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微管蛋白在体外牵张刺激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骨架微管蛋白在牵张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牵张培养的心肌细胞 ,采用3H 亮氨酸掺入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反映心肌细胞肥大指标和活心肌细胞数目 ,激光共聚焦定性、定量微管蛋白的合成和分布情况。结果  2 0 %的持续性牵张引起心肌细胞的3H 亮氨酸掺入量 [12h为 (1870 0± 112 5 )cpm ,2 4h为 (2 0 15 5± 193 7)cpm],与对照组 [12h为 (112 2 7± 12 6 5 )cpm ,2 4h为 (12 10 7± 2 2 2 7)cpm]比较显著增加 ,微管解聚剂秋水仙素 (4μmol L)可以明显抑制3H 亮氨酸掺入量 [12h为 (12 92 7± 14 2 6 )cpm ,2 4h为 (132 7 8± 97 4 )cpm]。牵张 12h即可见微管蛋白荧光强度增强 ,2 4h部分细胞呈现微管蛋白结构坍塌 ,纹理模糊 ,荧光强度分布不均 ,微管蛋白最高光密度值 16 0 0 (任意单位 ) ,可被 4 μmol L秋水仙素抑制。 结论 细胞骨架微管蛋白系统是牵张刺激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反应的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探讨其作用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 以培养的新生SD大鼠的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用图象分析法、3H-亮氨酸掺入法、考马斯亮蓝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评价拉西地平对CTGF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及其与ERK1/2的关系。结果 ①以50 ng/L的CTGF作用24 h后,心肌细胞表面积为(1 812.52±168.73)μm2,与对照组(689.31±96.58)μm2比较显著增加(P<0.01);5、10、25及50 μmol/L拉西地平干预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分别为(1 476.52±156.73)μm2、(1 120.39±149.68)μm2、(926.10±101.44)μm2及(739.81±91.55)μm2,与CTGF组比较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1)。②以50 ng/L的CTGF作用24 h后,心肌细胞的3H-亮氨酸掺入率为(2 368.72±122.45)cpm/孔,与对照组(950.26±89.43)cpm/孔比较显著增加(P<0.01)。 5、10、25及50 μmol/L拉西地平干预组的心肌细胞的3H-亮氨酸掺入率,分别为(2023.12±106.15)cpm/孔、(1629.15±103.46)cpm/孔、(1302.19±98.53)cpm/孔及(1 055.72±90.96)cpm/孔,与CTGF组比较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1)。③以50 ng/L的CTGF作用24 h后,心肌细胞蛋白的含量为(1.692±0.203)ng/细胞,与对照组(0.622±0.068)ng/细胞比较显著增加(P<0.01);5、10、25及50 μmol/L拉西地平干预组的心肌细胞蛋白的含量分别为(1.269±0.167)ng/细胞、(0.923±0.119)ng/细胞、(0.766±0.085)ng/细胞及(0.682±0.063)ng/细胞,与CTGF组比较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1)。④50 ng/L CTGF组的心肌细胞p-ERK1/2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5 μmol/L、10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拉西地平干预组心肌细胞p-ERK1/2的表达强度与CTGF组比较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心肌细胞t-ERK1/2的表达在各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拉西地平可抑制CTGF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RK1/2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对血管升压素 (argipressin ,AVP)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 (CFs)增殖及p2 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培养的新生Sprague Dawley(SD)大鼠CFs为实验模型 ,四氮唑盐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分析仪 (FCM)技术测定细胞周期及p2 7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 :① 10 0 0 0U/mlIL 6作用于CFs 4 8h ,MTT法A值 (0 .38± 0 .0 1)显著高于基础状态组 (0 .32± 0 .0 1,P <0 .0 1) ;10 -7mol/LAVP和 10 0 0 0U/mlIL 6共同作用组CFs的A值 (0 .4 1± 0 .0 1)也明显高于AVP单独作用组 (0 .39± 0 .0 1,P <0 .0 1)。②IL 6作用组CFs的S期细胞百分率 (13.0 %± 3.5 % )和细胞增殖指数 (PI) (2 9.4 %± 1.9% )均高于基础状态组 (7.5 %± 1.0 %和 2 6 .0 %± 1.0 % ,P <0 .0 1) ,G0 /G1期细胞百分率 (70 .6 %± 1.9% )低于基础状态组 (74 .0 %± 1.0 % ) ;AVP +IL 6组CFs的S期细胞百分率和PI分别为 18.8%± 1.5 %和 35 .2 %± 1.6 % ,明显高于AVP组 (15 .5 %± 1.4 %和 31.4 %± 1.5 % ,P<0 .0 1) ,而G0 /G1期细胞百分率 (6 4 .8%± 1.6 % )明显低于AVP组 (6 8.6 %± 1.5 % ,P <0 .0 1)。 (3)IL 6组CFsp2 7蛋白表达阳性率 (72 .6 %± 2 .5 % )明显低于基础状态组 (78.4 %±  相似文献   

4.
褪黑素对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T)对过氧化氢 (H2 O2 )损伤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原代心肌细胞 ,用生化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 DH)浓度 ,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存活率 ,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中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10 0 μmol/ L 的 H2 O2 使培养液 L DH漏出量和心肌细胞中 MDA含量明显增加 (分别为 6 .5± 1.6 vs 2 4.8± 1.7U / m l和 1.2 3± 0 .0 5 vs 3.6 5± 0 .2 0 nmol/ 10 6 cells,P<0 .0 1) ,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 (96 .0 %± 1.8% vs 6 0 .0 %± 3.2 % ,P<0 .0 1)。加入 MT后 ,培养液 L DH漏出量和细胞 MDA含量明显降低(分别为 10 .2± 1.3U / ml和 1.5 9± 0 .0 9nm ol/ 10 6 cells) ,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 (90 .0 %± 2 .2 % ) ,与 H2 O2 处理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均 P<0 .0 1)。结论 :MT能对抗过氧化氢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其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幽门螺杆菌 (Hp)cag致病岛 (cagPAI)含 30多个基因 ,HpcagⅠ与cagⅡ中许多基因能增加胃上皮白细胞介素 8(IL 8)基因转录与IL 8蛋白分泌。本研究观察HpcagⅡ中ORF10基因对胃上皮细胞IL 8基因转录的影响 ,以验证HpcagPAI中某些基因下调IL 8基因转录及表达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cagⅡORF10基因缺失 ( ORF10 )Hp突变株及带有IL 8报告基因的人胃癌细胞系L5F11,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荧光素酶 (IL 8转录 )活性 ,用ELISA法测定IL 8蛋白浓度。结果  3株 ORF10Hp菌株 (2 8 1,2 8 2 ,2 8 3)诱导荧光素酶活性较亲代菌株 2 6 6 95显著增加 [分别为 2 8 1:(1.4 9± 0 .2 7)× 10 6cpm ,2 8 2 :(1.33± 0 .2 8)× 10 6cpm ,2 8 3:(1.33± 0 .2 9)× 10 6cpm ;亲代菌株2 6 6 95 :(0 .6 7± 0 .0 8)× 10 6cpm ;P分别 <0 .0 1,0 .0 5和 0 .0 5 ];2株 ORF10Hp菌株诱导IL 8蛋白水平较亲代菌株 2 6 6 95均显著升高 [分别为 2 8 2 :(1.2± 0 .0 8)ng/ml;2 8 3为 (1.2 4± 0 .0 7)ng/ml;亲代菌株 2 6 6 95为 (0 .33± 0 .19)ng/ml,P <0 .0 5 ,<0 .0 1]。结论 与HpcagⅠ与cagⅡ中大多数基因上调IL 8转录不同 ,cagⅡ中ORF10基因对胃上皮细胞IL 8转录起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氨酸加压素 (AVP)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 (CFs)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 SD大鼠 CFs,3H-脯氨酸掺入法和羟脯氨酸比色法分别观察不同浓度 AVP及其 V1 受体拮抗剂 [d(CH2 ) 5 Tyr2 (Me) ]AVP对 CFs的影响。结果 :1CFs3H-脯氨酸掺入率随着 AVP浓度的增加而增高 ,其中 10 - 7mol/ L,10 - 6 mol/ L AVP组的 3H-脯氨酸掺入率分别为 (5 41± 96 ) cpm/ 5 0 0 0 cells和 (5 6 5± 72 ) cpm/ 5 0 0 0 cells,较对照组 (16 6± 31) cpm/ 5 0 0 0 cells明显增高 (均 P<0 .0 1) ;10 - 7m ol/ L AVP+ 10 - 7mol/ L[d(CH2 ) 5 Tyr2 (Me) ]AVP组3H -脯氨酸掺入率 (2 6 8± 6 4) cpm/ 5 0 0 0 cells较 10 - 7m ol/ L AVP组明显降低 (P<0 .0 1)。 2 CFs培养上清光吸收值(A值 )随着 AVP浓度的增加而增高 ,其中 10 - 7m ol/ L ,10 - 6 m ol/ L AVP组的培养上清 A值分别为 0 .2 2± 0 .0 1和0 . 2 4± 0 .0 1,明显高于对照组 0 .2 0± 0 .0 1,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1) ;10 - 7m ol/ L AVP+ 10 - 7mol/ L [d(CH2 ) 5 Tyr2 (Me) ]AVP组的 A值为 0 .19± 0 .0 1,明显低于 10 - 7mol/ L AVP组 (P<0 .0 1)。结论 :AVP促进 SD大鼠 CFs胶原合成 ,其作用可能与 V1 受体介导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暴露于AngⅡ(10-6)、TSN(10-6、AngⅡ(10-6mol/L) TSN(10-5mol/L)36 h,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蛋白p53的表达、心肌细胞直径和3H-亮氨酸掺入率.结果 TSN可抑制AngⅡ所诱导的心肌细胞的凋亡蛋白p53(AngⅡ TAN:99 890±338比AngⅡ:389 712±270,P<0.05),抑制心肌细胞直径[(AngⅡ TAN:21.3±2.5比AngⅡ:28.5±3.8)μm,P<0.05]和3H-亮氨酸掺入率[(AngⅡ TAN:1302±96比AngⅡ:1900±100)计数/min,P<0.05].结论 TSN可抑制AngⅡ所诱导的心肌细胞的凋亡和肥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培养的心肌细胞模拟缺血 /再灌注 (I/R)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 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 ,建立模拟 I/R模型。实验分 3组 :1正常对照组 ;2模拟 I/R组 :缺氧 12 0 min,复氧 2 40 min;3牛磺酸组 :I/R前加用 2 0 mm ol/L 牛磺酸。计算台盼蓝摄取率 ,测定乳酸脱氢酶 (L DH)活性 ,以流式细胞仪 (FCM)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 ,FCM未发现凋亡峰 ,电镜未发现凋亡细胞 ;I/R组 FCM检测的凋亡率为 15 .1%,电镜下可见到典型的凋亡细胞 ,台盼蓝摄取率和 L DH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分别为 (35 .3± 1.7) %vs(2 .6± 0 .8) %和 (184.8± 4.6 ) U/m l vs(4 6 .3± 2 .4) U/ml;两者 P<0 .0 5 ]。牛磺酸组心肌细胞大部分存活 ,凋亡率明显降低 (平均 3.5 %,P<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肌 I/R损伤 ,牛磺酸可减少 I/R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赵岩  李才  林风武  田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5):1477-1478
目的观察尾加压素Ⅱ(UⅡ)对体外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细胞外基质(ECM)纤连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高糖培养大鼠MC,加入不同浓度UⅡ(终浓度10-7、10-8、10-9、10-10mol/L),并设立UⅡ抑制组,37℃孵育24h,留取上清,应用ELISA法测定上清中FN、ColⅣ及TGFβ含量。结果10-8mol/LUⅡ作用下的大鼠MC培养上清中,FN、ColⅣ及TGFβ含量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UⅡ10-8mol/L+Ca2+阻断剂尼卡地平组、UⅡ10-8mol/L+Ca2+螯合剂EDTA组及UⅡ10-8mol/L+抗UⅡ抗体组同UⅡ10-8mol/L组相比较,细胞培养上清中FN、ColⅣ及TGFβ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一定浓度尾加压素Ⅱ能促进体外高糖培养的大鼠MC分泌ECMFN、ColⅣ及TGFβ。  相似文献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心肌细胞肥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离体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表现的影响。方法(1)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AngⅡ1×10^-6M和Epo10U/ml干预组,取24h、48h和72h三个时间点固定细胞,cTnI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细胞面积;(2)RT.PCR法检测比较空白对照和Epo10U/ml干预30min c-los mRNA和2hANP和BNPmRNA表达;(3)Western blot检测Epo10U/ml刺激p-ERK表达的时间变化。4)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Epo刺激p-ERK表达的差异。结果(1)AngⅡ和Epo刺激均使心肌细胞面积增大(P〈0.05,24h、48h和72h,AngII组VSCon组;P〈0.05,48h和72h,Epo组VSCon组);(2)Epol0U/ml干预组心肌细胞30minc.fos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2hANP mRNA和BNP mRNA表达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po干预心肌细胞后P—ERK2表达随时间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30min时达到高峰,与干预前和干预后120min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minVS0,120min);(4)随Epo干预浓度增大,P-ERK2表达水平升高(P〈0.05,Epo10U/ml和Epo100U/ml组VS Con组)。Epo刺激p-ERKl表达也出现相同的时间浓度趋势,但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o刺激可使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促进肥大基因ANP-BNP mRNA表达的升高,并刺激p-ERK出现时间相关性和浓度依赖性表达。  相似文献   

11.
内皮素对心脏细胞DNA和蛋白合成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内皮素 - 1(ET 1)对心脏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DNA和蛋白合成作用。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法培养新生Sprague Dawley(SD)大鼠心脏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以3 H 胸腺嘧啶核苷 (3 H TdR)、3 H 亮氨酸 (3 H Leu)掺入法测定两种细胞DNA、蛋白合成 ,Bradford法测两种细胞总蛋白含量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 PCR)法测心肌细胞心钠素 (ANP)mRNA的表达。结果 对于心肌细胞 ,ET 1(10 -9~ 10 -7mol/L)显著促进3 H TdR掺入率、较对照组分别增加 0 31± 0 0 79(P <0 0 1)、1 193± 0 2 6 7(P <0 0 0 1)、1 336± 0 2 78(P <0 0 0 1) ,3 H Leu掺入率增加 0 2 2 3± 0 0 5 8(P <0 0 1)、1 0 5 4± 0 2 0 2 (P <0 0 0 1)、1 0 74± 0 2 0 4 (P <0 0 0 1) ,呈剂量依赖性 ,ANPmRNA表达明显增加 ;对于成纤维细胞 ,ET 1(10 -8mol/L)促进3 H TdR掺入率 ,较对照组增加 0 2 4 8± 0 0 2 (P <0 0 5 )、3 H Leu掺入率较对照组增加 0 4 34± 0 0 4 1(P <0 0 1)。结论 ET 1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 ,且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强于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提示ET 1促心肌肥厚主要使促进心肌细胞肥大 ,对间质纤维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探讨其作用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 以培养的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用图象分析法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用[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细胞总ERK1/2(t-ERK1/2)与磷酸化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表面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其中10、25、50、100 μg/L的CTGF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分别为(929.9±132.2)、(1411.3±129.2)、(1732.0±153.0)、(2040.6±205.4)μm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细胞表面积[(606.3±72.7)μm2,P均<0.01];100 μmol/L的PD98059明显减少CTGF诱导的心肌肥大(P<0.01).(2)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与蛋白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CTGF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RK1/2抑制剂PD98059明显减少CTGF诱导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及蛋白含量(P<0.01).(3)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p-ERK1/2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高,5、10、25、50、100 μg/L的CTGF组的心肌细胞p-ERK1/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ERK1/2在各组表达差异不明显.结论 CTGF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ERK1/2的磷酸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尾加压素Ⅱ促进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对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作用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体外同步化培养24 h后,于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加入UⅡ(10-10~10-7 mol/L),共孵育3~24 h。为了探索UⅡ的作用机制,加入细胞内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处理30 min后,加入UⅡ(10-8 mol/L)共孵育3 h或12 h。实验结束时,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IL-6 mRNA表达(3 h);另外,细胞实验结束后收集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IL-6分泌水平(12 h)。结果 (1)UⅡ呈浓度(10-10~10-7 mol/L)和时间依赖性方式促进外膜成纤维细胞中IL-6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至10-8 mol/L UⅡ达高峰(P<0.01);UⅡ(10-8 mol/L)刺激IL-6基因表达3 h达高峰,蛋白分泌24 h达高峰(P<0.01)。(2)UⅡ促进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IL-6的效应能被UⅡ受体阻断剂SB710411(10-6 mol/L)、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10-5 mol/L)、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PD980959(10-5 mol/L)、蛋白激酶C抑制剂H7(10-5 mol/L)、Rho激酶抑制剂Y-27632(10-5 mol/L)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霉素A(10-5 mol/L)所抑制(P<0.01)。结论 UⅡ明显促进大鼠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IL-6的表达,该作用通过激活UⅡ受体、钙离子通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Rho激酶和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途径来实现,提示UⅡ诱导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IL-6升高可能是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永生  楚立云  庞继恩  魏立 《心脏杂志》2004,16(5):440-442,445
目的 :验证乙醇对血管 11β羟化固醇脱氢酶Ⅱ型及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检测饮酒者 80例及非饮酒者 (对照组 ) 2 0例的血压及血浆皮质醇水平 ;雄性Wistar大鼠 4 0只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10只 ) ,其它 3组 (各10只 )分别给予外源性乙醇 0 .7、1.4和 2 .1g·kg-1·d-1(分别为乙醇 1组、乙醇 2组和乙醇 3组 )共 3个月。观察血压及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肠系膜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加压反应、肠系膜血管网离体灌注液中皮质醇及醛固酮的含量 ,以及通过RT PCR观察主动脉 11β羟化固醇脱氢酶Ⅱ型及醛固酮合成酶m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饮酒组血压升高 ,收缩压 139± 1、舒张压 94± 8,对照组收缩压 12 2± 9、舒张压 81± 5mmHg,两组比较P <0 .0 1,饮酒组血浆皮质醇 14 9.6± 2 5 .7ng/L ,显著高于对照组 12 3.8± 2 3.0ng/L(P <0 .0 1)。给予乙醇使Wistar大鼠动脉血压升高(P <0 .0 1) ,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 ,乙醇 1组 15 1.0± 4 8.2 ,2组 2 14 .8± 91.0 ,3组 35 7.1± 113.3;对照组 86 .1± 36 .1ng/L(P <0 .0 1)。肠系膜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加压反应增强 (P <0 .0 1。肠系膜血管网离体灌注液中皮质醇含量增高 ,乙醇 1组 113.8± 14 .6 ,2组 12 2 .3± 15 .9,3组 131.5± 18.8;对照组 70 .7± 6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管钠肽 (VNP)对心肌细胞收缩的作用及其机制 ,观察 HS- 14 2 - 1、8- Br- c GMP和镁蓝 (methyleneblue,MB)对心肌细胞收缩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心肌细胞动缘探测技术检测细胞收缩的幅度。结果 :10 - 1 0、10 - 9、10 - 8、10 - 7、10 - 6 m ol/L Iso可剂量依赖性地引起心肌细胞收缩增强 ,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增强 (13± 3) %、(2 6± 2 )%、 (6 0± 5 ) %、(15 3± 4 ) %和 (312± 7) %。此效应可被普萘洛尔 (10 - 6 mol/L )所阻断。 10 - 1 0 、10 - 9、10 - 8、10 - 7、10 - 6 m ol/L VNP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 Iso(10 - 8mol/L)引起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的升高 ,与 Iso(10 - 8mol/L)相比较分别减弱 (99± 3) %、(95± 2 ) %、(84± 6 ) %、(6 6± 3) %和 (6 1± 3) %。 8- Br- c GMP(10 - 7~ 10 - 3m ol/L)也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 Iso(10 - 8mol/L)引起心肌细胞收缩的增强。钠尿肽鸟苷酸环化酶 (guanylate cyclase,GC)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 HS- 14 2 - 1(2× 10 - 5mol/L)使 VNP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MB是 GC的抑制剂 ,10 - 5mol/L MB不但使VNP的作用完全消失 ,而且增强心肌细胞收缩的效应。VNP和 HS- 14 2 - 1本身对心肌细胞收缩无显著影响。而 MB使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升高。结论 :VNP作用于心肌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探讨其作用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用图象分析法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用[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心肌细胞总ERK1/2(t-ERK1/2)与磷酸化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表面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其中10、25、50、100μg/L的CTGF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分别为(929·9±132·2)、(1411·3±129·2)、(1732·0±153·0)、(2040·6±205·4)μm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细胞表面积[(606·3±72·7)μm2,P均<0·01];100μmol/L的PD98059明显减少CTGF诱导的心肌肥大(P<0·01)。(2)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与蛋白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CTGF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RK1/2抑制剂PD98059明显减少CTGF诱导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及蛋白含量(P<0·01)。(3)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p-ERK1/2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高,5、10、25、50、100μg/L的CTGF组的心肌细胞p-ERK1/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ERK1/2在各组表达差异不明显。结论CTGF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ERK1/2的磷酸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AngⅡ )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反义寡核苷酸 (AS ODN)对心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ax、bcl 2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AngⅡ组、AT1R AS ODN组 :AngⅡ组用 10 - 6 mol/LAngⅡ刺激 2 4小时 ;AT1R AS ODN组在转染反义寡核苷酸后也用 10 - 6 mol/LAngⅡ刺激 2 4小时 ;正常组不予任何刺激。刺激 2 4小时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AngⅡ及AT1R AS ODN对心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cl 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AngⅡ组心肌细胞bcl 2蛋白光密度值下降显著 (0 0 72 5± 0 0 0 65vs 0 0 975± 0 0 0 83 ,P <0 0 5) ,bax蛋白光密度值增加 (0 0 941± 0 0 0 42vs 0 0 82 3± 0 0 0 2 4,P <0 0 5) ;与AngⅡ组相比 ,AT1R AS ODN组bcl 2蛋白光密度值增加 (0 0 90 0± 0 0 0 16vs 0 0 72 5± 0 0 0 65,P <0 0 5) ,bax蛋白光密度值降低 (0 0 863± 0 0 0 19vs 0 0 941±0 0 0 42 ,P <0 0 5)。结论 AngⅡ可以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 ,而AT1R AS ODN可以逆转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缺陷型腺病毒即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基因导入大鼠心肌细胞后β2-AR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构建含人β2-AR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β2-AR),转梁大鼠的心肌细胞,检测心肌细胞对人β2-AR的表达及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结果:Northern印迹杂交显示Adβ2-AR转染的心肌表达人β2-ARmRNA;Western免疫印迹杂交分析表明转染的心肌细胞有人β2-AR;放射性配基检测显示转基因心肌细胞的β-AR密度[(234±6.4)fmol/mg蛋白]是未转染的心肌细胞密度[(76±2.8)fmol/mg蛋白]的3倍(P<0.01);经10μmol/L异丙肾上腺素作用,转基因的心肌细胞的cAMP量[(124±6.8)pmol/10^6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58.4±4.6)pmol/10^6细胞](P<0.01)。结论人β2-AR基因经腺病毒载体导入心肌细胞后能有效地表达并有激活肾上腺素信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衰老心肌中增加的Omi/HtrA2在心肌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干预胎鼠心肌细胞系H9c2建立衰老细胞模型,B-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细胞的衰老情况,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并以分析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水平反映其活性;给予Omi/HtrA2特异性抑制剂ucf_101降低Omi/HtrA2活性,构建稳转Omi/HtrA2的H9c2细胞株过表达Omi/HtrA2;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中Omi/HtrA2、beclinl及LC3.II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H9c2心肌细胞相比,D.半乳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内B-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显著升高[(87.7±3.6%)VS(18.3±2_8%),P〈0.01];cck8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D-半乳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中LDH活性明显升高(7.07±0.65w5.93±0.34,P〈0.01o(2)与H9c2细胞相比,D-半乳糖诱导的H9c24心肌细胞中Omi/HtrA2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beclinl表达下降(P〈0.01);给予ucf-101后,衰老细胞中Omi/HtrA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beclinl表达则进一步降低(P〈0.01)。(3)与H9c2细胞相比,过表达Omi/HtrA2的H9c2心肌细胞Omi/HtrA2蛋白表达增高,LC3-Ⅱ蛋白表达也增高(P〈0.05);给予过表达Omi/HtrA2的H9c2心肌细胞ucf-101后,LC3-Ⅱ表达下降(P〈0.05o结论衰老心肌细胞中Omi/HtrA2的表达增加可促进心肌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trans- (± ) - 3,4 - dichloro- N- methyl- N - [2 - (1- pyrrolidinyl) cyclohexyl]- benzeneacetam ide (U 5 0 4 88H)是κ阿片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实验观察静脉注射 U 5 0 4 88H (10 mg/ kg) 2 4 h后对心脏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及其细胞内机制。方法 :1采用离体灌流的大鼠心脏模型 ,通过局部缺血 /再灌注 ,以心脏梗死面积作为心脏损伤的判定标准 ,观察 U 5 0 4 88H预处理 (U P)对心脏的延迟性保护作用。 2采用分离的大鼠心肌细胞模型 ,通过代谢抑制(metabolic inhibition,MI) ,观察 UP对心肌细胞内静息 Ca2 + 和电诱导 Ca2 + 瞬变的影响。结果 :1U P可显著降低心脏梗死面积 ;2 U P的大鼠心肌细胞在 MI时 ,心肌细胞内静息 Ca2 + 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3U P的大鼠心肌细胞在 MI时 ,心肌细胞电诱导 Ca2 + 瞬变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上述作用均可被 U P前 10 min腹腔注射κ阿片受体的选择性阻断剂 nor- binaltorphim ine (10 m g/ kg)阻断。结论 ::U 5 0 4 88H可通过刺激κ阿片受体产生延迟性的心脏保护作用 ,此作用与心肌细胞内的 Ca2 + 稳态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