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达平 《医学信息》2008,21(6):928-93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对策,从而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方法 通过住院病历调查.对10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停服药、减量、改药等不遵医行为而使病情复发再住院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的不遵医行为使精神分裂症复发住院高达62%.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家庭与社会应多关注精神病人,这也是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到重要保障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强化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和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和康复的作用.方法 对100例显效出院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先后出院的顺序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50例.教育组出院后进行定期家庭随访、电话咨询、集体座谈等多种形式的强化健康教育,定期评价其遵医行为,及时纠正不遵医行为并给予指导;对照组出院后不予干预.两组分别于出院后1月,6月,12月对遵医行为和BPRS,SDS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教育组在出院后6月和12月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PRS、SDSS在出院6月、12月时评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促进其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减少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知识强化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采取知识强化教育,治疗结束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依从性的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遵医行为调查表,内容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按医嘱用药、血糖监测、定期门诊5个遵医行为项目。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76例能完全遵医,对照组能完全遵医患者44例,两组患者遵医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知识强化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由科内心内科专家及高年资护理队伍设定的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宣教方式进行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实验组遵医行为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使患者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社会家庭支持率较高,有利于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参考组(4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讲座、电话回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参考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内遵医行为。结果治疗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参考组(<0.05);且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参考组(<0.05)。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遵医行为,良好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分析肾移植病人不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 对185例肾移植病人或家属进行交谈与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结果 文化程度、自身素质、心理素质、经济状态与遵医行为呈正相关,与移植后时间长短呈负相关.结论 只有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才能提高肾移植病人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心理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心理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方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进行为期4用的心理教育并随访1年,比较BPRS、SI、GAS、SDSS及复发、服药情况。结果心理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的康复作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作用优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结论对精神分裂症越早进行心理教育康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教育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在进行教育干预后通过跟踪随防1/2-1年,观察具遵行为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具原因.结果 进行系统教育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提高,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系统的教育干预可明显提高哮喘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的特征及相关的精神病理学差异。方法采用自编犯罪学调查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62例凶杀案,与已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64例凶杀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凶杀行为的主要原因均为幻觉、妄想,但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被害妄想(χ2=9.63,P<0.01)及病理性防卫更为突出。作案动机中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动机多见(χ2=10.50,P<0.01),已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现实动机增多(χ2=8.11,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凶杀行为的犯罪学特征相对稳定。精神病理症状早期识别及有效治疗对于预防凶杀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的特征及相关的精神病理学差异.方法 采用自编犯罪学调查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62例凶杀案,与已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64例凶杀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凶杀行为的主要原因均为幻觉、妄想,但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被害妄想(x2=9.63,P<0.01)及病理性防卫更为突出.作案动机中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动机多见(x2=10.50,P<0.01),已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现实动机增多(x2=8.11,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凶杀行为的犯罪学特征相对稳定.精神病理症状早期识别及有效治疗对于预防凶杀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功能的影响。同时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89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44例)与氯丙嗪组(45例),疗程8周,治疗前及8周末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韦氏成人记忆测验(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测定。结果 89例患者在8周治疗后PANSS总分明显下降,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所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认知功能损害。8周后,利培酮与氯丙嗪两组患者成绩均明显提高,而利培酮组的改善显著优于氯丙嗪组。结论 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之一,利培酮对其的治疗作用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延伸服务对慢性胃炎患者的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组60例患者出院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60例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与延伸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以及1年内再住院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可明显优化患者遵医行为,并且降低再住院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院外康复技能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PCI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院外康复技能教育,均于患者出院后第12个月末采用自行设计的《冠心病患者康复技能调查表》及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脏康复阶段服药、饮食、运动、戒烟限酒、按时复诊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的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康复技能教育,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和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精神药物利培酮治疗、病情监控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行为治疗和健康教育,3个月后评估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率78.00%(39/11)、治疗有效率86.00%(43/50)分别较对照组58.00%(29/50)、68.00%(34/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6,4.574;P0.05);观察组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QLS)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及总分分别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8,-2.372,-2.518,-3.449;P0.05)。结论 :行为治疗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临床疗效,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作评定工具,对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与42名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生活事件和正性生活事件及生活事件总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不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危险知识、危险信念与行为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脑卒中危险知识问卷、脑卒中危险信念问卷和脑卒中行为改变问卷对241名老年脑卒中患者施测。结果:①老年脑卒中患者危险知识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②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在生活方式和遵医服药上均做出了显著性的改变,但行为改变的程度仍有待提高;③危险因素知识与生活方式改变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危险信念与生活方式改变及遵医服药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危险信念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改变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危险信念对其行为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痤疮患者行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1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行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临床诊断为痤疮的患者及家属临床资料,按治疗病例序号,单数患者及家属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5-ALA-PDT疗法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及对痤疮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家属的同步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患者智力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力变化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用WAIS -RC成人智力量表及MMPI临床量表对 3 0 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 ,并以病程和首发年龄为指标对事前智商和实际智商进行分析。结果 :18岁前起病者事前智商较低 ,不同病程的患者间智商无明显差异。MMPI中疑病、精神病态、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等分量表分在智商差值最大的 2组较相对较小的 0组和 1组为高。结论 :首发年龄、人格特征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力损害有一定影响 ,病程对智商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同时观察其遵医行为的改善状况。方法选择2008年来我院健康检查并分娩的118例GDM孕妇实施健康教育,2个月后比较教育前后GDM孕妇血糖水平及遵医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GDM孕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较教育前明显下降(P〈0.01);健康教育后GDM孕妇的遵医行为(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体重、定期血糖监测)较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帮助GDM孕妇正确认识妊娠期糖尿病,了解其相关知识,有利于GDM孕妇遵医行为的改善,进而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
赵芳  张玉细 《医学信息》2009,22(9):1860-1862
目的 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对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38例急性心肌梗塞、18例房间隔缺损、48例室间隔缺损、29例动脉导管未闭、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家庭支持系统,采用心理干预、健康教育与家庭随访等方式进行6个月的家庭健康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变化. 结果 开展家庭健康干预6个月后,94.8%的患者失望心理状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遵医服药知识知晓率由52.33%上升到97.92%,遵医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其中规律三餐清淡饮食由干预前50.77%上升到干预后的96.89%,控制腰围由干预前32.64上升到干预后的93.78%.9项调查中干预前后存在统计学明显差异.(P<0.001)结论 开展家庭健康干预可明显提高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遵医行为,并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