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近些年滴灌技术在北方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推广。本文通过分析北方的气候特点以及日光温室大棚的特点,再通过比较几种灌溉技术的优缺点,进而分析滴灌技术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特点以及成效。最后对滴灌技术进行总结以及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本人为日光温室大棚灌溉技术的选择以及滴灌技术的应用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浦江地区20 hm2大棚草莓栽培为例,设计了新型节水、高效的滴灌系统。该设计通过实地考察确定了适合大棚草莓滴灌栽培的灌溉方式,通过计算草莓需水量拟定灌水定额,通过研究草莓的栽培特点确定灌溉制度。进而选择合适的管道器材,做到定量、准确、高效的灌溉。同时配以合适的施肥系统,形成了完整的灌溉施肥相结合的滴灌系统。  相似文献   

3.
一、膜下滴灌的供水 大棚滴水灌溉用水多数为井水.但用提井水的泵直接向棚内滴灌供水,存在着同时供水而又多品种蔬菜不同时用水的矛盾。因此,大棚滴灌的供水一般应选择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大棚滴灌系统包括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道及配套管件、灌水器等。滴灌不仅具有节水、节能、降湿、增产、高效等优点,同时,还可调节小气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结合灌溉进行田间追肥、施药等。灌溉增产效益显著,是大棚蔬菜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保障设施。一、大棚滴灌设计参数的确定设计参数不仅影响滴灌工程的投资、运行的可靠性和灌水质量,最终影响滴灌工程效益,因此设计参数的选择一定要合理。1.基本参数的确定蔬菜日耗水强度Ea,利用修正彭曼公式得Ea=6.85mm/d(考虑夏天不覆棚的情况;灌溉土壤湿润比P取…  相似文献   

5.
一度被人们称作“昂贵技术”的滴水灌溉,近年来由“贵族农业”开始进入低收入的普通农民温室蔬菜大棚,特别是应用滴灌带作为末级管道的大棚滴灌,因其价廉、抗堵塞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受到菜农的欢迎,但如何把滴灌与当地大棚、水源、管道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几年来在规划设计、设备安装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尝试和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大棚与滴灌设计①针对大棚设计滴灌。山西南部较典型的蔬菜大棚为“7315”型日光温室,大棚跨度为7米,后墙高3米,墙厚1米,方位角度偏西5度。大棚长度多数为80米。棚内面积0.9亩(1亩=1/15公顷)。按照大棚的跨…  相似文献   

6.
朱雅红 《农业展望》2009,5(9):39-42
论述了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滴灌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并以甘肃勤峰农场滴灌工程实施为例,详细论述了滴灌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技术,包括:滴灌工程技术参数选择;滴灌技术形式选择;灌溉制度确定;灌水小区和各级管道布局规划;进行轮灌区划分,系统水力计算,给出流量、压力需求;滴灌系统首部枢纽设计等过程的详细介绍.最后论述了滴灌工程实施的效果。为大型农场实施滴灌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滴灌技术在北方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推广。本文通过分析北方的气候特点以及日光温室大棚的特点,再通过比较几种灌溉技术的优缺点,进而分析滴灌技术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特点以及成效。最后对滴灌技术进行总结以及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本人为日光温室大棚灌溉技术的选择以及滴灌技术的应用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滴灌技术发展,它在现代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因其节水、节肥、省工成为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及温室大棚。以江苏禾木农博园葡萄园滴灌系统的设计应用为例,深入研究了果园滴灌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滴灌系统设备选型,最后总结了果园滴灌系统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冬季给大棚蔬菜灌水,宜选用渗灌、滴灌等微水灌溉。微水灌溉对蔬菜生长环境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有利于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控制大棚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微水灌溉可以减少肥料淋失,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蔬菜  相似文献   

10.
农村漫笔     
蔬菜大棚内土壤湿度调节措施主要是灌水,灌水的次数和用水量除了根据土壤湿度外,还应根据所种蔬菜的品种和需水量来控制灌水的次数,冬季棚内灌水次数宜少,夏季宜多些的特点。根据蔬菜大棚内每次的灌水量受土壤质地、渗漏程度、蔬菜品种的根系深浅、耐湿特性、地温高低等多种原因制约,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其节水、增产增收的效果也不同。8710部队副食品生产基地采用微喷和滴灌大棚栽培蔬菜,节水灌溉及增产增收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东北地区日光温室种植蔬菜采用滴灌技术越来越多,本文通过日光温室滴灌设备的推广使用,简述大棚蔬菜滴灌系统的布局、管网设计、安装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青铜峡市属宁夏引黄灌区,土地肥沃,灌排渠系完备,是全国重点商品粮产区.但随着全国农业用水日益紧缺,该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也势在必行,对此,建议该市对引黄自流灌区采取渠道防渗衬砌、配套建筑物+畦田灌溉、沟灌+农业节水措施+节水管理技术模式;对设施蔬菜采取机井+滴灌灌溉模式;对扬水灌区和新开发灌区,结合优势产业布局,采用蓄水池+滴灌+农业节水措施+节水管理技术模式,以应对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为木  高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34-6435,6553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温室表层土壤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连续2年在河海大学节水园区温室大棚内栽培番茄小区试验,对滴灌、渗灌和常规灌溉3种灌溉方式及不同施肥量对土壤表层的盐分积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0~20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以滴灌最低,渗灌次之,常规灌溉最高;滴灌对降低土壤SO42-和Na+效果最显著。[结论]节水灌溉方式对改变土壤离子组成、防止温室土壤盐渍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求有效提高降水利用效率(RUE)和蔬菜水分利用效率(WUE)的途径,以探索解决半干旱区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试验从2001-2004年分别对降水集聚量、蔬菜耗水量、蔬菜经济产量和降水量进行不间断的测定,并对膜下渗灌、膜下滴灌、膜下沟灌和露地沟灌(对照)供水效率、产量、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集水效率与降雨量密切相关,降水强度增大则集水效率提高,3 a平均集水效率为64.75%,丰水年(2003)的集水效率为71.25%,较平均值提高了11.92%;干旱年份(2002)的集水效率为59.33%,较3 a平均降低了5.42%。膜下渗灌的供水效率和WUE最高,膜下滴灌次之,再次为膜下沟灌,露地沟灌最低。膜下渗灌和膜下滴灌的WUE分别较露地沟灌在黄瓜生产中提高了49.41%,27.20%,在番茄生产中分别提高了69.20%,65.34%。黄瓜和番茄地膜覆盖较露地分别节水27.36%和26%。膜下渗灌的节水效率最高,在黄瓜和番茄生产中分别较露地对照节水42.64%和31.3%。食用菌是一种耗水少的蔬菜种类,在本试验中,它节余的水分可以补充高耗水蔬菜种类的需水不足,来维持整个温室生产中的水分平衡和提高温室生产的经济效益,所以食用菌必须纳入整个温室生产的循环体系中,以维持整个温室生产体系水分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番茄不同灌溉方式节水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上进行畦灌、滴灌、喷灌节水灌溉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番茄一个生长季节使用滴灌较畦灌可节水70.0%,空气相对湿度较畦灌降低10个百分点, 始花期较畦灌提早4 d,较喷灌提早3 d,其产量较畦灌和喷灌处理分别增加6.9%、10.7%.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于我国北方蔬菜大棚设备简陋,监控设备不足,产出投入比不高等问题,设计了基于Lab VIEW的蔬菜大棚种植监控系统。系统将蔬菜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度、气体(O2、CO、CO2)浓度、肥液浓度和流量等参数,通过传感器变送后经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后传至PC机,并在Lab VIEW中利用基于数据的生产者/消费者框架编写了系统的监控软件。监控系统将蔬菜大棚内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与显示,并通过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波控制执行部件,使温湿度、光照度、气体浓度、肥液浓度和酸碱度以及流量等参数快速稳定在设定范围内;在系统编程中,利用Lab VIEW控件自定义功能,设计了形象简洁的交互界面,实现了自动滴灌混肥和环境监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黄瓜干湿交替灌溉方式,研究了不同的灌溉频率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率灌水显著增加了株高,增加了黄瓜单株果实重量,平均单瓜重以及产量,但减少了的茎粗,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适宜的灌溉频率也即是在滴灌条件下灌溉频率为6天对于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枣棉间套作条件下红枣供水状况与单作红枣间的差异性,研究红枣种植中主要应用的3种灌溉模式和不同红枣灌水量对红枣的影响。[方法]通过设计3因素2水平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红枣枣吊长度、枣吊数量、开花数量、果径变化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灌溉模式下,枣吊长度滴灌〉沟灌〉微喷,单个枣股枣吊数量和单个枣吊蕾、花数以及横纵径之积均为滴灌〉微喷〉沟灌,且红枣单株产量滴灌〉沟灌〉微喷,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灌水量水平下,红枣各项调查指标均表现为高灌溉量处理优于低灌量处理,枣单株产量高灌量显著大于低灌量。[结论]该研究表明,滴灌、微喷和沟灌增加灌水量都能显著促进红枣的生长和产量提高,3种灌溉模式对红枣的影响表现为滴灌〉沟灌〉微喷。  相似文献   

19.
滴灌具有高效节水、省工节地、增加产量等优点。山地滴灌工程设计、灌溉参数的设计与压力控制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滴灌工程效益,结合实际工程,对微灌工程的耗水强度、补水强度、土壤湿润比、灌水均匀度等参数做了计算,对管道布置、毛管长度、轮灌组做了设计并对支管入口压力与减压阀位置做了分析,得出了滴灌耗水强度和补水强度均为6mm·d-1,湿润带宽75cm,灌溉湿润比值48%,在计算水压为3~4kg范围内安放减压阀的结论,可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滴灌施肥是否能够提高水氮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总结山东寿光设施番茄长期定位试验9季的试验结果,系统分析传统漫灌施肥和滴灌施肥对番茄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残留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传统漫灌施肥相比,滴灌施肥每季氮肥和水分投入量分别降低78%和46%,氮肥偏生产力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则分别提高5和2倍,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6%和22%,且产量年际变异显著降低。传统漫灌施肥0~9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平均高达819kg/hm2,滴灌施肥降低50%的土壤硝态氮残留。与传统漫灌施肥相比,滴灌施肥栽培体系是一个低投入、低环境代价和高效稳定的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