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系统分析了硝化条件对泥炭腐植酸中反应性官能团含量的影响,讨论了腐植酸反应性官能团在硝化反应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泥炭腐植酸的反应性官能团总酸性基和羧基在硝化反应中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酚羟基只是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2.
生活污水处理中胞外聚合物对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原水,在室温下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了蛋白质、多糖、蛋白质与多糖含量比(P/C)及胞外聚合物(EPS)总量对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的影响,建立了各影响因素与浊度和容积指数(SVI)的二项式非线性回归方程,并分析了各组元与絮凝沉降性能的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EPS含量增大使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明显变差,与浊度和SVI的非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83和0.785;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增大导致浊度和SVI均呈增长趋势,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降低;P/C增大仅降低了活性污泥的絮凝性能. 结合DLVO理论分析认为,EPS及其组分对活性污泥絮凝沉降的作用机理是长程范德华引力和双电层重叠时静电斥力相互叠加后最终表现为引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合成的阴离子型共聚物研究了青霉素发酵液中可溶性蛋白质的沉降行为.同时考察了发酵液中部分蛋白质被除去后,液液萃取过程中乳化程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含反应性官能团的高分子共聚物能有效地除去青霉素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减轻液液萃取过程中的乳化程度,从而提高青霉素的提取率,同时减少废渣的产生.高分子共聚物的组成对发酵液中蛋白质的沉降和有机相破乳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罗乐 《安徽化工》2013,39(3):33-36
为了研究药剂配方在煤泥水处理中对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探索出最佳的药剂配方,以实现洗水的闭路循环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选用原生煤泥进行絮凝沉降试验,针对煤泥水难处理的特点,采用XRD和激光粒度仪分析了煤泥的矿物组成和粒度分布,并通过正交试验探索最佳的药剂配方。结果表明:煤泥水粘土类矿物含量较多,细粒煤泥含量相对较高;较为合理的药剂组合: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M=1400万)用量为14g/m3和石膏260g/m3,对浓度为100g/L的煤泥水沉降效果较好,此时沉降速度2.05mm/s,上清液透光率为91.5%。  相似文献   

5.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丙烯酸、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为单体,分别合成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丙烯酸/丙烯酰胺(AA/AM)、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IPPA/AM)二元共聚物以及不同配比的丙烯酸/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AA/IPPA/AM)三元共聚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含有相同基团的共聚物阻垢剂与复配型阻垢剂以及不同组成的共聚物阻垢剂对CaCO3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同一分子链上的基团间具有较好的阻垢协同效应,且基团组成不同,其阻垢协同效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阴离子对电絮凝浮选处理钻井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阴离子对电絮凝浮选处理钻井废水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加盐类能提高处理效果,不同阴离子盐类影响不同,Cl^-较SO4^2-的效果好。电絮凝浮选处理钻井废水时应适当地向废水中加入一些NaCl,这样,即能提高溶液的电导率,降低电解电压、电耗和能耗,提高电能效率和电压效率;同时,Cl^-的存在又能防止、减缓或消除电极钝化,保证阳极正常溶解和电絮凝浮选处理废水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7.
肖武  余江龙  韩艳娜 《煤炭转化》2014,37(4):1-4,37
褐煤中的含氧官能团与褐煤中的水分具有较为明显的交互作用.利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盐酸及双氧水对褐煤进行化学改性,通过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分析改性褐煤样品中水分特性的变化,同时结合FTIR手段分析对改性前后的煤样化学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改性后样品中自由水及结合水分的含量增加,盐酸溶液改性后样品水分冻结特性与原煤基本相同,双氧水溶液改性后的煤样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结合水基本消失.FTIR表征结果表明,—OH官能团增加是影响煤样中自由水及结合水分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针对选煤厂循环水浓度高,煤泥水难沉降的特点,研究了煤泥水pH值对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水絮凝沉降应选择中性或偏酸性的环境;非离子型PAM、阳离子型PAM和阴离子型PAM在不同pH值的煤泥水中絮凝沉降效果不同。非离子型PAM在pH值为9,阳离子型PAM和阴离子型PAM在pH值为5时絮凝沉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酸度下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混合物。比较了两种酸度下 ,毛细管电泳分离谱图、分离原理以及分离重复性的不同 ,描述了毛细管区带电泳对于蛋白质的分离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与丙烯酰胺(AM)共聚反应的原料投加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引发剂用量,制得不同性状的共聚产物(PDA),使用高岭土悬浊液对产物絮凝性能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在0.07%的过硫酸钠引发下,50℃条件下反应4h得到的共聚物PDA絮凝除浊性能最佳;同等用量的PDA比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具有更优的絮凝除浊效果;PDA与无机絮凝剂硫酸铝联合使用时,硫酸铝可显著提升PDA的絮凝除浊效果。本研究有利于系统认识DMDAAC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混凝特性,为其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活性染料的发展,介绍了新的活性染料中间体的结构和合成方法,以及由它们合成的活性染料。  相似文献   

12.
异种双活性基染料湿摩擦牢度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晓琴  章杰 《染料与染色》2005,42(4):37-41
影响异种双活性基染料湿摩擦牢度主要有四个基本因素:染色基质的可染性、活性染料的化学结构、洗涤效率和助剂因素。提出了棉坏布预处理、使用助剂、提高染料的固色率和吸尽率、提升力等9项改进此类染料湿处理牢度的措施。有3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3.
含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含异双活性基的活性染料的品种和合成工艺,提示了若干尚未公开的活性染料的化学结构合成工艺涉及单、双偶氮类、蒽醌类、酞菁类、甲脂类和三苯二噁嗪类染料,色谱从黄到黑,从单一结构到拼色染料品种,其化学反应涉及了重氯化、偶合、各种缩合及金属络合等。详细阐述了各类反应的工艺条件和特点。含氟活性基和溴代丙烯酰胺活性基的染料将成为开发热点。有16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多活性基低温活性染料的染色工艺,探讨了温度和碱剂对染色深度的影响.采用该工艺,织物的染色深度优于中高温条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各项牢度也能达到传统工艺要求.该工艺不但能够减少能耗和助剂成本,也减小了污水处理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在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的作用下,用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功能性单体缩水甘油酯、有机硅共聚合成了性能优异的丙烯酸乳液,并对其玻璃化温度、合成条件和成膜后的性能作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马辉  赵涛 《染料与染色》2011,48(5):11-15
本文以聚乙烯亚胺为高分子骨架,通过与活性嫩黄X-RG反应,制备了一种高分子活性染料,然后再对所得染料进行季铵化改性,最终得到一种新型高分子阳离子活性染料。对该染料的耐溶剂性、酸碱性和溶解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高分子阳离子活性染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无盐染色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浸染,上染率90%,固色率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C.I活性红261及C.I活性红240固色温度对棉纤维染色固色率的影响,同时采用液相色谱对染色模拟过程各组分的变化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C.I活性红261上染率比C.I活性红240高提高CI活性红261染料固色率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固色温度C.I活性红240的固色率受温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ω-Formyl-functionalized polystyrenes can be synthesized in quantitative yield by reacting poly(styryl)lithium (M n = 2 × 103?8 × 103 g/mol) in benzene with a 0.1?0.4 molar excess of 4-morpholinecarboxaldehyde followed by methanol termin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to methanol.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ω-formyl-functionalized polystyren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ydroxylamine end-group titration,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both 1H and 13C NMR spectroscopy. The mechanism of the functionalization was studied by trapping the tetrahedral α-amino alkoxide intermediate with diphenylphosphinic chloride.  相似文献   

19.
In polymeric composites, re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fiber surface are assumed to enhance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fiber-matrix interface greatly by forming covalent bonds with the matrix. To test this assumption, we sought to promote covalent bonding at the aramid fiber-epoxy matrix interface by attaching flexible reactive pendent groups to the fiber surface. Other factors that could affect interfacial adhesion were kept constant, i.e., surface energy and surface topography.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ed a pendent group attachment level of 1.5 to 4.5 groups per 100 Å2 of fiber surface, a level that agrees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amount. Surprisingly, in adhesive performance tests, the presence of these reactive pendent groups did not improve the fiber-matrix interface strength. Specific chemical tests for covalent bond formation between the terminal amine of the pendent group and the epoxy molecule showed that covalent bonding did not occur, thus explaining the unexpected lack of improvement in adhesiv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滴定法,结合傅里叶红外分析,研究低阶煤显微组分对混煤含氧官能团析出及转移规律的影响,分析低阶煤镜质组分和惰质组分对混煤含氧官能团交互作用及析出转移规律的影响. 结果表明,混煤中酚、醇、醚、酯的C-O含氧官能团在热解温度达600℃时脱除达到基本稳定;400~600℃析氧率逐渐增加,之后稳定在30%左右,700℃后氧析出完全. 加入低阶煤使混煤热解过程中氢流失少于氧流失,有利于提高胶质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