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盘龙铅锌矿前期地下开采过程中遗留的空区与矿柱问题,确定采用尾砂胶结充填处理采空区,同时根据矿柱的具体情况分别选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三种方案的采场生产能力为70~100t/d,采矿损失率为10%~15%,贫化率为7.5%~10.5%。结果表明:矿山采用的充填采矿方案是适用的,且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京栖霞山铅锌矿深部地应大,矿岩条件变差及地处风景区对采矿方法要求严格的现状,通过研究,设计了盘区上向分层进路阶梯式回采充填采矿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几个采场组成一个盘区,以分层方式由下向上逐层回采,每一分层则划分成若干进路,间隔布置Ⅰ、Ⅱ期进路,以进路为单元进行回采与充填,先回采Ⅰ期进路,再回采Ⅱ期进路,同时Ⅰ期进路超前Ⅱ期进路形成阶梯式回采。应用实践表明,该采矿法具有生产能力大、回采率高、贫化率低等优点,采场生产能力可达215t/d,矿石的回收率较现用的上向点柱分层充填采矿法提高了20%,贫化率则小于3%。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玲南金矿原有采矿方法回采作业安全性差、矿石损失贫化大、通风条件差等问题,设计采用盘区交错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作为该矿的主体采矿方法。该法将盘区内矿体划分为矿房矿柱分两步进行回采,矿房矿柱交错回采又同时向上推进。生产实践取得了采场综合生产能力105~120 t/d、矿石损失率5.8%、贫化率4.6%、采矿成本96.29元/t、充填成本32.95元/t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4.
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在项目基建初,试验采用分段空场中深孔落矿的采矿方法对矿区内的中厚矿体进行回采,采场进行中深孔爆破后,对相邻采场的矿岩破坏极大,出现围岩冒落,矿石损失率较大,采场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基于确保采场作业安全,控制地压稳定,以及提高矿石回收率等方面考虑,提出采用盘区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替代分段空场中深孔落矿采矿法。结果表明,该采矿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地压及围岩冒落,极大地提高资源回收率,技术指标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采用进路充填采矿法回采缓倾斜中厚矿体,在矿石回采过程中存在着贫化损失率高、回采效率低等问题。某缓倾斜中厚铜矿体在进路充填回采过程中,通过优化进路充填采场断面,降低了贫化损失率,提高了采矿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可供类似矿山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金矿原采矿方法损失贫化大的难题,研究推荐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盘区回采工艺,在试验盘区生产时,180~194m矿体采用"一"字形同步回采,盘区稳定性良好,采场生产能力为150t/d,并节约采准工程257m;194m以上矿体采用"品"字形回采,中间采场超前相邻采场5个分层,采场生产能力为100t/d,取得高效、低贫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青海某铅锌矿为空场法转充填法开采的矿山,正在2462中段试验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试验过程中遇到矿体发生变化及围岩不稳固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采用进路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进行开采,对开采方式、工程布置等进行了详细描述。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相比,进路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可减少采切工程量17 837 m~3,矿石损失率及贫化率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中段内3个盘区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 000 t/d提高至1 500 t/d。  相似文献   

8.
铜绿山矿运用VCR嗣后充填采矿法深孔爆破后,对相邻采场的矿岩破坏极大,出现部分矿段矿岩冒落,矿石损失率较大,采场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基于确保采场作业安全,控制地压稳定,以及提高矿石回收率等方面考虑,提出Ⅰ#矿体采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结果表明:该采矿法可以很好地保护露天南坑水仓,安全、高效的回采矿体。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谦比希铜矿西矿体厚大矿体回采方案和膏体充填系统,运用自立强度计算方法论证了膏体充填强度的适用性,引入小断面控制爆破技术有效控制了爆破震动对充填体的破坏。上向水平进路分层膏体充填采矿法成功应用,回采率提高至75%~80%,贫化率控制在6%,采切比降低至90~100 m3/kt,实现了采场的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会泽铅锌矿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两步骤回采的工艺特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采场结构参数,并采取单体水压支柱护顶,光面爆破控顶的顶板管理方式,发展盘区机械化回采的安全高效采矿方法,最大程度减少采准工程量,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损失贫化率,充分利用和回收矿山资源.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矿体围岩不稳固的安全问题。基于提高矿石回收率、保障采场安全作业等采场要求,提出用下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取代原有的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通过充填材料配比试验,得出灰砂比1∶6,料浆质量分数为72%时,充填体14d单轴抗压强度达到4.28 MPa,可满足下向充填采矿的要求。现场实验证明,下向进路充填有效减小了顶板暴露面积,提高了回采工作的安全性与矿石回收率,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金属矿山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走向进路充填采矿法生产效率低、矿石损失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上向水平互错式进路充填二步骤回采的新方案。在二步骤进路规格选取方面,首先引入一种优化的强度软化模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反演确定GSIt取值为30。结果表明:二步骤进路回采导致一步骤进路顶板下沉量、顶板最大拉应力大幅度提高。随二步骤进路规格增大,一步骤进路顶板下沉量、顶板最大拉应力均有下降趋势,根据模拟结果最终确定二步骤进路规格为5m×4m。试验采场损失率和贫化率明显降低,出矿量增加,生产成本减小,实现了矿山的高效经济开采,现场应用表明新方案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燕 《现代矿业》2012,(8):58-62,64
以江西金山金矿-80 m中段300线于2009年发现的富矿囊为例做一个规划设计。该矿体目前已经采完,仅是一个理想方案设计,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并对有关无轨设备的使用及盘区划分、采场布置、上下联络的斜坡道、采场进路、充填通风巷道、出矿溜井等采切工程进行具体的设计,为以后矿床合适矿体回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香炉山钨矿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难题,创造性提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组合开采的新方案,采场下部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上部采用浅孔留矿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成功解决了缓倾斜中厚矿体采场矿石运搬难题,同时降低了采矿损失贫化指标和采切成本。实践表明,组合开采采场平均生产能力达182.5t/d,采矿损失贫化指标降低了3~4个百分点,采切比由原来的7.1m/kt降为3.64m/kt,既保证了回采安全性,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华东某金矿属于贵重金属缓倾斜类难采薄矿体。针对原采矿方法中存在的矿石损失贫化率高,采场生产能力低的问题,提出了充填开采新方案。新方案基于矿体和围岩均稳固的矿岩性质,增加采场的长度、阶段高度至100、50 m,提高开采分层高度至5 m,结合机械化开采生产效率高、作业安全的特点提出机械化上向水平高分层充填采矿法。为增大采场生产能力,降低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减少矿石开采成本,采用两步凿岩、分次出矿、一次分区充填的不留矿柱连续回采工艺,充填物料选用复合早强胶结材料和尾砂。生产实践表明:新方案回采效率明显增加,采场生产能力提高40%左右,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分别下降6%、5%,采矿直接成本与原采矿方法相当,矿山开采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上向水平分层进路砖隔墙尾砂充填采矿法在我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东金矿在开采破碎矿体时 ,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砖隔墙尾砂充填采矿法进行区段连续回采 ,降低了损失贫化 ,作业安全 ,经济效益显著 ,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7.
山东黄金大柳行金矿属于急倾斜极薄矿体,其开采一直受到矿体厚度的制约,针对其原留矿法资源回收困难,采矿效率差,采场经济技术指标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并确定了切割、回采工艺,采场试验表明,该采矿方法应用效果良好,经济技术指标得到显著提升,贫化率下降到9%,损失率下降到8%,可为同类矿山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滨  姬涛  由伟 《采矿技术》2010,10(3):31-32,69
新城金矿5号矿体厚度大,矿岩破碎,现有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难以开采深部矿体,为此,针对矿山现有采矿方法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应力拱连续开采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实现了新城金矿5号矿体的安全开采,工业试验取得了盘区生产能力477.45 t/d,贫化损失率均为8%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矾山磷矿主矿体上盘采动范围内CTⅠ号破碎超贫磁铁矿的开采技术条件,设计提出了采用一种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该采矿方法将矿体自下而上划分为分层进行回采,分层高度3 m,分层间矿体划分为5 m宽矿房和2 m宽条柱。回采时只回采矿房,采空区采用低灰砂比尾砂胶结充填,利用永久条柱和充填体共同进行地压管理。生产实践取得了块综合生产能力450 t/d,矿石损失率23.33%,贫化率5%,原矿成本54.36元/t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0.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采用上向点柱分层充填采矿方法回采,由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场顶板及上盘围岩应力集中,引起顶板冒落。为了提高回采作业安全性和回采率,盘区上向分层进路阶梯式回采充填采矿方法由多个采场组成一个盘区,以进路方式由下向上分层回采,每一分层间隔布置Ⅰ、Ⅱ期若干进路,以每条进路为单元分别进行回采和充填,Ⅰ期进路超前Ⅱ期进路形成阶梯式回采,进路充填不需进行采场接顶,一个采场可间隔布置多个作业面进行采矿和充填。为了有效控制Ⅱ期进路回采时Ⅰ期进路充填体垮塌现象,提出了预留梯形矿柱或连续条形矿柱的回采方案,保证了回采作业的安全。应用研究表明,采场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每月6 452t,回采率达到了87.1%,贫化率小于3%,生产能力完全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