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汽巴-嘉基(Ciba-Geigy)公司邀请,组成上海印染技术代表团于1980年9月17日~10月19日赴该公司学习,同时参观了十二家厂,其中印染厂五家:有瑞士Habits织印染整厂、 Scholl染整厂、Schoeller Hard-turn毛条染整厂、西德KBC印花厂、Martini染整厂;印染机械厂四家:瑞士Buser网印机械厂、Benninger纺织印染机械厂、Scholl染色机械厂、西德Bruckner染整机械厂;染料厂两家:瑞士Rohner染料厂、Ciba-Geigy染料厂;一家污水处理厂即瑞士巴塞尔近郊的ARA-Rhein污水处理厂以及瑞士苏黎世纺织时代中心(Textile Mode Center,以下简称TMC)。 由于时间较短,除汽巴-嘉基公司事先有准备作些技术报告和座谈外,其它单位可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传统上是一个纺织品出口国,因此染整工业在纺织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以进口美棉经加工后出口,使染整工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和发展,印染产品的出口量要占年产量的30%左右,但是,日本的染整工业由于历史发展过程的原因,基本上以中小型企业居多数,其中有拥有辊筒印花机3台、平网印花机20台、圆网印花机3台的专业印花厂─—大同丸太染工,但也有职工人数在9  相似文献   

3.
据西德《纺织经济》1990年7月12日报道,欧洲服装工业协会最近公布了1989年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联盟国家的服装工业贸易的统计数字,其中以西德的服装贸易销售金额最高,约141.4亿美元,法国112.1亿美元,意大利123亿美元。该三个国家的销售金额占欧洲服装工业协会17个成员国的总销售金额的60%,而另一方面,这三个国家的服装工业职工人数只占总职工人数(107万)的45%,三国的服装工厂共计有20215家。 值得注意的是,西德服装工业通过生产合理化和国外委托服装加工,其服装工厂职工人数与法国相等,但其销售金额却高出近30亿美元,西班牙服装厂职工人数约14.1万人,而服装销售金额只有54.4亿美元,英国服装工业有职工21万人,销售金额为86.7亿美  相似文献   

4.
国外短讯     
瑞士纺织机械制造厂,1976年共有92家,职工总数大约为20,400人,占机械工业的9.3%,全工业职工的3%.每厂职工总人数约为222人. 瑞士纺织机械的输出,大体占西方各国(包括西德、瑞士、日、英、意、美、法)全纺织机械输出的18%,为世界第二输出国.西德占世界输出的29%  相似文献   

5.
1975年,西德纺织工业遭受了危机,但产量比1966年还是有提高的。 1972~1974年,西德共有523家生产厂关闭,服装厂减少了691家。从1970年起,每年平均有3%的工厂关闭,1975年关闭的厂高达7%。 1975年,西德有生产厂2,894家(不包括服装厂),其中棉纺厂118家,棉织厂216家。1970年以来,职工人数每年平均减少 4%,1975年减少 9%。1975年底,共有职工35.7万人(占西德工业总人数的4.7%),其中职员81,000人,工人27.6万人。  相似文献   

6.
概况1973年法国皮革和革制品的出口总值超过30亿法朗,进口值低于20亿法朗。主要出口西德、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美国、瑞典、瑞士、英国和西班牙等国。进出口比例见下表: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丝绸工业的形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丝绸工业职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工作方针,生产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在丝绸工业系统内,共有企业857家,固定资产50亿元,职工73万人;缫丝机190万绪(其中桑蚕缫丝机182万绪,柞蚕缫丝机8万绪),绢纺锭19.2万锭,丝织机17.50万台和20亿米的练染印  相似文献   

8.
《印染》1979,(2)
瑞士有55家染整工厂,500多个职工,产值2.5~2.8亿瑞士法郎。从事纱线、针织物、机织物的漂白、染色、印花和整理。在这55家工厂中,三分之二是代客加工,三分之一是附属织厂的染整企业。  相似文献   

9.
我从1979年11月 14日至12月 20日随北京市纺织技术考察外资合营和补偿贸易谈判代表团赴瑞士、意大利、西德三个国家,谈判了两个项目,参观了二十个工厂,其中毛纺织染正厂八个、棉纺厂六个、通用设备、机器制造和精密仪器厂四个,服装厂两个,这里我只准备谈谈毛纺织染整厂的生产技术和部分精密仪器在纺织厂的应用。 一,传统的工序,先进的技术 瑞士、意大利、西德的毛纺织工业,生产工序的按排和我们没有两样,都是传统的。但是它们的生产技术是先进的,现代化程度很高。质量非常好;质量管理全面自动化。所以它们的特点是:用人少、质量好、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超小浴比纤维素材料染色新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纺织品染整工艺不断增长的需求要求对设备以及工艺技术进行革新。由Thies公司和DyStar公司合作开发的Luft-roto Plus设备正回应了染整厂所提出的更短工艺的循环要求(可节水节能)。Luft-roto Plus研发的出发点是考虑到如何在竭染工艺中,通过保持织物上流体传输使用好染料,同时能最好的用好水、能源、化学品(生态压力)和时间(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1.
STG-87型热塑性长效贴布树脂系上海市嘉定县华亭陈石综合厂集各家所长经多年研制而成功的一种新产品,由纺织工业部印染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监制。该产品经上海第五印染厂、第七印染厂、被单漂印一厂(均拥有瑞士布动平网印花机)及织袜一厂(引进意大利布动平网印花机)、上棉廿九厂(国产圆网印花机)和上海第二丝绸印染厂(热印花台板)等生产单位近一年来实际使用,效果令人  相似文献   

12.
二、对我市引进的几条纺纱生产线实践的认识与探讨 (一)为开发高档纯棉精梳针织用纱,我市在“七五”期间从西德、瑞士引进了从清钢联、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等全流程生产线和引进与国产设备拼接的半引进生产线。通过这五条生产线的生产应用,得到了一些认识,现将设备投资、设备配置、产品质量等作一对比,并作一初步探讨。 1.棉纺二厂引进西德清钢联、并条、瑞士立达条卷机、并卷机、精梳机、西德自动络筒机共11664锭,投入2070万元(含315万美元),1986~1988年(万锭厂房引进美国装配式)。  相似文献   

13.
五、节约能源 1973~1974年石油危机引起的油价上涨近4倍,法国政府于1973年12月成立了一个能源总代表机构,制定了加速发展原子能发电的计划,尤其重要的是在1975年中央计划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能源措施,制定了能源政策,限制了能源消耗,到1978年作了进一步调整。 过去,法国能源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是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适应的。如今法国已开始重视节能工作,到1985年拟定的节能数值达到4,500万吨(油当量),能源总消耗量从1973年的1.75亿吨增至1985年的2.4亿吨(油当量),这样预计到1985年可节约能源15%。 法国的能源自给程度达82.8%,在能源价格上涨后的几年中,法国染整行业的许多企业在节能方面成绩显著。染整协会决定从1973年开始每年节约能源1%。据1979年,法国纺织研究院北方研究所对150家染整厂进行调查,1977年染整行业节能达8.2%,1978年为13.9%,预计1980年可达到19%。 1974年法国纺织工业能量消耗为1百万Tep(1Tep=1万兆卡热量单位),其中固体燃料占26.7%、液体燃料占61.6%、气体燃料占1.4%、电力为10.3%。 据1979年统计,纺织工业能源消耗已达到161.7万Tep,并耗电45.3亿千瓦时,而染整工业的燃料消耗占27.8%,耗电占7.8%。就整个染整工业加工情况来看(包括羊毛洗  相似文献   

14.
因为西德纺织工业的能源消耗有50%是用燃料油,所以该工业(尤其是染整部门)也深受石油和有关的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1978年纺织品销售额营业额中能源费用占3%(1970年为2%),现在接近3.5%。 西德纺织工业能源消耗的结构在六十年  相似文献   

15.
日本市金工业公司过去与荷兰司托克厂合作制造供应长环高温汽蒸机,容布量为200米和400米。去秋,司托克厂为适应小型印花厂的需要,曾试制了容布量为150米的小型汽蒸机,已在荷兰与英国各安装一台,并投产使用;其后瑞士、波兰、西德、巴基斯坦、美国等6个国家也分别向司托克厂订购一台,共计6台。日本市金工业公司目前也已完成了试制工作,第一台样机可在八月份完成,并约请某印染厂试用。新制小型的长环高温汽蒸机定名为“小型汽蒸箱IHSⅢ/150—Auroratex”适用于有2~3台印花机规模的印花厂。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西德)位于欧洲中部,面积247,980平方公里,1974年西德人口达6,205万,其后逐年有所下降,到1978年人口为6,133万。 西德纺织工业由棉纺织、毛纺织、丝绸、麻纺织、家用纺织(如地毯、装饰织物和窗帘布等)以及针织和染整工业等组成。 在世界纺织经济中,西德占有重要的地位。论纺织工人人数,西德在欧洲共同体内居首位。西德纺织生产增长的速度仅次于日本。 西德纺织工业在本国各工业部门中,1969年时工人总数( 507,403人)名列第五,销售额(230.4记西德马克)及净产值(109亿西德马克)居第七位。 西德纺织工业在七十年代初期,受到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影响,在1970~1976年间,纺织企业从3615家减至2765家,降低  相似文献   

17.
据1979年工业统计报道,日本染整工业的规模大致如下:染整工厂有9524家,染整工人有129,357人,年度营业额为11,606亿2400万日元,附加价值额5812亿日元,附加价值率为50.1%,与纺织工业的平均附加价值率38.2%相比,可说这个数字是相当高的。 日本染整工业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而进行加工的,因此具有下列特点: 1.是专门生产色布和印花布为主要产品的工业; 2.将提高商品价值的各项技术、应用各种染料与药剂、及运用各种加工装置的硬技术有机地组织起来,对纤维进行染整加工,成为技术密集型的综合性企业;  相似文献   

18.
1981年秋,西班牙纺织企业联合会制订了一项纺织五年计划,帮助纺织部门有关的工业、企业、研究单位进行自身力量的加强、并实行现代化和更新。联合会为实现这个全部计划提供1500亿比塞塔(约合38亿西德马克)的经费,用于全部机器设备的现代化、技术人员的培养、研究工作的开展、创造性才能的提高、纺织品款式创新和促进社会消费。这笔资金中的一大部分是以优息的信贷形式提供使用的。 西班牙纺织工业部门由7000多个企业组成,其中100人以上职工的厂仅1000家。在设备方面也有类似情况,在棉纺业中有46%的厂纱锭在10000锭以下,51%的厂纱锭在  相似文献   

19.
一、西德纺织工业的职工人数和产品销售额 西德消费的纺织品1955年约为55万吨,1974年增加到115万吨,近年来稳定在120万吨的水平上。但西德纺织和服装工业产品在整个工业产品中的比重1950年时占12.6%,1974年降低到5.1%。近几年,西德纺织工业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部门的职工人数和产品销售额列举于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20.
一、发展概况环锭细纱机经过150年的发展才成为今天的型式。过去国外棉纺锭数发展较快,但近10年来锭数已无明显的增长。1966年,世界各国共有棉纺锭子1.3亿余锭,到了1976年各国共有锭数不足1.5亿锭。十年中棉纺锭子增长实际约12~15%,主要是第三世界一些国家锭数有了增加,如印度、巴西等。相反,除日本外西欧各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如西德、法国、英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