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截煤、液压支架降柱移架产尘污染严重的问题,以青龙寺煤矿5-20109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两大尘源共同作用时呼吸性粉尘的扩散规律,并结合现场实测对人员作业区域的粉尘进行了溯源分析,提出了一种滚筒喷雾密闭+跟踪喷雾隔离+机载喷雾引射除尘+支架喷雾侧吸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煤机司机及采煤机下风侧10 m处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降尘效率可达到91.12%以上,液压支架降柱移架下风侧5 m处和回风巷端头15 m处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降尘效率可分别达到85.75%和90.63%,综采工作面的作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榆北曹家滩煤矿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粉尘污染严重问题,通过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提出综放面尘源分区治理思路并设计了系列新装备。利用对各分区尘源"抑尘、控尘、降尘"措施,实现全工作面环境净化。通过对现场实施"采煤机喷雾+支架封闭控尘装置+放煤口喷雾+转载点喷雾"综合降尘措施考察发现,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后,正常生产时,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降低78%以上,全尘粉尘浓度降低85%以上,极大改善了工作面环境。同时针对运输巷带式输送机运煤过程中的持续产尘问题,设计了局部密闭喷雾抑尘装置、回程输送带清洁装置、巷道断面风流净化及除雾装置以及湿润剂喷洒保湿抑尘装置综合降尘系统。  相似文献   

3.
针对降柱移架产尘特点,基于负压诱导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架间喷雾引射降尘装置,并通过正交试验,综合液气比与引射风量2个指标,对架间喷雾引射降尘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喷嘴孔径、喷管直径是液气比的主要影响因素,喷雾压力对其影响不明显;喷嘴孔径1.2 mm、喷管直径150 mm、喷雾压力8 MPa为该降尘装置的最优参数。现场应用表明,架间喷雾引射降尘装置对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分别达到了72.5%和84.9%,喷雾引射降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冀亚伟  苏慧 《煤》2023,(6):102-104
综放工作面粉尘主要来自采煤机滚筒连续移动产尘、液压支架移架和放顶煤间歇局部产尘以及转载点连续固定位置产尘。利用采煤机滚筒外喷雾、液压支架架间喷雾、放煤口自动喷雾、转载点封闭式喷雾和全断面水幕帘综合治理粉尘,采煤机下风侧10 m处全尘和呼尘降尘率分别为98%和87.7%,回风巷水幕帘后方5 m降尘率为98.1%和97.9%.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人行区的主要粉尘来源是支架移架产尘。为了控制支架移架产生的大量粉尘对人行区的污染,创新设计支架封闭控尘装置。通过实验室试验对装置进行了结构改进及优化,然后经现场应用测试效果分析验证了该封闭控尘装置的有效性。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对支架移架产尘有很好的导尘效果,在尘源附近的降尘效率达到94.8%,极大地改善了工作面的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粉尘对矿井安全生产和人员健康所带来的危害,开滦东欢坨矿根据粉尘产生的特点和原因,在2112工作面采取了系列综合防尘技术:在工作面安装加压泵,提高防尘供水压力;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安装旋转雾化装置;各转载地点采用自动喷雾装置;对采煤机内外喷雾装置进行改造;工作面安装定向喷淋装置;支架安装架间喷淋装置。结果表明,采面工作面采取粉尘综合防尘技术后,达到了落煤时产尘点下风侧10~15 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大于85%;支护时产尘点下风侧10~15 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大于75%;回风巷距工作面10~15 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大于75%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7.
冯彦强 《煤》2023,(11):81-82+86
为了治理采煤工作面高浓度粉尘问题,对寿阳新元煤矿采煤面产尘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产尘地点为采煤机滚筒割煤、滚筒下方底板处以及相邻两液压支架架间,利用高压喷雾治理采煤机滚筒产尘,利用负压二次雾化降尘装置治理液压支架架间落尘。在采煤机下风测10 m处,对全尘的降尘率为93.7%,呼尘的降尘率为93.8%;在回风巷水幕帘后方3 m处,对全尘的降尘率为95.1%,呼尘的降尘率为95.1%.  相似文献   

8.
综采工作面作为煤矿井下粉尘污染的主要场所,其防降尘措施一直都是研究重点,而对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人行区域的粉尘治理则是重中之重。以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12209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井下实测移架产生的粉尘在人行侧的的运移分布规律,根据其分析结果,设计了一种针对支架尘源的架间喷雾引射抽尘净化装置,对其结构设计进行实验室优化试验,并通过现场试验检验其降尘效果及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尘源的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了有效降低采煤工作面粉尘浓度,减少工人尘肺病发病次数,避免粉尘爆炸等恶性事故,本文在滚筒采煤机切割煤炭过程中产尘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流体动力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高压气流引射喷雾降尘理论与技术。详细阐述了高压气流引射喷雾降尘的基本原理和卷吸机理;深入分析了高压气流引射喷雾降尘技术体系中雾尘的相互作用;介绍了高压气流引射喷雾降尘技术的主要特点。通过工业性试验,测定了高压气流引射喷雾降尘设备的实际效果,为煤矿粉尘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矿快掘工作面掘进速度快、设备集中、产尘量大等特点,以曹家滩煤矿122107辅运巷快速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快速掘进工作面的产尘规律,开展“喷雾抑尘+机载通风控除尘”综合防尘技术及其工艺参数研究,结合快速掘进工作面产尘特性及掘锚一体机外形特点,设计了4种贴近截割滚筒的喷雾装置和1种机载控除尘装置,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快掘工作面综合防降尘技术,降尘效率在90.69%以上,能极大地改善快掘工作面粉尘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1.
陈芳 《煤炭工程》2020,52(3):76-81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粉尘污染问题,文章以王家岭20106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方法对工作面割煤产尘特性及粉尘浓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尘源跟踪系统为依托、静压喷雾与高压喷雾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形成了一套由多个针对性防尘子系统组合而成的综放面智能联控高效喷雾降尘系统,并对工作面各点产尘进行有效治理。应用表明:经综合治理,采煤机司机及降柱移架作业人员处综合降尘效率达到90%以上,进回两巷粉尘浓度控制在20mg/m左右,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工作面粉尘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大,严重威胁着井下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和煤矿的安全生产。研制出了一种高效的抑尘雾炮系统,该系统包括聚焦型控源抑尘雾炮、发散型隔断抑尘雾炮和水射流吸液装置。该装置在漳村煤矿480材料巷综掘面进行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了未采用任何防尘措施,采用外喷雾降尘措施和采用雾炮除尘系统3种工况条件下粉尘浓度。结果表明,综掘面的粉尘浓度大大降低,整个工作面全尘和呼尘的浓度降低了93.9%和94.4%,较原先喷雾降尘技术降尘效果提高30%以上,解决了综掘面粉尘浓度过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以平山煤矿31016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针对该工作面粉尘浓度较大,普通喷雾降尘装置无法有效降低粉尘浓度等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液压支架风力负压喷雾降尘装置和采煤机湿式喷雾降尘器。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试验,该装置能够促使喷雾范围有效扩大,喷雾浓度明显上升,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平均降尘率最终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煤矿采煤工作面生产时矿尘浓度较大,既容易使现场职工患硅肺病,也容易引发煤尘爆炸,为此,正利煤矿研究应用了采煤机喷雾、支架喷雾、负压诱导除尘、高效降尘剂、工作面自动喷雾、矿尘浓度检测仪器、新型矿用干式矿尘降尘装备等综合防尘技术。实际使用结果表明上述综合防尘技术的应用,使得采煤工作面的矿尘浓度降低了90%以上,防尘效果明显,促进了矿井防尘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以杨庄煤矿大采高工作面为实例,亟待解决综放工作面煤尘大、影响作业环境和危害工人健康的问题;对粉尘的来源及测定进行详细分析;拟采用煤层注水、多级喷雾降尘和物理化学防尘即"三位一体"综合防尘等技术措施;对除尘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表明,采用综合防尘技术后,显著降低了工作面作业空间的粉尘浓度,改善了作业环境;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防尘工作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首山一矿综采面喷雾用水湿润性能差、雾化捕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综采面活性磁化水喷雾降尘技术。实验测试了活性磁化水所具有的强湿润性能,其接触角、粉尘沉降时间及降尘效率相对于纯水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提出了活性磁化水高效制备工艺。经首山一矿12100综采工作面应用表明:活性磁化水喷雾降尘技术能有效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不同测点呼吸性粉尘、全尘平均降尘效率分别达到了84.67%、88.52%,有效改善了井下职工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矿山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污染了工作面的环境,对工作面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大部分的金属矿山中,落矿点和转载点是主要的粉尘产生源,而气水喷雾对于治理落矿点与转载点的粉尘有着十分有效的效果。实验以紫金山铜矿为背景,对气水喷雾的喷头型号以及口径进行了优化实验研究,得出了口径为1.5 mm可调广角的喷头雾化效果最好,气雾的平均粒径基本上在15~30 μm之间,能够有效地扑集工作面空间飞扬的粉尘。1.5 mm口径的可调广角喷嘴在气雾的雾化角为47.5 °时最佳除尘距离为270 cm,非常适合矿山井下的除尘系统。为验证1.5 mm口径的可调广角喷嘴的除尘效果,选择在紫金山铜矿进行现场实验,验证了该喷头的除尘效果,除尘效率在90%以上,能够极大地改善矿山工人的工作环境,使得工人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邢东矿综采工作面的产尘量越来越大,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了职工的身心健康,矿井安全生产存在重大隐患。通过分析邢东矿综采工作面不同条件下粉尘运动的变化规律和喷雾系统的除尘机理,设计了综采工作面高压喷雾除尘系统。使用该除尘系统后,采煤机割煤时对于整个工作面平均全尘除尘效率达85%以上,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可达75%以上;移架、放顶时平均全尘除尘效率达88%以上,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达77%以上;回风巷水幕下风向5m处,其全尘除尘效率达98%,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达95%。采用高压喷雾除尘系统在邢东矿综采工作面上防治粉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粉尘防治是综放面一大技术难题,综放面开采强度大、产尘尘源多、粉尘浓度高,不同尘源点的粉尘浓度分布有不同的规律,因而对粉尘的治理难度大。本文分析了综放面的尘源产尘及分布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高效综合防灭尘技术措施,可以降低综放面的粉尘浓度,改善工作面的作业环境,实现综放面的安全、高效、快速生产。  相似文献   

20.
韩院生 《煤》2021,30(3):9-11
为了研究W型通风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粉尘分布的规律,对生产时工作面分段进行粉尘浓度测定,了解粉尘分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机顺风割煤与逆风割煤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相似,逆风割煤时的粉尘浓度较大;移架时粉尘浓度从支架上风侧开始至下风侧浓度迅速增大到最高,然后很快降低,在尘源下风侧5 m左右粉尘浓度达到最大,移架尘源下风侧10 m处粉尘浓度急剧下降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