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化生活方式对早期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干预效果,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方法 将176例早期M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92)和对照组(n=84).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观察3个月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3个月前比较,干预后干预组腰围、BMI、SBP、DBP、TG、TC、FPG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HDL-C和LDL-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腰围、BMI、SBP、DBP、TG和T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早期MS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辉  于健  周燕  秦明群  祖颖  林爱萍  石青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85-4286,429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脂联素的变化及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T2DM+牙周病),50例无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T2DM),测定两组人群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水平,并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IMT与FPG、FINS、血脂、脂联素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FPG、FINS、TG、IMT、HOMA-IR水平高于无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而HDL-C、脂联素水平低于无牙周病的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IMT与年龄、糖尿病病程、FPG、TC、TG、LDL-C、FINS、HOMA-IR、BMI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HDL-C、脂联素呈负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无牙周病的糖尿病组,且低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盟模式间歇有氧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糖脂代谢和肝功能改善的效果,为T2DM合并NAFLD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肝病科就诊的112例T2DM合并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盟干预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间歇有氧运动干预,干预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联盟模式间歇有氧运动干预,均干预12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运动依从性、血糖指标、体质指数(BMI)、肝功能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和胰岛素抵抗指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联盟干预组运动依从率(83.9%)高于对照组(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PG、2 h PG和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盟干预组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盟干预组ALT、AST、GGT、TC、TG、LDL-C、FINS和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盟模式间歇有氧运动干预在T2DM合并NAFLD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患者具有较高的运动依从性,而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体重,改善肝功能、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抵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孕妇脂肪因子脂联素(APN)、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等指标进行监测,探讨APN、内脂素、TNF-α、瘦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该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24~28孕周孕妇88例,根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正常血糖(NGT)组(42例)和GDM组(46例)。分别对两组孕妇进行APN、内脂素、TNF-α、瘦素的监测,并进行记录。结果两组间年龄、孕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与NGT组比较,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A1c(G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明显升高(P0.05)。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P0.05),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APN明显低于NGT组(P0.05),内脂素、TNF-α、瘦素明显高于NGT组(P0.05)。GDM组HOMA-IR与年龄、BMI、FPG、GHb A1c、FINS、TG、TC、LDL-C、内脂素、TNF-α、瘦素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0、0.593、0.843、0.828、0.908、0.341、0.345、0.301、0.338、0.334、0.234,均P0.05),与APN呈负相关(r=-0.612,P0.05)。结论本研究为实施干预治疗、延缓病程进展、降低GDM的发生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大大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将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DM)史二胎孕妇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首次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二胎孕妇,其中有GDM病史72例为观察组,无GDM病史75例为对照组。记录年龄、OGTT孕周、孕前及孕后体质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服糖后1hPG、2hPG及1hINS、2h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检测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Pearson分析观察组血脂水平与其它临床指标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胰岛素抵抗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孕周、孕前及孕后BMI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PG、1hPG、2hPG、FINS、1hINS、2hINS、HOMA-IR、TCH水平均升高,HDL-C水平均降低(均P0.05),1hPG、1hINS、TG、LDL-C水平无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G与FPG、2hPG、FINS、2hINS、HOMA-I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HDL-C与FPG、2hPG、FINS、2hINS、HOMA-IR负相关性(P0.05);TG高水平、HDL-C低水平是HOMA-IR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病史二胎孕妇血脂代谢及IR出现异常情况高于正常妊娠二胎孕妇,且以TG高表达、HDL-C低表达为主,IR与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为阐明T2DM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将220例新诊T2DM患者和214例年龄、性别与体重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按BMI≥25kg/m2或25kg/m2分为肥胖亚组和非肥胖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并同时采用生化和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等。结果1.T2DM组血清内脂素、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Cho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01),而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瘦素在两组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无论是T2DM组还是健康对照组中,其肥胖亚组中的内脂素、瘦素、FINS、HOMA-IR、TG、Chol水平均高于非肥胖亚组(P0.05~0.001),而脂联素低于非肥胖亚组(P0.01~0.001);3.消除BMI因素影响的偏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仅与FPG、FINS、HOMA-IR呈正相关(r=0.267~0.443,P0.05~0.01),与脂联素呈负相关(r=-0.312,P0.05)。结论内脂素和脂联素参与了肥胖、胰岛素抵抗以及T2DM发生过程,而瘦素可能仅与肥胖状况有关,未能以独立因子作用直接参与T2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何书连  谭丽玲  陈竑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56-5158
目的 了解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瘦素水平变化,探讨内脂素与各项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诊断或患病时间短的2型糖尿病者(n=57)与健康人群(n=61例)进行对比,根据BMI分为超重亚组和正常体重亚组,检测内脂素和瘦素水平,并检测胰岛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测量人体腰臀比、体重指数等参数,分析内脂素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组FPG HbA1C HOMA-IR TC TG WHR较健康对照组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ns LDL-C HDL-C BMI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检测的内脂素、瘦素较NGT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中超重亚组瘦素较体重正常亚组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内脂素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与瘦素以及其他临床指标相关分析提示糖尿病组内脂素与WHR HbA1C呈负相关(r=-0.34,和r=-0.26),与瘦素及其他参数包括BMI、HOMA-IR无明显相关.结论 内脂素的升高与脂肪组织分布特点(如女性下半身肥胖)的关系更密切;并推测内脂素可能是糖尿病病理生理中的一种代偿机制.瘦素仅与体重状态有关,非糖尿病发病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升阳利湿中药方剂对糖耐量受损的肥胖人群的疗效.方法 将144例糖耐量受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1例;对照组7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3例,在生活干预方式(糖尿病宣教、饮食控制、减肥、适当运动等)的基础上,治疗组服升阳利湿方颗粒冲剂,对照组服二甲双胍片,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3、6个月)及治疗结束1年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G、TC、BM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G、TC、BMI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和LDL-C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治疗组2h PG、2 h INS、TG、TC和BM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FPG、FINS、HbA1C、HDL-C和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升阳利湿方具有明显的降糖、降脂、减轻体重的作用,提示该中药干预对延缓IGT患者进展为糖尿病患者有明显效果,对降低其发病率有一定影响,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9.
牛杨  汤庆娅  赵雪林  李继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2):1859-1862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尿酸(UA)水平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在相关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7--8月参加上海市某体重管理中心组织的暑期减肥夏令营全国范围的79例肥胖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按照尿酸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35名)和高尿酸组(44名),分别检测2组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脂肪体重(FM)、去脂体重(FFM)、腰围、臀围、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UA,计算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及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比值,并对UA与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尿酸组体脂率,腰围,WHR,WHtR,FINS,HOMA-β,HOMA-IR,IAI,FNIS/FBG,LDL-C,HDL-C,TG,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尿酸组体重,BMI,FM,FFM,臀围,FBG和TC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UA水平与体重,BMI,FM,FFM,臀围,TC,TG,LDL-C,收缩压均呈正相关(JP值均<0.05).多元向后回归分析显示,腰围,WHtR,FBG,HOMA-β,TC及收缩压对尿酸水平有影响(P值均<0.05).结论 肥胖儿童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密切相关;肥胖儿童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BMI)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根据BMI将3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测定其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C)、臀围、身高和体重,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臀比(WHR)、腰身比(WHtR)及体质指数(BMI),运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研究对象在年龄、饮酒、SBP、DBP、WHR、WHtR、FINS、HOMA-IR及HOMA-β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WHR、WHtR、FINS、DBP、HOMA-IR、HOMA-β均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体重正常组的年龄显著大于超重组和肥胖组(P0.05);肥胖组的SBP、TG、HDL-C也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I与FINS、WHR、WHtR、HOMA-IR、HOMA-β、SBP、DBP和TG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T2DM患者体质指数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水平逐渐升高;超重和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亢进,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4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并将其分为MS组、非MS(NMS)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空腹采血检测血糖(FBG)、GG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对各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S组腰围、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GGT、TG、TC、LDL-C、HOMA-IR、FINS均显著高于NMS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GT与BMI、SBP、FINS、TG、HOMA-IR呈正相关(P<0.05),其中GGT与BMI和HOMA-IR关系最密切(r分别为0.214、0.3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血清GGT水平明显增高,且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压、血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素,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8例(A组),正常糖耐量孕妇45例(B组),测定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各指标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年龄及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重增加值、孕期体质指数A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PG、FINS、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B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的HOMA-IR A、B组分别为14.96±2.11、10.64±1.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HOMA-IR与孕期体重增加值、孕期体质指数、FINS、HbA1c、TG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0.474、0.836、0.513、0.824,P<0.05).以HOMA-IR为因变量,以各项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OMA-IR与孕期体重增加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妊娠孕妇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并且孕期体重增加值与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合并组,41例)和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糖尿病组(对照组,44例)。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脂联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测定IMT,同时计算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合并组患者的FPG、BMI、TG、TC、LDL-C、FINS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合并组患者左、右两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MT与BM(Ir=0.435,P<0.01)、FPG(r=0.402,P<0.01)、FINS(r=0.410,P<0.01)、HOMA-IR(r=0.596,P<0.01)、TG(r=0.416,P<0.01)、LDL-C(r=0.458,P<0.01)呈正相关,与脂联素(r=-0.306,P<0.05)、HDL-C(r=-0.347,P<0.05)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较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更明显的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单纯肥胖孕妇74例、GDM孕妇62例、健康孕妇84例,测定各孕妇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等生化指标以及脂肪因子水平,比较各组孕妇间指标差异。结果:GDM孕妇TG、FPG、FINS、HOMA-IR、TNF-α和VF水平最高,而HDL-C、LDL-C和APN最低;单纯肥胖孕妇TG、LDL-C、FINS和HOMA-IR水平高于健康孕妇,而HDL-C和FPG水平与健康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孕妇和单纯肥胖孕妇RBP-4水平均高于健康孕妇(P<0.05)。血清TNF-α水平与孕前BMI、TG、FPG、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APN水平与FPG、FINS和HOMA-IR呈负相关,RBP-4水平与BMI、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VF水平与BMI、FPG、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新生儿出生体重仅与脐血APN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肥胖和GDM孕妇TNF-α、RBP-4及VF水平上升,而APN水平下降;TNF-α、APN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RBP-4与肥胖密切相关,而VF与FINS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血脂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10 648人中,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按照性别、民族、年龄相差≤1岁,进行肥胖、超重、正常1∶1∶1配对,各321例,采用"全国青少年体质调研统一测量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测量,并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三组间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TC、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0.05),肥胖组明显高于正常组;随BMI的增加,血TG、TC异常率呈上升趋势,肥胖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0.05);控制性别、民族和年龄因素后,TG与BMI、腰围、臀围、腰高比值(WHtR)呈正相关(均P0.01或0.05),HDL-C与BMI、腰围、臀围、WHtR呈负相关(均P0.01或0.05);调整性别、民族、年龄因素后,随BMI的增加,高脂血症发病风险显著增加,肥胖组患高脂血症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593倍(95%CI为1.144~2.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族儿童青少年的TC、LDL-C、HDL-C水平均高于汉族,TG水平均低于汉族(P0.05);而回族儿童青少年TC、LDL-C异常率明显高于汉族(P0.01)。结论肥胖显著增加了儿童青少年高脂血症的发病风险;回族儿童青少年TC、LDL-C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汉族,是否与民族遗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GDM)患者血清Nesfatin-1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确诊为GDM的妊娠中期妇女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无糖尿病、正常妊娠中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血清Nesfatin-1、RBP-4、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TC、TG、LDL-C、HDL-C)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的FPG、FINS、Hb A1c水平、HOMA-IR、TC、TG及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血清Nesfatin-1和RBP-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esfatin-1分别与FPG、FINS、Hb A1c、HOMA-IR及TG呈显著正相关(P0.05);RBP-4分别与FINS、Hb A1c、HOMA-IR及TG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GDM孕妇血清Nesfatin-1和RBP-4水平升高,并与GDM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GDM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中内脂素、IL-18的水平差异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科2013~2014年行产前检查并住院足月分娩的GDM患者40例(GDM组),同时选取同期血糖正常的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一般情况和血糖、血脂、内脂素、白介素-18 (IL-18)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分析GDM组血清内脂素、IL-18和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DM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内脂素、IL-18和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孕妇的内脂素分别与FPG、2hPG、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P<0.05;IL-18分别与FPG、2hPG、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内脂素、IL-18可影响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筛选MS患者4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40例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各组空腹血浆visfatin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血脂、血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NI)、腰臀比(WHR),采用HOMA-IR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MS组visfat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MS组,visfatin与BMI、WC、FPG、2hPG、FINS、TG、HOMA-I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8,0.231,0.419,0.363,0.448,0.423,P均<0.05;与HDL-C无明显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BMI和visfatin是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S患者血浆visfatin水平增高,visfatin与机体糖、脂代谢紊乱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调脂积冲剂对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的影响,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0日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且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和中医痰瘀互结证标准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全部患者接受一般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脂积冲剂。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腰围、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采用SPSS 13.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后BMI、腰围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BMI[(24.63±2.95)kg/m2]、腰围[(90.13±7.24)cm]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26.09±3.46)kg/m2、(95.45±8.1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腰围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IR)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FPG、2 h PG、Hb A1C、FINS和I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脂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积冲剂能显著改善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的代谢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铁蛋白(SF)的表达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3月入医院进行葡萄糖筛查的70例孕产妇纳入本研究,其中3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A组,33例妊娠正常糖耐量者为B组,同时选择30例正常健康非妊娠妇女为C组,对比各组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BMI、孕周、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RBP4、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SF、IR指数(HOMA-IR)。结果 3组孕前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期BMI、孕期体质量增加均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FBS、FINS、HOMA-IR、Hb A1c、TG、RBP4、SF、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的FBS、FINS、HOMAIR、Hb A1c、TG、RBP4、SF明显高于B组和C组,而HDL-C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血清RBP4的水平与孕期BMI、孕期体质量增加、FBS、FINS、HOMA-IR、TG、Hb A1c呈正相关(P0.05),GDM组血清SF与孕期体质量增加、FBS、FINS、HOMA-IR、TG、Hb A1c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RBP4和SF明显高于正常糖耐量孕妇及非妊娠健康妇女且均与IR相关,血清RBP4和SF可能通过调节IR而参与GDM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