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包括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肱脉搏波传导速度(cbPWV)及股踝脉搏波传导速度(faPWV)、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对象140例,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102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38例(正常血压组),采用BP-203RPE Ⅱ(VP-1000)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2组各个节段PWV及ABI,采用CVProfilor 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测定C1、C2.分析动脉弹性的其他指标与cfPWV的相关性.结果:①高血压组各个动脉节段PWV及ABI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而C1、C2显著低于正常血压组(P<0.05).②各个动脉节段PWV与cfPWV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cbPWV及baPWV与cfPWV相关性最强(r值分别为0.792和0.703,P<0.01),C1、C2与cfPWV显著负相关(P<0.01);ABI与cfPWV呈正相关(P<0.05).③年龄和血压是脉弹性功能各指标的共同影响因素.年龄每增加10岁,cfPWV、baPWV、cbPWV、faPWV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80.3%、347.4%、131.3%、69.0%,C1、C2下降的危险性增加116.0%、219.6%;SBP每升高10 mmHg(1 mmHg=0.133 kPa),cfPWV、baPWV、faPWV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41.3%、218.8%、50.9%,C1、C2下降的危险性增加169.3%、67.9%;DBP每升高5 mmHg,cbPWV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24.6%,ABI升高的危险性增加37.8%.结论:baPWV是一个简单、敏感的便于临床测量PWV的方法;年龄及SBP、DBP是中心动脉及外周动脉弹性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分级与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baPWV 的危险因素。方法测定252例 EH 患者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血生化指标,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患者 baPWV,进行不同血压水平和 baPWV 之间比较。结果 1)高血压3级组的 baP-WV 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组(P<0.05);高血压3级组空腹血糖(FPG)水平高于1级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3级组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高于1级、2级高血压组(P<0.05)。2)baPWV 与24 h 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脉压(PP)、白昼 SBP、白昼 PP、白昼及夜间 SBP 负荷呈显著正相关(P 均<0.05)。3)baPWV 增高者的年龄、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均<0.05)。4)baPWV 与年龄、SBP、PP、FPG、2 h PG 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年龄与 FPG 是影响 baPWV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动脉僵硬程度显著增加;24 h 平均 SBP 及 P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分级与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之间的关系和影响baPWV的危险因素.方法 测定252例EH患者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血生化指标,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患者baPWV,进行不同血压水平和baPWV之间比较.结果 1)高血压3级组的baP-WV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组(P<0.05);高血压3级组空腹血糖(FPG)水平高于1级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3级组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高于1级、2级高血压组(P<0.05).2)baPWV与24 h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脉压(PP)、白昼SBP、白昼PP、白昼及夜间SBP负荷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3)baPWV增高者的年龄、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4)baPWV与年龄、SBP、PP、FPG、2 h PG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年龄与FPG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动脉僵硬程度显著增加;24 h平均SBP及PP、白昼及夜间SBP负荷越高,baPWV越高;年龄、FPG升高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脉压、脉压指数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血压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260例为观察组,同期行体检的健康人群220人为对照组。计算和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高血压类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IDH)、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组(SDH);不同脉压:脉压(收缩压-舒张压,mm Hg)≤50组、51~60组、60组;不同脉压指数(脉压/收缩压):0.4组、0.4~0.5组、0.5组]baPWV和ABI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脉压指数高于对照组,baPWV水平高于而ABI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高血压类型中,ISH组baPWV水平最高而ABI水平最低,SDH组与IDH组和对照组baPWV、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DH组和对照组baPWV、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脉压和脉压指数亚组的baPWV水平与ABI水平存在差异,脉压和脉压指数越大者,baPWV越高而ABI水平越低(均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baPWV与ABI呈负相关(r=-0.784,P0.05);调整年龄、BMI、血脂等影响因素后,行偏相关分析,两者仍呈负相关(r=-0.766,P0.05)。以baPWV或ABI为因变量,年龄、血脂、血压、血糖和BM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脉压(β=0.323或β=-0.407)和脉压指数(β=0.352或β=-0.420)是baPWV增加或ABI减少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baPWV和ABI水平存在差异,ISH组baPWV水平最高而ABI水平最低,脉压和脉压指数越大者baPWV越高而ABI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ABI)和动态脉压(PP)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探讨ABI和动态PP在高血压、冠心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ABI检测和动态血压检查,比较ABI降低组和ABI正常组的动态PP变化和冠心病发生率,以及24h平均脉压(24hAPP)<60mmHg组和≥60mmHg组的冠心病发生率,同时对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ABI和动态PP进行比较。结果①ABI减低组和ABI正常组的冠心病发生率分别是62.26%(33/53)和40.68%(2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8,P<0.05)。ABI减低组的24hAPP、白昼平均脉压(dPP)和夜间平均脉压(nPP)均较ABI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②24hAPP<60mmHg组合并冠心病39.58%(19/48),24hAPP≥60mmHg组合并冠心病60.94%(39/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9,P<0.05)。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24hAPP、dPP和nPP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而ABI则明显减低(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检测AB...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管硬化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诊断及防控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其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尿酸等血生化指标,采取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定,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baPWV组年龄与高血压病程均明显高于低baPWV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脉压(24 h PP)、昼间平均SBP(dSBP)、昼间平均PP(dPP)、夜间平均SBP(nSBP)、夜间平均PP(nPP)明显高于低baPWV组,24 h SBP标准差(24 h SSD)、白天SBP标准差(dSSD)、夜间SBP标准差(nSSD)明显高于低baPWV组(均P0.05)。Pearson线性单因素分析证实,baPWV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低密度脂蛋白、24 h SBP、dSBP、nSBP、24 h SSD、dSSD、nSSD、24 h PP、dPP、nPP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证实,高血压患者24 h SSD、24 h PP与血管硬化有独立相关性。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与血管硬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脉压、血压变异性、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血清Hcy水平将患者分为高、中、低Hcy组,比较3组脉压、血压变异性、血管内皮功能,并将这些指标与Hcy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Hcy组、中Hcy组、低Hcy组患者的脉压、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在三组间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肱动脉介导的充血性血管内径变化率(FMD)、裸臂指数(ABI)在组间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脉压、24hSSD、24hDSD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均0.05),与患者的FMD、ABI测定值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高Hcy水平的高血压患者脉压、血压变异性较高,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血管硬度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天津市西青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4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n=82)、中年组(45~59岁,n=230例)、老年组(60~79岁,n=135例)和高龄组(≥80岁,n=57)。比较各组受试者血压及血管硬度,并分析血管硬度与血压的关系。结果青年组高血压检出率为20.73%(17/82),中年组为32.61%(75/230),老年组为42.22%(57/135),高龄组为43.86%(25/57)。高龄组、老年组和中年组受试者收缩压和脉压高于青年组,高龄组和老年组受试者收缩压和脉压高于中年组(P0.05);但老年组和高龄组受试者收缩压和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受试者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老年组和中年组受试者左侧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和右侧baPWV均高于青年组,高龄组和老年组受试者左侧baPWV和右侧baPWV均高于中年组,高龄组受试者左侧baPWV和右侧baPWV均高于老年组(P0.01);高龄组、老年组和中年组受试者左侧踝臂指数(ABI)和右侧ABI均高于青年组,高龄组受试者左侧ABI高于中年组、老年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左侧baPWV和右侧baPWV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1、0.556,P0.01);而年龄与左侧ABI和右侧ABI均无直线相关性(r值分别为0.137、0.004,P0.05)。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右侧baPWV与高血压分级无关(χ~2=1 229.67,P=0.355),左侧ba PWV与高血压分级亦无关(χ~2=1 239.35,P=0.277);右侧ABI(χ~2=419.81)和左侧ABI(χ~2=351.59)均与高血压分级有关(P0.001)。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硬度增加、收缩压升高,且血管硬度与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对其行心脏彩超检测;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变化与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 (1)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2)使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ABPM)检测出研究对象24小时血压;计算24 h脉压(24 hPP)、24小时收缩压变异(24 hBPVs)、24小时舒张压变异(24hBPVd),以此将研究对象分组:①根据24 hPP水平分为3组:24 hPP60 mm Hg组;②根据收缩压变异值分:24 hBPVs15组;③根据舒张压变异值分:24 hBPVd15组。(3)用VP-1000动脉弹性检测仪测定测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M)。(4)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5)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和室间隔厚度(IVST),评价左室肥厚。结果 (1)在不同脉压分组中的高血压病患者,随着脉压增大,其FMD逐渐减小,baPWV、LVMI逐渐增大;线性分析示各组中baPWV与FMD呈负相关、baPWV与左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FMD与左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提示baPWV和FMD反映动脉弹性具有一致性,不同脉压的高血压病患者(包括正常脉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与左室肥厚呈正相关(P<0.01),早期检测动脉僵硬度对左室肥厚有明显预测性。(2)在不同血压变异性分组中的高血压病患者,随着血压变异性增大,其FMD逐渐减小,baPWV、LVMI逐渐增大,其中收缩压变异性分组中各组的FMD、baPWV、LVMI差异性较舒张压变异性分组的显著;线性分析示各组中baPWV与FMD呈负相关、baPWV与左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FMD与左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提示baPWV和FMD反映动脉弹性具有一致性,不同血压变异性的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僵硬度与左室肥厚呈正相关(P<0.01),早期检测动脉弹性对左室肥厚有明显预测性。(3)非条件logisti逐步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诊室、随诊间、24h动态收缩压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在参加开滦研究队列第3次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年龄≥60岁的开滦集团离退休员工3064名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baPWV等检查。分别按照诊室、随诊间、24h、日间、夜间收缩压中位数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比较年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等基线资料和baPWV的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种收缩压对baPWV的影响。结果共纳入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930(男性588、女性342)名进行分析。诊室、随诊间、24h、日间、夜间收缩压的中位数分别为142.0、139.0、128.5、130.8和121.1mm Hg,baPWV的中位数为1731cm/s。高收缩压组的baPWV值,左、右侧baPWV值及baPWV≥1731cm/s的检出率均高于低收缩压组(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诊室、随诊间、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均与baPWV呈正相关,其每增加1 mm Hg,baPWV分别增加9.13、10.79、9.68、9.14、8.26cm/s(均P0.01);去除24h收缩压后,比较诊室、随诊间、日间、夜间收缩压对baPWV的影响,并校正其他相同的混杂因素,结果显示诊室收缩压与baPWV的相关性较大(β=0.36)。结论诊室、随诊间、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均与baPWV呈正相关,其中诊室收缩压与baPWV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