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0例床旁X线胸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床旁胸部X线表现和质量控制,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早期治疗。方法根据X线诊断及分级标准,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6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胸部X线表现。结果床旁X线胸片上,Ⅰ级病变(仅有小颗粒状阴影的轻微改变)8例,Ⅱ级病变(较大密集颗粒阴影,可见充气支气管征)19例,Ⅲ级病变(病变进一步加重,肺野呈磨玻璃样,心膈模糊不清)27例,Ⅳ级病变(肺野普遍密度增高,称之为白肺)6例。结论床旁X线胸片对肺透明膜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部CR平片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31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CR平片诊断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症状出现早,病程长,Ⅰ级5例,显示两肺内中带网格及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Ⅱ级9例,肺野透光度减低,呈毛玻璃样改变,肺野内均匀分布网点影,可见支气管征充气;Ⅲ级14例,颗粒状影广泛融合,肺野透光度明显减低,支气管充气征呈秃枝状,心脏和横膈模糊不清或部分消失;Ⅳ级3例,呈白肺改变.结论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具有多种特征性胸部CR平片的X线表现,并可以通过对胸部CR平片X线征象及其演变规律的分析,判定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3.
王国杰 《中外医疗》2013,32(4):183-183,185
目的探讨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CR)在新生儿C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16例新生儿CCU患儿的116例床旁CR胸片表现,并加以总结。结果全部床旁CR胸片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其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75例,吸入性肺炎13例,湿肺综合征11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阴性15例。结论床旁CR胸部摄影在新生儿CCU患儿疾病诊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作为常规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4.
21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CR的X线表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宜军 《当代医学》2009,15(32):36-3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CR的X线表现,提高X线影像学对本病的诊断。方法对21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CR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儿中,Ⅰ级可显示网格及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的有3例;Ⅱ级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肺野内均匀分布网点影,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有7例;Ⅲ级颗粒状影广泛融合,肺野透光度明显减低,支气管充气征呈秃枝状,心脏和横膈模糊不清或部分消失有9例;Ⅳ级全肺野一致性密度增高的有2例。结论胸部GR的X线检查是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主要方法,而胸部显示的网格状、颗粒状、两肺野透亮度减低和支气管充气征为本病主要X线征象,对明确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立文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76-77,F0003
目的 探讨肺透明膜病的X线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确诊为肺透明膜病患儿的胸片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肺透明膜病X线表现分级,85例患者中1级19例,2级28例,3级23例,4级15例.结论 胸部X线片能够准确反映出肺透明膜病的病理变化,并能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对于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困难临床和X线床旁胸片特征,探讨X线床旁胸片在该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出现呼吸困难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X线床旁胸片表现。结果 X线床旁胸片表现为斑片状影78例,斑片状影分布于双肺野,以两肺内侧带和肺底部为显著,部分伴有肺气肿。其中新生儿吸入综合征41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7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20例;X线床旁胸片表现为"白肺"征25例,肺野透过度广泛性降低呈现白肺状。其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1例,新生儿湿肺14例;X线床旁胸片表现为肺野边缘异常透亮影5例,纵隔旁异常透亮影2例,均为新生儿气漏。结论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史,X线床旁胸片可以对引起新生儿呼吸困难的肺部疾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床旁摄影在新生儿气胸平片表现与伪影的区别.方法:将22例新生儿气胸和8例假阳性患者采用统一的摄影条件,并对新生儿大量、中等及少量气胸的X线表现与伪影所致假阳性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部分CR图像均能达到临床诊断需求.在22例新生儿气胸中,有10例患有肺透明膜病,其胸片显示肺透亮度减低、颗粒状或小网状阴影及支气管充气征;有7例胎粪吸入综合征,胸片示阻塞性肺气肿;5例两肺透明度高和肺部斑片状影,胸片表现为两肺多个小片状影.结论:新生儿气胸被气体压缩的肺边缘影位于胸腔内,其外侧无肺组织;而伪影所致的致密线影常延伸到胸腔外.因此X线摄影平片是诊断胸部疾病较理想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床旁胸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015.12期间234例经我院临床治疗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初次床旁摄片与治疗后床旁胸片的影像学所见。结果 23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I级54例表现为双肺透亮度减低并弥漫性分布的细颗粒影;Ⅱ级66例表现为双肺呈磨砂玻璃样改变并支气管充气征;III级72例表现为肺透亮度降低更明显,支气管充气征更明显并心膈影模糊;Ⅳ级42例,为"白肺"样改变;其中合并肺出血18例,肺炎36例,气胸1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例。在诊疗过程摄片次数分类5次以下120例,5~10次摄片72例,10次以上摄片42例。结论床旁胸片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多见于早产儿,主要原因为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肺泡表面张力较高、肺顺应性差,导致进行性肺不张.床旁X线检查有助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1].本文对近期我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临床与X线征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床旁X线检查对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较早、变化迅速,诊治不及时常导致死亡,为新生儿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文献报道其比例高达43%~([1])。床旁X线胸部正位片为该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2]),本组通过分析6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胸部X线片表现,从而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病例共68例,男性43例,女性25例,男: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as,HMD)X线影像特征。方法:对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42例确诊为HMD的患儿床边X线胸片进行分析,根据肺泡萎陷程度,HMD分为四级。结果:I级X线表现肺野透亮度略低,肺野内见细小颗粒影;II级X线表现肺野透亮度进一步降低,呈磨玻璃样改变,肺野内见密集分布均匀的细颗粒影,并见支气管充气征。III级X线表现肺内细颗粒影融合变大,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度明显降低,心膈模糊。IV级X线表现肺野密度均匀致密呈"白肺",心缘膈面完全消失。结论:HMD的X线影像具有特征性表现,X线胸片是诊断HMD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片和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50例,对照其临床治疗过程中的X线片与CT影像学资料,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典型病症包括胸片表现的细颗粒状、网格状、支气管充气征以及两肺野透亮度减低等.并发症包括肺出血、肺炎和气胸等。分析表明,肺部病变检出率CT扫描与X线片二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检出率CT扫描与X线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与CT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是相互补充的,对临床高度可疑但X线片观察不能排除的患儿,应及时实施CT扫描.这对该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发现并发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病理特点,相关病因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1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兼有合并症的临床病死率高,x线胸部摄片为其重要辅助诊断。病理检查肺泡壁及终末细支气管壁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形成为确诊依据。结论:早产儿、低体重儿最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应积极预防,加强孕妇保健。同时急救措施中一定要同时兼顾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方能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透明膜病的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0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105例中27例表现为肺野肺透光度下降及呈弥漫颗粒状阴影;33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斑片状密度阴影;26例肺野透光度明显下降,广泛斑片状阴影,心缘及膈面模糊;19例肺野呈均匀致密影,称为"白肺"。其中合并肺炎24例,肺出血13例,动脉导管未闭19例,气胸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1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表现各种各样,其中磨玻璃征、肺纹理被掩盖不能分辨和支气管充气征在本病中具有特征性表现。普通X线检查和结合临床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再次总结分析半年来CR床旁摄影的经验与教训,分析图像质量差和重复摄影的原因,指导后期工作,不断提高C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半年来床旁CR片546例共计861张,并按部位、阳性率及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胸部片264张,占30.7%;腹部片27张,占3.1%;脊柱片133张,占15.4%;四肢片35...  相似文献   

16.
赵晓红  华祯  杨娟  王雪兰 《当代医学》2011,17(23):22-23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患儿30例(观察组)和一般方法治疗的患儿30例(对照组),比较二者治疗前和用药后2h、6h和12h的血气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PaO2和PH值升高、PaCO2下降,但是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病,可以迅速纠正患者的血气指标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螺旋CT征象特点,分析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通过复习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具有完整资料的肺透明膜病18例,着重分析多层螺旋CT对其肺部的病灶显示能力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本组病例中全部出现双肺透亮度降低的磨玻璃样影及小颗粒样影,其中合并出现支气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讨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特征,从而提高医学界对本病例的认识与诊断的能力。方法:分析以往的10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表现的临床病例。结果:本次研究的105例对象中,有27例的新生儿表现为肺叶肺透光度下降,并且呈现了弥漫颗粒状阴影;有33例新生儿表现为肺叶透光度减低以及斑片状密度阴影;有26例新生儿出现广泛斑片状阴影、心缘和膈面模糊以及肺叶透光度明显下降;有19例新生儿肺叶都呈现了均匀的密影,这被称之为“白肺”。在这105例病例中,有24例是合并肺炎,13例是肺出血,19例为动脉导管未闭,7例为气胸,11例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特征表现的各种各样,当中肺纹理和磨玻璃特征被掩盖了,不能分辨出支气管充气征在此病中的具体表现特征。普通的X线检查和结合临床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X线胸片与CT在诊断肺结核中的价值和选择应用.方法收集80例经临床诊断明确,资料完整,同时都摄有X线片和CT片的病例进行影像学的分析与比较.结果 CT片在发现病变数量和肺结核病常见并发症或伴随征象中略优于传统X线片,但对肺结核的诊断尚未造成影响.结论 X线胸片在诊断肺结核中仍有着重要地位,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CT只是一种对已知或可疑肺结核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