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自然灾害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国胜  高庆华 《地学前缘》1996,3(2):212-218
减轻自然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恢复、教育、保险与综合管理。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评估现状的分析,介绍了目前我国国家级、省级和城市级自然灾害评估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认为由国家、地方、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全国自然灾害区划、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建立自然灾害与灾情预评估、灾害应急评估与灾情评定、灾害应急救助与救援管理系统、积极开展灾害保险与灾区恢复、灾害教育与宣传、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灾害管理、实现灾害信息共享、开展减灾效益评估及建立综合减灾系统等是我国目前自然灾害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考察和理解社会的重要维度。文化影响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实践中的行为选择与认同以及彼此间互动的方式,因而是人们认识和应对灾害的重要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灾害和防灾减灾中的文化维度问题,逐渐被灾害研究和减灾实践者所关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与发展,文化维度上的实证/实例分析与理论探索,目前已涉及到了灾害和防灾减灾实践的许多方面。拟基于文化的狭义理解范畴,从灾害认知和灾害应对2个层面梳理自然灾害中的文化维度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相应的灾害研究与减灾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发展科学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1月10日在北京成立。该专业委员会由从事灾害及社会经济研究和管理的专家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进行信息与学术交流,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和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研究社会发展中的减灾问题,为政府提供高级咨询,并促进减灾社会化。初步规划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灾害预测、预报;防灾、抗灾工程;灾害与社会;灾害与经济;企业减灾与行业减灾等。  相似文献   

4.
董艳艳  宿星  王国亚 《冰川冻土》2015,37(6):1697-1707
兰州市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山区城市之一, 区内地质灾害问题十分突出, 防灾减灾任务繁重. 地质灾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地质灾害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伴共生, 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运用灾害统计学、经济学中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脱钩模型等多种理论方法对2006-2012年兰州市地质灾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兰州市地质灾害总体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仍以负面影响为主, 正面影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近年来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效果明显, 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区内地质灾害高发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共生的条件下, 必须以实现"地质灾害的负增长"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防灾减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最终达到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滑坡灾害是兰州市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具有数量多、规模大、突发性、历时短、破坏力强的特点。在MapGIS的支持下,研制了兰州市区滑坡灾害气象预警系统为防灾减灾服务。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将引发滑坡的内在外在因素用GIS进行了量化处理,取得了兰州市相对固定的滑坡灾害潜在危险性评价图。根据降雨量与滑坡灾害的关系分析,得到了降雨量临界值表达式。系统提供4种降雨量模型和2种预警模型,分别对降雨量进行量化和将兰州市滑坡灾害潜在危险性概率值与降雨量概率值进行耦合,实现了降雨量模型和预警模型的多元化。每种预警模型提供3类、4类和5类界限阀值,供最终成图选用。通过MapGIS k9 IMS平台的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滑坡灾害实时信息的Web发布。系统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分析计算,最终站点发布的自动化流程,可为兰州市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并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与他人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和避险经验,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旨在使人们更加重视防灾减灾,掌握安全逃生技能,当灾难来临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40年以来,我国政府对沿海地区减灾投入很多,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已积累了许多资料,采取了大量的工程措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不少研究成果,也有一些教训。为了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充分发挥现有减灾工程效益,进一步提出合理的减灾措施,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处决定集中研讨我国沿海地区减灾对策: 1、1990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召开“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与减灾”研讨会,邀请中央有关部委、科研教学单位、沿海省区市的防灾职能部门领导和专家交流、介绍沿海地区灾害特  相似文献   

8.
日本每年都受到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的威胁,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洪水、滑坡、海啸和海岸侵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遭受了特大地震和台风的侵袭。1951年,日本成立了防灾研究所(DPRI),主要从事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灾害缓解的研究。从此,DPRI成为自然灾害学科研究的先导,还与日本的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多学科研究。DPRI依托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灾害机理,确定减灾的综合方法,培养自然科学、工程学和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生。DPRI有5个研究部、6个研究中心和1个技术事务部。此外,日本西部还有15个实验室和观测站,负责开展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试验研究和野外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组织召开的“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减灾对策研讨会”于1990年3月6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40多位学部委员,80多位地学、气象、生物、工程、信息等各方面专家,及以90多位国家各部委领导及各有关单位的代表。 研讨会以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的形式进行。与会代表科学地分析了我国自然灾害的情势特点,就依靠科技减灾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与会专家回顾了20年来防灾、救灾的经验教训,一致拥护“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等减灾方针和策略,从提高灾害预防、预报、评估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自然变异强烈,自然灾害频发,灾害损失严重,防治措施薄弱,减灾意识淡薄,减灾对策急缺。 (一) 全省常发自然灾害类型是:由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的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由岩石圈变异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山地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由生物圈变异活动引起的农林灾害是稻瘟病、森林火灾等灾害。旱灾对全川农业生产威胁大,减产损失严重。据多年(1951年-1988年)旱情  相似文献   

11.
岩溶地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中之坚,是极易出现返贫的地区之一,有必要梳理总结岩溶地区消除石漠化贫困的历程、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岩溶地区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的时间节点为主线,参考各阶段前人取得的阶段性和标志性成果,系统梳理了石漠化贫困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历程;然后对各阶段的研究热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石漠化与农村贫困的关系、石漠化致贫机制、消除石漠化贫困的策略、防治工程减贫效益评价等4个方面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石漠化贫困与石漠化区贫困的界限不清,是造成石漠化防治工程和精准扶贫衔接脱节的原因之一,应突出石漠化区生态脆弱的特性,将生态建设有机融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中,实现生态、资源、人口和经济各要素的耦合协调发展;工作超前,理论基础研究落后的现实依然存在,应加强石漠化区乡村人地关系及相对贫困的研究,探究石漠化阻碍乡村振兴的制约机制;此外,在岩溶地区生态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应优化石漠化防治工程后评价体系,凸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的重要性,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巩固岩溶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2.
藏北地区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以巴青县-索县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青县-索县地处西藏那曲地区NE部,唐古拉山山脉两翼,是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区内高寒缺氧,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灾害活动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文章以1/25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实地获得的灾害调查资料为依据,将研究区15635km^2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划分为11类。其中,鼠兔灾、草场退化、风灾及雷雨冰雹是全区普遍的灾害类型;土壤盐渍化、荒漠化、水质成化在唐古拉山以北尤为严重;雪灾、雪崩集中于唐古拉山及其南侧终年积雪区,洪涝灾害、泥石流主要发育于唐古拉山南部的藏北高山深谷区。文章综合分析了各类自然灾害形成因素,指出灾害的演化趋势不容乐观。当务之急应采取有效措施和政策,变被动为主动,开展多种形式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及早成立专业机构对区内灾害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探索其发生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采取切实的防灾治灾措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3.
环境和灾害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两大挑战性问题。由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环境破坏和恶化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类似于人体所患的慢性疾病,对其认识和解决不仅依靠多种条件,也需要很长时间的持久努力。自然灾害的发生一般是短时间内的突然事件,类似人体的急性疾病。为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需要实施事先预防、灾前预警、灾时应急和灾后重建的系统工程,其中地球科学家的责任之一是找出有效的宣传演练,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灾害的危险性,做好必要的防灾准备。最近20 a来中国的减灾实践经验还说明,为进一步提高减灾的效益,要用科学观念指导各领域的减灾工作,在国家一级层次上要实行多部门协调、多学科合作的综合管理,并注重对灾害发生的规律性研究。例如对群发性灾害链过程及其潜在影响的估计,这对制定区域性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平 《地学前缘》2001,8(4):321-322
自然灾害区划是通过研究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时空规律对其进行区域划分 ,以便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加强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研究已被列为中国 2 1世纪议程“防灾减灾”的行动之一。从定性向定量发展是自然灾害区划的大趋势 ,应该首先基于自然灾害基本单元 ,自下而上进行区域合并 ,得到较低级别的区划单位 ;然后在把握自然灾害宏观分异格局下 ,自上而下进行较高级别的划分 ,从而得到一套完整的区划方案。已有的传统聚类分析方法 ,由于未考虑各个图斑的空间邻接关系 ,不能满足区域区划关于地域完整性的要求。必须发展基于空间邻域关系的…  相似文献   

15.
正21世纪以来,在气候变化、构造活动与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自然灾害强度和风险明显增大,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发展,防灾减灾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巨型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甚至对区域或全国性社会经济系统造成严重冲击。巨灾突发性强,发生频率低,观测数据和历史记录稀缺,形成机理与风险演化规律研究难度大,目前科学认识难以满足巨灾的防灾需求。  相似文献   

16.
许涛 《安徽地质》2009,19(1):70-74
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急剧膨胀、资源严重短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挑战。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已有的资料和目前的地质现象,并且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来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得到灾害发生的难易程度,可以帮助有关部门方便的获得其所要研究区域的地质灾害评估结果,为有关部门的灾害预测和提出有效、科学的防灾、减灾及救灾措施提供依据,这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第一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于2011年10月22~23日在南京河海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江苏省地震局、《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河海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承办的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防灾减灾工程研究和  相似文献   

18.
我国抗灾建设与防灾对策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年来研究国内外防灾经验,分析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现状,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减灾工作状况,提出了经济发展听防灾之对策,为下世纪我国抗灾策略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佃明 《探矿工程》2013,40(7):21-23,28
我国国土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是世界上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滑坡、泥石流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类型。因此对滑坡灾害的发生进行实时有效监测,对于防灾减灾十分重要。滑坡监测仪多安装在无人或少人居住的山体上,且因目前国内民众对地质灾害监测意义认识上的不足,容易造成破坏。结合丹巴县甲居滑坡及石棉前进一组滑坡的监测工程,总结了滑坡监测仪野外安装及保护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急剧膨胀、资源严重短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挑战.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已有的资料和目前的地质现象,并且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来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得到灾害发生的难易程度,可以帮助有关部门方便的获得其所要研究区域的地质灾害评估结果,为有关部门的灾害预测和提出有效、科学的防灾、减灾及救灾措施提供依据,这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