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安市市管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对西安市市管所有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随机现场采样监测。结果 2015年共采集西安市80所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标本240份,合格127份,合格率为52.92%。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市立直属医院为62.67%,职工医院为55.95%,私立医院为40.74%;综合医疗机构为67.68%,专科医疗机构为42.55%;三级医疗机构为79.63%(43份),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为45.16%(84份),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卫生不同项目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83%、8.33%。各年龄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3,P0.05),≥50岁年龄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最高(71.43%),其次为30岁年龄组(67.82%),40~岁组合格率最低(39.66%)。结论西安市市管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整体水平偏低,应提高检验科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加强手卫生质量监控,严格掌握并执行标准洗手操作规程,进一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手卫生用品与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免费提供手卫生用品和增加手卫生投入,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环境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7个病区作为试点科室免费配置手卫生用品,血液科一病区为对照组(不予免费配置手卫生用品),比较试点科室和对照组科室的医生、护士、进修生和实习生的手卫生依从性,以及环境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结果实施手卫生活动后(7月份),试点科室手卫生依从率为93.21%(2 170/2 328),与活动前(4月份)的49.78%(569/1 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952,P<0.001)。7月份,各试点科室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微生物监测整体合格率分别为92.73%(153/165)、99.40%(167/168),较4月份的70.81%(114/161)、72.19%(109/151)显著提高(χ2值分别为26.414、50.519,均P<0.001)。作为对照组的血液科一病区,活动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环境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微生物学检测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免费提供手卫生用品,增加手卫生投入,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医院各类环境下工作的528名医务人员,手部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采取调查问卷及现场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手卫生依从性,并对同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取样标本合格份数451份,合格率为85.42%,其中合格率临床医师为87.88%、临床护士为85.25%、医技人员为79.49%,各类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诊疗操作前、诊疗操作后、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40.34% 、59.47% 、30.11%、50.19%,诊疗操作前与诊疗操作后、接触患者前与接触患者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医师分别为44.50%、62.88%、32.58%、53.79%,临床护士分别为39.78%、59.94%、29.97%、49.86%,医技人员分别为30.77%、43.59%、23.08%、41.03%,各类医务人员诊疗操作前与诊疗操作后、接触患者前与接触患者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住院患者共17 486例次,发生医院感染者1042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96%,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直线相关分析,两者间具有负相关(r=-0.84,P=0.000).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尚可,但手卫生依从性在诊疗操作前、接触患者前较差,同期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加强手卫生依从性是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TP荧光检测法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现场监测督导的效果。方法某院2015年各季度采用生物荧光检测仪对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清洁工具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共检测1 294份标本,合格率为62.75%。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清洁工具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从第一季度的54.35%、50.30%和60.26%,提高至第四季度的76.42%、64.80%和79.52%,经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清洁工具对应的相对光单位值(RLU)中位数分别为20.00、85.00和35.00。 结论ATP荧光检测法用于现场督导,作为评价清洁效果的手段,可以促进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度的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5.
口腔医院环境带菌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口腔专科医院环境、医务人员手及口腔诊疗用水等的带菌状况。方法对该院手术室和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及工作区周围空气、口腔诊疗用水、使用中消毒液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共采集133份样本,检测合格118份(88.72%),其中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6.67%,病房空气合格率90.00%,层流手术间空气合格率60.00%,医务人员手合格率76.19%,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00%,口腔诊疗用水检测均不合格。结论应加强对口腔诊疗用水、医务人员手卫生、手术室空气的监控,以减少医院感染及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平罗县2007~2009年乡村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平罗县乡村医序机构消毒效果情况,找出消毒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为科学指导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的方法和要求,我所于2007~2009年对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共监测医务人员的手、紫外线灯、物体表面、灭菌物品等各类样品共计1 979份,合格1 581份,平均合格率79.9%。2007~2009年3年间监测各类样品数分别为650、648和681份,合格率分别为72.8%、79.5%和87.1%,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9.1%、76.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类样品中灭菌器具和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合格率较高,物体表面和紫外线灯合格率较低。村级医疗单位的紫外线灯合格率较低仅为69.9%。[结论]3年来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略有改观,消毒监督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2019年成都地区部分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进行监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共监测医务人员920人次,采集手卫生样品920份,合格904份,总合格率为98.26%。不同年度手卫生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328,P0.0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三级和二级合格率分别为98.66%、98.70%,一级医疗机构合格率最低为80%,不同科室中,手术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合格率最高为100%,口腔科合格率最低为72.73%,外科手和卫生手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3,P0.05)。结论成都地区医疗机构手卫生状况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继续强化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执行率和依从性,避免手卫生不合格造成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采用隐蔽观察法,2016年10—11月组织临床实习同学观察全院随机抽取的15个临床科室医生、护士、保洁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全院临床科室手卫生依从率为33.44%(1 131/3 382)、正确率为59.86%(677/1 131),各类别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0,P=0.002),依从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35.85%)、保洁人员(32.28%)、医生(29.50%)。5个手卫生时刻中,接触患者体液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69.74%),接触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最差(25.03%)。不同类别医务人员不同手卫生时刻的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在无菌操作前和接触患者体液后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高于护士(分别为71.25%vs 32.44%,82.86%vs 69.78%),接触患者后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最高(40.06%)。结论该院手卫生情况不容乐观,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均较低,且不同职业类别人员、不同手卫生时刻的手卫生依从率均存在差异,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方法采取直接观察法,对该院73个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现场观察。结果观察404名医务人员,手卫生时刻404次,实施手卫生255次,正确执行手卫生181次,依从率为63.12%,正确率为44.80%。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91.89%)和正确率(81.08%)均高于普通病房(分别为60.22%、4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485,P0.001;χ2=5.671,P=0.017)。不同人员类别中,护士手卫生依从率(73.76%)和正确率(60.18%)最高,辅助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40.90%)和正确率(10.20%)最低;5个手卫生时刻中,"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的手卫生依从率最高(80.00%),"清洁或无菌操作前"的手卫生正确率最高(62.96%)。结论该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高,但正确率较低。不同科室、职业类别和手卫生时刻的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不同,应重视全面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聊城市2007-2009年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的常规监测效果。方法在聊城市辖区的9所医疗机构采集标本,包括医院的灭菌器械、使用中消毒液、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室内空气。结果共采集标本2270份,合格1786份,合格率为78.7%;年度平均合格率依次为75.5%、77.5%和83.0%,年度平均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中消毒液平均合格率最高,为99.7%,其次为灭菌器械(99.1%),室内空气的平均合格率最低,仅有67.4%,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较低,为78.1%,物体表面的平均合格率为97.6%;市区医院合格率为88.1%,乡镇医疗机构合格率为63.6%,城乡医疗机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应室、手术室I、CU、产房、透析室和其他科室的合格率分别为82.8%、82.5%、73.3%、78.6%、74.4%、80.4%,各个科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聊城市3年总体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较高,但室内空气和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应加强室内空气和手卫生的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清洁度。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于2015年1-7月随机抽取某三甲综合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进行检测并现场反馈干预。结果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为58.14%(200/344),呼吸机相关物体表面合格率为69.88%(116/166),其中呼吸机气管插管口合格率较低(29.17%);合格率最低的医院环境物体表面为电话(27.27%)。呼吸机相关物体表面合格率:连续使用≥48 h为56.70%(55/97),连续使用<48 h为88.41%(61/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6,P<0.01)。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干预前为34.18%,RLU为(1 033.46±106.20),干预后为85.58%,RLU为(80.46±10.68),干预前后合格率及RL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医院动态环境中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污染严重,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并进行现场反馈干预,有助于提高环境物体表面清洁度及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西安市属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现状,加强医院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以改进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水平与感染控制措施。 方法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相关规定,对全市69所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2011-2013年共检测样品2 224份,消毒灭菌质量合格1 766份,总合格率为79.41%。消毒灭菌质量监测中,三级医疗机构合格率(83.67%)高于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公立医疗机构(79.64%)合格率与民营医疗机构合格率(78.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2);综合医疗机构合格率(80.18%)高于专科医疗机构(7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不同监测对象(样品)中,使用中消毒剂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测试包和PCD)合格率(分别为98.46%、100.00%、98.06%)较高,医护人员手卫生和戊二醛合格率(分别为58.48%和43.28%)较低。结论西安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监测对象消毒灭菌质量差异较大,应重点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戊二醛浓度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服细菌污染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服染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连续采集某院2012年5—10月呼吸内科、普通外科、妇科和儿科医务人员穿着清洁工作服后第1、3、7天的样本,共120件,360份标本,对医护人员工作服染菌量进行监测和比较分析。结果穿着不同时间段工作服染菌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作服穿着时间越长,染菌量越大。护士与医生[(10.65±3.38)CFU/cm2 vs(7.68±2.99)CFU/cm2],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10.43±4.12)CFU/cm2 vs(8.60±3.01)CFU/cm2]医务人员穿着工作服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06、2.78,均P0.01),护士工作服的污染程度高于医生,手术科室高于非手术科室。工作服不同部位污染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2,P0.01);其中袖口污染最严重,其次是腹部和胸前,污染超标率分别是73.33%、58.33%、36.67%。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工作服清洗制度管理,建议医务人员工作服每周更换2次,污染严重的科室更换频率需加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污染情况,评估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制定手卫生管理对策。方法 2015年石家庄市7个县区各随机选取1所县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和2所乡级医疗机构,统计分析内科系统医护人员诊疗操作前和手卫生后手卫生合格率。结果共监测诊疗操作前医护人员118名,手卫生后医护人员130名。其中诊疗操作前医生手合格率为44.26%(27/61),护士合格率为40.35%(23/57);乡级医疗机构护士诊疗操作前的手卫生合格率高于县级医疗机构(χ2=6.447,P=0.011);手卫生后医生手合格率为98.41%(62/63),护士手合格率为98.51%(66/67);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医护人员在诊疗操作前与手卫生后的手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石家庄市基层医护人员诊疗操作前手卫生合格率较低,基层医疗机构应从多方面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及干手措施对洗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4月某院ICU医务人员210人次,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干手纸巾法、B组采用干手器法、C组采用个人小毛巾法干手,分别对其洗手前、洗手后和干手后进行手卫生现场采样检测。结果A、B、C 3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洗手前手部菌落数分别为(29.10±15.08) CFU/cm2、(31.42±14.76)CFU/cm2和(30.36±15.52) CFU/cm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48,P>0.05);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湿手采样,医务人员手部菌落数分别为(3.26±0.61) CFU/cm2、(2.98±0.59) CFU/cm2和(3.87±0.67) CFU/cm2,与洗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采用不同的干手方式干手后,3组医务人员手部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2,P<0.05);A组菌落数[(1.29±0.58) CFU/cm2]低于B、C组,B组[(9.51±0.73) CFU/cm2]低于C 组[(22.76±4.11) CFU/cm2];A组合格率(90.00%)高于B、C组,B组合格率(68.57%)高于C 组(47.14%)。医务人员手分离病原菌居前5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2013年度该院ICU分离居前5位的多重耐药菌高度一致。结论ICU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后,手部污染严重;若干手方法不当,会导致手二次污染;其手分离的病原菌与患者分离的多重耐药菌高度一致。及时、正确地洗手和干手是保证手卫生质量的关键环节,对降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调查2015年4月1日—26日入住某院ICU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先后共发生15例泛耐药AB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15例患者共分离AB15株。1、3、4、5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6、7、8、9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10、11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时间均相对集中。共采集43份环境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标本,床头柜AB检出率为100.00%(1/1),监护仪按钮为75.00%(6/8)、医务人员手为66.67%(4/6),治疗桌、输液泵按钮、医生鼻拭子均未检出AB。至2015年5月下旬综合ICU内未再出现类似新发病例。结论此次AB医院感染可能通过ICU环境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播散,患者检出的AB呈广泛耐药性,积极治疗患者和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进一步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医院常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的耐药性。方法对北京市某城区16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普通病房环境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消毒剂抗性试验,并检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和消毒剂耐药的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16所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共采集标本979份,检出病原菌75株(7.66%),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占78.6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4株)、阴沟肠杆菌(14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株)居前3位。有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1株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耐药,7株对呋喃妥因耐药;4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全耐药,2株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1株对美罗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7个耐药基因阳性,以mir阳性率最高(100.00%);阴沟肠杆菌有4个耐药基因阳性,tem 1和shv阳性率均为100.00%;肺炎克雷伯菌有5个耐药基因阳性,shv和mir阳性率均为100.00%。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对葡萄糖酸氯己定(耐药率分别为4.17%、57.14%)和三氯异氰尿酸(均为50.00%)均产生耐药,两种菌消毒剂耐药基因(qac E△1-sul 1)阳性率分别为79.17%、57.14%;肺炎克雷伯菌对两种消毒剂均无耐药性,均未检出耐药基因。结论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均存在多种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且病原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对抗菌药物和消毒剂耐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遵义市口腔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现状,为科学管理手卫生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0—12月采取现场观察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遵义市127所口腔医疗机构手卫生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遵义市口腔医疗机构洗手池、水龙头、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用品配备合格率分别为60.63%、11.02%、92.13%、22.05%、37.80%。除清洁剂及洗手池外,遵义市各级口腔医疗机构其他洗手设施配备情况均不乐观。口腔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为33.07%(42/127),医院口腔科、综合门诊部、口腔诊所、洁牙店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合格率分别为50.00%、23.08%、23.53%、0。结论遵义市基层口腔医疗机构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完善,卫生行政部门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管不到位,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手卫生依从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