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加盆腔粘连松解术。观察其术中术后情况。结果37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者,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80min,平均出血量70ml。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可达到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具有一切微创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出术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1999年5月施行的92例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出术的手术情况.结果92例患者按RAFS分期,Ⅲ期61%、Ⅳ期39%.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2min,平均术中出血50ml,术后平均住院2.6d.病理均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无术时术后并发症.结论对属于中、重度(Ⅲ、Ⅳ期)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行腹腔镜下囊肿剥出术是安全可行的,应作为治疗的首选术式.在进行囊肿剥出前必须先分离卵巢与周围脏器的粘连,游离卵巢,为减少术后复发,应完全剥除囊壁,不缝合卵巢有利于减少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剥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9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出术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1999年5月施行的92例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出术的手术情况。结果92例患者按RAFS分期,Ⅲ期61%、Ⅳ期39%。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2min,平均术中出血50ml,术后平均住院2.6d。病理均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无术时术后并发症。结论对属于中、重度(Ⅲ、Ⅳ期)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行腹腔镜下囊肿剥出术是安全可行的,应作为治疗的首选术式。在进行囊肿剥出前必须先分离卵巢与周围脏器的粘连,游离卵巢,为减少术后复发,应完全剥除囊壁,不缝合卵巢有利于减少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2年2月我院妇科施行的108例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情况。结果:108例病人按RAFS分期,Ⅲ期68例,Ⅳ期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0mL,术后平均住院3d,剥除组织均经病理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时、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是安全可行的,应作为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倩苓 《当代医学》2010,16(4):44-45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卵巢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与同期60例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开腹手术(开腹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65ml(34~112m1),开腹组136ml(60~500m1);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日为2.5d(2~3d),开腹组为10d(6~14d);手术时间腹腔镜组65min(30~90min),开腹组为73min(40~110min),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腹腔镜组痛经术后缓解57例(63.33),开腹组痛经术后缓解35例(58.33);腹腔镜组术后7例妊娠,妊娠率为38.89;开腹组术后2例妊娠,妊娠率为28.57;腹腔镜组卵巢囊肿复发者17例(18.89),开腹术术组复发者16例(26.67),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可作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与剖腹囊肿剥出术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简称内异囊肿)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 108例卵巢内异囊肿合并不孕患者接受两种手术治疗,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出术组61例,剖腹囊肿剥出术组47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同时随访术后妊娠率和复发率.结果腹腔镜下囊肿剥出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6.5±18.3)min、(53.0±20.5)ml、(14.2±4.25)h、(2.91±0.99)d和40.0%,剖腹手术组分别为(76.3±28.2)min、(120.8±35.5)ml、(25.5±4.34)h、(5.67±1.60)d20.5%,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X2=3.23、4.95、1.86、6.31和4.34,均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9.1%、9.3%,差别无显著性意义(X2=0.03,P>0.05).结论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者,腹腔镜下囊肿剥出术较剖腹手术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术后及时助孕治疗有助于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3~2010-06间,妇产科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95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结果两组病例手术过程均顺利,均未出现脏器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常规随访6~18个月,未见复发。观察组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效果好,痛苦少,并能极大程度的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腹腔镜手术、45例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特点、手术过程和术后状况.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年龄、囊肿直径、囊肿周围粘连程度及手术方式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术中囊肿破裂率和术后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优于开腹手术,应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腹腔镜手术、45例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前临床特点、手术过程和术后状况。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年龄、囊肿直径、囊肿周围粘连程度及手术方式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性低于开腹组(P<0.01),两组术中囊肿破裂率和术后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优于开腹手术,应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刘利英  杨琳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24-132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9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53例和开腹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泵使用率、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术后镇痛泵使用率均低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partial cystectomy,PC)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radicalcystectomy,RC)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8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C组与RC组.PC组患者采用PC+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的全身化疗和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RC组患者接受RC+盆腔淋巴结清扫.对出院后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种术式患者5年总生存率(OS)、5年癌特异性生存率(CSS)的差异.结果 经过4~ 6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PC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8%,RC组为2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49,P=0.035).PC组术后5年随访期内出现17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36.2%;RC组随访期间局部复发9例,复发率为25.0%.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2,P=0.277).PC组随访期间死亡18例,死亡率为38.3%,其中13例死于膀胱癌全身转移.RC组死亡15例,死亡率为41.7%,其中9例死于膀胱癌复发并全身转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两组患者生存状况进行分析,PC组与RC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5年癌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61.7%与58.3%、72.3%与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配合辅助化疗治疗局限性MIBC具有与RC相似的效果,是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且操作相对简单的保留膀胱的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通道术的术式.方法 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59-75岁,平均年龄67岁.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下腹正中4~5cm切口取出标本,行回肠通道术.结果 手术时间5~7h,平均5.5h,其中腹腔镜下操作时间190~260min,平均215min.出血量200~400ml,平均260ml.均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16个月,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其余患者肾功能均正常,IVU检查未发现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或输尿管返流.结论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通道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是膀胱全切除中的对于老年患者适合开展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全膀胱切除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探讨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不同术式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7例,女20例;年龄36~88岁,平均65.2岁。经腹腔镜手术101例,其中9例术中改开放手术;传统开放术式36例。尿流改道方式:原位回肠新膀胱术86例,占62.8%;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12例,占8.8%;回肠膀胱术20例,占14.6%;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9例,占6.6%;输尿管皮肤造口术8例,占5.8%;胃代膀胱术2例,占1.5%。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4~8h,术中出血400~1 600mL,随访3~60个月,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漏尿和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为肠瘘3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术后晚期主要并发症有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等。获随访的原位新膀胱术者51例,白天控尿良好48例(94.1%),夜间控尿良好43例(84.3%)。获随访的72例中男性67例,其中41例自诉阴茎可勃起,占61.2%(41/67)。术后无长期尿失禁,未发现尿道肿瘤。结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风险较高,术前应充分评估适应证;原位膀胱术是尿流改道的首选术式;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严重并发症少,不易复发,患者生活质量高,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造口术患者的术前和手术后护理,并总结护理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1月~2010年3月40例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造口(Bricker)术患者的术前和手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术后产生回肠造口刺激性皮炎(40.0%)、尿瘘(2.5%)、造瘘口狭窄(17.5%)、尿道癌(5.0%)、切口裂开(12.5%),患者产生的并发症和产生原因均不同,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纠正原因,患者均康复。结论:患者手术前应注意实施心理护理,术后主要针对并发症给予护理,出现问题冷静分析,及时实施处理对策,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2月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上颌窦囊肿患者52例,将其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给予实验组患者电子喉镜下囊肿摘除术,对照组患者鼻内镜下囊肿摘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30例有效,有效率为100%,其中26例治愈,治愈率86.67%;对照组22例有效,有效率为100%,其中16例治愈,治愈率72.73%,两组患者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喉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与鼻内镜下手术疗效相当,但前者更安全、便捷.  相似文献   

18.
Pheochromocytoma (PCC) is a catecholamine producing tumor of neuroectodermal origin that is made up of chromaftin cells, anti it mostly arises from me adrenal medulla. Extra-adrenal pheochromocytomas occur in about 10% of all cases in adul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膀胱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研究2008-2012年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加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的79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9例,女10例。初发53例,复发26例;临床分期:TO~T16例,T241例,1322例,T410例;病理分级:G110例,G240例,G329例;病理分类:尿路上皮癌69例,腺癌4例,鳞状细胞癌4例,膀胱小细胞癌2例。79例均行膀胱癌根治术及标准的双侧区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79例清扫手术平均时间47min。平均出血量20ml,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及神经损伤。清扫淋巴结数目4—31枚,平均16枚,淋巴结阳性率为15.2%(12/79)。术后随访5~52个月,中位时间32个月,死亡13例(16.45%,13/79),总体生存率为83.5%(66/79)。从临床分期分析,仍、T4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66%、40%(P〈0.05)。从不同组织学分级分析,G2、G3级3年生存率分别为90%、57%(P〈0.05),其中淋巴结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为50.6%,阴性患者为87.2%(P〈0.05)。结论膀胱癌根治术中行标准的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能提高分期准确性和患者生存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 1 7例腹腔镜下的卵巢囊肿切除术效果分析 ,以总结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 :35例临床诊断为卵巢良性囊肿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腹腔镜组 1 7例 ,开腹组 1 8例 ,将两组在手术中及术后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体重、囊肿直径、囊肿类型等方面无差异 ,在术中失血量 ,术后恢复及止痛药的应用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无后遗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