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包括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血浆置换(PE)]抢救妇产科相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5例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CBP治疗前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血肌酐值,住院天数和治疗模式,评价患者预后。结果患者治疗前MODS评分6~18分,APACHEⅡ评分8~28分,血肌酐101.04632.4μmol/L。住院时间8~84d。5例患者中,3例治愈,1例遗留慢性肾衰竭,1例死亡。结论CBP对MODS患者的救治是有效的和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对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热射病合并MODS患者12例,观察CBP治疗前后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计算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检测CBP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变化.结果 12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与治疗前比较,经CBP治疗12、24和48 h后,所有患者体温、心率、MAP均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血肌酐、尿素氮、ALT、AST、CK、CK-Mb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也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CBP治疗能明显改善热射病合并MODS患者的肝肾功能,减轻心肌和骨骼肌损伤,清除体内炎症因子,稳定机体内环境,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静脉营养治疗是否可以通过逆转营养不良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方法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法对65例MHD患者进行评分,按照得分分为轻、中、重度营养不良,同时测定与营养不良相关的血生化指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b6)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周3次在血液透析中给予肠外营养治疗(IDPN),共4周,治疗期结束后再次进行MIS评分及以上指标检测,对照组不接受IDPN治疗。结果治疗期末,治疗组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比例(17.14%和2.86%)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MIS评分下降[治疗前为(13.92±2.18)分,治疗后为(8.48±1.32)分,P〈0.05)];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升高,铁代谢和贫血指标改善;治疗后CRP和IL-6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RP治疗前为(6.82±2.71)mg/L,治疗后为(3.05±1.86)m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治疗前为(82.65±22.38)ng/L,治疗后为(33.19±12.50)n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PN可改善MHD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接诊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人住ICU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患者皆经过一定时间治疗后行疗效评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气指标、死亡率及呼吸支持总体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13.25±3.22)分、PaO2(112.35±29.45)mmHg、死亡率(3.33%)、呼吸机支持时间(145.34±101.26)h等方面皆明显优于对照组(17.25±3.97分、96.31±23.84mmHg、16.67%、195.96±116.21h),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更低、PaO2更高,同时死亡率明显减少,呼吸机支持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c-venous blood hemofihrition,CVVH)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并接受CVVH治疗的危重患者32例。观察治疗过程中血压、血气分析、毒素清除、电解质的波动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开始时APACHEⅡ评分为(20.7±4.30),存活时间超过2周者16例,临床痊愈12例。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7.0±4.37),存活组评分为(13.8±3.86)。存活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血气分析等指标逐渐好转,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例治疗前休克需要升压药维持血压者,治疗后5例升压药物逐渐减量、停药;合并心衰者治疗过程中心功能稳定;合并急性肾衰竭者17例,其中13例为肺部感染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过程中内环境稳定,治疗后尿量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最终因病原菌耐药8例死亡、1例肾功能未恢复转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血液净化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是老年多器官障碍治疗中有效的辅助手段,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气分析、酸碱平衡、电解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的影响,进而分析它们与复苏液体总量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4h达标(中心静脉压8~12mmHg、平均动脉血压≥65mmHg)复苏治疗21例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前瞻性自身比较复苏治疗前及复苏治疗24h后血气分析、酸碱平衡、电解质及APACHEⅡ评分,直线回归分析电解质、酸碱、血气分析指标及APACHEⅡ评分与复苏液体总量的相关性。结果 2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24h内复苏液体总量为(7775±1735)mL(5320~11028mL),复苏达标时间为(18.09±4.57)h。复苏治疗24h后血Na+(mmol/L)和Cl-(mmol/L)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a+:138.71±5.67比135.62±7.23,P=0.024;Cl-:109.10±4.90比101.67±8.59,P=0.000);血pH值、红细胞比容(Hct,%)、阴离子隙(AG,mmol/L)、乳酸(mmol/L)及APACHEⅡ评分(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H:7.31±0.05比7.37±0.06,P=0.000;Hct:28.48±2.56比32.76±9.19,P=0.049;AG:8.33±3.45比14.17±8.83,P=0.004;乳酸:1.66±0.89比2.96±1.23,P=0.001;APACHEⅡ评分:10.90±3.73比17.24±4.06,P=0.000)。血Cl-水平与复苏液体总量呈正相关(r=0.717,P〈0.01)、其余电解质、酸碱、血气分析指标及APACHEⅡ评分与复苏液体总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应制定适宜的液体复苏目标,并监测内环境的变化,尽可能控制晶体液输入量及不良内环境影响。复苏治疗减轻病情与输注液体总量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魏炜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6):406-408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恢复的治疗作用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方法96例ICU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病患者,分为两组:金双歧治疗组(56例),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Mar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的发生率与病死率。结果金双歧治疗组治疗后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均有所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生态制剂对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治疗的时机。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行CBP治疗合并AKI的MODS患者84例,记录CBP治疗时一般情况、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Ⅱ)、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升压药及呼吸机的应用,记录开始治疗的不同原因(氮质血症、液体负荷、少尿、高血钾、酸中毒)。开始治疗时血尿素氮≤25mmol/L的患者为早期干预组,血尿素氮〉25mmol/L为晚期干预组,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参数及院内病死率。结果:84例患者存活33例,死亡51例,总死亡率为60.7%。开始CBP治疗原因以氮质血症及少尿居多,分别为95.2%和78.6%。早期干预组的病死率为32.0%,晚期干预组的病死率为72.9%(P=0.000)。结论:对合并AKI的MODS患者需把握CBP治疗时机,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细胞因子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20例MODS患者,均符合MODS的诊断标准。经右侧股静脉置管,使用Diapact CRRT机以HV—CV—VH模式治疗。于CBP前、CBP后第一、三、五、七日晨分别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包括TNF-α、IL-1β、IL-2R、IL-6、IL-8、IL-4、IL-10;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的表达。结果存活组在CBP治疗后血浆TNF-α、IL-1β、IL-2R及IL-8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或P〈0.01),血浆IL-6、IL-4、IL-10水平在CBP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HIA—DR表达均呈升高趋势(P〈0.05或P〈0.01)。死亡组在CBP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1β、IL-2R、IL-8、IL-6、IL-4水平均无统计学变化,而IL-10在CBP 1d略有下降,后逐渐升高;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早期呈升高趋势,后有所下降,与CBP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核细胞HLA—DR表达在CBP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变化。结论CBP可清除多种细胞因子,提高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从而改善MODS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感染性休克,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同时,辅以CBP治疗。所有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及动脉导管测中心静脉压和平均动脉压,检测动脉血乳酸。滤器为AV600,置换液配方为0.9%NaCl3000ml、5%葡萄糖170ml、注射用水820ml、10%caCl26.4ml、50%MgS041.6ml装入4L输液袋,制成4L/袋的成品(A液部分)。使用前根据患者血钾水平适量加入10%KCl与5%NaHC03250ml(B液部分),由不同的通路按(4000mlA液:250mlB液)同步输入,以免发生沉淀。5%NaHC03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匀速补充,以纠正酸中毒。置换液流量为4L/h,首次连续治疗48~72h,以后根据病情再决定CBP。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pH值、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浓度、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明显改善;在多巴胺停用48h内血压正常者共6例,72h内共10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8例,其中4例在感染休克后48h后作CBP治疗。共治愈19例,死亡7例,死亡7例中并发MODS5例。结论CBP治疗感染性休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经CBP治疗,死亡率有明显降低,但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对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最佳时机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将11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按APACHEⅡ评分<15分;15~25分;>25分分类,每个类别内再分CBP治疗组和非CBP治疗组.在不同APACHEⅡ评分分救段内分别比较行CBP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总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ICU住院时间、ICU治疗费用以及使用呼吸机时间的长短等的差异.结果:所有组别内,使用CBP治疗均可以缩短呼吸机使用的时间(P<0.05).当APACHEⅡ评分<15分时,2组均无患者死亡,但CBP治疗组以增加总治疗费用和ICU治疗费用为代价,缩短了ICU及总的入院时间(P<0.05).APACHEⅡ评分15~25分时,CBP治疗纽患者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总的治疗费用和ICU内的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非CBP治疗组(P<0.05),APACHEⅡ评分>25分时,2组患者病死率无显著差异,但CBP治疗组总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ICU内治疗费用明显高于非CBP治疗组(P<0.05).结论:当APACHEⅡ评分为15-25分时使用CBP治疗重症胰腺炎可以产生较好的效价比.对于经济环境优渥的患者,15分以下也可以尝试使用以缩短入住ICU的时间,平日达到内环境的稳态.APACHEⅡ评分对临床工作者在SAP的患者进行CBP的时机选择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监测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及其在GIST转移复发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州.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1例原发GIST患者、18例转移复发患者和2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VEGF含量。结果原发GIST患者术前血浆VEGF水平[(145.31±45.58)ng/L]和转移复发患者血浆VEGF水平[(145.72±52.73)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9.86±18.3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原发及转移复发GIST患者间血浆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患者手术后及复发转移患者手术联合格列卫治疗后,血浆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101.81±27.63)ng/L和(112.45±38.5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IST患者和GIST转移复发患者血浆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监测血浆VEGF的水平有助于评价GIST治疗效果和预测GIST的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托特罗定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方珐女性OAB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托特罗定片2mg,2次/d,连服4周),B组(30例,托特罗定片并硝苯地平片,5mg,3次/d,连用4周)。治疗前及结束后行ABSS评分。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急评分分别为(3.6±1.O)与(1.8±O.5)分,OABSS评分分别为(10.9±4.8)与(5.3±1.8)分;B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急评分分别为(3.7±0.9)与(O.8±0.1)分,OABSS评分分别为(10.8±1.8)与(3.8±1.7)分,2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急评分和OAB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特罗定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指导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2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59例,女167例;年龄为69~106岁,平均(75.4±6.1)岁。APACHEⅡ评分平均为(18.3±6.3)分(5.34分)。将患者根据不同APACHEⅡ评分分为3组:低危组127例,评分≤15分;中危组68例,评分为16~24分;高危组31例,评分≥25分。比较3组之间的实际死亡率,以及同一组内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及合并内科疾病率等。结果13例患者于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率为5.8%(13/226)。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脏事件6例,呼吸功能衰竭4例,感染中毒性休克2例,肾功能衰竭1例。高危组患者的实际死亡率(22.6%,7/31)显著高于低危组(1.6%,2/125)和中危组患者(5.9%,4/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中,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中,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年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合并内科疾病较多,可采用APACHEⅡ评分量化评估,术中出血量是最为重要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中的治疗时机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以来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32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按RIFLE标准分为AKIⅠ期、Ⅱ期和Ⅲ期,并对不同AKI分期患者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前和治疗24h后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指标、患者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AKI Ⅱ期和AKI Ⅲ期较AKIⅠ期患者的机械通气率、缩血管药物使用率、肝脏衰竭率、ARDS发生率,全身炎症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都显著提高(P〈0.05)。与CVVH治疗前相比,CVVH治疗24h后平均动脉压和氧合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在AKIⅠ期和Ⅱ期患者显著降低(P〈0.05),在AKI Ⅲ期患者中变化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 Ⅲ期患者的医院死亡率显著高于AKIⅠ期和AKI Ⅱ期患者(P〈0.05),AKI Ⅰ期和AKI Ⅱ期患者死亡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AKI、MODS的HFRS患者早期行CBP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Stephyloccocus aureus blood stream infection,SABSI)的临床特征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对萁抗菌药物治疗进行评估。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47例住院患者发生的117次SABSI进行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预后分析采用单因素及逻辑回归分析。结果:47例SABSI患者年龄59.5±19.7岁,其中男性25例,BSI发生后24hr的APACHE ,11评分16.6±8.4分,SOFA评分7.4±5.8分。47例BSI患者中,MRSA—BSI为26例。MRSA-BSI组年龄(p=0.025).近期侵入性操作史(p=0.006).BSI前接受2种或2种以上抗菌药物治疗(p=0.001)、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发生率(p=0.003),APACHE 11评分《p=0.005)、SOFA评分(p=0.005),BSI前LOS≥2周(p=0.014)、收入ICU治疗(p〈0.001)等指标均最著高于MSSA-BS1组。所有患者中,菌血症相关病死率为:42.6%(20、47).住院病死率为:51.1%(24/47)。MRSA-BSI患者的菌血症相关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均离于MSSA—BS1缀,转别为[57.7%(15/26)vs23.8%(5/21),p=0.020].[65.4%《17/26)vs33.3%(7/21),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OR=1.7,95%CI:1.27-2.23,P〈0.001).非早期正确抗菌药物治疗(OR=14.6.95%CI:1.04-205.20,p=0.047]是影响患者菌症相关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仅SOFA评分(OR=2.3.95%CI:1.3-4.02,P=0.004)是影响患者住院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RSA-BSI患者病情重,病死率离。器官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SOFA评分)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早期正确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菌血症相关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各评分系统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 AP 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入院时的 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测值,结合中国胰腺炎诊治指南(2007)将患者分为轻症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组、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按照各评分系统的相应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Ranson、BISAP、CTSI 评分。按照APACHEⅡ≥8分、Ranson≥3分、BISAP≥2分、CTSI≥3分、CRP≥21.4 mg/L 的标准分别将患者区分为 MAP 组、SAP 组,ROC 曲线比较各评分系统对 AP 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的差异。结果156例 AP 患者,确诊为 SAP21例,另135例诊断为 MAP。APACHEⅡ≥8分、Ranson≥3分、BISAP≥2分、CTSI≥3分、CRP≥21.4 mg/L 预测 SAP 的 AUC 分别为0.78(95%CI:0.70~0.84),0.69(95%CI:0.62~0.76),0.74(95%CI:0.66~0.80),0.69(95% CI:0.61~0.76),0.68(95%CI:0.57~0.78),各评分系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评分系统对 SAP 的预测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工作中,SAP 的早期预测应参考多种评价体系,临床获取及应用更为简便的单一实验室指标的参考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危重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 X  Zhang ZD  Zhu R  Ma XC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7):1203-1205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的变化规律,与病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51例患者入ICU后第1天及2天后仍存活的45例患者第3天的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COR)的水平。入ICU后2d存活的45例患者中,17例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28例不伴MODS(非MODS组)。在入ICU第1天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血糖和APACHEⅡ评分。结果存活的45例患者中41例(91%)血清FT3水平下降,33例(73%)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在疾病最初的24h更加明显。MODS组各项指标比非MODS组变化显著。6例死亡患者血清FT4下降明显。血清FT3水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COR水平与APACHEⅡ呈正相关。结论危重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MODS组各激素变化比非MODS组显著;血清FT4的下降程度与病情危重程度一致,可能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黄芪颗粒对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对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初治SNS患儿随机分黄芪颗粒治疗组(I组,n=22)和泼尼松对照组(Ⅱ组,n=16)。两组均采用泼尼松中程疗法,I组在此基础上给黄芪颗粒口服,每次1包(15g),1日2次,疗程3~6个月。观察各组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血清、尿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2R)及血浆IgG、leA、IgM的变化。结果:血清slL-2R用药后I组下降显著高于Ⅱ组[(248±54)U/ml比(511±72)U/ml,q=8.472,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48±54)U/ml比(245±61)U/ml,q=0.112,P〉0.05],而Ⅱ组仍显著高于正常组[(511±72)U/ml比(245±61)U/ml,q=9.074,P〈0.01]。尿slL-2R与血清slL-2R一样也发生上述显著变化。血浆IgG用药后I组上升显著高于Ⅱ组[(480.6±128.9)mg/dl比(346.6±100.4)mg/dl,q=4.54,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80.6±128.9)mg/dl比(503.0±169.0)mg/dl,q=0.849,P〉0.05],而Ⅱ组仍显著低于正常组[(346.6±100.4)mg/dl比(503.0±169.0)mg/dl,q=5.435,P〈0.01]。血浆lea、IgM用药前后两组比较均无差别。结论:黄芪在佐治SNS中具有降低SNS患儿血、尿slL-2R水平和增加血浆IgG浓度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惠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血浆P物质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对36例首次发病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应用文拉法辛进行治疗(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P物质含量;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意外症状量表(TESS)评定。并选择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浆P物质含量(63.6±14.9)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0.1±15.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6周末血浆P物质含量(48.6±14.2)n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6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6周末血浆P物质含量的差值与HAMD评分减分率呈正相关(r=0.696,P〈0.01)。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血浆P物质含量存在异常,可能是抑郁症病理生理的环节之一。降低血浆P物质含量,可能是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