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单位:装备学院装备采办系、航天装备系主要完成人:杜小平、赵继广、曾德贤、王俊、赵阳生、曾朝阳、陈景鹏、夏鲁瑞、马昕晖、李小将获奖情况:获2011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本项目于2004年1月立项,2010年12月通过成果鉴定,2011年10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5个方面:①空间目标动态光学特性分析及建模;  相似文献   

2.
研究单位:装备学院复杂电子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主要完成人:吴玲达、于荣欢、赵忠文、宋汉辰、杨超、王敏、刘东、何骏、瞿师、王鹏获奖情况:2012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本项目为装备预研基金、军队协作等多个项目历经7年多的研究成果,由装备学院和国防  相似文献   

3.
研究单位:装备学院光电装备系主要完成人:王元钦、侯孝民、欧宏武、马宏、杨文革、门利、黄英、樊秀云、陈竹、史学书、洪家财、郑海昕、吴涛、闵淑琴、李贵新获奖情况:2012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本项目为武器装备试验配套项目,归属航天测量与控制领域和导弹试验测量与控制领域。2005年3月立项,2011年12月通过成果鉴定,2012年10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突破了一系列的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单位:装备学院信息装备系 主要完成人:高永明、廖育荣、董正宏、吴钰飞、潘清、焦文英、黄晓霞、张学波、熊龙飞、赵大方 获奖情况:2011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项目于2007年6月立项,2009年12月验收通过,2010年12月通过成果鉴定,2011年10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研究单位:装备学院装备采办系主要完成人:谢文秀、朱福仁、罗革伪、郭文伟、吕威、张丽叶、舒本耀、贾春凯、许彬、郑攀获奖情况:2011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本项目为试验技术重点研究专项,2008年8月立项,2010年12月通过成果鉴定,2011年10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5个方面:①国防科研试验经费管理现状及特点。从组织体制、运行机制、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单位:装备学院训练部主要完成人:宋华文、孙宏、石志军、曹延华、胡利民、王勇平、马玉林、孟冲、张文一、周明军获奖情况:2011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本课题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总装试验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07年2月立项,2010年12月通过成果鉴定,2011年10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研究内容包括:①复杂电磁环境  相似文献   

7.
研究单位:装备指挥技术学院信息装备系主要完成人:沈荣骏、李学军、谢剑薇、唐歌实、龚雪晶、邹红霞、王林旭、王新波、韦群、刘涛、曹建峰、邹蕾、于凤坤、胡杰、王明印获奖情况:获2011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嫦娥一号"全月面三维立体图自动构建技术项目为军队预研重大专项,2007年2月立项,2009年3月通过成果鉴定,2011年10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研究单位: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主要完成人:王斌、阎慧、牛亚峰、孙万、赵立军、田丽韫、吴艳梅、蔡洪亮获奖情况:获2011年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本项目于2007年8月立项,2010年12月通过成果鉴定,2011年10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以空间智能机器人在轨演示验证试验为对象,开展试验任务成功判据分析、评判方法研究和评估系统设计,为在轨演示验证任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项目是"十一五"国家"装备预先研究"重点项目。2006年1月立项,2012年12月通过成果鉴定,2013年11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多约束条件下的编队轨道构形设计,解决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编队参考轨道选择,地球J2与大气摄动补偿等;②面向任务的编队轨道构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主要针对InSAR和GMTI任务开展编队轨道构形优化设计;③编队轨道构形的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开始装备学院按照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要求,先后开展了《装备采购法规体系建设论证研究》《装备采购合同订立法规体系研究》和《装备采购合同履行监督法规体系研究》3项课题,并于2009年10月完成,经总部鉴定验收后在全军推广应用。2012年10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6个方面:①加强装备采购法规体系建设的必要性;②装备采购法规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③装备采购法规体系建设需求分析;④装备采购法规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⑤装备采购法规体系建设的框架设计及法规项目设置;⑥加强装备采购法规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项目是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总装试验技术重点项目和通用电子装备建设任务的研究成果。2004年5月开始立项,2012年11月通过成果鉴定,2013年11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主要内容:以国产军用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高性能并行仿真计算机为基础,研制了体系结构建模、体系对抗仿真、装备效能分析、体系能力评估平台,集成构建了“基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电子信息装备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有效提高了电子信息装备体系综合论证、效能评估分析和关键技术试验验证的能力。成果形式为:基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电子信息装备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1套;授权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7项,另有6项受理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国防报告6篇;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技术文档60余份;培养5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  相似文献   

12.
于小红教授     
于小红,1965年出生,工学博士。装备学院航天指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战指挥教研团队首席,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先后承担了30余项国家“863”、武器装备预研、载人航天工程、试验技术等领域的课题研究。获全军军事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总装优秀训练教材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教材5部,发表国际国内学术论文60余篇。  相似文献   

13.
本项目是总装试验技术和全军"2110工程"重点研究项目。2006年7月立项,2013年12月通过成果鉴定,2014年12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空间信息系统一体化指控体系架构设计;空间信息系统一体化指控业务建模技术研究;空间态势分析与表达技术研究;空间信息系统一体化指控效能评估技术研究;空间信息系统一体化仿真系统研制;空间信息系统一体化指控综合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空间信息系统一体化指挥控制体系架构,实现了空间信息需求管理、任务规划、融合处理、信息共享、分发应用等一体化指控设计;2突破了多用户、多任  相似文献   

14.
本项目2012年10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3个方面。 1)对军兵种专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的认识;军兵种专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现状分析;军兵种专用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体系构成、建设步骤、任务与重点;需要把握和处理好的几个重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 0 0 1年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  载人航天是我国航天领域的跨世纪工程 ,飞船安全返回是载人航天成功的重要标志。确保返回舱安全、快速搜救是着陆场系统的重要任务。我院接受研制主着陆场空地协同搜索指挥试验装备的任务后 ,项目组针对任务需求 ,刻苦攻关 ,成功地研制了我国航天领域第一套适用于恶劣环境、车载、空地协同搜索指挥决策支持系统。项目研制具有多项技术突破 :①系统技术高度集成 ,功能齐全、运行稳定可靠、通用性强 ,是一套先进、实用的试验指挥装备。②采用了先进的一体化工业控制工作站进行多项技术改造的方案 ,建成了一…  相似文献   

16.
本项目属于航天技术领域相关理论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紧密围绕空间平台系统的建设发展与应用需求,在空间平台应用体系构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在轨服务保障技术和试验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技术成果,2013年11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研究单位:装备学院装备指挥系主要完成人:舒正平、陆凡、谢晴、李渊、姚战军、王秀华、石鑫获奖情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课题2008年7月立项,2009年1月通过成果鉴定,2011年10月获"十一五"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课题研究内容包括5个方面:①系统阐释部队装备管理创新的概念、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本项目2005年立项,2014年6月通过成果鉴定,2014年12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空间维护技术科学试验任务仿真推演系统"主要开展了仿真推演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研制与集成、试验任务仿真推演与分析、模型校核与验证等研究,突破了分布式异构协同仿真综合集成、多航天器卫星导航信号并行生成与闭环实时仿真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基于异构软硬件平台的模型、模拟器动态集成和协同仿真,构建了全数字和半实物相结合的仿真推演系统,为任务提供了集成验证环境。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仿真推演系统的多航天装备多任务协同新模式,将仿真推演贯穿于先期概念研究、方案论证、总体设计、系统研制、飞行试验、未来应  相似文献   

19.
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装备学院与国防大学、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联合研制的"战略战役兵棋系统及配套设施建设"和"卫星遥感信息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军院校前列。近年来,装备学院紧紧围绕创建一流院校建设目标,大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重视科技自主创新、强化科研质量建设,积极凝练打造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军事装备、军事航天、军事信息科研领域取得了一批在军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成果。2014年度,该  相似文献   

20.
航天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航天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研究对于搞好航天装备体系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研究分析了航天装备的概念、体系结构组成、效能及效能指标;并以在空袭反空袭作战中的航天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为例,给出了航天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的方法与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