL-40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0.95±2.74)%、(18.73±5.30)%、(32.79±5.47)%、(52.28±6.58)%、(61.73±5.26)%、(65.45±7.33)%,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对si-YKL-40组细胞的IC50为22.19 μmol/L。与对照组和NC组比较, si-YKL-40组细胞凋亡率升高、愈合率下降;YKL-40、MDR1、Bcl-2蛋白表达量下调, 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沉默YKL-40可显著提高Ishikawa/DDP细胞株对DDP的敏感性,并促进细胞凋亡,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下调MDR1、Bcl-2表达,及上调Bax和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体外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增强顺铂(cisplatin,DDP )对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 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对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mRNA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组DDP(0.5、5、50mg/L)、ATRA(0.1、1、10μ mol/L)以及联合用药组(ATRA 1 μ mol/L,DDP 5mg/L),处理肺腺癌细胞株A549 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DDP 组、不同浓度ATRA 组及联合用药组对A549 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DDP 组、ATRA 组及联合用药组处理前后A549 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COX-2 mRNA 表达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DDP 组、ATRA 组及联合用药组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独应用DDP 、ATRA 处理A549 细胞均诱导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单独应用DDP 的作用相比,联合用药组可更显著抑制A549 的增殖,增加细胞的凋亡率(P<0.05),并增强对A549 细胞Survivin mRNA和COX-2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并且,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的早期凋亡率(7.37± 3.83)% 、中晚期凋亡率(34.37±2.08)% 、继发性坏死率(7.44± 0.46)% 均较单独应用DDP 组高(3.55± 0.75)% 、(6.62± 0.33)% 、(3.03± 0.05)% ,P 均<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够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Survivin mRNA和COX-2 mRNA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宝霍苷-I与5-FU联合应用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设联合用药组(12.5mg/L宝霍苷-I+12.5mg/L5-FU)、阴性对照组(0.1%DMSO)、25mg/L宝藿苷-I组和12.5mg/L5-FU组,共4组,每组均设3个复孔,每孔100μl(含Eca-109细胞数为1×10~4个)。作用24、48、72h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别检测各组Eca-109细胞的增殖;并在作用48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ca-109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宝霍苷-I、5-FU单用及其联合应用在24、48和72h时均可明显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应用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单独应用(P〈0.05)。宝霍苷-I、5-FU单独及其联合作用48h后,均可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均可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作用明显(P〈0.05)。结论:宝霍苷-I与5-FU联合应用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有协同作用,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对食管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恩度对食管癌细胞-10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抑制作用;建立Eca-10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恩度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ELISA方法检测荷瘤动物血清VEGF的浓度。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恩度能抑制Eca-109和HUVEC细胞的增殖(均<0.05),并有效抑制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0.05),检测荷瘤组织中MVD计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0.05),荷瘤动物血清VEGF浓度也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0.05)。结论 恩度能有效抑制食管癌细胞及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探讨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C(lysine demethylase 5C,KDM5C)抑制剂CPI-455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系Eca-109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运用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 CPI-455对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CPI-455对Eca-109细胞线粒体内部超微结构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CPI-455诱导Eca-109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测定CPI-455对Eca-109细胞中p53、Bax、KDM5C、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分析显示:CPI-455能够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电镜下观察Eca-109细胞内结构显示:CPI-455引起Eca-109细胞中的线粒体固缩,线粒体缩小,结构紧密;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显示:CPI-455可以上调Eca-109细胞中ROS含量、p53、Bax、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同时下调KDM5C蛋白表达(P<0.05)。结论:CPI-455具有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KDM5C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去甲斑蝥素(NCTD)诱导食管癌细胞Eca-109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和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1、2、4、8、16 μg/ml) NCTD及不同作用时间(12、24 h)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的影响;TUNEL法配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NCTD+Eca-109组(实验组)和Eca-109组(对照组)细胞凋亡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PTPRO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hTERT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检测显示,NCTD 可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不同作用时间和浓度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显示,实验组细胞内部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较对照组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浓染,核形缩小;MSP检测显示,对照组PTPRO基因启动子发生明显甲基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实验组hTER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NCTD对食管癌细胞Eca-109有细胞毒性,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TERT蛋白表达和PTPRO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特异性JNK抑制剂[specificc-junNH2terminalproteinkinase(JNK)inhibitor]SP600125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2-(3-carboxy-1-oxopropyl)a-mino-2-deoxy-D-Glucose],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用COPADG及SP600125对细胞进行处理。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JNK蛋白表达的改变,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经SP600125处理后,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P-JNK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同时,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凋亡率明显减低,细胞增殖抑制率下降明显,与COPADG单独作用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P600125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并间接证明JNK信号转导通路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对人食管鳞癌低分化细胞株TE-1以及高分化细胞株Eca-109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发凋亡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5、10、15、20 μg/mL)VES分别处理TE-1及Eca-109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凋亡标志蛋白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T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VES剂量增加,两种细胞株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在20 μg/mL VES组细胞增殖率均达到最低(TE-1:15.89%±6.22%;Eca-109:13.78%±4.89%)。光镜下细胞形态随着VES剂量增加发生明显改变,TE-1细胞在10 μg/mL VES组开始出现细胞变圆、体积缩小、漂浮死亡等形态;Eca-109细胞在15 μg/mL VES组开始出现细胞变圆、体积缩小、漂浮死亡等形态。DAPI染色结果显示,VES高剂量组(20 μg/mL)两株细胞的细胞核均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显示,随着VES剂量增加,凋亡标记蛋白PARP裂解激活,在20 μg/mL VES处理组达到最大裂解程度。结论:VES对低分化及高分化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ircLPAR3对食管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7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体外培养食管癌细胞系Eca-109、EC9706和KYSE30及食管上皮细胞HET-1A,RT-qPCR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circLPAR3和miR-1238的表达水平。以Eca-109细胞为研究对象,转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h2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人参皂苷Rh2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人参皂苷Rh2对食管癌Eca-109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和Slug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人参皂苷Rh2能够显著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此外,人参皂苷Rh2显著抑制E-cadherin、Vimentin和Slug的蛋白表达,并抑制Eca-109细胞迁移;人参皂苷Rh2显著抑制Egr-1、TRL4和mTOR的蛋白表达;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h2通过抑制Egr-1/TRL4/mTOR信号通路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迁移和EMT。结论:人参皂苷Rh2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的增殖、迁移和EMT,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介导Egr-1/TRL4/mTOR信号通路来实现的。这一结果能够为治疗食管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紫杉醇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ta-109在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按两因素析因设计试验,并应用MTT法观察单用吉非替尼、紫杉醇及联合应用对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按单因素影响设计,建立裸鼠人食管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分为4组各10只,分别为对照组、紫杉醇组、吉非替尼组及吉非替尼+紫杉醇联合组。经过不同处理4周后,切除瘤灶,称瘤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MTT法结果显示,药物干预72h后,各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吸光度A值均减小,吉非替尼作用72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72±0.27)μmol/L,紫杉醇的半数抑制浓度为(5.27±0.88)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4组G0/G1、S和G2/M期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ca-109细胞的凋亡率为(9.69±1.42)%,紫杉醇组为(12.41±2.75)%,吉非替尼组为(22.0±4.26)%,吉非替尼+紫杉醇联合组为(33.1±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肿瘤体积为(1.56±0.16)cm3,紫杉醇组为(0.81±0.15)cm3,吉非替尼组为(1.35±0.08)cm3,紫杉醇+吉非替尼联合组为(O.54±0.1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与紫杉醇合用对体内外食管癌Eta-109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强于药物单一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