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由于宗教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使其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应注意圣经典故文化内涵的汉译,并且注重基督教观念以及一些基督教文化负载词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说《白鲸》引用了《圣经》中大量的人名及典故,作者梅尔维尔在小说中也明确地展现了自己的基督教意识。从基督教道德观视角对《白鲸》中主要人物之一亚哈船长进行道德分析,指出亚哈船长并不具备基督教道德观中的德性,其基督教德性的缺失及种种缺点和不足是当时美国一些社会问题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3.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主要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圣经》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了解性别歧视的现象及其根源所在。文章以《圣经》中男女关系的原始模板为切入点,对英语中存在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归类和分析,这对理解和解释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电影<保镖>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迎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更源于其在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等方面暗合了圣经原型,渗透着基督教传统,从这个角度来欣赏本片有助于拓展电影赏析的深度,更好地理解<圣经>和基督教传统对当代美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列举了几条源自希腊神话或《圣经》故事中与人物有关的英语习语 ,简述了各习语的来由 ,以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西方文化的渊源 ,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莫尔的思想和创作深受基督教及其经典圣经的影响.在他的代表作<乌托邦>中,随处可见圣经原型影响的痕迹.其中既有若隐若现的圣经意象,亦有极其相似的圣经原型人物,更多的是对圣经话语的直接或间接的引用.  相似文献   

7.
《基督城》是一部鸟托邦小说,书中弥漫着浓厚的基督教氛围,很好地体现了圣经的理想主义。圣经的伊甸园意象、牧羊人意象在《基督城》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8.
《圣经》是西方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非常大,莎士比亚的作品也不例外。现从三个方面(数据、内容、思想)论述《圣经》对莎翁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鲁宾逊漂流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都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前者用主人公的遭遇隐喻了圣经中人类的堕落和救赎,进而歌颂了上帝,后者消解了基督教的神圣和权威,揭露了美国基督教文明的伪善,进而颠覆了基督徒等同于文明人,异教徒等同于野蛮人这种公众思维,解构了殖民主义的道义基础。对比解读两部经典作品,阐释了基督教被用作殖民统治的工具对人类文明的扭曲,论证了平等、自由、博爱的高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圣经》中基督教教义常涉及“羊(lamb/sheep)”。它往往以积极的形象出现,象征崇高、洁净、伟大;有时又是圣父、圣子、圣灵的化身。该词深层的语言内涵不但直接影响到它赖以存在的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甚至在当今的语言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仍然可以找到这一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源头,我国现代作家三毛深受《圣经》的影响,三毛的名字、创作、精神世界也无不打上了《圣经》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蕴含于基督教神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被历史学家和生态学家们认为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富有生态意识的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家斯坦贝克深受《圣经》的影响,对基督教的生态伦理持批判的态度。小说《愤怒的葡萄》中对大自然各种景象的描写,体现了他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对和谐自然的向往,也体现其意图唤起人类对自身的反思、促进新的生态伦理意识建立的创作宗旨。  相似文献   

13.
约瑟夫·康拉德是一位处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向现代派小说过渡时期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吉姆爷》被称为英国文学中第一部突出的现代主义作品。在这部小说中的很多人物角色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圣经》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本文将作品中的几个人物同《圣经》当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和分析,全新阐释《圣经》对文学作品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圣经文化对理解和掌握英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培养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为出发点,探索专科英语教学中导入圣经文化教学的的途径及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主要探讨了曹禺思想和戏剧创作的基督宗教背景,认为曹禺的早期思想和戏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基督教思想资源,基督教既影响了他对社会和人性世界的复杂体认,拥有“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又渗透在他的戏剧结构、戏剧思维和表现方式,成为曹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精神结构。《雷雨》的“罪恶与拯救”、《原野》、《北京人》的“神秘”都显示了作者的宗教性眼光。  相似文献   

16.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著名作品,作品中可以找到相关的《圣经》原型.本文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出发,从伊甸园神话、情节冲突和叙述模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揭示了作品与《圣经》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圣经既是一部文化经典,也是一部宗教经典,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圣经西方"洋味"的特性让许多中国人甚至是信奉圣经的人们很难理解,也给国内翻译工作者们在圣经术语的翻译上带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圣经知识的传播。因此,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着重对圣经术语进行分类,并对圣经术语的汉译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尤其从词汇层面探讨如何得体地处理圣经术语汉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在翻译圣经术语时,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以达到翻译"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目的,从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对于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涉及到的基督教文化,林纾的译本(《黑奴吁天录》)与黄继忠的译本(《汤姆大伯的小屋》)处理大不相同,体现了基督教文化从缺失到回归的转化.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和接受理论的角度对基督教文化译介差异的形成原因做了分析,认为在译介过程中,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因素影响着基督教文化的传递,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督教文化在译本中的传递会更加接近于原作.  相似文献   

19.
原型批评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各种叙事结构、意象、象征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及原型,并把各种原型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中。福克纳的创作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在他的作品《押沙龙!押沙龙》中可以发现基督教原型。小说以圣经故事中人物为参照,探讨美国南方历史罪责与无辜者所受到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失乐园》以《创世纪》中人类堕落故事为核心情节,它和《圣经》的关联不言自明,同时两个文本之间的差异也显而易见。本文从弥尔顿的神学思想、《失乐园》对《圣经》的神义论解读以及《失乐园》与《圣经》的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失乐园》创作与《圣经》相关文本的关系作初步的探索,并得出结论:作为《圣经》叙事的复叙事,《失乐园》不是对后者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传统外壳之下的变革甚至颠覆,体现了时代和观念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