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6例胰岛细胞瘤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结果胰岛素瘤4例,大小为1.5~2.5cm。平扫3例呈等密度,1例呈等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高密度,3例门静脉期均呈稍高密度,1例门静脉期呈相对低密度。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大小为2.6~5.0cm,平扫呈不均匀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胰岛细胞瘤具有一定的CT转征。螺旋CT三期扫描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及其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SCT多期增强检查在胰岛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岛细胞瘤的MSCT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增强后多期强化特点。结果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2例,均为胰岛素瘤,平扫与正常胰腺分界不清,1例可见钙化,12例增强后均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略下降,延迟期病灶密度与正常胰腺相近;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增强扫描均呈周边明显强化,肿瘤内部不均匀强化。结论 MSCT多期成像中动脉期及静脉期对胰岛细胞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比较T1WI,T2WI,DWI和动态增强四个序列对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 6例患者中,其中1例有5个病灶,共10例病灶。病灶最大径平均值为2.12cm,在T1WI中3例低信号,5例稍低信号,2例等信号。在T2WI中6例高信号,2例稍高信号,2例信号不均匀,表现为等/高混杂信号;DWI中,去除囊变坏死等部分,10例均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方式有以下几种:6例病灶整个动态扫描周围表现为均匀轻中度强化,2例病灶动脉期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门脉和延迟期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周围正常胰腺实质信号,2例病灶中央明显囊变坏死,囊变坏死区无强化,周围呈持续性环状强化。结论多数胰岛细胞瘤TIWI上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动态增强上MRI动脉期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4.
殷敏敏  徐丽艳  余永强 《安徽医药》2017,21(7):1220-1222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磁共振(MR)表现,提高术前诊断,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其中17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6例行DWI扫描并测量ADC值.结果 17例血管外皮瘤中16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脑内多发病灶,病灶边界清晰,14例病灶呈分叶或浅分叶状.MR平扫T1WI:8例呈混杂信号,3例呈稍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T2WI:10例呈混杂信号,4例呈等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1例呈高信号;FLAIR:病灶呈等或稍高信号.行DWI扫描6例病灶中5例实质部分呈低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16例呈不均质明显强化,8例可见明显坏死囊变,7例瘤体内可见出血信号,15例肿瘤体内或边缘可见散在小囊状或多发迂曲的流空血管影.14例肿瘤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信号.结论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DWI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脑转移瘤MRI影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的MRI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MRI资料完整的脑转移瘤35例,患者均进行T1WI、T2WI平扫及增强扫描,T2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轴位扫描。结果:35例中发现51个病灶,其中额叶18个,颞叶9个,顶叶10个,枕叶7个,小脑5个,丘脑2个;T1W1 19个病灶呈等信号,29个病灶呈低信号,3个平扫显示不清;T2W1 38个病例呈高信号、13个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35例病灶中5例呈斑片样强化形式,环形强化10例,不规则结节样强化6例,14例显示2种或2种以上强化形式。结论:脑转移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平扫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T2FLAIR、DWI扫描对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CC)的MRI表现及其误漏诊原因。方法 收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CC(其中术前MRI误漏诊3例),常规行T1WI和/或准T1WI、T2WI和/或脂肪抑制T2WI;加行动态增强扫描10例,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10例。常规行横断面扫描,辅以冠状及矢状面扫描。结合手术及病理所见分析MRI表现。结果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RI主要表现为不规则浸润性占位,T1WI均呈混杂低信号,实质部分呈略低信号,坏死、囊变区呈低信号,间杂扩张的小胆管或黏液湖呈更低信号。T2WI均呈混杂的高信号,实质部呈略高信号,坏死、囊变区及扩张小胆管与黏液湖呈明显高信号。多可见病灶内或周围扩张小胆管。动态增强扫描示动脉期病灶强化不明显或病灶边缘及部分实质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扫描病灶呈进行性、向心性强化。MRCP可见病灶区胆管走向杂乱、僵直、各种形态截断狭窄及病灶周围小胆管扩张。MRI漏诊原因:例1为多次胆道结石术后残余结石并发PCC,且部分PCC坏死囊变区感染形成肝脓肿。例2为多次胆道结石术后再发肝内外胆管结石,并发肝硬化、PCC,且PCC多发坏死囊变。例3为肝内外胆管、胆囊多发结石并炎症,右肝明显萎缩并发PCC。结论 PC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必须平扫、动态增强、MRCP相结合分析,排除合并胆道结石与肝脓肿的影像干扰,方可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7.
刘智明 《沈阳部队医药》2005,18(2):88-88,F004
为鉴别低密度肾脏透明细胞癌与单纯性肾囊肿,回顾性总结单纯性肾囊肿21例和肾脏透明细胞癌13例的影像学资料。34例的诊断经手术证实13例,穿刺及临床随访证实21例。结果表明,单纯性肾囊肿超声及螺旋CT均显示为低密度病灶;增强CT检查17例显示无强化囊性病灶;MR检查6例,信号强度均匀,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透明细胞癌超声及螺旋CT均显示为低密度病灶;增强CT检查13例,病灶均呈不均匀性强化;MR检查11例,信号强度不均,T1WI为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性高信号。结论:超声及螺旋CT对肾脏透明细胞癌与单纯肾囊肿难以鉴别,增强CT可以发现病灶内不均匀性强化,MR检查T2WI像上可以发现病灶内信号高低不均,二者结合可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汪兰  周国平 《安徽医药》2014,(8):1513-1515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治疗。结果 22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上分三型:囊肿型8例(8/22),囊肿伴结节型12例(12/22),实体型2例(2/22)。18例(18/22)肿瘤全切,3例(3/22)肿瘤次全切,1例(1/22)大部切除。肿瘤囊性部分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结节及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14例,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14例。增强扫描表现:肿瘤实性部分及结节,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囊壁明显强化20例,轻度强化2例。肿瘤边界清楚,瘤周无水肿。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属良性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均行MRI的T1WI、T2WI、DWI、增强序列扫描。结果鞍区生殖细胞瘤呈较均质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 DWI为高信号,增强呈较均匀强化;鞍区生殖细胞瘤均有垂体柄增粗达15 mm以上和垂体后叶正常短T1高信号消失;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侵犯范围不同分为3类:垂体柄增粗病灶、V形或Y形病灶、不规则形肿块,所占比例分别为2/12(16.7%)、6/12(50.0%)、4/12(33.3%);1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沿穹窿播散;12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中枢性尿崩症。结论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并能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形态、信号特点、累及范围及播散灶,再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1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MRI资料,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为单发,共21个病灶均为实质性肿块,平均直径(6.3±1.1)cm,包膜完整清楚呈圆形,边界清晰。T1WI均呈等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或云絮状高信号。增强期肿块强化为明显低信号。所有患者病理结果均未见肿大淋巴结。镜下瘤细胞由成束的短梭形细胞组成,胞质由于含脂质而呈空泡状。结论: MRI影像与OT的病理较为符合,有助于OT术前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刘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363-3364
目的:探讨利培酮和氯氮平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一定的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1h或4 h)下,以1μmol/L利培酮和氯氮平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细胞,以单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后胰岛细胞的凋亡率,并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利培酮作用于胰岛细胞1h和4h后,细胞凋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作用于胰岛细胞1h和4h后,细胞凋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作用于胰岛细胞4h后与作用1h后相比,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可以诱导离体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导致胰岛细胞DNA含量减少,而利培酮在本研究中引起离体胰岛细胞发生凋亡的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联合胰岛素治疗对初诊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初诊糖尿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采用4次皮下胰岛素强化治疗(RI组)、依帕司他联合4次皮下胰岛素强化治疗(RI +EP组),并进行3个月的治疗和随访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 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β)值.结果 RI组22例、RI +EP组23例均完成了治疗3个月的随访评估.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MDA水平及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FINS、2 h INS、SOD水平及HOMA-β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RI +EP组的FINS、2 h INS、SOD及HOMA-β高于RI组,MDA低于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8、2.536、3.021、2.343、2.122,均P<0.05),FPG、2hPG、HbA1C、HOMA-IR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OMA-β与SOD水平均呈正相关(r=0.888,r2=0.783,均P<0.01).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糖尿病,有效抑制氧化应激,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效果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细胞自身抗体和临床生化指标、尿异形RBC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5(OH)D水平将73例LADA患者分为3组,A组为正常组,B组为不足组,C组为缺乏组,另选取6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一般临床资料、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生化指标、尿异形RBC率,比较各组别检验结果差异;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别间某一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差异;将胰岛细胞抗体分为1种抗体、≥2种抗体两类,比较A组、B组、C组间胰岛细胞抗体数量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LADA患者25(OH)D水平与生化指标、尿异形RBC率、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数量的相关性。结果A、B、C组临床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体重指数(BMI)、空腹C肽(FCP)、餐后2h C肽(2hFCP)均低于对照组(P<0.05);C组2hFCP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尿异形RBC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均高于对照组,C组尿异形RBC率、2hPG高于A组、B组,C组HbA1c高于A组,B组HbA1c、2hPG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5种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种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高于C组,≥2种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3,P=0.02)。LADA患者25(OH)D水平与尿异形RBC比率、HbA1c、FPG、2hPG、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数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0.42、-0.47、-0.35、-0.36;与FCP、2hFC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0.27。结论25(OH)D水平缺乏组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数量高于正常组。随着25(OH)D水平降低,LADA患者FCP、2hFCP降低,尿异形RBC比率、HbA1c、FPG、2hPG水平增高,胰岛细胞抗体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胰岛不同月龄组大鼠胰岛A和B细胞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胰岛细胞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定量方法对不同月龄组大鼠胰腺组织不同部位的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幼年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免疫反应阳性染色面积大于成年组和老年组;幼年组大鼠胰岛细胞的数量多于成年组和老年组;大鼠胰尾胰岛细胞的免疫反应阳性染色面积大于胰头和胰体,大鼠胰尾胰岛细胞的数量多于胰头和胰体.结论幼年鼠胰尾的胰岛细胞功能好、数量多,认为在胰岛移植手术中对供体的选择应以幼年胰尾的胰岛细胞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免疫印迹法(IB)和放射免疫沉淀法(RIP)在胰岛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差异.方法 IB和RIP分别测定本院55例和外院218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水平;再从218例外院患者中随机抽取24例,用IB和RIP分别检测血清中GADA和IA-2A,评价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结果 IB和RIP检测IA-2A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GADA、IAA总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GADA和IA-2A的抗体总阳性率为91.7%,高于单一方法的检测结果.结论 IB检测GADA和IAA的敏感性明显低于RIP,且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时相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本院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那格列奈治疗,周期为2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患者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及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①那格列奈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各时段血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较明显降低(P〈0.05)。②治疗后,血浆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为(6.1±1.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口服糖耐量试验30、60min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2个月后胰岛素分泌峰值出现在60min,180min时恢复到较低水平。结论:那格列奈能够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促进早时相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7.
李玉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52+54-52,54
目的 分析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8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胰岛B细胞的功能.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糖控制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细胞功能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有改善的作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受损者(IGT)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不同。方法参照2003年ADA专家委员会建议标准,选择正常糖耐量者(NGT)51例,空腹血糖受损者30例,糖耐量受损者27例。测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及OGTT5点血糖值及胰岛素值。采用HOMA-IR评价IR,HBCI、△I30/△G30、MBCI分别评价基础状态下及糖负荷后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校正年龄、性别、BMI后,IFG、IGT组HOMA-IR均明显高于NGT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HOMA-IR与IFG组比较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等因素后,IFG组HBCI较IGT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MBCI较IFG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I30/△G30与IFG组比较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与糖耐量受损人群均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主要表现为基础胰岛素分泌缺陷,而糖耐量受损人群为胰岛素早期分泌受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用降糖灵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大鼠空肠胆碱能神经功能及形态改变,探讨胰岛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之间的内在联东。方法将73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实验组肌注1%降糖灵盐液5ml/kg,分别于注药后1、2、3、4、5、6d观察大鼠空肠平滑肌肌电变化,并同体取材观察空肠肌问神经丛中清亮小泡。结果注射降糖灵后1d肠电快波频率及快波出现率开始减少,3~4d减少最明显(P<0.01),5~6d逐渐增多。上述改变与空肠肌间神经丛中清亮小泡数量减少呈显著正相关(r=0,90,P<0.01)。结论胰岛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功能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降糖灵对胰岛A细胞毒性作用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降糖灵对胰岛A细胞毒性作用的选择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及体视学方法,研究大鼠肌注降糖灵50mg/kg后胰岛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肌注降糖灵2d后胰岛A细胞有损伤改变(P<0.05),4d后恢复,胰岛内B细胞,D细胞,PP细胞及外分泌部无明显变化,结论:降糖灵可选择性破坏大鼠胰岛A细胞,病变稳定,选择性高,是进一步研究A细胞功能的理想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