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胡学军教授从脏腑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胡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在于脏腑功能失调,尤其与肺、脾、肾虚损密切相关,其病理因素主要为风、气、痰、瘀,久病不愈之关键为脏腑虚损,气机失调,多体现在肺失宣降,痰伏肺络;脾失健运,胃肠壅滞;肾气亏虚,虚气上逆等.治疗上主张急则治其标,祛风顺气以化痰行瘀;缓则治其本,调节脏腑...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组织学分类、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的分析 ,明确病因病机 ,归纳分型 ,辨证用药。结果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为肺肾不足 ,气阴两伤 ,兼有痰、瘀。临床分为痰热郁肺、痰瘀互结、肺肾气虚三型。治以泻肺化痰 ,活血通络 ,补肺纳肾 ,降气平喘为法。结论 中医药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从"肺毒"与"络病"角度探讨虫类药物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中的作用,指出IPF基本病理为毒损肺络,是本虚标实之证,痰毒和瘀毒贯穿整个病程,而久病入络所致的脏腑虚损则是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临床常用蝉蜕、僵蚕、蜈蚣、全蝎等化痰散结,祛瘀生新,治疗肺毒所致IPF;以蛤蚧、冬虫夏草等活血祛瘀,补肺益肾,治疗久病伤络所致IPF。  相似文献   

4.
罗毅 《新中医》2011,(4):1-3
肺纤维化发病多先有肺肾两虚或肺脾两虚之基础;痰瘀交互,阻滞肺络是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痰、瘀既是肺纤维化主要的病理产物,也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气阴两虚,肺肾双亏是疾病的最终转归.气虚、阴伤、痰瘀交阻始终贯穿病变全程.故其治疗强调辨证与辨病结合,突出益气养阴,重视化痰散结、活血通络.临床遣方用药时应遵循益气养阴、化疾祛瘀...  相似文献   

5.
曹世宏教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云 《新中医》2003,35(9):10-11
曹世宏教授认为,先天不足、禀赋薄弱,后天失调、肺脾肾虚及痰凝血瘀是肺纤维化发病的关键;邪热伤肺,气阴两虚,迁延不愈是特发性肺问质纤维化(IPF)的初始原因;阳气亏虚,痰凝血瘀于肺是IPF的后期表现。治疗上主张分期分型论治:肺泡炎性阶段以肺肾两虚、痰热蕴肺证为多见,当以中西医结合治之,优势互补;纤维化期则以补肺健脾益肾、化痰祛瘀通络并用。  相似文献   

6.
小儿湿疹发病呈上升趋势。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肺藏气,气舍魄,肺魄伤,气机升降失调,魄失所藏,其病机在于“五神紊乱,五脏气机功能失调”,使得气血不能有效充养机体所致,湿疹病位早期主要在心、脾、肺,后期累积肝、肾。治疗多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本文旨在运用“肺藏魄”理论指导湿疹的外治,以达到五神调控有度,脏腑功能协调,气血运行通畅、滋养有方,肌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作为一种不可逆的严重肺系疾病,其发病率随环境污染、雾霾、电离辐射等加重而逐年提升,特发性肺纤维化致死率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较差,当前医学界并无特效的医治手段。从中医脏腑理论及辨证论治入手,探讨肺与脾二脏的生理关系和病理联系,以及在IPF的疾病发展中的肺与脾为病的病机内涵,以此入手,探寻经典,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并归纳肺脾同治之法,以此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之治法治则。阅读经典及学者试验,笔者以培土生金法为治疗之总原则,选用麦门冬汤为代表方剂,归纳肺脾同治常用的用药组合,为临床上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提供新的肺脾同治的思考角度及治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田正鉴教授治疗肺纤维化经验。田教授认为,肺纤维化的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脾肾虚损,痰浊瘀血阻滞,肺络痰阻;故以补益正气、化痰行瘀、疏通肺络为主要治法,临床以经验方加减治疗,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9.
总结史利卿运用温阳化湿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经验。史利卿认为阳虚寒凝为IPF发病的病机关键。湿热、血瘀是主要病理要素,贯穿IPF疾病各个阶段。病位在肺、肺络,兼及脾、肾等多个脏腑。病性本虚标实,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相兼共存,互为影响,故预后不佳。史利卿主张临证以温阳化湿通络为治疗大法,注重标本兼顾、寒温并用、补泻兼施、肺脾肾多脏同调。通络之法不限于活血通络,尤为注重开宣肺气、温通阳气以通络开痹,补而不滞,宣通肺络,清化湿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陈茜 《亚太传统医药》2013,(12):129-13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探讨,对分型进行归纳,从而达到辨证用药的目的。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主要病机为气阴两伤,肺肾不足,且伴有瘀、痰。该病在临床上可划分为肺肾气虚、痰瘀互结、痰热郁肺三种类型,治疗方式包括补肺纳肾、活血通络、泻肺化痰。结论:中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辅助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导师隋博文主任在诊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过程中擅于运用“气血相生”理论进行辨证论治,认为“气虚血瘀、肺损络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依据“气血相生”理论,“养血活血,以复肺气”为基本治疗原则,加以止咳化痰、宣肺平喘等治法来改善临床症状,同时注重后天脾胃的调养。治疗上运用桃红四物汤进行加减变化,收效良好。笔者通过探讨气血的来源以及肺脏功能结构与气血之间的关系,对导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这一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首届全国名中医张之文教授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疾病。本虚从寒热来看,分虚热与虚寒两类,病位在肺,主要涉及脾、胃、肾等脏腑;标实早期以肺络瘀阻为主,继续发展则表现为痰瘀阻滞证候,晚期出现瘀毒内盛证候;瘀血为患贯穿本病始终,化瘀宜早不宜迟。本病早期可见肺胃两虚兼络脉受损证型,继续发展可见肺脾气虚兼痰瘀互结证型,晚期多见肺肾虚衰兼瘀毒为患证型。文章总结张教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证经验及用药特色,通过典型病案分析张教授的证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
肺间质纤维化辨治四要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崔红生  王琦 《新中医》2004,36(10):3-4
在肺间质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辨治过程中,不容忽视四个关键性因素为:继发性肺纤维化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毒损肺络”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肺痹与肺痿的辩证关系以及通补肺络法的灵活运用。正确处理这些要素,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肺功能的下降、降低死亡率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因不明,发病机制是亟需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肌成纤维细胞被认为是肺纤维化病变的"核心效应细胞".结合现代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认为"毒损肺络"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病邪、病性、病势、病位特点的高度概括,痰瘀浊邪,深伏肺络,由浊转毒,影响络中气、血、津、液的运行与渗灌,肺络是肺系之体、用的重要载体,初起肺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病因病机的分析,认为其病因为外邪或内伤引动肺络虚火,从阳化热,病机为“肺热”、“络瘀”;并结合其病因病机,探究归纳《温病条辨》中清络法和中药复方清络饮在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时的理论基础,为临床中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改善患者症状提供新方法,为肺络病证治体系构建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尊合 《陕西中医》2011,32(7):912-913
<正>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病,肺脾肾亏虚与肺络瘀阻是其发病的关键所在。治疗以补益肺脾肾、化瘀和络为大法,还应重视肺、脾、胃、肾等脏腑之间的关系,临证时应灵活掌握应用,酌情加用宣肺降逆之品。中医认为咳嗽乃肺失宣降之证,主要见于多种肺系疾患,但也可  相似文献   

17.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辨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刚 《光明中医》2010,25(10):1753-1754
探讨了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名归属,以症状命名应为"短气"症,若从病因病机角度出发则可归为"肺痹"、"肺痿"范畴。认为"肺肾亏虚、痰瘀阻络、肺失宣降"为肺间质纤维化基本病理机制。肺纤维化脏腑病位在肺,但与脾、肾、肝、心、大肠等脏腑功能息息相关。指出肺间质纤维化属典型络脉病变,其主要治则包括补益肺气、健脾化痰、补肾纳气、活血化瘀、通络消积、宣降肺气等,简要介绍了各治则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肺炎的辨治心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性肺炎导致肺纤维化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在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的今天,运用中医独特的理论,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具有积极意义。肺、脾、肾三脏气阴亏虚,肺失濡润,是其发病根本;而痰瘀气滞,痹阻肺络是其标实。养阴润肺,健脾补肾,活血通络是治疗的原则。在临床辨治时,要分析邪正主次。中药治疗本病,以其毒副反应小,作用缓慢而持久显示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感受六淫之气、环境毒邪是其外因,肺脾肾亏虚为内因,痰湿瘀血为基本病理产物,痰瘀痹阻于肺是其发病的关键。从病因病机、治法等对从痰瘀痹阻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作为慢性复杂性疾病之一,发病率、致死率较高,是现代医学面临的治疗难题,中医药辨证论治,体现出一定特色和优势。近年来,络病理论指导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防治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总结肺络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根据络病理论和肺络的结构、功能特点,结合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提出其急性发作期的根本病机为“肺热络瘀”,为进一步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期的辨证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