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渠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玲  尹平河  肖锦  彭辉 《环境科学》2001,22(6):76-78
河涌是广州的重要水系.但由于城市的发展和污水处理的滞后,导致广州的所有河涌都受到严重的污染.用渠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动态模拟河涌,对污水进行涌内处理的研究表明,距离长、截面大和逗留时间长的河涌进行构筑,悬挂填料和污水曝气处理,可以有效地处理城市污水.连续运行3个月,进水CODCr浓度180mg·L-1~450mg·L-1范围,CODCr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95%.对氨氮和有机磷也有一定去除,进水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15mg·L-1~30mg·L-1和2.6mg·L-1~4.1mg·L-1时,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2%和1%.  相似文献   

2.
DO浓度对生活污水硝化过程中N2O产生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确定污水脱氮过程中最优的DO浓度和曝气方式,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N2O产生量,采用实际生活污水应用小试SBR反应器,重点考察了不同DO浓度条件下,硝化效率和硝化过程中N2O的产生量.结果表明,当DO浓度恒定为0.4 mg·L-1时,虽然硝化过程所消耗的能量最低,但其氨氮氧化的速率较低.提高DO浓度,氨氮氧化速率可随之升高.低氨氮生活污水硝化过程中仍有N2O产生.DO浓度为0.4 mg·L-1 和0.9 mg·L-1时,污水N2O产生量(以N计)分别为1.5 mg·L-1和1.6 mg·L-1;而DO浓度为1.5 mg·L-1和2.0 mg·L-1时,N2O产生量则分别降低至0.5 mg·L-1和0.4 mg·L-1.当DO浓度高于1.5 mg·L-1后,继续提高DO浓度,氨氮氧化速率升高的速率变缓,同时N2O产生量大幅降低.因此,从提高污水脱氮效率节能降耗和控制N2O产生量2个角度考虑,生活污水脱氮过程中控制DO浓度在1.5 mg·L-1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SBR双颗粒污泥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对SBR双颗粒污泥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A2N双颗粒污泥系统能使硝化菌和聚磷菌分别在各自最佳的环境中生长,有利于系统脱氮除磷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可控制性也得到了提高.在COD为300 mg·L-1条件下,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8.8%,大部分COD被聚磷菌用来合成PHA;当溶解氧控制在3.55~4.90 mg·L-1和5.60~6.60 mg·L-1之间时,硝化SBR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7.0%和94.5%.除磷SBR仅设置缺氧段时,磷去除率为72%;增设后曝气段后,磷去除率增至85%.NOx--N(NO2--N+ NO3--N)的去除主要发生在缺氧段,在反硝化除磷时作为电子受体被去除,平均去除率为90.6%.  相似文献   

4.
游离氨对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吴莉娜  彭永臻  王淑莹  张树军 《环境科学》2008,29(12):3428-3432
为了考察游离氨(free ammonia,FA)对高氮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采用“两级UASB-缺氧-好氧系统”处理实际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首先在UASB1中实现同时反硝化与产甲烷反应,COD在UASB2中进一步去除,在A/O反应器中利用残余COD进行反硝化以及将NH+4-N彻底硝化.试验共进行79 d,经历3个阶段,即稳定短程硝化(40 d)、短程硝化破坏(19 d)、短程硝化恢复(20 d).结果表明,适当的游离氨浓度(40~70 mg·L-1)可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如在阶段1中亚硝态氮积累率为97%,氨氮的去除率为99%.但游离氨浓度在160 mg·L-1左右会抑制全部的硝化反应.在阶段3中,通过稀释原水降低了游离氨浓度,在短时间内就恢复了短程硝化.可见,游离氨是实现和维持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褚衍洋  徐迪民 《环境科学》2007,28(8):1710-1714
采用箱式电化学反应器(具有氧化物涂层的钛基阳极)进行填埋场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考察了FeSO4浓度、初始pH值、电压(电流)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对比了铁促电解过程使用Fe2+和Fe3+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有机物电化学氧化相比,铁促电解显著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FeSO4浓度增大,有机物去除效果提高,当FeSO4浓度大于1 250 mg·L-1,有机物去除率提高幅度减小;污染物去除速率在30 min内较快,然后逐渐递减;合理的初始pH值范围为3~4;若有效去除COD和NH+4-N,则电解电压须大于3.3 V,电流大于4.8 A;Fe3+促进电解去除有机物的效果略低于Fe2+;提出了铁盐循环利用和将酸洗废水应用于铁促电解过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处理城市污水的多功能混合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从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中分离选育出一种高效多功能混合菌群 ,包括具有絮凝作用的芽孢杆菌 7株 (同时还有降解污染物的功能 ) .能利用其他有机物和降解某些工业污染物的细菌 6株、酵母 7株 .该混合菌群生长的 p H和温度范围较广 ,pH为 6~10 ,最适 pH7~ 8,温度为 15~ 37℃ ,最适为 30℃ .生长碳源以红糖最优 ,有机氮优于无机氮 .利用多功能混合菌完整细胞对合成城市污水处理效果表明 ,当细胞浓度达 20 mg· ml-1 时只需通气 20 min就可将污水中 580.64mg· L-1 CODCr和 376.26mg·L-1 BOD5完全去除 .从通气条件看 ,好氧和缺氧交替进行有利于处理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处理技术 ,多功能混合菌 .  相似文献   

7.
油制气废水中毒害有机物分析及一般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油制气废水特征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给出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的一般前处理流程、废水的一般特征数据及废水中芳烃类毒害有机物的GC/MS分析结果.废水中CODCr、BOD5、酚、氨氮、可萃取有机物的值分别可达(mg·L-1):400~600、60~80、20~30、60~80、170~200.GC-MS检测到79种芳烃类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进、出水浓度总和分别为140.79mg·L-1、129.11mg·L-1.分析数据表明油制气废水毒性强、较难进行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式存在不足,基于微藻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斜生栅藻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混合 营养方式下,六价铬(Cr2O72-,0~4.0 mg·L-1)胁迫对微藻生长及有机物(COD)、氨氮(NH4+-N)和总磷(TP)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Ⅵ)对斜生栅藻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1.7 mg·L-1 ,当Cr(Ⅵ)浓度较低(0.5 mg·L-1)、暴露时间较短(≤36 h)时,斜生栅藻的生长和养分去除几乎不受 影响;此外,Cr(Ⅵ)胁迫对斜生栅藻生物量和氮、磷的去除影响较大,对COD的去除影响较小.当Cr(Ⅵ)浓度为4.0 mg·L-1时,微藻生物质产率降低了82.5%,叶绿素含量降低了62.5%,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降低了27.3%、48.0%和38.6%;斜生栅藻细胞表面的羟基、氨基和 羧基有利于缓解Cr(VI)对藻细胞的毒害作用,0~4.0 mg·L-1 Cr(Ⅵ)作用下,96 h藻细胞内的铬积累量为0.9~3.8 mg·g-1.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入库支流水体中营养盐季节变化及输出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三峡水库成库后,对三峡水库13条主要支流入库断面有机物、营养盐、生物量含量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支流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4-N)、总磷(TP)、叶绿素a(Chl-a)含量季节间差异较大.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0.20~5.91 mg·L-1,COD含量范围4.06~30.2 mg·L-1,TN含量范围为0.542~7.44 mg·L-1,NH+4-N含量范围0.034~2.83 mg·L-1,TP含量范围为0.010~0.449 mg·L-1,Chl-a值范围为1.02~128 mg·m-3.支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体中N含量丰富,部分支流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为P.除苎溪河外,其余支流Chl-a含量较低,仅为贫-中营养水平.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营养因子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叶绿素a与营养盐之间的关系,叶绿素a与有机物、营养盐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支流营养盐、有机物输出负荷主要受流量控制,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13条支流不同季节排放COD、高锰酸盐指数、NH+4-N、TN和TP范围分别为1 772~6 701、 380~1 875、 40.1~172、 249~922和9.97~50.5 g·s-1.三峡水库支流有机物、营养盐的排放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四环素是一种常见抗生素,近些年来在地表水中被频繁检出,严重威胁水体安全及人类健康.采用水热法及浸渍焙烧法制备了Fe3O4-CeOx/AC催化剂,考察了利用该催化剂在臭氧氧化水中四环素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600 ℃,煅烧时间为3 h,制备浸渍液中Fe3O4、Ce(NO33·6H2O、活性炭质量比为2∶1∶2的条件下,该催化剂效果最好,且持续实验90 min后仍可保持催化活性和较低的金属浸出率.当四环素初始浓度为20 mg·L-1,臭氧用量为4 mg·L-1·min-1,溶液初始pH为5,催化剂投加量为0.2 g·L-1时,10 min内四环素去除率可达99%以上,90 min内TOC去除率达到38%.利用SEM、XPS等多种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淬灭实验证实在体系中·OH起到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催化系统-电生物炭接触氧化床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电催化系统(ECS)组合电生物炭接触氧化床(EBACOR)来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结果表明,ECS-EBACOR法诸多的影响因素中,对处理效率影响最大的是ECS的电活性催化填料组分.GC/MS分析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中的64种有毒有机污染物经ECS处理后,大部分已被矿化成CO2、H2O或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ECS-EBACOR现场运行试验结果还表明,当垃圾渗滤液废水中的COD和NH3-N浓度分别在3000~5000mg/L以及1100~1780mg/L范围时,COD和NHs3-N去除率均可超过90%.  相似文献   

12.
电解氧化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连续式电解槽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研究.考察不同的电流密度、进水pH值、Cl-质量浓度等对电解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比较研究电解装置对3种不同来源的垃圾渗滤液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连续式电解法对中等COD质量浓度的垃圾渗滤液(COD质量浓度为2 000~10 000 mg/L)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OD,氨氮和重金属,且对难降解的污染物(如苯胺、苯酚等)有良好的去除作用.该法提高了水质的可生化性,强化了后续生化处理,为中试及工业化工程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少奇  钟红春  胡永春 《环境科学》2008,29(8):2201-2205
联合运用聚铁混凝、Fenton方法以及SBR牛物法3种工艺对老龄垃圾场的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在综合考虑出水符合垃圾渗滤液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以及运行成本经济性的前提下,在进水主要污染物COD为640 mg·L-1、色度为500的条件下,推荐了聚铁混凝反应及Fenton反应的最优条件:聚铁加药量为0.45 mL·L-1,[Fe2 ]投加量为0.006 mol,[H2O2]投加量为0.006 mol.L-1,反应时间4 h,Na2CO3投加量约为0.7 g·L~,0.1%PAM投加量为2 mL·L-1,出水COD为68 mg·L-1,BOD为20mg.L-1.同时研究证明,在Fenton方法之前使用聚铁混凝法具有大幅度降低成本、省却pH调节步骤的优点.聚铁混凝反应及Fenton反应总药剂成本低于3.2元/t,实用价值高.Fenton反应后使用SBR生物法处理,其出水水质:COD≤80 mg·L-1.BOD≤8mg.L-1,,NH 4-N≤3 mg.L-1.色度≤5倍,SS≤10 mg·L-1.符合垃圾渗滤液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微波催化氧化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微波-活性炭-Fenton催化氧化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OD和氨氮去除率随活性炭用量、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功率增加而增加;随Fe2+用量和H2O2用量增加,COD和氨氮去除率先增加而后下降;随pH值增加,氨氮去除率显著增加,COD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在微波功率为300W,pH值为8,活性炭9g/L,Fe2+用量为0.02mol/L,H2O2用量为7mL/L,辐射时间6min条件下,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68.22%和78.08%,SS去除率达到78.55%,浑浊度去除率达到99.02%,颜色由黑褐色去除为接近无色,BOD5/COD由0.21提高到0.45;研究比较了不同处理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微波催化氧化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去除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氧化与厌氧技术联用处理垃圾渗沥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电化学氧化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结合技术,提出了处理香港垃圾渗沥水的二步法工艺.对含COD和NH3-N分别为4750mg/L和1310mg/L的垃圾渗沥水,首先进行UASB预处理(消化温度37℃,COD负荷0.78g/(L·d),HRT为6.1d),获得了66%的COD去除率;UASB的出水被引入电化学氧化反应器进行深度处理.在外加Cl 2000mg/L,电流密度为32.3mA/cm2的条件下,经6h的电解间接氧化,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和100%,出水的COD为209mg/L,并且不含NH3-N,此过程的COD电能消耗<55kW·h/kg.本文讨论了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电极反应原理,各实验参数对COD和NH3-N去除率的影响,以及电能消耗与运行成本评估等.  相似文献   

16.
Approximately 7000 m3 of aged refuse (AR) with a placement of over eight years was excavated from Shanghai Refuse Landfill, the largest landfill in China, and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two-stage bioreactor (AR biofilter) media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100 m3 of refuse landfill leachate. It was found that over 64% of COD, 96.9%–99.8% of NH4 +-N, and 95.8%–99.8% of BOD5 could be removed by the AR biofilter, when the leachate with initial COD, BOD5, and NH4 +-N concentrations were 986–4128 mg/L, 264–959 mg/L, and 538–1583 mg/L,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concentrations in the e uent were reduced to below 300–400 mg/L, 2–12 mg/L, and 10–20 mg/L, respectively. The e uent was clear and pale yellow with suspended solid below 150 mg/L and color below 150 Pt/Co degree. Meanwhile, the total nitrogen removal was only 49%–63%, indicating a relative poor denitrification capacity of AR biofilter. The e uent pH was neutral and the popul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was less than 10??1 CFU/mL. Hence, i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demonstration project can work well for the e ective treatment of leachate.  相似文献   

17.
钟红春  周少奇  胡永春 《环境科学》2007,28(11):2473-2477
通过温度和进水控制对UASB-ANAMMOX反应器内的ANAMMOX菌的反应活性进行充分抑制后,采用垃圾渗滤液配水来进行二次启动.结果表明,二次启动的时间相对较快,在第21 d的 NH4-N的去除率就可以达到96 .17%,NO--N的去除率达到86 .77%;由于反硝化的协同作用降低使得COD的去除率有下降的趋势,平均去除量只有60 mg/L; 反应启动过程中的平均三氮比即去除的NH4-N∶去除的NO--N∶生成的NO--N=1∶0 .75∶0 .26; 反应成功进行二次启动后的平均三氮比即去除的NH4-N∶去除的NO--N∶生成的NO--N=1∶0 .95∶0 .26,三氮比中的亚硝氮去除比率较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8.
Nearly 97% of organic chemicals in Hong Kong leachate could be effectively removed by the 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process followed by the fenton coagulation. The COD of leachate was lowered from an average of 12900 mg/L to 1440 mg/L after the UASB treatment, and was further lowered to 394 mg/L after the fenton coagulation. The remaining refractory residues could be further removed by ozonation with the addition of H2Oz. The ozonation for the supernatant of the fenton coagulation was most effective at pH 7-8, with the addition of 300 mg/L of H202, and 30 min of reaction. The final effluent contained only 85 mg/L of COD and 10 mg/L of BOD5. On the other hand, direct ozonation of UASB effluent lowered the COD to 905 mg/L and BOD5 to 103 mg/L. Ozonation improved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the organic residues, and also converted oart of oruanic-N in the leachate into NH3-N and NO3^- -N.  相似文献   

19.
回灌渗滤液C/N对填埋垃圾生物反应器反硝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拟填埋垃圾生物反应器(landfill bioreactor)研究了回灌渗滤液C/N对填埋垃圾堆体反硝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PCR扩增、克隆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功能基因nirS为分子标记考察了4次回灌过程中反应器内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回灌渗滤液的COD/NO 3--N比例对反应器的反硝化活性具有显著性影响.当COD/NO 3--N从3.11提高到13.08时,反应器内硝酸盐还原速率可从1.14 mg.(kg.h)-1提高到11.40 mg.(kg.h)-1.当回灌渗滤液生物可利用性COD与NO 3--N比值达到6.37时,可以实现填埋垃圾生物反应器反硝化作用的快速、稳定运行.4次回灌,反应器内的反硝化微生物大部分与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细菌相似,少数属于非培养微生物(uncultured bacteria),其中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和Azoarcus tolulyticus是反硝化过程的主要功能微生物,在回灌渗滤液反硝化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循环SBR反应器无厌氧段实现同步脱氮除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内循环SBR反应器在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曝气时间为4h,曝气开始时DO浓度为6mg·L-1,pH值7~8时,反应器对COD、NH4 -N、T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进水中COD浓度、NH4 -N浓度、TP浓度分别由170~260mg·L-1、20~30mg·L-1、8~20mg·L-1降到出水的4~48mg·L-1、0~2.0mg·L-1和0~1.4mg·L-1,COD、TIN(NH4 -N NO3--N N02--N)的去除率分别为89.7%±6.5%、70%左右,NH4 -N的转化率为97.4%±3.6%、TP的去除率为95.6%±4.4%.在本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反应器进水后未经过传统除磷理论认为所必须的厌氧段而直接曝气,TP的去除效果仍然良好且运行稳定,这和传统的理论与研究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