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图像显著性检测能够获取一幅图像的视觉显著性区域,是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一种结合颜色特征和对比度特征的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首先构造图像在HSV空间的颜色函数以获取图像颜色特征;然后使用SLIC超像素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基于超像素块的对比度特征计算图像显著性;最后将融合颜色特征和对比度特征的显著图经过导向滤波优化形成最终的显著图。使用本文算法在公开数据集MSRA-1000上进行图像显著性检测,并与其他6种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结合了图像像素点和像素块的信息,检测的图像显著性区域轮廓更加完整,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图流行排序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存在先验信息单一,显著目标检测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背景先验与中心先验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将图像边界节点作为背景种子进行流行排序获得粗略的前景区域,将其再次流行排序得到初步显著图;然后利用Harris角点检测、聚类实现中心先验显著性检测,捕获中心显著信息;最后在初步显著图上融合图像中心显著性,得到最终显著图。本文对综合指标、精确率-召回率曲线、F-measure值以及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值进行实验评估,在公开数据集MSRA-10K和ECSSD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对比10种主流算法,本文算法在不同的评估指标上都具有较好的表现,且能准确地突出显著目标,提升背景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大部分基于扩散理论的显著性物体检测方法只用了图像的底层特征来构造图和扩散矩阵,并且忽视了显著性物体在图像边缘的可能性。针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的多层特征的扩散方法进行显著性物体检测。首先,采用由背景先验、颜色先验、位置先验组成的高层先验方法选取种子节点。其次,将选取的种子节点的显著性信息通过由图像的底层特征构建的扩散矩阵传播到每个节点得到初始显著图,并将其作为图像的中层特征。然后结合图像的高层特征分别构建扩散矩阵,再次运用扩散方法分别获得中层显著图、高层显著图。最后,非线性融合中层显著图和高层显著图得到最终显著图。该算法在3个数据集MSRA10K,DUT-OMRON和ECSSD上,用3种量化评价指标与现有4种流行算法进行实验结果对比,均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显著性目标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机器学习算法无法检测没有先验信息的图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边缘信息构建背景模型结合SVM分类算法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超像素预处理,使像素级转化为超像素级,既抑制噪声,又提高了计算效率.利用图像边缘超像素构建图像的初始背景模型,得到初始显著图.基于SVM算法建立目...  相似文献   

5.
概率框架下多特征显著性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小冈  李维鹏  马玛双 《电子学报》2019,47(11):2378-2385
显著性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的一项基础问题,广泛地用于注视点预测、目标检测、场景分类等视觉任务当中.为提升多特征条件下图像的显著性检测精度,以显著图的联合概率分布为基础,结合先验知识,设计一种概率框架下的多特征显著性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单一特征显著性检测的潜在缺陷,继而推导出多特征下显著图的联合概率分布;然后根据显著图的稀有性,稀疏性,紧凑性与中心先验推导出显著图的先验分布,并使用正态分布假设简化了显著图的条件分布;随后根据显著图的联合概率分布得到其极大后验估计,并基于多阈值假设构建了分布参数的有监督学习模型.数据集实验表明:相比于精度最高的单一特征显著性检测方法,多特征算法在有监督和启发式方法下的平均误差降低了6.98%和6.81%,平均F-measure提高了1.19%和1.16%;单幅图像的多特征融合耗时仅为11.8ms.算法精度较高,实时性好,且可根据不同任务选择所需的特征类别与先验信息,能够满足多特征显著性检测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复杂背景下显著性检测方法不能够有效地抑制背景,进而准确地检测目标这一问题,提出了超像素内容感知先验的多尺度贝叶斯显著性检测方法.首先,将目标图像分割为多尺度的超像素图,在每个尺度上引入内容感知的对比度先验、中心位置先验、边界连通背景先验来计算单一尺度上的目标显著值;其次,融合多个尺度的内容感知先验显著值生成一个粗略的显著图;然后,将粗略显著图值作为先验概率,根据颜色直方图和凸包中心先验计算观测似然概率,再使用多尺度贝叶斯模型来获取最终显著目标;最后,使用了3个公开的数据集、5种评估指标、7种现有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显著性目标检测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存在的背景干扰、目标分割不完整等问题,利用目标静态灰度特征和运动特征,结合目标运动连续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像素时空显著图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对图像基于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算法(SLIC)进行超像素分割,以初始超像素为节点、以运动特征差异性为边建立图结构对超像素区域进行合并,得到最终超像素图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超像素分割方法过分割而导致目标被分为多个部分的问题;然后分别利用目标静态特征对比度和运动特征对比度,得到静态显著性图和运动显著性图,并融合得到最终的时空显著性图;最后利用恒虚警处理技术,结合运动连续特性实现目标的检测,可以有效减少虚警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针对复杂背景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并且可以比较完整的保留目标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视觉显著性检测算法单纯使用当前观测图像的信息或是先验知识的不足,该文引入了长期特征和短期特征的概念,分别代表先验知识和当前观测图像的信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论的算法将它们融合。首先,分别根据人眼跟踪数据和当前观测图像的内容来训练长期和短期稀疏词典并对图像进行稀疏编码,将得到的稀疏编码作为长期和短期特征。其次,针对现有算法只能在整幅图像上或是在一个固定大小的局部邻域内进行统计的缺陷,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特征概率分布估计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当前观测图像的具体情况自适应地选择一个最佳的区域大小来计算长期和短期特征出现的概率。最后,利用香农自信息来输出图像的显著性检测结果。同8种流行算法在公开的人眼跟踪测试库上进行的主观和定量的实验对比证明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复杂度较大的图像中目标分割速度较慢、显著性边界分割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的FT(Frequency-tuned)显著性检测与Grabcut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改进基于频率调谐的FT显著性检测方法得到图像中显著性较高的区域,并利用SLIC(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ing)算法对显著图进行预处理得到超像素图,能够有效改善边界的分割效果,然后通过以图论GraphCut算法为基础改进的Grabcut算法建立高斯混合模型。为了提高算法效率,通过聚类以超像素代替原像素,并反复迭代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ed Model,GMM)参数,最后利用最大流最小割算法得到最优目标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更准确更高效率地分割图像中的显著性目标,对高分辨率图像也有很好的适用效果,相比于其他算法在分割精度上提高10%左右,并具有较高的分割效率。  相似文献   

10.
自底向上的图像显著目标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传统的图像显著性检测造成显 著目标误检的问题,本文通过采用Harris角点检测算子以及计算机形态学中的凸包理 论,得到改进的中心先验 图像显著性检测系数,进而利用小波变换(WT)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局部特征信息表征能力 得到局部特征 显著图像,以及采用谱残差(SR)的图像处理方法获取全局特征的显著图像,提出一种基于改 进图像中心先验理 论的自底向上的图像显著目标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图像显著性检测模型相比 ,本文提出的模型检测准确率更好,检测效果也更好。  相似文献   

11.
复杂背景下的红外图像通常存在信噪比低、邻近像素灰度变化不明显以及易被杂波信号和噪声干扰的特点,导致红外小目标检测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显著性融合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在空间域中利用目标与其局部背景灰度差异来计算得到灰度显著图,在频域中结合谱残差计算得到背景抑制后的频域显著图;其次,将灰度显著图和频域显著图归一化后通过哈达玛乘积相互融合;最后,通过自适应阈值分割并使用Unger滤波器剔除较小的噪声点,从而提取出目标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图像的信噪比有了数十倍的提升,对背景抑制效果显著,并有着检测率高和虚警率低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小目标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2.
宦克为  李向阳  曹宇彤  陈笑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3):20210139-1-20210139-8
传统的多尺度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所提取的图像特征固定,并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各类复杂的图像环境,而深度学习可以自主选择合适图像特征,改良特征提取单一性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相结合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红外目标与背景的二分类图,利用调频(FT)显著性检测算法对分类图进行精准分割,同时,利用NSST将源图像多尺度、多方向进行分解;其次,利用目标显著性结合自适应模糊逻辑算法进行低频子带融合,利用高频系数局部方差对比度方法进行高频子带融合;最后,通过NSST逆变换得到融合后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在信息熵、平均梯度、空间频率、互信息和交叉熵等多个客观评价指标上至少分别提高了0.01%、0.30%、1.43%、2.32%、1.14%。一定程度提高了融合图像对比度,丰富了背景细节信息,更有利于人眼识别,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光电侦察、光电告警、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光电信息领域。  相似文献   

13.
叶坤涛  李文  舒蕾蕾  李晟 《红外技术》2021,43(12):1212-1221
针对当前基于显著性检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存在目标不够突出、对比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改进显著性检测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 NSST)的融合方法。首先,使用改进最大对称环绕(maximum symmetric surround, MSS)算法提取出红外图像的显著性图,并进一步通过改进伽马校正进行增强,同时应用同态滤波增强可见光图像。然后,对红外图像与增强的可见光图像进行NSST分解,利用显著性图指导低频部分进行融合;同时设定区域能量取大规则指导高频部分融合。最后,通过NSST逆变换重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平均梯度、信息熵、空间频率和标准差上远优于其他7种融合方法,可以有效突出红外目标,提高融合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并保留可见光图像的丰富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特征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算法来改善目标的融合质量.引入显著检测器对红外图像进行处理,生成显著映射;进一步分析红外图像并检测兴趣点,提取图像中的显著兴趣点;通过计算显著兴趣点的凸壳确定显著区域;利用显著兴趣点凸壳对初始显著映射进行优化,使目标定位更加精确.根据区域映射获取可见光图像的背景区域;根据不同的融合准则对目标、背景区域进行融合,获得最终的融合图像.结果表明与当前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相比,所提算法在标准差、联合熵与边缘信息因子等指标方面具有优势,其融合图像的细节纹理更清晰.  相似文献   

15.
16.
李婷  吴迪  郭凤姣  屈宗顺  万琴 《光电子.激光》2020,31(11):1231-1238
在真实场景中,物体的尺寸往往是多样的,基于大 图像的目标检测很难检测所有的物体。为了检测较小尺寸目标,本文利用显著图和稳定区域 融合,建立小目标检测算法模型。首先利用基于颜色名空间的显著性检测算法生成显著图, 同时采用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SER)算法提取局部稳定区域,MSER算法是目前针对图像 变形最为稳定的特征检测算法;其次采用像素乘性融合稳定区域和显著图以降低虚警概率; 最后调用一些图像处理过程,包括形态学重建操作、灰度变换、形态空穴填充操作,能够有 效抑制背景,同时均匀的突出显著性目标,以推断和优化最终结果。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 性和实用性,以PR曲线为评价指标,比较了几种主流算法的性能,包括AZ-NET、FPN、PGAN 。通过对Sky数据集和Ground数据集的测试,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适应目标尺寸的变化, 在检准率和检全率方面优于现有的小目标检测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齐楠楠  姜鹏飞  李彦胜  谭毅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6):604005-0604005(9)
提出了一种复杂地面背景下的红外车辆检测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分段线性灰度拉伸方法来增强当图像整体亮度偏低时的目标信息。其次,利用拉伸后图像的显著性图生成目标潜在的兴趣区。再次,利用平均梯度法在兴趣区内进行目标的边缘再分割,完成目标精确分割检测。最后,利用车辆的红外融合特征计算目标置信度,对目标进行评估和确认。实验结果表明:对实际拍摄的红外图像进行检测的算法可有效地检测出地面车辆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中研究了无监督自下而上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基于显著性目标在自然图像中稀疏分布的这一先验性假设,提出了一种用低秩和稀疏表示进行显著性目标检测的方法。根据图像背景的先验分布,首先选取一个有效的背景字典来低秩表示图像的背景部分,进而更好地分离出显著性前景。由于人类视觉中心偏好可知,图像的边缘部分不易引起关注,故选取这些边缘部分作为背景先验来选取背景字典。与其他基于稀疏和低秩分解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相比,文中选取的背景字典更简单有效,且能得到更好的显著性图。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比主流的显著性检测方法得到的显著性图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A feature fusion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extract the region of interest (ROI) from the stereoscopic video. [0]Based on human vision system (HVS), the depth feature, the color feature and the motion feature are chosen as vision features. [0]The algorithm is shown as follows. Firstly, color saliency is calculated on superpixel scale. Color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e superpixel and the col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perpixel and background pixel are used to describe color saliency and color salient region is detected. Then, the classic visual background extractor (Vibe) algorithm is improved from the update interval and update region of background model. The update interval i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image content. The update region is determined through non-obvious movement region and background point detection. So the motion region of stereoscopic video is extracted using improved Vibe algorithm. The depth salient region is detected by selecting the region with the highest gray value. Finally, three regions are fused into final ROI.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xtract ROI from stereoscopic video effectively. In order to further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 stereoscopic video coding application is also carried out on the joint model (JM) encoder with different bit allocation in ROI and the background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