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瓜加行高矮秧密植种植,是指在曰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常规栽培的基础上,以原栽培行为主栽行,在主栽行之间加行密植的栽培模式。通过矮化整枝,增加前期密度,提高前期产量,待附加行得到一定产量,群体叶面积达到一定数量时,将附加行植株拔除,保证主栽行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区菜农创造的大棚黄瓜———韭菜一年两茬高产栽培方式(韭菜一年一毁),平均亩收入可达一万两千元。该栽培方式以辣茬(韭菜)作为春大棚黄瓜的前茬,做到合理倒茬,明显减轻了黄瓜病害,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一、春大棚黄瓜栽培技术(一)选种目前津春二号是大棚最适宜的品种。亩用种0-25kg。(二)育苗1-时间:12月25日-元月5日温室育苗。2-营养土的配制:用肥辣茬田土6份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份混合,并在每m3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1kg、草木灰5-7kg或N、P、K复合肥1kg,捣细过筛混合后,平铺10cm…  相似文献   

3.
温室番茄采用换头再生栽培法,一次移栽可收获2~3茬.总产量提高2倍以上,大太提高了冬春季温室大棚种植番茄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稻茬麦受前茬影响,土壤含水量大,适耕期短,整地播种难度大,要获得高产,需掌握好五点关键栽培技术。一、围绕早播选用不同的整地播种方法稻茬小麦的播种栽培有撒播套种、旋耕条播、犁搂播种、机耕机播和开沟条播五种方式。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是撒播套种。旋耕条播近年面积呈上升趋势,这种方法是利用旋耕机进行旋耕,然后进行机播和镇压。试验证明,这种播种方式小麦)一量最高,应大力推广应用。这是因为旋耕可以改善小麦生长的生态环境,使0—10cm耕层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土壤板结性降低,地温上升快,有利于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日光温室在我省发展迅速,以冬春黄瓜为主茬的种植方式正在试验、推广和不断改进提高。这茬黄瓜一般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二叶一心时与黑籽南瓜嫁接,11月中下旬定植,新年前后开始收瓜,春节前后批量采收,延续到5月底拉秧,666.7m2产黄瓜约5000千克,产值达1万元左右。由于这茬黄瓜在元旦、春节上市,所以经济效益好,很受各地重视。但是,日光温室冬季生产果菜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温度低、寡日照、光照弱、湿度大。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满足黄瓜生长发育的温光条件,这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在我省是指10月中下旬播种育苗,12月下旬至翌年元月上旬定植,3月底始收,5月中下旬拉秧的一茬,是取得经济效益最高的一茬。现将定植后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温度管理定植后5-7天不放风,提高温度,促进缓苗;缓苗后,白天保持20-25...  相似文献   

7.
蚕豆可以与大麦、小麦、油菜等实行隔年轮种,也可以与小麦或葱、蒜、香菜、菠菜等过冬蔬菜间作,还可以与棉花、玉米、甘薯、西瓜等套种,套种共生期不宜太长,一般在前茬收获前15~20天播种。一、选择适宜良种 适宜河南种植的蚕豆良种有大青皮、大白皮、扁豆1号、扁豆2号和日本大板豆等。其中的大青皮品种由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种皮青色,一般每666.7m2(亩)产鲜豆荚700-750kg,或干籽粒150-180kg。干种子百粒重115~125g,是一种干青兼用型蚕豆。日本大白皮品种原名陵西一寸,1994年从日本引进。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高产、粒大、商品…  相似文献   

8.
陈松岩 《河南科技》2003,(6X):11-11
曝光温室作物一般于每年的5月底6月初拉秧,下茬种植一身在8~9月份,中间有近2个月的空闲时间,为了提高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充分发挥曝光温室的效益,可在曝光温室中进行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9.
三、定植 1.建棚,筑成净宽26~27米的宽畦(两畦埂中心距离),走道宽0.5-0.6米。畦中间每隔2.5米立一根0.9米高的细木桩。畦两头各埋一块地锚,用一根粗钢丝纵向架在小立拄上,拉紧,作为“脊檩”,然后在两条畦埂中间每0.4米插一根2米长的架竹,最后相向捏成弧形固定在钢丝上。两坡的弧度要高低一致,并且每坡都用两道与拱架垂直的竹竿连接固定,使其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高密度栽培的平栽,双行栽培的起垄(筑畦前起垄。大行距11-12米,垄高10厘米左右,起垄前垄下条施鸡粪15~2立方米,复合肥30-40千克)。定植前10天扣上棚膜,夜间覆盖草苫,以便提高棚内地温。  相似文献   

10.
荷兰豆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豆是近几年推广流行的一种蔬菜新品种。它荚大味美,清香甜脆,蛋白质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在黄河流域采用反季节栽培技术,可使其产量提高50%左右,上市时间可提前30天左右,亩增效益近千元。现将荷兰豆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整地施肥。黄河流域秋季棉花、水稻、地瓜等晚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翻地。整地时一次性施入优质土杂肥4000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0kg。按东西方向做成2m长的畦,畦宽20cm,畦埂高25cm,以待播种。2.适期播种。可选用荷兰翠丰豆角等大荚矮生品种。黄河流域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播种过早…  相似文献   

11.
一、品种选择选用黑龙长茄、玛当娜、菲斯丽、瑞马、牟尼卡、京茄1号、京茄2号、安阳大红茄等优质茄子品种。二、栽培方式与播期1.冬春季日光温室栽培。11月下旬温室播种育苗,2月下旬定植。  相似文献   

12.
<正> 百合是一种鲜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地下鳞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淀粉,具有滋补作用。既可药用,又能够食用。百合的适应性强,极耐旱,怕水渍,在温暖和冷凉地区均能生长,喜沙质壤土,潮湿低洼地不宜种植。百合的生长期将近一年,秋季播种在地下生长膨大,到来年春季才能发芽。根据这一特性,冬季可以利用行间套种一季白菜或萝卜,下年夏季还可套种瓜类。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一、精细整地。底肥宜用土杂肥、人粪尿和猪粪,不能用牛粪、鸡鸭粪等。施肥后深耕细耙,整平作畦,畦宽2米,畦间留33厘米的沟,地边也要留  相似文献   

13.
<正> 西葫芦套种香椿、荷兰豆进行秋冬温室栽培,收获时正值元旦前后,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较好的栽培模式。 西葫芦的栽培。选用丰产抗病,株形矮小紧凑、雌花节位低的早育一代良种。10月10日,采用营养钵育苗,11月15日幼苗三叶一心时大小行定植,大行行距180厘米,小行行距50厘  相似文献   

14.
在塑料大棚或温室栽培中,肥料不易随水流失。除一部分肥料被作物吸收外,剩余肥料基本全部残留在土壤中,磷肥被土壤吸附,硝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等积聚土壤表层,浓度过高,对作物造成危害。同时,棚、室内温度较高,随水分蒸发将盐分带至地表,损伤作物根系和妨碍根对养分的吸收,形成盐害。一、盐害症状。盐害严重时,黄瓜、番茄、辣椒表现植物矮小,叶片色浓,叶边翻卷,根毛少并呈锈色。黄瓜茎生长点萎缩。心叶失绿,中上部叶片带出现叶绿变黄、中下部叶片叶肉凸出,叶绿下卷还能使黄瓜植株体内糖氮比降低,引发霜毒病,并造成早衰减…  相似文献   

15.
<正> 怀菊花是焦作市武陟县四大怀药之一。怀菊花主要有大菊花(白色),小菊花(黄色)两种。其中,小菊花清甘浓香,药用价值较高,但产量略低。主要栽培方法如下: 1、整地:以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优。怀菊花不宜连作,可与小麦、油菜、玉米等农作物间作或轮作。前茬收获后,深耕22-28厘米,并作48-70厘米宽的畦。每亩施入有机肥料2000-3000公斤。 2、繁殖:①分株繁殖方法一:上一茬怀菊花收获后,留根不动。翌年清明后,将植株连根刨起,分开,直接栽种或栽在苗床上,按行株距20厘米×10厘米穴栽,每穴4-5株,待麦收后再定植大田。方法二:菊花收获后,另开一沟,将植株的根栽在沟  相似文献   

16.
张湛  张玉顺 《河南科技》2001,(11):21-21
膜下沟灌是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温室的栽培特点而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是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持续发展综合技术研究”开展的研究内容之一。该方法将传统的窄行地面灌水沟进行地膜覆盖,改明灌为暗灌。以温室栽培黄瓜为例,定植后沟上铺膜进行露秧压膜。经与滴灌相比,该灌水方法具有改善温室小气候、投资少、便于操作、节水增产等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1)膜下沟灌因有地膜覆盖,棵间蒸发量减小,需水量、灌水量都小于滴灌,与 滴灌相比,省水7(2)由于采用地膜覆盖, 与滴灌相比除具有保墒作…  相似文献   

17.
保护地主要指温室和塑料棚,作物以蔬菜为主。保护地栽培作物比露天栽培作物病虫害发生较多,通常情况下,病害多于虫害。利用植保机械防治保护地栽培作物病虫害,是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保护地选择的植保机械主要有喷雾机、热烟雾机、常温烟雾机和喷粉机,简要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霜霉病是一种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发病时间长。尤其是大棚或温室栽培,的黄瓜,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黄瓜霜霉病只危害叶片。子叶期发病子叶正面出现不规则的枯黄斑,严重时干枯。成株期发病叶的正面产生小浸状黄色或深绿色的小斑点,后逐步扩大,由黄变淡褐色。由于受叶脉的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出现灰色或灰紫色霉状物。倘若不抓紧防治,势必导致瓜苗早衰,果少果小。  相似文献   

19.
<正> 蔬菜塑料大棚周年多茬利用,能充分发挥大棚设备、土地、光热、时间和空间的作用,提高大棚的利用率,提高大棚的蔬菜总产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棚蔬菜栽培是一种高度集约的栽培方式,多  相似文献   

20.
云长 《河南科技》2005,(11):35-35
HT-1型二氧化碳发生器 该产品由太原市农机研究所研制生产,主要用于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产品从结构上实现了人为定量的控制,在使用中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气肥扩散均匀、一次性投资小。晴天早上卷帘后使用一次;阴天减半或不用;雪天不用。根据温室体积大小不同,一般每天运行成本在0.7元左右,可节省农药10%-20%,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增施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使温室作物增产30%以上。CF-3.5型温室病害防治机该机由太原市农机研究所研制生产,采用臭氧灭毒原理对温室病害进行无残留防治,2003年列入太原市政府无公害蔬菜生产实施项目。该机具有自动定时控制功能,可满足冬、春两季不同作业时段的农艺要求,提高防治效果。对蔬菜类气传和土传病害的防效分别可达90%、73%以上,节省农药60%~90%,是温室蔬菜无公害生产的主要科技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