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4年5月7日0∶00-24∶00该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2 262例,实际调查2 253例,实查率99.60%,其中该院的“院中院”--肺科医院(结核专科)调查患者586例,占26.01%。发生医院感染53例、5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分别为2.35%、2.57%;社区感染1 073例、1 265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分别为47.63%、56.15%。医院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分别为重症医学科(21.28%)、肺科医院(99.49%);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46.55%(27例次)、69.72%(882例次)。医院感染检出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9株),社区感染以分枝杆菌属(141株)和真菌(89株)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34.80%(784例)、 81.48%(550例)。结论该院应将下呼吸道和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科室,同时,应规范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与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严防结核病的院内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现患率。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临床监控医生组成调查组,对2010年6月8日0∶00-24∶00该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678例,实际调查676例,实查率99.71%。发现医院感染19例,2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1%,例次现患率为3.40%;社区感染180例,感染率为26.63%。医院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22.2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39.13%;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24.00%。社区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儿科(90.9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55.49%;病原体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21.4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0%,使用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为82.45%。结论现患率调查结果提示应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肿瘤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11年9月15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应查住院患者325例,实查321例,实查率98.77%。发生医院感染15例,1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7%,例次现患率为4.98%。现患率较高的科室有化疗一科(19.05%)、妇瘤科(14.29%)、中医科(10.00%)和呼吸科(4.44%)。抗菌药物当日使用率为47.98%(154/32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37.50%;其次为皮肤软组织(18.75%)和胃肠道(12.50%)。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利于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加强对高危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和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监控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在架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12年8月20日0∶00-24∶00间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290例住院患者,发现医院感染病例10例,1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均为3.45%;社区感染109例,112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为37.59%,例次现患率为38.62%。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52%(190/290)。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送检率为28.32%(32/113);分离病原菌14株,阳性检出率43.75%(14/32)。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占40.00%),其次为浅表手术切口(占30.00%)。结论该院应加强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监督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提高病原学送检率。  相似文献   

5.
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2012年10月23—24日时间段内某一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判断有无感染、感染类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903例,发生医院感染30例,3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2%;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33.3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63.34%)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60%;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为27.32%,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全院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便于医院感染管理及临床医务人员针对相关科室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2008-2010年某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湖南省马王堆医院2008年9月10日、2009年6月17日、2010年6月7日0:00-24:00的1 597例住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并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次调查平均现患率为4.97%,平均例次现患率为5.14%;主要以下呼吸道(46.34%)、泌尿道感染(25.61%)、上呼吸道感染(9.75%)、皮肤软组织(9.75%)感染为主;2008年神经内科一病区、2009年神经外科、2010年神经内科二病区、消化内科与当年的平均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5.88%,其中一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0.02%,无三联及四联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率为72.40%,阳性率为67.79%。结论该院感染的控制比较到位,但对于医院感染率超过10%如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及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应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某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改进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9月4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1 53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27%,例次现患率为5.60%;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40.00%,神经外科(包括其ICU)19.67%,肾内科15.38%,血液病科11.90%,新生儿监护室10.81%;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41.86%,上呼吸道23.26%,泌尿道8.14%,血液系统5.81%;分离病原菌4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77%;气管切开和呼吸机使用相关感染率分别高达20.69%和7.41%;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52%,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41.60%。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综合ICU和神经外科,需重点监控;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病原学送检率较低,需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院2010-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该院2010年8月11日、2011年9月7日及2012年9月18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010-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46%(16/462)、3.28%(18/548)、3.70%(26/702)。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25.00%~33.3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38.46%~43.75%); 2010-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9.05%(319例)、67.70%(371例)和66.52%(467例)。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连续两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某院医院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及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于2012年8月2日、2013年10月10日对该院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012、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65%(62例)、3.23%(57例),两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P=0.29)。2012、2013年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分别占43.75%、45.90%;其次为手术部位,分别占12.50%、6.56%。2012、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3.36%、34.73%,其中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所占比率分别为52.20%、52.85%。2012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细菌培养送检率为63.52%(350例),2013年为58.85%(256例)。结论该院连续两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不高。通过此次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发生的横断面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该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58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2%,例次现患率为4.59%。医院感染现患率居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重症监护室(25.00%)、神经内科(6.95%)和肿瘤科(6.4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55.56%)。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学送检率为43.71%,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率为38.4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60.37%。结论应加强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专科医院连续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方法对2012—2015年该院每年6月20日0:00—24:00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4年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实查住院患者2 584例,发生医院感染47例、4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82%,例次现患率为1.86%;2012—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09%、1.56%、1.48%、2.11%,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P=0.75)。医院感染现患率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是医疗救治科男区(3.80%)、急性干预科男区(3.31%)、老年精神科(2.78%)。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肠道,分别占31.91%、29.79%、14.89%;检出病原菌28株,居前3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8.58%)、肺炎克雷伯菌(17.86%)、金黄色葡萄球菌(14.29%)。2012—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0.91%、5.78%、5.41%、5.06%,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3,P0.01)。结论连续4年该精神病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2.
江国帼  陈莉  张芹 《现代预防医学》2016,(20):3811-3814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监控措施及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调查日凌晨0点到24点所有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研究表明2013 - 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64%、1.73%、1.57%,综合ICU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以革兰阴性菌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体;调查当天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5.26%、36.13%、35.61%;细菌培养送检率分别为30.49%、38.75%、43.88%。 结论 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监测与干预,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医务人员感控意识,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四川省医疗机构2011年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建立医院感染相关指标的参照体系。方法2011年9月1-30日,四川省248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参与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参与调查的各医院自行确定调查日,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48所医院调查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48所医院应查人数75 822例,实查74 457例,实查率98.20%。发生医院感染1 966例,2 001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4%,例次现患率为2.69%。不同规模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0,P<0.01),随着医院规模的增大,医院感染现患率升高。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者依次为呼吸道(55.77%)、泌尿道(12.79%)和手术切口(11.99%);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肿瘤科(4.52%)、外科(3.28%)和内科(3.02%);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42.13%(843/2 001);调查当日共39 44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97%,其中11 209例(15.05%)患者预防用药,28 231例(37.92%)患者治疗用药。医院治疗用抗菌药物者送细菌培养率为21.63%(6 105/28 231)。结论此次调查有助于了解四川省各医院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建立各指标的参照体系,供各医院参考比对,可指导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儿童专科医院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广州某儿童医院2014年9月17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共调查997例住院患者,发现医院感染30例、3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01%、例次现患率3.21%。感染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11例次,占34.38%);感染高发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3.99%)和儿内科(3.60%)较高;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93.33%,共检出病原体24株,其中病毒、真菌各6株(各占25.00%),细菌11株(45.83%),衣原体1株(4.17%),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各3株,各占27.27%)。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者451例,使用率为45.24%,其中以治疗用药为主(67.41%),预防用药和治疗+预防用药的比率分别为19.73%和12.86%;82.26%为单一用药,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者(含治疗+预防用药)细菌培养送检率82.60%。结论儿童专科医院需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评价医院感染日常监测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根据2008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横断面调查要求,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调查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6月9日和2011年4月8日两次共调查住院患者1 196例,实查率分别为97.04%和97.58%;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27%和6.11%,略高于当月医院感染发病率(5.01%、5.5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66.27%)为主,其次是泌尿道(13.25%)和上呼吸道(7.23%)等。结论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利于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和提高日常监测工作质量,并针对医院感染率较高的科室进行重点监测及干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逐床查阅病例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4年11月26日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病原体检出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1 657例,发生医院感染66例、71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98%,例次现患率为4.28%。医院感染现患率位于前4位的科室为神经外科(24.49%)、血液科(19.05%)、干部病房(13.73%)和烧伤外科(10.91%)。医院感染部位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40.85%)、泌尿道(23.94%)、上呼吸道(12.68%)、手术部位(9.86%)、胃肠道(5.63%)。66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共有39例患者送培养标本,送检率为59.09%,共培养病原体48株,其中居首位的为大肠埃希菌(10株,占20.8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7株,各占14.58%)。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40%,治疗及治疗+预防用药标本送检率为59.28%。年龄(<2岁或>60岁)、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使用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血液透析及手术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发的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监测,依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学送检率,依据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某儿童医院2014年5月1日0∶00—24∶00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共调查患者1 027例,发生医院感染8例(1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78%,例次现患率为0.97%。感染科室主要为血液中心(4例),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上、下呼吸道各2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12%。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用药目的及联合用药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居前3位的科室为新生儿中心(89.69%)、急救中心(76.00%)、综合病房(73.91%);除五官科(预防用药占57.89%)、外科(治疗用药占26.32%),其他科室均以治疗用药为主;五官科、心脏中心及神经康复中心均以单一用药为主(均95%),新生儿中心二联用药率占48.28%,血液中心三联用药率占30.30%。结论儿童医院应重点加强感染高发科室和高发部位的日常监测,加强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及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计划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年5月10日00∶00-24∶00该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查住院患者2 700例,实查2 684例,实查率为99.41%。共发生医院感染67例,7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0%,例次现患率为2.76%;发生社区感染171例,182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为6.37%,例次现患率为6.78%。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是干细胞移植病房(25.00%,2/8),其次为血液科(7.77%,8/103)和整形科(6.82%,3/4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41.90%),其次为泌尿系统(10.81%)和手术切口(9.4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94%(884/2 684),其中预防用药占76.24%,治疗+预防用药占3.28%,治疗用药占20.48%;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86.65%,二联用药占12.78%,三联及以上用药占0.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单纯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引流和肠内营养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医院应加强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某院住院患者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及社区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1年9月26日0∶00- 24∶00该院所有住院患者。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1 331例,实际调查1 309例,实查率为98.35%。发现感染患者237例,其中医院感染57例(4.35%),60例次(4. 58%);社区感染181例(13.83%),183例次(13.98%);同时存在医院和社区感染者1例。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48.33%)、器官腔隙(16.67%)和泌尿道(8.33%)。社区感染率居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呼吸科(84.44%)、儿科(71.43%)、重症监护室(50.0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5.36%)和皮肤软组织(15.30%)多见。共分离病原体65株,其中医院感染33株,社区感染3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合计分别占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72.73%(24/33)、78.13%(25/32)。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27.43%(359 例),其中预防用药占52.92%,治疗用药占43.45%,预防+治疗用药占3.62%;以单一用药为主,占88.02%,二联用药占11.98%。病原学送检率为61.54%(104/169)。结论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依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要求,内蒙古地区所有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自愿参加调查,自主选取调查日期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 2018年内蒙古地区共有169所医院参加现患率调查,调查患者61 469例,1 016例(1 100例次)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65%,例次现患率为1.79%。≥900张床位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为2.60%。医院感染现患率位于前三位的科室为综合ICU(12.70%)、血液病科(6.55%)、儿科新生儿组(5.98%)。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44.82%)、泌尿道(16.82%)、上呼吸道(10.82%)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04%,不同规模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353,P0.00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36.08%。规模越大的医院的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09,P0.0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位于前3位的科室为儿科非新生儿组1 821例(98.11%)、呼吸科2 463例(97.62%)和肾病科334(96.53%);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较多的科室为产科484例(82.59%)、妇科395例(66.72%)和骨科1 106例(64.68%)。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体4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5株(71.12%)、革兰阳性菌82株(17.94%)、真菌30株(6.57%)。医院感染主要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82株)、大肠埃希菌(81株)、铜绿假单胞菌(76株)等。结论本次现患率调查结果较全国及其他地区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可针对重点科室、主要感染部位采取有效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规模较小医院的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