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观察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时,提高硬膜外穿刺间隙以减轻阑尾手术时的牵拉反应。硬脊膜外阻滞下行阑尾手术时,通常取T12~L1间隙为穿刺点,手术中在处理阑尾系膜时常发生胃牵涉痛,恶心、呕吐,膈肌运动,甚至腹肌紧张。为此,需静脉伍用哌替啶等辅助药,以减轻术中牵拉反应。鉴于上述原因,笔者在为24例接受阑尾手术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时,采用了提高穿刺间隙的方法,采用T10~11穿刺间隙,行阑尾切除术,术中牵拉反应明显减轻,通过临床观察,提高硬膜外穿刺间隙可有效减轻术中牵拉反应,是阑尾炎手术时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刘继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X):107-107,145
观察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时,提高硬膜外穿刺间隙以减轻阑尾手术时的牵拉反应。硬脊膜外阻滞下行阑尾手术时,通常取T12~L1间隙为穿刺点,手术中在处理阑尾系膜时常发生胃牵涉痛,恶心、呕吐,膈肌运动,甚至腹肌紧张。为此,需静脉伍用哌替啶等辅助药,以减轻术中牵拉反应。鉴于上述原因,笔者在为24例接受阑尾手术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时,采用了提高穿刺间隙的方法,采用T10~11穿刺间隙,行阑尾切除术,术中牵拉反应明显减轻,通过临床观察,提高硬膜外穿刺间隙可有效减轻术中牵拉反应,是阑尾炎手术时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喉罩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喉罩全身麻醉组(Ⅰ组)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Ⅱ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牵拉反应时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术中的表现。结果:Ⅰ组患者牵拉反应时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确切;Ⅱ组患者牵拉反应循环波动明显,阿托品使用率高,患者不舒适程度增加,加用静脉辅助药病例多。结论:喉罩全身麻醉用于阑尾切除术麻醉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手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连续硬膜外麻醉更好。  相似文献   

4.
丙泊酚防治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仍是现今各医院经常采用的方法,术中牵拉反应比较常见,既影响手术操作又降低了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我们用丙泊酚静脉输注防治阑尾牵拉反应,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惠良图  徐海艳 《中外医疗》2009,28(6):192-192
目的通过静脉注射氯胺酮预来防硬膜外麻醉切除阑尾时的牵拉反应。方法选择阑尾切除术70例,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发现阑尾后静脉注射氯胺酮,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的变化并与术前血压脉搏比较。结果术中血压脉搏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胺酮静脉注射可以预防硬膜外麻醉切除阑尾时的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6.
徐国亭 《医学争鸣》2006,27(2):191-192
0引言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有多种防治措施[1-3],亦有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镇静的临床报道[4,5],但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可行性及合适剂量报道少见. 我们观察了亚麻醉剂量异丙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车艳华 《中外医疗》2015,(2):102-103
目的探析地佐辛在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代替芬太尼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阑尾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地佐辛组;B组芬太尼组。监测并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 min及牵拉阑尾时的HR、BP、MAP、SPO2,并记录术中牵拉阑尾时有无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鼓肠、牵拉痛等牵拉反应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均能有效抑制阑尾炎术中的牵拉反应,但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地佐辛能代替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减轻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8.
曹艳  杨红飞 《黑龙江医学》2010,34(9):684-685
目的比较阑尾切除手术过程中,运用昂丹司琼复合布托啡诺和氟芬合剂对阑尾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n=40)、氟芬合剂组(n=40)。两组均在切皮时静脉给药,观察并记录各组阑尾牵拉时的不良反应及镇静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昂丹司琼复合布托啡诺组抑制阑尾牵拉反应的有效性明显优于氟芬合剂组(P<0.05)。结论阑尾切除术中运用昂丹司琼复合布托啡诺,可以明显减轻手术中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减轻阑尾切除术牵拉反射的效果。方法3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15例)、氟哌啶加哌替啶组(15例)。比较两组牵拉阑尾时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发生率,并观察两组患者循环、呼吸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异丙酚减轻阑尾牵拉所引起的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效果明显优于氟哌啶加哌替啶组(P<0.01),且异丙酚组术后苏醒快,副作用小,但用后有一过性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加快(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辅助使用异丙酚,能有效地减少阑尾切除术中牵拉阑尾所引起的恶心、呕吐及上腹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麻醉与传统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A组30例行L2-3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30例行T11~12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较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快肌肉松弛完善阻滞范围广牵拉反应小且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为阑尾切除术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 阑尾切除术中常用硬膜外麻醉,其穿刺间隙为T_(12)~L_1,在术中处理阑尾系膜时,常发生胃部牵拉痛,严重的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影响手术操作,需静脉给予辅助药杜冷丁、氟哌啶或小剂量氯胺酮来减轻牵拉反应。近年笔者通过提高麻醉平面,使支配阑尾系膜的神经得到阻滞,从而减轻术中的牵拉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阑尾切除术一般首选硬膜外阻滞麻醉,其镇痛、肌松效果满意,但内脏牵拉反应难以减轻或消除。我科自1999年起使用异丙酚减轻阑尾切除术中的内脏牵拉反应,效果较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20例,年龄17~18岁,体重40~65kg。入手术室后常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建立静脉通道,安置监测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麻醉与传统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A组30例,行L2-3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30例,行T11~12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较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快,肌肉松弛完善,阻滞范围广,牵拉反应小,且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为阑尾切除术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可行性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对照组实施单纯硬膜外麻醉,两组病例硬膜外麻醉操作,局麻药浓度及给药程序相同。结果:麻醉效果:观察组Ⅰ级率和优良率分别为83.3%和100%,对照组Ⅰ级率和优良率仅为23.3%和73.3%,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牵拉反应程度:观察组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增强麻醉效果,减少硬膜外腔局麻药用量,减轻术中牵拉反应,可作为一种麻醉方式供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腰麻联合硬膜麻醉与传统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阑尾切除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两组 ,A组 30例 ,行L2 -3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 30例 ,行T11~ 12 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较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快 ,肌肉松弛完善 ,阻滞范围广 ,牵拉反应小 ,且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为阑尾切除术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嘧啶在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硬膜外阻滞效果确切后开始手术.观察组于硬膜外效果确切后开始静脉泵入右旋美托嘧啶,对照组于麻醉效果确切后静脉泵入生理盐水.分别在手术开始前,切皮时,切开腹膜时,牵拉阑尾时,手术结束时记录SBP,DBP,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对内脏牵拉反应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各个时段SBP,DBP,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患者SBP,DBP,HR在切开腹膜,牵拉阑尾时明显增高.且伴有内脏牵拉反应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右旋美托嘧啶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麻醉与传统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A组30例,行L2-3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30例,行T11-12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腰麻联合硬外麻醉较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快,肌肉松弛完善,阻滞范围广,牵拉反应小,且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为阑尾切除术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阑尾切除术时硬膜外麻醉往往不能完全抑制阑尾牵拉痛,导致心率、血压明显升高。瑞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药效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特点,且能有效抑制自主神经及躯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停药后可迅速恢复,无不适及呼吸抑制。本研究拟评价阑尾切除术时硬膜外麻醉联合泵注瑞芬太尼抑制牵拉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涛  吴振忠  刘佳宁  刘丽娟 《吉林医学》2009,30(22):2803-2803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阻滞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105例阑尾炎患者均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前采用硬脊膜外麻醉,并静脉推注氯胺酮及丙泊酚减轻麻醉内脏牵拉反应及对膈肌的刺激。结果:所有病例均取得了理想效果,无肢体挣扎,无恶心、呕吐及精神症状发生。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采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在处理阑尾系膜时常可引起患者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牵拉反应[1].笔者应用术中行阑尾系膜单次封闭减轻术中牵拉反应,效果显著,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