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5.12地震后,绵阳市地表水源水质发生较大变化,浊度逐年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绵阳市某给水厂原水最高浊度达到20170NTU。针对高浊度原水,该给水厂选用聚丙烯酰胺(PAM)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联合投加。在高浊度原水期间,PAM投加量控制在0.1mg/l左右,PAC最高投加量为77.32mg/l。通过对水厂工艺运行参数的适当调整,在高浊度原水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保证了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2.
以苏州护城河水为研究对象,比较了PAC、PAFC及PAC+PAM的组合投加方式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试验表明,PAC的试验效果略好与PAFC。当PAC的投加量为65mg/L时,水中浊度的去除率为71.71%。投加PAM可有效降低PAC的投药量,当PAC的投加量为33mg/L,PAM的投加量为0.5~1.0mg/L时,出水浊度稳定在2.50NTU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微污染湖水为原水,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单独投加以及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联合投加时原水经混凝沉淀后的除污效果。结果表明,PAC与PPC联合投加能有效降低沉后水的色度、浊度、有机物含量和藻类数等;当投加0.4~0.6 mg/L的PPC反应10 min后,再投加20~30 mg/L的PAC,可获得良好的沉淀效果,对色度、浊度、UV254、CODMn和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0%、80%、25%、26%和78%;与单独投加PAC相比,投加PPC后再投加PAC可减少一半以上的PAC投加量,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陶瓷生产废水悬浮物高、浊度高、有机污染物含量少等特点,基于混凝Zeta电位及絮体粒径分布特征,筛选出适合处理陶瓷生产废水的混凝剂。以混凝沉淀出水浊度为优化指标,通过比较混凝剂投加量和沉淀时间对天津某陶瓷厂生产废水的混凝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水浊度为2 100 NTU、p H值为7.91、温度约为20℃条件下,投加70 mg/L的PAC和5 mg/L的PAM,沉降60 min,出水浊度为2.96 NTU,去除率达到99.86%。经过半年的实际运行,改进工艺的出水水质满足生产回用要求。经济分析表明,采用PAC+PAM强化混凝工艺处理陶瓷生产废水并回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南水北调引江原水进行混凝处理,并与同期引滦原水的混凝处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引江原水的浊度不高,仅投加混凝剂进行常规混凝处理即可被有效去除;当采用Fe Cl3和PAC复合投加时,低温期、常温期、高温期混凝剂总量分别控制在(25~30)、(10~15)、(20~30)mg/L均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与引江原水相比,同期引滦原水的浊度明显偏高,需要较高的混凝剂投量才能将出水浊度降至与同期引江原水相似水平;投加阴离子型PAM助凝剂可显著降低原水浊度,但PAM投量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石灰软化曝气法考察了西安某地地下水曝气软化过程中石灰、PAC和PAM的复合处理效果,并确定药剂最佳投加量及各项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当石灰投加量为80 mg/L时,硬度和暂时硬度的去除率为48.10%和97.22%,混凝和沉淀过程对硬度及暂时硬度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投加石灰后浊度明显升高,当PAC投加量为20 mg/L,PAM投加量为0.5 mg/L时,在最佳运行参数条件下可使处理水浊度稳定降低至2 NTU以下。石灰曝气软化法能有效去除水中硬度、暂时硬度和浊度,处理水煮沸后不再形成沉淀和悬浮物,该方法曝气软化过程吨水运行成本约为0.589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高锰酸钾预氧化和粉末活性炭(PAC)预吸附处理后的低温低浊微污染长江水进行了混凝处理工艺优化研究。在搅拌试验中,通过改变混凝剂、氯气的投加量,认为过量投加混凝剂对降低沉后水浊度不利,适当增加氯气用量有利于降低沉后水浊度。在试验水样条件下,混凝剂用量和氯用量分别为40mg/L、2mg/L~4mg/L是适合的。此外,适当调低原水pH值或向原水中投加适量粘土也有利于降低沉后水浊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工艺对连云港地区受污染水源水处理效果有限的问题,进行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污泥回流比和PAC投加量能够有效降低出水浊度;投加PAM可以提高回流污泥浓度,降低混凝剂用量,改善絮凝效果。当回流比为0.040,PAM投加量为0.08mg/L,PAC投加量为25 mg/L时,出水浊度为1.0 NTU。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煤矿富含高岭土的矿井水难以处理的问题,对絮凝剂PAM和PAC的选用及最佳投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PAM的絮凝效果显著优于阴离子、非离子PAM的;原采用的普通型PAC配合PAM不能有效去除高岭土颗粒,而高效液体型PAC在投加量仅为普通型PAC的1/3的条件下,处理出水浊度可降至4.2~8.4 NTU。因此,实际工程确定选用阳离子PAM和高效液体型PAC药剂,投加量分别为0.25、50 mg/L,处理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反渗透进水SDI值仍常有超过3的情况出现。为此,在一级过滤泵前增加二次絮凝工艺(投加3~5 mg/L的PAC),保证反渗透进水SDI值稳定在3以下,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PAC和PAM复合混凝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混凝的最佳条件:PAC投加量为750 mg/L、PAM投加量为15 mg/L、快速(150 r/min)搅拌1 min、中速(45 r/min)搅拌6min、慢速(35 r/min)搅拌7 min、在快速混合之后投加助凝剂.在该处理条件下,系统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浊度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27.45%和65.80%.  相似文献   

11.
PDM复配PAC用于冬季低温低浊长江水降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报道了用有机阳离子高分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聚合氯化铝(PAC)现场复配用于冬季低温低浊长江水的脱浊处理研究过程。通过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药剂投加量及PAC与PDM的复配配比对低温低浊长江水脱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温度为8℃左右,浊度在50NTU以下的长江水,在与南京某水厂相近的混凝搅拌条件下,达到南京某水厂6NTU沉淀出水浊度标准时,PAC需1.28mg/L的投加量,而PDM特征粘度分别为0.48、1.46、2.56dL/g的复配药剂随PAC/PDM复配比例50:1,20:1,10:1的变化分别需1.15~1.00mg/L,1.24~1.14mg/L,1.20~1.10mg/L的投加量,相对于PAC单独处理分别能减少10.15%~21.87%、12.68%~19.72%、11.76%~19.12%。因此,PDM助凝效果明显,同时PAC与PDM的复配配比越低,复配混凝剂混凝脱浊效果越好,PDM特征粘度对复配混凝剂用于冬季长江水的处理的影响不大,但可使絮团明显增大,提高沉淀性能。采用PDM复配混凝剂处理低温低浊长江水,能提高出水水质,减少无机铝盐加量,增强了供水安全性,在长江流域冬季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高锰酸钾与粉末炭联用处理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烧杯试验和生产应用的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对低温低浊微污染源水具有明显的强化处理效果,能显著降低滤后水浊度和高锰酸盐指数。但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顺序对混凝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投加混凝剂快速搅拌末活性炭可取得很好的强化混凝效果。生产运行结果还表明,少量剩余高锰酸钾可被粉末活性炭还原,而后被混凝过程去除。  相似文献   

13.
强化混凝处理高藻水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藻期原水的特点,采用复配混凝剂并进行烧杯试验对复配混凝荆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无论聚合氯化铝(PAC)与FeCl3复配还是聚合氯化铝铁(PAFC)与FeCl3复配,混凝反应后的沉淀出水浊度都明显低于单独投加FeCl3,并且pH值能稳定在7.5以上.在总投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先投PAFC或PAC再投FeCl3的投药顺序最优;PAFC和FeCl3复配投加的最佳质量比为3:1,PAC和FeCl3复配投加的最佳质量比为1:2;投加间隔时间为5~20 s.采用复配混凝剂的水处理成本至少低于单独投加三氯化铁30%.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温低浊时期丹江口水库水,通过混凝沉淀烧杯试验,对水厂普遍使用的3种混凝剂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和硫酸铝(AS)的投加量与沉淀时间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FeCl3和PAC投加量与余浊有很强的负相关性,在投加量为12 mg/L时余浊最小,分别为0.38和0.30 NTU,明显优于AS;混凝剂投加量与UV254去除效果高度正相关,混凝剂对UV254去除作用强弱关系为PAC>AS>FeCl3,投加量为12 mg/L时去除率最高,分别为59%,57%和52%;投加FeCl3和PAC所形成的絮体沉淀速度快,在20~ 30 min时即可完全沉淀,而投加AS形成的絮体所需沉淀时间在40 min以上.最后在中试系统对最优混凝剂PAC投加量与浊度和UV254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军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1):101-104
采用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考察了对浊度和UV254的去除效果,并根据由无因次和赋权法推导出的综合评价指标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各工况的出水浊度<0.39 NTU,UV254<0.06 cm-1,水质稳定可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投加量和抽停时间比对去除浊度的影响显著,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对出水UV254的影响明显;使出水浊度和UV254达最低的运行条件不同,可分别由最小水平效应值确定各自的因素最佳水平组合;综合考虑出水水质和经济因素,确定较佳的运行工况为:混凝剂投量为1 mg/L,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300 mg,抽停时间比为15 min/3 min,曝气量为0.25 m3/h.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在活性炭滤池前端投加不同药剂的方法深度净化某水厂沉淀池出水,考察了不同滤池形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对沉后水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下向流滤池前端投加0.3 mg/L的PAC和0.03 mg/L的PAM可以明显强化活性炭滤池的过滤效果,使出水浊度小于0.1 NTU;与砂滤池出水相比,活性炭滤池对浊度的去除率提高了16.6%,CODMn去除率提高了56%;相应的滤池水头损失增加较快,但仍可以满足运行周期不小于24 h的设计要求;滤后水中铝和溴酸盐含量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与污泥回流联用工艺对低浊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回流可有效改善沉后水浊度,最佳回流比为60%,沉后水浊度从无回流时的1.91NTU下降到1.51NTU;粉末活性炭与污泥一同回流能改善滤后水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投加高锰酸钾进一步提高了处理效果,污泥回流则强化了高锰酸钾的助凝除浊效果,使有机物去除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混凝沉淀/PAC吸附/超滤工艺处理引黄水库冬季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混凝沉淀/粉末活性炭吸附/超滤工艺(简称PAC-UF工艺)处理黄河下游引黄水库冬季原水,中试结果表明:当处理冬季低温低浊水时,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量为6 mg/L,粉末活性炭的最佳投量为20 mg/L;PAC-UF工艺可以将出水的浊度控制在0.1 NTU以下,去除率达98%以上;投加20 mg/L的粉末活性炭能使混凝沉淀/UF工艺对COD_(Mn)和UV_(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12%和15%;同时,投加粉末活性炭还能够缓解超滤膜的不可逆污染,但缓解的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19.
对水厂沉淀池排泥水进行了自然沉淀、混凝沉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排泥水经过0.5 h自然沉淀后,上清液水质趋于稳定,浊度、CODMn、氨氮、细菌、藻密度、浮游动物死体和活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去除。继续延长沉淀时间对上清液水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个别生物类指标反而有上升趋势。投加混凝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回用水水质,阳离子PAM投加量为0.8 mg/L时,排泥水浊度从2 219 NTU下降至1.59~3.84 NT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