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溴芬酸钠滴眼液作为目前临床眼科的常用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外眼部和前眼部的炎症性疾病,例如结膜炎、巩膜炎、术后炎症等~([1])。目前对于溴芬酸钠滴眼液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其本身所含成分或是联合用药等方面,并未涉及对其使用时间及质量浓度的细致研究~([2-4])。因此本文致力于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来研究溴芬酸钠滴眼液对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并且为临床医生诊断及用药,以及相应眼科患者提供医用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时间段内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滴眼,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4周、12周时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低,BUT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玻璃酸钠滴眼液相比,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可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闭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黄斑中心区厚度(CST)、黄斑容积(CV)、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CAT)的变化。方法接受自闭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且无手术并发症的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32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1周、1月进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Cirrus HD-OCT)检查,观察CST、CV、CAT的情况。结果所有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5~1.0,均较术前提高,眼底镜检查未见黄斑的临床显性水肿,术前及术后1 d、1周及1月进行HD-OCT检查,所有术眼黄斑视网膜形态无明显异常,视网膜各层结构排列有序。术后1 d、1周的CST、CV、CAT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月的CV、CAT较术前增加(P均〈0.05),CST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无明显并发症的自闭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可引起黄斑厚度及容积的增加,CAT、CV的检测可比单纯CST的检测更早、更全面地反映出患者白内障术后视网膜厚度增加的情况,但所有患者黄斑厚度的增加均未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及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联合普拉洛芬眼液对中老年白内障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300例中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0例。对照组给予典必殊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眼部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 d、3 w和5 w眼部症状和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眼部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3 w和5 w两组眼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眼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老年白内障患者给予典必殊联合普拉洛芬眼液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眼压,消除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合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黄斑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3—8月在德州市优抚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38例(138眼)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术前白内障较重无法完成OCT检查者;术前有明确眼底疾病等其他可能影响视力的混杂因素。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糖尿病组45例(45眼),非糖尿病组93例(93眼),采用OCT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时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情况。对于各组不同时间点的黄斑中心凹厚度进行χ~2检验,分析不同情况下黄斑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非糖尿病组术后1 d、1周及1个月的黄斑区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术后1周、1个月黄斑区中心凹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内环区、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糖尿病患者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变化显著,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引起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经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与视力改变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收诊的4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该院就诊的非糖尿病眼底病变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与术后处理措施。术后都采用泼尼松龙滴眼液,3次/d,剂量为5.0 g/(L·次),连续用药≥3周;联合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3次/d,剂量1.0 g/(L·次),连续用药3周。术后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视力变化状况、术后渗漏状况、黄斑水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3 h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治疗1周、6周、6个月是视力矫正情况都显著次于对照组,白内障术后对照组患者渗漏状况显著优于观察组,并且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小于观察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采用白内障手术治疗以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很高,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术后对采用患者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与泼尼松龙滴眼液或联合方法,对术后治疗效果起到正效作用,能够缓解黄斑水肿症状,以防患者视功能紊乱与病情发展,并强化患眼康复质量与视力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娜  张蕊 《山东医药》2014,(2):75-77
目的 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后泪膜变化情况.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6例(36眼),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眼组),每例以对侧健康眼作对照(对照组),分别于术前3d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以干眼调查问卷获得患者的自觉症状并进行评分,同时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术眼组术前有干眼症状者12例(30.5%),术后有干眼症状者28例(77.8%),术后多于术前(P均<0.05).术眼组术后1d、1周、1个月FL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眼组术后各时间点BUT短于术前(P均<0.05),SIt值明显下降,以术后1d和1周下降最为明显,术后1~3个月SIt值有所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28例发生干眼症.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干眼症状加重,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介绍病人,女,81岁,2016年2月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Phaco+IOL)术,术后复诊示:视力0.4(矫正),左眼球结膜充血(+),角膜清,前房清,瞳孔圆,人工晶体在位,左眼非接触眼压(NCT-L):17mm Hg。其后2016年2~5月门诊复诊仍见左眼球结膜充血且逐渐加重,诊断为"结膜炎、干眼症",予"0.5%左氧氟沙星眼液4次/d、普拉洛芬3次/d、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d"对症治疗。2016年11月1日病人再次复诊,诉时觉左侧颅内搏动性声响,无视物模糊,无耳鸣、恶心、呕吐。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口服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经白内障手术后出现黄斑水肿,视力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共有31例患眼,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31例同期来该院就诊的非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相同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手术治疗后应用泼尼松龙滴眼液,3次/d,每次剂量为5.0 g/L,连续使用3周以上;结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3次/d,每次剂量为1.0 g/L,连续滴眼液3周。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黄斑水肿情况,对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渗漏情况优于观察组。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情况,对照组结果显著于观察组。结论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后黄斑水肿的并发率提高,患者的视力显著下降,不利于患眼视力的恢复。手术后给予患者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和泼尼松龙滴眼液或联合使用能对治疗起到积极的干预效果,可有效减轻黄斑水肿,避免患者视功能紊乱和病情恶化,促进患眼的康复,对视力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且术前、术中无并发症的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9例(129眼),于术前和术后1周分别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比较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129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术前为(155.90±16.67)μm,术后1周为(157.79±17.20)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与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无关(r分别为o.016、0.012,P均〉0.05)。结论尚不能认为血糖水平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栓塞食管静脉丛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8只犬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随机分为钢圈组、无水乙醇组和鱼肝油酸钠组(各6只)。均行食管静脉丛栓塞术(PTVE),栓塞物分别为钢圈、无水乙醇2 ml及鱼肝油酸钠2 ml。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周、第2周检测肝功能指标ALT及TBIL变化;术后第2周光镜下观察门静脉损伤情况。结果 ALT值术后1周各组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2周钢圈组恢复至术前水平;无水乙醇组和鱼肝油酸钠组术后第2周均明显高于钢圈组(P均〈0.01);TBIL值各组之间以及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门静脉损伤程度鱼肝油酸钠组略轻于无水乙醇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无水乙醇组及鱼肝油酸钠组的静脉损伤组损伤程度均明显重于钢圈组(P均〈0.01)。结论 PTVE是治疗门脉高压所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有效方法;钢圈栓塞对肝功及门静脉的影响较小;应用液态栓塞剂时需注意防治门静脉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泪膜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112例(13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0例(50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7d、30d、90d进行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调查。结果两组术后1d、7d、30d干涩、异物感加重,与术前比较BUT明显缩短,SIt分泌增加,FL染色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90d两组BUT及SIt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可致泪膜稳定性下降。术后补充人工泪液,促使泪膜功能恢复,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观察普拉洛芬联合美多丽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对瞳孔大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因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89例(126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眼。观察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普拉洛芬,连续用药3 d,并在术前30 min使用美多丽散瞳;对照组抗VEGF术后,仅术前30 min使用美多丽散瞳。分别在手术前、术中1 h、手术结束时(≥2 h)测量瞳孔大小,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平均瞳孔面积大小。结果 观察组各时点平均瞳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1 h平均瞳孔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结束时(≥2 h)平均瞳孔面积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平均瞳孔面积缩小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洛芬可以有效抑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瞳孔缩小,联合美多丽使用可以维持术中长时间散瞳状态,给手术创造良好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孙冉  张健  刘大川 《山东医药》2014,(12):18-20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Phaco)对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眼底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45只眼),均成功施行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定量测量术前及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底盘周RNFL厚度,观察术后矫正视力、视乳头水肿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盘周RNFL厚度分另0为(93.24±8.46)、(91.71±8.19)、(95.49±8.53)、(192.00±8.10)、(105.91±7.15)、(102.02±7.10)μm;术后2周及1、3、6个月RNFL厚度较术前增加(P均〈0.05);术后2周及1、3、6个月RNFL厚度较术后3d增加(P均〈0.05);术后1、3、6个月RNFL厚度较术后2周增加(P均〈0.01);其余时间点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矫正视力分别为0.16、0.44、0.54、0.51、0.56、0.67。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视乳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0、42%、55%、62%、31%。结论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Phaco术后眼底盘周RNFL厚度增加,手术可能对眼底视神经造成了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接诊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31例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组31例给予加替沙星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与对照组80.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80.65%,与对照组54.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sICAM-1、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IL-8、sICAM-1、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6.42±7.59)vs.(32.63±9.42)ng/ml,(3623.48±96.42)vs.(4085.84±126.96)pg/ml,(14.84±2.95)vs.(18.63±3.29)ng/ml](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能提高细菌清除率,且具有调节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减轻临床症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应用格隆溴铵联合新斯的明对肌松残余所致神经认知障碍的拮抗作用。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结束后,观察组静脉给予新斯的明0.04 mg/kg联合格隆溴铵0.008 mg/kg,对照组静脉给予新斯的明0.04 mg/kg联合阿托品0.016 mg/kg,用于拮抗肌松药残余作用。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7 d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根据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的变化值判断是否发生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于术前、术毕、术后1 d及3 d采集患者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监测患者应用拮抗肌松药前后的心率,记录用药前(T0)及用药后1 min(T1)、2 min(T2)、3 min(T3)、5 min(T4)、10 min(T5)的心率;记录患者术后出现心动过缓、快速性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肺部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7 d观察组MMSE和CD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PND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17.
刘玉岭  刘真  高宁  于东珍 《山东医药》2006,46(17):52-53
将6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予0.005%拉坦前列腺素眼液每晚滴眼1次,1滴/次;B组予0.5%噻吗心安滴眼,早、晚各1次,1滴/次,两组均连用2周;第3周加服消炎痛25 mg,3次/d,连用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视力、视野、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房角镜及直接检眼镜等检查.两组均顺利完成随访,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因眼压控制不良而需要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或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后2周两组眼压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消炎痛2周后,A组眼压继续降低,B组眼压升高.A组2例出现眼部异物感,未出现睫毛增粗、黄斑囊样水肿、虹膜睫状体炎和其他眼部改变;联合应用消炎痛后两组各有2例出现反酸、恶心等胃肠道刺激症状.认为消炎痛可增强拉坦前列腺素的降眼压效果,降低噻吗心安的降眼压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滴眼液对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疗效。方法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玻璃酸钠联合rh EGF滴眼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长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UT均升高,泪液分泌长度、FL评分、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rh EGF滴眼液对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能够促进泪膜修复、减轻炎症反应,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用卡泊芬净治疗PC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25例肾移植后并发PCP患者分为磺胺组(42例)、卡泊芬净组(37例)和磺胺+卡泊芬净组(46例),比较3组临床特征,分析各组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卡氏肺孢子菌(PC)核酸转阴时间和治疗结局。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热症状及实验室检测(G实验和乳酸脱氢酶)方面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磺胺组、卡泊芬净组、磺胺+卡泊芬净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7.9±1.4)d,(8.1±1.7)d和(7.7±1.5)d,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C核酸转阴时间分别为(13.4±1.6)d、(16.3±2.9)d、(13.9±2.5)d;卡泊芬净组PC核酸转阴时间明显长于磺胺组、磺胺+卡泊芬净组(P均<0.05),磺胺组和磺胺+卡泊芬净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治疗结局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卡泊芬净单药治疗PCP能获得肯定的疗效,包括体温恢复正常、PC核酸转阴和治愈出院。卡泊芬净对于肾移植术后PCP患者的治疗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605例老年人白内障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人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探讨其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605例老年人白内障877只眼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资料。结果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成功率96.0%。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32.8%,以后囊膜混浊(202眼)、高眼压(25眼)及前房出血(21眼)为主。术后矫正视力<0.1者共51眼(5.1%),均为合并青光眼晚期视神经损害、黄斑变性及糖尿病性眼底病变患者。结论老年人做眼内手术更应注意角膜内皮保护及并存症的术前、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