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探讨蛋氨酸对饲喂热处理豆粕肉鸡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25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正常豆粕配制的基础日粮,实验1组所用豆粕为100℃加热处理8 h的豆粕,实验2、3组分别在实验1组基础上添加0. 1%、0. 2%蛋氨酸,实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加热处理豆粕显著降低了肉鸡前期、后期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肉鸡后期和全期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P 0. 05);与加热处理豆粕组相比,添加0. 1%、0. 2%蛋氨酸显著提高肉鸡前期和全期的ADG,显著降低肉鸡全期的F∶G(P 0. 05)。(2)与对照组相比,加热处理豆粕组18~20 d有机物、粗脂肪以及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显著降低(P 0. 05);与加热处理豆粕组相比,添加0. 1%、0. 2%蛋氨酸显著提高肉鸡18~20 d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P 0. 05)。(3)与对照组相比,加热处理豆粕显著降低肉鸡21 d后肠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P 0. 05);与加热处理豆粕组相比,添加0. 1%、0. 2%蛋氨酸显著提高肉鸡21 d后肠和胰腺淀粉酶活性、21 d胰腺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P 0. 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蛋氨酸可以缓解热处理豆粕对肉鸡消化功能的负面影响,提高肉鸡对粗蛋白和有机物的表观利用率,且可一定程度提高肉鸡的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2×2因素设计,研究在不同营养水平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和肠黏膜抗氧化性能、肠黏膜IgG和SIgA及回肠菌群的影响,评价益生菌在宿主内的免疫效应及其机理。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320只,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饲喂以下4种日粮:(1)正对照组(NC):基础日粮;(2)负对照组(LC):低能低蛋白日粮,使基础日粮的代谢能降低320 kJ/kg,粗蛋白均降低0.85%;(3)试验1组(NP):基础日粮+0.01%益生菌;(4)试验2组(LP):低能低蛋白日粮+0.01%益生菌。结果表明,在不同营养水平下,益生菌能提高21 d肉鸡的胸腺指数(P<0.01)、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但不影响42 d免疫器官指数(P>0.05),可显著提高肉鸡21 d血清和肠黏膜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P<0.05),降低肉鸡21 d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P<0.01),对21 d肠黏膜MDA含量也有降低趋势(P=0.057),能极显著提高42 d血清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显著降低42 d血清和肠黏膜MDA的含量(P<0.05);在不同营养水平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肠黏膜IgG的含量有提高趋势(P=0.077),显著提高42 d肠黏膜IgG和SIgA含量(P<0.05),能显著降低21 d、42 d回肠大肠杆菌数量(P<0.05),极显著提高21 d回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1),对42 d回肠乳酸杆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添加益生菌能促进肉鸡前期的免疫器官生长和发育,增强血液和肠黏膜的抗氧化功能,促进肠黏膜免疫球蛋白分泌,并能促进回肠乳酸杆菌增殖,抑制大肠杆菌增殖。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银杏叶及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6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实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60 g/kg的银杏叶、0.8g/kg的EGB和0.02 g/kg的杆菌肽锌,其中,银杏叶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麸皮。实验期为42 d,分为两个阶段:实验前期(1~21 d)和实验后期(22~42 d)。结果表明:肉鸡饲粮中添加银杏叶、EGB和杆菌肽锌均能显著提高肉鸡21 d体重及1~42 d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与对照组相比,银杏叶、EGB和杆菌肽锌能显著提高肉鸡21、42 d血清和肝脏中GSH-Px活性(P0.05);银杏叶和EGB能显著提高肉鸡21 d血清总蛋白(TP)水平(P0.05),降低肉鸡21及42 d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水平(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60 g/kg银杏叶和0.8 g/kg EGB可改善肉鸡生长性能,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清TG和TCHO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载锌沸石(Zn CP,锌含量为15.5 mg/g)对肉鸡生产性能、肝脏锌沉积、抗氧化功能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Zn CP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可行性。300只1日龄AA(Arbor Acres)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42 d。试验日粮:1)对照组,基础日粮(含Zn SO4,锌含量为60mg/kg);2)基础日粮+抗生素(40 mg/kg金霉素);3)基础日粮+0.1%Zn CP;4)基础日粮+0.2%Zn CP;5)基础日粮+0.4%Zn CP。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Zn CP显著提高肉鸡前期体增重(P0.05),0.1%和0.2%的Zn CP显著提高21 d肝脏T-SOD和Cu Zn-SOD的活性(P0.05),0.2%的Zn CP显著降低21 d肝脏MDA含量(P0.05),抗生素组和Zn CP组均能显著提高21 d肝脏T-AOC(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0.1%和0.2%的Zn CP显著降低21 d肝脏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21 d肝脏T-SOD的活性(P0.05),0.1%的Zn CP显著提高42 d肉鸡肝脏Nrf2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0.2%的Zn CP显著降低42 d肉鸡肝脏MDA含量(P0.05)。结果提示,肉鸡日粮中添加Zn CP能提高生产性能,效果等同或优于抗生素;Zn CP可能通过提高Keap1/Nrf2/ARE/抗氧化酶信号通路关键基因Nrf2的表达量来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Zn CP以0.1%和0.2%的添加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牛磺酸(taurine,TAU)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384只1日龄‘艾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实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0.5%、0.75%(以基础饲粮总质量计,下同)的TAU。实验周期42 d,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U处理组均能显著提高肉鸡实验前期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实验后期的平均日采食量以及实验全期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其中添加0.25%和0.5%的TAU能显著提高肉鸡实验前期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实验全期的料重比(P0.05);TAU处理组能显著提高胸肌pH_(24 h)(P0.05),其中添加0.5%TAU能显著降低胸肌的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黄度(P0.05);日粮添加TAU能显著提高胸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并显著提高胸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TAU可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肉鸡胸肌的肉品质和抗氧化功能,其中以0.5%的添加量效果最佳,这为TAU改善肉品质健康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360羽1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成3组,即分别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凹凸棒石黏土和5%改性凹凸棒石黏土的试验组,研究凹凸棒石黏土对内鸡生产性能、免疫指标和血液及肝脏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凹土组和改性凹土组肉鸡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均无显著差异,但能降低单位增重成本.凹土组和改性凹土组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但42日龄胸腺指数比对照组分别增加26.3%和31.6%.凹土组和改性凹土组21日龄血浆镁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脏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凹土组和改性凹土组42日龄血浆和肝脏镁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凹土组血浆镁含量比对照组增加12.1%,肝脏镁含量比对照组增加14.8%.  相似文献   

7.
研究比较维生素E(VE)和微囊化VE(MVE)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3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VE),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IU/kg普通VE(VE组)和20 IU/kg微囊化VE(MVE组)。试验期为42 d,分别于肉鸡21 d和42 d时,测定生产性能,并采取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VE和MVE组对肉鸡21 d的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MVE组肉鸡22~42 d和1~42 d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2)与CON组相比,VE和MVE组显著降低了肉鸡21 d和42 d血清的尿素氮水平(P0.05),且血清肌酐水平在21 d时有下降趋势(P=0.09),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在42 d时有升高趋势(P=0.09)。3)21 d时,MVE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CON组(P0.05),VE组无显著差异(P0.05);42 d时,与CON组相比,MVE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显著提高(P0.05),VE组无显著差异(P0.05)。4)21 d时,VE和MVE组血清VE含量相对于CON组有升高趋势(P=0.08);42 d时,与CON组相比,日粮中添加MVE显著提高了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VE组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添加微囊化VE(MVE)能够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提高肉鸡体内的蛋白质合成代谢功能,并能够提高肉鸡的血清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日粮中添加高剂量食品添加剂二甲基甘氨酸钠对肉鸡生产性能、血常规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选择1 日龄爱拔益加(Arbor Acres,AA)肉鸡480 只,随机分为4 个处理组,每组6 个重复,每个重复20 只肉鸡,实验期分为1~21 d(前期)和22~42 d(后期)。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为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 500、7 500、15 000 mg/kg的二甲基甘氨酸钠。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1 500 mg/kg的二甲基甘氨酸钠显著降低了肉鸡前期耗料与体质量增加量比(P<0.05);实验后期,15 000 mg/kg组肉鸡的耗料与体质量增加量比显著高于1 500 mg/kg组和7 500 mg/kg组(P<0.05)。从全期来看,7 500 mg/kg组和15 000 mg/kg组肉鸡的平均体质量日增加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不同添加剂量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对21 日龄和42 日龄肉鸡的血常规指标较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3)前期15 000 mg/kg组肉鸡的总蛋白含量和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期15 000 mg/kg组肉鸡血液中的总胆红素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 500 mg/kg组和7 500 mg/kg组(P<0.01)。综上所述,15 000 mg/kg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可对肉鸡的消化吸收和肝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应用时应严格按规定控制用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比较维生素E(VE)和微囊化VE(MVE)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3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VE),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IU/kg普通VE(VE组)和20 IU/kg微囊化VE(MVE组)。试验期为42 d,分别于肉鸡21 d和42 d时,测定生产性能,并采取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VE和MVE组对肉鸡21 d的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 > 0.05),但MVE组肉鸡22~42 d和1~42 d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 < 0.05)。(2)与CON组相比,VE和MVE组显著降低了肉鸡21 d和42 d血清的尿素氮水平(P < 0.05),且血清肌酐水平在21 d时有下降趋势(P = 0.09),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在42 d时有升高趋势(P = 0.09)。(3)21 d时,MVE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CON组(P < 0.05),VE组无显著差异(P > 0.05);42 d时,与CON组相比,MVE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显著提高(P < 0.05),VE组无显著差异(P > 0.05)。(4)与CON组相比,日粮中添加MVE显著提高了血清T-SOD和GSH-Px活性(P < 0.05),VE组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日粮添加微囊化VE能够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肉鸡体内的蛋白质合成与代谢功能,并能够提高肉鸡的血清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选用1日龄AA肉鸡240羽,随机分成4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沸石、5%凹凸棒石黏土、5%改性凹凸棒石黏土,研究沸石、凹凸棒石黏土和改性凹凸棒石黏土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组织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分别添加5%的沸石、5%凹凸棒石黏土和5%改性凹凸棒石黏土均能显著提高血浆中SOD酶活性和降低血浆中MDA含量(P<0.05),不同程度的提高血浆中GSH-Px酶、肝脏中SOD酶活性和降低肝脏中MDA和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制备了燕麦-玉米挤压膨化粉并探究添加魔芋粉共挤压对混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实验主要测定其基本营养成分、糊化特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处理后,原料中脂肪含量和快消化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脂肪含量由9.38%降至3.06%,但对抗性淀粉含量无影响(P>0.05),原料粉与挤压膨化粉eGI值分别为66.03和67.34,均属于中GI物料。添加魔芋粉与燕麦玉米混粉共挤压后,不同添加量魔芋粉均能显著降低混粉中快消化淀粉含量(P<0.05),提高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 添加5%、10%、15%魔芋粉后eGI值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48.06、48.51和49.11,均属于低GI物料,可作为代餐产品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包装机械的振兴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如何振兴我国包装机械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研究贮藏温度、化学杀菌剂处理和涂膜对河阴石榴果皮褐变、质量损失率、腐烂及籽粒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 d的贮藏期内,4.5 ℃会引起河阴石榴果实冷害,果皮褐变严重、腐烂率增大。1%壳聚糖涂膜处理降低果实的腐烂率、褐变指数和质量损失率的效果优于1%海藻酸钠和1%羧甲基纤维素钠涂膜。噻菌灵、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1 000 倍稀释液浸果60 s可以显著降低果实腐烂率,3 种化学杀菌剂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以42%噻菌灵悬浮剂1 000 倍液浸果,而后以1%壳聚糖溶液涂膜,用0.015 mm聚乙烯保鲜袋单果包装后放入6 ℃条件下贮藏120 d,河阴石榴的腐烂率为3.46%,质量损失率为2.13%,褐变指数为0.1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5%,籽粒品质评分为92,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奇志 《中华纸业》2001,22(8):30-32
我国浆纸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投资热点行业;本文论述了如何使项目投资建设顺利实现,保证我国浆纸业持续性良好发展,杜绝项目“可批性”,落实项目的可行性,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咨询、评估、论证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葛根淀粉的酶法水解及其水解产物的流变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α-淀粉酶水解葛根淀粉,制备水溶性麦芽糊精,研究了影响葛根淀粉水解度(DE值)的因素,探讨了DE值与麦芽糊精溶解度的关系,并对麦芽糊精的流变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酶用量增加,水解速度加快,DE值增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水解速度加快,DE值增加。DE值越大,麦芽糊精的溶解度越大。DE=11.52和DE=20.21两种麦芽糊精的水溶液均为牛顿流体,前者放置1h后转变为胀塑性流体,后者则稳定不变。该研究结果为扩大葛根淀粉的用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采用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nano quantity analyte detector,NQAD)同时测定7种人工甜味剂的分析方法。方法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系统下,使用CAPCELL PAK C_(18) MGⅡ(150 mm×2.0 mm,5μm)色谱柱,以2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40℃。结果7种常见人工甜味剂得到良好分离与检测,在紫外检测器上难以检出的甜蜜素、三氯蔗糖和甜菊苷3种成分,在NQAD检测器上分别得到了0.27、0.17、1.19μg/mL的检出限。色谱峰面积精密度RSD4.97%;标准曲线得到良好线性关系r~20.994;样品回收率96.69%~105.18%之间。结论使用新型NQAD建立了人工甜味剂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纽甜、甜菊苷的高灵敏度共同分析方法,方法简单、专属性高。  相似文献   

17.
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在烘烤前后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烘烤过程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和半叶法研究了K326和南江3号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种类、含量及其比例在烘烤前后的差异。结果表明:(1)多种香气物质在烘烤过程中发生了转化,有19种香气物质在烤后烟叶未检测到,但增加了36种香气物质。(2)烘烤后香气物质总量显著增加,且不同品种烤烟香气物质转化程度不同,K326的香气物质总量(不含新植二烯)显著高于南江3号。(3)烘烤后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比例明显降低,而苯丙氨酸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在烘烤过程中损失了醛、醇和酯类等19种香气物质,产生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等36种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8.
辐照对峰甘板栗货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豪宁  赵玉华  常学东 《食品科学》2016,37(18):262-267
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对真空包装峰甘板栗货架期指标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步确定延长货架期的最佳辐照剂量。通过~(60)Co-γ射线以0、0.5、1.0、3.0、3.5、4.0、4.5、5.0 kGy剂量辐照峰甘板栗,分别在贮存0、10、15、20、30 d时检测样品的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霉菌及酵母数、大肠菌数、沙门氏菌数)、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峰甘板栗能够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结合峰甘板栗感官品质评定及生理生化数据分析,辐照剂量为4.0 kGy时,可改善峰甘板栗感官质量并保持理化营养指标。初步认为,在4℃条件下,辐照剂量为4.0 kGy时,在微生物安全限量方面,使货架期延长至少20 d。  相似文献   

19.
绿豆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绿豆淀粉的颗粒形态等基本性质;探讨了绿豆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淀粉颗粒大多呈椭圆形,平均长轴直径为16.8μm,长轴直径范围为6.5~30.8μm。淀粉糊化的终了温度TC为73.21℃。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受淀粉浓度、蔗糖和柠檬酸添加量影响。随着淀粉浓度或蔗糖浓度增加,凝胶硬度和弹性均显著增加;在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1%~0.2%时,淀粉凝胶的硬度和弹性均达到最大。获得凝胶质构特性的最佳条件为:淀粉质量分数8%、蔗糖质量分数12%、柠檬酸质量分数0.2%。影响凝胶硬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淀粉浓度、柠檬酸浓度、蔗糖浓度;影响凝胶弹性的主次因素为:淀粉浓度、蔗糖浓度、柠檬酸浓度。添加蔗糖后凝胶的三维网变得致密、有序。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包装和延时预冷的“八月脆”桃在- 0.5~0℃低温条件下贮藏15d,随后回温3d,通过测定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颜色、失重率和腐烂率等品质指标,以探求桃果实满足冷链贮运和货价期要求的最佳预冷和包装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包装纸+ 纸箱(X1)和网套+ 礼品盒(X2)的果实在冷藏15d 后均能保持较高的硬度,SSC 变化不明显,X1 果实腐烂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未包装(X3)果实失重率最高。在回温3d 后,X2 果实的硬度(11.45N)和SSC(9.99%)显著高于X1,腐烂率和失重率最低,果实表面着色充分,果肉未出现褐变;采后6h 入库预冷的果实在冷藏15d 和回温3d 后的硬度均显著高于采后12h 和18h 入库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果实表面色泽呈微红色,果心处无褐变。综合评定采后6h 入库预冷和采用网套+ 礼品盒包装果实的贮运性和货架期的商品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