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跳频通信由于其优良的抗干扰特性而成为当今军事通信的重要方式,跳频同步是跳频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跳频控制系统的设计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介绍了一种利用GPS信号来进行跳频同步的方法,对TOD、跳频图案等进行了相关设计;并详细介绍了工程研制项目中的实现过程,主要采用基于DSP/BIOS的方法来具体实现跳频控制系统。试验表明该设计可以做到快速、有效的跳频控制,该系统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VHF跳频电台接收机射频前端设计指标和具体结构的介绍,运用Agilent公司的射频设计仿真软件ADS,对整个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进行仿真和电路设计,构建了一个由保护电路、跳频预选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组成的射频前端电路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射频前端的性能指标达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并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侯武斌 《现代导航》2022,13(5):350-356
S 波段超宽带抗干扰发射信道作为卫星通信系统机载终端的核心设备,其信道的抗干扰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通过跳频技术来提升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的关键是提高跳频速度和拓展跳频带宽,因此该超宽带信道杂散、增益平坦度以及载波的低相噪、捷变频速度等性能指标的优劣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基于传统通用芯片设计了采用二次变频的宽带收发信道, 通过切换混频本振、分段开关滤波、多通道一体化集成设计,实现了超宽带信道低杂散、低相位噪声以及高速换频等关键技术指标,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跳频OFDM系统的工作过程,在分析了跳频OFDM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基于Matlab中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了整个仿真系统,并形象地设计出结构组成图。通过对实例的仿真,从而证实了仿真系统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该仿真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并可以动态地设置参数,方便了仿真过程,系统性能较好,即使在较低信噪比情况下,系统的误码率仍然较小。  相似文献   

5.
消息驱动跳频(MDFH)系统是一种以消息自身来决定跳频图案的跳频系统。本文对突发MDFH系统整体结构进行描述,制定引入突发消息驱动跳频系统同步方案,设计同步相关的前导序列、循环前缀,对帧同步、符号定时、载波同步方法分别进行设计,并进行相关仿真,最后对系统在多径环境和高斯环境的误码率(BER)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上述的同步过程,系统误码率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家庭内部现有的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基于HomePlug AV技术实现家庭HFC网的双向接入的设备。文中介绍了从原理框图设计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HomePlug AV over Coax设备进行了测试,主要测试了衰减、设备组网、网络节点、传输帧的大小对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延时的影响,得出它的性能要比电力线上好得多。  相似文献   

7.
《无线电工程》2018,(4):324-328
针对高速跳频通信系统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工作在C波段、带宽为1 GHz、步进为3 MHz的宽带频率源。该频率源采用DDS激励PLL方案,用FPGA控制DDS实现低频段的小步进跳频,再用乒乓式锁相环进行倍频得到最终输出。采用2路DDS基准时钟来保证杂散指标,并对跳频时间和相位噪声等指标进行简单预算,得到整个系统最大跳频时间小于1μs,相位噪声优于-106 d Bc/Hz/10 k Hz,杂散优于-60 d Bc。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家庭内部现有的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基于HomePlug AV技术实现家庭HFC网的双向接入的设备.文中介绍了从原理框图设计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Home Plug AV over Coax设备进行了测试,主要测试了衰减、设备组网、网络节点、传输帧的大小对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延时的影响,得出它的性能要比电力线上好得多.  相似文献   

9.
周海渊  程龙  毛亮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4):161-163
结合惯性导航设备在海上测控任务中需要长时间开机,设备状态难以掌控,故障难以监测的特点,分析了设计惯性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必要性,构建了惯性导航设备故障在线测试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该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可以实时对惯性导航设备各关键点进行监测,有助于操作人员准确把握设备状态和排除设备故障。同时,该系统高度智能化,具有良好的人机交流界面,使整个测试过程操作方便。由于该系统在设计时具备高度的兼容性和通用性,改造后可以在其他设备进行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国栋  王春华  刘旭明  李力 《电视技术》2007,31(7):56-58,64
设计了一种基于Homeplug AV技术利用家用同轴电缆实现家庭HFC网的双向接入设备.介绍了整个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Homeplug AV over Coax设备进行了测试,包括衰减、设备组网、网络节点、传输帧的大小对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延时的影响,得出其性能要比电力线上用好得多,并对Homeplug AV over Coax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多线切割机的悬臂系统,主要包括电气箱、转接块、显示器、警示灯、方管、圆管组成。针对多线切割机在使用中存在的噪声偏大,高转速下的振动影响产品品质稳定问题,通过Cosmosworks分析软件,对多线切割机的主要部件——悬臂系统,进行了振动模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提高基频为目标的结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多线切割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其工作过程。介绍了多线切割机的总体控制方案,并对多线切割机的张力控制系统进行深入地理论研究,建立了控制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ID速度同步跟随控制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靠、稳定、控制精度高、调整方便。  相似文献   

13.
数控多线切割技术实现了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数控机床制造技术及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重要标志,引起了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论述了数控多线切割技术的特征;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XQ120和XQ300系列数控多线切割机床并与国外产品进行比较;指出了开发大型数控多线切割机床的技术难点;阐述了我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数控多线切割机床设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多线切割机的切割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导体晶圆不断向大直径方向发展,内圆刀具的单片切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直径晶圆的切片要求,随着多线锯切割技术的完善,多线切割机已经是半导体材料切片的主流设备。对砂粒在切割过程中的运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钢线张力、切削进给运动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多线切割工艺中晶片翘曲度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翘曲度是鉴别晶片几何参数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逐点扫描法对多线切割制备的晶片翘曲度分布进行了测量.通过对切割线张力、砂浆使用次数、切割速度等影响翘曲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实验分析,阐述了产生的原因,并得出了翘曲度的分布规律.针对影响翘曲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其分布规律调整相应的切割工艺条件,可较好地控制晶片的翘曲度.虽是针对Si单晶加工中出现的实验情况进行分析,但该结论完全可用于Ge、GaAs等其他晶体的加工中.  相似文献   

16.
多线切割中切割线振动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多线切割中砂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使用条件会直接影响切割晶片的几何参数。讨论了切割线在运动中的振动效果以及对切割产生的影响,通过试验及对高速摄像机拍摄照片的分析,得出不同砂浆携带方式极其在工作中的振动会直接影响到切割出晶片几何参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硅单晶锭多线切割中砂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保军  冯涛 《半导体技术》2007,32(6):512-515
目前,在较长的硅单晶锭切割领域,多线切割机已基本取代内圆切片机.切割砂浆在切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使用条件会直接影响切割晶片的几何参数.讨论了砂浆的使用条件与切割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及对高速摄像机拍摄照片的分析,得出不同砂浆携带方式直接影响到切割出晶片几何参数的结论,并且对多线切割的切割机理作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太阳电池用Si片切割过程中浆料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片生产技术及工艺的进步使得太阳电池用Si片的切片厚度不断降低,而超薄的太阳电池用Si片必须通过多线切割机进行切割.基于Si片切割过程中砂浆性能对Si片表面质量、Si片成片率和切割线寿命的影响,分析了多线切割机中切削液的性能,并采用不同工艺参数多次进行试验,总结出了砂浆对太阳电池用Si片切割状态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了改善砂浆性能来提高多线切割机切片性能并获得更高的Si晶片表面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Si片多线切割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丙彦  王平  李艳玲  李宁  罗晓英 《半导体技术》2010,35(4):301-304,387
介绍了Si片的多线切割宏观切割机理与微观切割机理,指出控制钢线张力减少钢线震动是切割工艺的重要指标。讨论了切割过程主要影响因素,钢线的外包Cu会造成Si片表面金属残留,钢线磨损影响Si片厚度,砂浆喷嘴和线网角度在形成水平薄膜层时能够获得好的表面质量。分析了钢线带动砂浆进行切割的核心工艺,给出了Si片切割工艺理论切片量的计算方法。并简要概括了目前多线切割技术及设备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未来多线切割技术将朝着提高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降低成本、改良切割用钢线这几个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多线切割机磨削热的危害性,提出了磨削热的具体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