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结合正兴煤业公司资源整合前后矿井开采现状,分析了影响矿井开采的因素,设定了整合矿井的开拓方案并通过方案比较,确定了合理的开拓方案,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富源县民圣煤矿急倾斜煤层的赋存特点,结合井田开拓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矿井的开拓方式、井口位置及工业场地,并对具体开拓方案进行了设计,通过技术分析比选,最终确定了矿井的开拓方案。该方案有效地优化了矿井运输系统,加大了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后期工程量及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3.
根据王洼二矿的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最佳的井口位置,通过方案比选优化确定了最佳的矿井开拓方案。在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条件下,减少了井巷掘进工程量、缩短了建井工期,降低了矿井的初期投资。  相似文献   

4.
矿井开拓方式的合理选择关系到矿井施工、生产、运营等一系列问题。根据龙王沟井田的实际情况,经技术和经济比较后确定了矿井的工业场地;结合周边矿井的建井经验,对副井开拓的3种方案———缓坡斜井(5.5°或6°)开拓、斜井(22°)开拓和立井开拓,从矿建工程、土建工程、井筒的提升设备、辅助运输及供配电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和分析,确定缓坡斜井(5.5°)开拓方案最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5.
依据车寨矿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井口与矿井工业场地位置的选择。基于车寨矿井田的地质条件,探讨了整合条件下矿井的开拓设计。通过两个方案的技术优缺点分析和初期经济比较,确定了南北向大巷加上下山开采、中央风井加杨家村风井的开拓方案。为实现该矿资源利用最大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苏本胜 《中州煤炭》2009,(9):11-12,77
矿井设计必须依据矿井设计规范,结合矿井的条件进行合理化设计.在现有矿井地质条件下,从设计方面论述了晋昶煤矿的开拓方案、选择大巷层位及设计大巷布置方式.通过比选,确定最优方案,以达到简化系统、提高采出率、快速投产、减少投资的目的,最终实现晋昶煤矿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矿井概况、井田煤层赋存等地质条件,在矿井实际生产现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满足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下,通过方案比选优化确定矿井开拓方案,以实现矿井运输的连续性、减小通风负压、减少投资和缩短工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选择柳壕沟矿井工业场地和确定井田开拓方式,根据井田地形地貌、交通运输、井下资源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等,文章采用多方案综合比选的方法,研究了矿井可能的工业场地和井田开拓方式,以及各方案的技术优缺点、基建投资、矿井生产运营成本、园区运营成本等,结果表明井田东部场地、立井下山开拓方式最适合柳壕沟矿井的实际条件、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同宝整合矿井工业场地及井下现状以及现行设计规范,提出了矿井建设开拓的两个方案进行对比,进一步优化了矿井开拓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开拓方案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杰 《煤矿开采》2012,(1):37-41
矿井开拓方案的系统评价是方案决策的基础。根据系统评价的方法和原理,论述了建立矿井开拓方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了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方案系统评价方法的原因,利用IDEFO方法分析矿井开拓方案系统评价活动的信息流,为解决矿井开拓方案的系统评价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同位素测氡法和红外探测法探测火源的原理、步骤和结果,在确定火区范围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火区特征,比较常用的煤田灭火方法工艺、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结合地理环境、煤层特点及生产规划,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原则,提出“火区(塌陷区)剥离平整-火区(塌陷区)内灌黄泥浆、黄土分层覆盖碾压-火区边界打钻注浆隔离、局部煤层露头火剥挖-回填绿化”的综合灭火技术方案,并在准格尔煤田焦稍流域露天矿小煤窑进行了应用。该探测和灭火方法适合治理大面积露天矿小煤窑自燃火区,探测精度高,灭火成本低、效果好、安全性高,打破了露天矿长期以来单一的剥离灭火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东山煤矿通风系统改造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山煤矿通风能力不足、进入深部开采瓦斯涌出量可能增大等问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测定后,结合实际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该方案实施后获得成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decision support element to control real-time adherence to mine plan within a control room environment. This system, known as a mine planning screen (MPL), integrates mine planning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The key inputs are production data tracked by the flee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ine plans entered by mine planners into spreadsheets. The data are integrated with the use of database query languages and MPL charts are displayed in a web environment. The MPL screen displays two types of information: real-time adherence to plan by pit and historical adherence by crews. The objective of the screen is to increase adherence to the overall plan, a key part of a larger real-time blending initiative.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ool, its deployment and peer pressure technique for user motivation.  相似文献   

14.
王永生 《矿业快报》2008,24(6):13-15
论述了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开展的情况,重点针对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规划与设计的编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规划与设计编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毛勇  黄友茹 《煤炭学报》1998,23(4):386-390
合理开采深度的确定是矿山经营参数优化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合理确定衰老矿井的开采深度不仅关系到矿井的生产规模,服务年限,还关系到矿井今后的转产与多种经营。作结合开滦矿务局某衰老矿井的实例,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了开采深度问题,定量得出了该矿合理的开采深度,为上级领导制定矿井近期生产与长远规划提供较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峰 《煤炭工程》2020,52(6):43-47
为了合理确定固贤煤矿工业场地位置和井田开拓方案,根据固贤煤矿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采煤方法以及地面外部建设条件等因素,本着合理开发、简化开拓系统、减少井巷工程量、保证矿井生产采区正常接替等原则,提出了田家会场地和官荘村场地2个工业场地选址方案,并详细分析了两个工业场地优缺点,最终确定田家会场地为矿井工业场地,并在田家会工业场地的基础上提出采用 “斜立混合开拓+无轨运输”的井田开拓方案。结果表明,该井田开拓方式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使得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促进了科学、均衡生产,为煤矿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简化矿井生产系统 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矿井生产系统改造方案的确定及实施后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拉开档次法的矿山开采程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开采程序的基本要求是在满足生产能力要求条件下,既能安全持续生产,又能花费少的投资和生产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使用"拉开档次法"构建评价模型对矿山开采程序进行评价,使其更加科学。文章阐述了使用"拉开档次法"评价模型确定矿山开采程序的方法和步骤,最后结合某金属矿山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温中义  吴江 《煤炭工程》2020,52(10):6-10
为了“好、快、省”地建设高山煤矿项目,根据高山煤矿地形地质条件及单斜构造的煤层赋存特点,提出了井口工业场地位置及开拓方案的三个可选择方案。通过对三个方案的经济性及技术性充分对比,克服了以往传统思维,将井口工业场地布置在不压煤,且主、副、回风斜井可兼作一采区上山的王家方案作为最终实施方案。该方案有效避免了矿井在建设期间井巷深部揭煤的弊端。高山煤矿为设计60万t/a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通过对该方案的实施,建井工期仅用了35个月,投资仅用了5.8亿元,达到了预期效果,对其他类似煤矿建设项目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虹 《矿业快报》2009,(6):21-23
通过澳大利亚矿山环境治理中矿区复垦状况,详细介绍了酸性与含金属废水管理和矿区闭坑的具体治理规划设计,提出了我国在编制矿山环境治理规程与标准时,应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贯穿于整个矿业过程中、进一步拓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涵盖的范围和矿山恢复治理后的监测与效果评价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