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青瓷烧造历史源远流长,青瓷以其温润如玉,釉色精美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瓯窑的青瓷被晋人誉为"缥瓷",越窑被唐人赞为"如冰似玉"、"千峰翠色",而龙泉青瓷则在南宋时就以其产品之精、釉色之美达到我国青瓷烧造技术的巅峰,名闻中外,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龙泉窑历经宋元辉煌,明清衰落,至民国几近断烧。新中国建立后,龙泉窑欣逢盛世,重获新生,经过50多年的发展,龙泉青瓷艺苑,人才济济,百花齐放。龙泉窑实现了伟大的复兴,迈向了新的辉煌时期。本期《龙泉窑青瓷的辉煌与复兴》一文将带您走近青瓷之花——龙泉青瓷。  相似文献   

2.
叶碧泉  杜文 《收藏》2007,(12):73-75
龙泉窑是享誉海内外的青瓷名窑,烧造历史从五代至清代,窑业虽历经兴衰,但从未间断过。龙泉窑以其独有的梅子青、粉青瓷器闻名于世。五代、北宋龙泉青瓷与越窑相似而又有自身特色,南宋龙泉青瓷以简洁、优美的造型与如玉似翠的釉色著称,元明龙泉青瓷胎体厚重、造型多变。在龙泉窑各个窑区中,最能代表龙泉釉色之美的是大窑,最能代表五代、北宋龙泉窑工艺水平的是金村窑,最能代表哥窑、官窑风格的是溪口窑,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最能代表元明时期龙泉窑纹饰之美的安福窑的真实面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周文昭 《收藏》2012,(4):40-45
展览名称:温温玉色照瓷瓯——龙泉窑青瓷艺术展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展览时间:2011年12月13日~2012年2月12日"自古陶重青品",青色含蓄、温婉、优雅,是瓷器审美的最高境界,而龙泉青瓷则被誉为青瓷之翘楚。龙泉窑是一个跨越南朝至清多个时代,窑址分布广泛的名窑。龙泉青瓷深沉委婉,将大自然优雅的青绿色融入晶莹的釉色里,温柔敦厚、层次分明,似乎更符合古人所崇尚的清淡高逸的追求。君子以玉比德,以玉喻色,色清如玉的龙泉青瓷是中国道器并重的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4.
龙泉窑青瓷以其青翠如玉的釉色闻名于世,目前还未见到宋代以前记载龙泉青瓷的文献。南宋庄季裕的《鸡肋篇》记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渭之秘色,钱王所供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似乎告诉我们龙泉青瓷早在五代就已被宫廷所青睐。上世纪90年代杭州南宋皇宫遗址大量出土南宋龙泉窑青瓷残片无可置疑地确定了龙泉窑的地位,元  相似文献   

5.
话说龙泉窑     
中国的彩瓷史,是以青瓷为首的,随着青瓷的出现,才开拓出五彩缤纷的彩瓷世界。而龙泉青瓷则是瓷器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灿烂明珠。龙泉窑产品具有“冰肌玉骨,耀青流翠”之风采。 龙泉青瓷始于五代,至南宋时进入鼎盛时期。当年“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舶来往如织”。据史书记载,宋时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两人,擅长窑术,各主一窑,釉色和造型风格各有千秋,所制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青瓷之部龙泉,不仅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而且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在当代龙泉青瓷艺术的百花园中,毛伟杰无疑是青年瓷艺家中的佼佼者。毛伟杰生于龙泉,长于龙泉,其父便是当代著名的青瓷艺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毛正聪。山清水秀、艺术气氛浓厚的环境启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无论是展览活动还是市场交易,龙泉青瓷频频登上“热搜榜”。尤其是去年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大展,更是引发了一股观展热潮,由此也足见龙泉青瓷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龙泉窑青瓷,釉层丰厚,晶莹滋润,淡雅素净,如冰类玉。驰名中外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其色调可与翡翠相媲美,达到了中国古代青色釉的最佳境界。龙泉青瓷被誉为"青瓷之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09,(5)
徐峻清创办的"龙泉天一工作室",已走过了八个年头。当我们踏上没有扶手的台阶进入他的工作室,里面一片"狼藉",正在重新装修的各种材料,散落在房间的各个角落,而一件件造型新颖、釉色精美的青瓷摆放在杂乱的工作室内更显得  相似文献   

10.
韩涧明 《收藏》2010,(9):18-20
上海规模最大的龙泉青瓷艺术馆——逸清轩登陆上海几年后.作为该馆艺术总监,谢德敏对于龙泉青瓷市场感触颇多,而多年的收藏实践也让他愿意将龙泉青瓷的种种特点、收藏理念与更多的收藏者分享。  相似文献   

11.
享有北方青瓷代表之称的耀州窑始唐经宋到金代,瓷器的烧造格局出现新的变化。此时在承袭传统青瓷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出了以仿天然美玉效果的月白釉瓷。月白釉瓷多为素面,主要以釉色取胜。整体釉色呈青白色,青中透白,白中泛  相似文献   

12.
近期关于明龙泉官窑的研究发现在海内外陶瓷界引起轰动。2005年11月6-9日,来自全国的数十位陶瓷考古与研究专家在浙江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召开学术座谈会,并前往龙泉大窑瓷片埋藏坑实地考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刘新园研究员等到会专家宣布了共同意见,认定了明代龙泉官窑的存在。实物和窑址的发现均验证了明代文献有关处州设置官窑的史实,也为北京故宫、西亚及一些海内外博物馆收藏的明初龙泉精品青瓷找到了“娘家”。本期将刊登明龙泉官窑发现人叶英挺、华雨农两先生撰写的发现记,关于新面世明龙泉官窑青瓷与景德镇明御窑产品、西亚存世龙泉青瓷的对比研究及专家研讨会的详细内容,我刊将随后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9)
正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大繁荣时期,各地区窑业兴旺,在釉色、造型及装饰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顶峰。而将青瓷之美发挥到极致的龙泉窑,在艺术气质和美学品质上,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审美追求。尤其在南宋时期,龙泉窑釉质莹润如玉,造型简约典雅,达到了青瓷艺术的巅峰。除了盘碗壶等大量实用器物外,还出现了觚、琮、尊、觯、簋、鬲等一大批独特的仿商周青铜礼器的瓷器,散发着深沉、凝重、高雅的品质之美。  相似文献   

14.
刘金成 《收藏》2012,(15):54-59
龙泉窑因主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是中国陶瓷史上烧造年代最长的窑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代龙泉青瓷烧造技术精湛,产量巨大,窑址遍布浙江省瓯江两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1980年10月29日,高安元代窑藏出土239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168件。本刊今年第六期杂志发表了《高安元代窖藏龙泉青瓷(上篇)》,介绍窖藏龙泉青瓷的主要特征,列举了窖藏出土盘类、洗类和碟类器物,总结它们的造型和装饰特点。本期发表下篇,介绍窖藏出土碗类、高足杯和罐类龙泉青瓷。  相似文献   

15.
名家推荐     
《收藏界》2010,(3):144-144
【季友泉艺术档案】 1976年出生于浙江龙泉。1993年进入浙江省龙泉市青瓷研究所,拜中国工艺美术太师徐朝兴为师,从事龙泉青瓷创作设计及工艺研究。工艺美术师。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时任龙泉瓷厂党委书记的毛正聪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研究、烧制一组三件套具有当代水平的陈设瓷,用以替换紫光阁陈列的古瓷艺术品。中国青瓷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南宋时,龙泉青瓷作为青瓷艺术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拍卖收藏     
《收藏界》2010,(9):146-147
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兴于北宋,盛于南宋。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享有"帝王瓷、君子瓷"之美誉。  相似文献   

18.
赵青云 《收藏》2010,(9):29-33
汝窑为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一,享誉海内外;又以生产青瓷而著称,博得“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赞誉。汝窑瓷器工艺精湛,釉色玉润,素雅脱俗,造型秀丽,深得广大民众的青睐和皇家、贵族、文人雅士赏识。到了北宋晚期,  相似文献   

19.
来自浙江丽水龙泉市的韩小英是一位言辞真挚、情意深切的人,在外经商的多少个年头里,她始终对家乡、对龙泉青瓷怀着滚烫赤诚的情感。是浙南大地富有生机、充满希望的热土激励着她,是龙泉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鞭策着她,是龙泉青瓷大师们如信徒般虔诚的创作精神鼓舞着她。她一腔热情、义无返顾地将山区的龙泉青瓷带到了北京,办起了京城最大的"北京·龙泉青瓷艺术馆"。"北京·龙泉青瓷艺术馆"位于北京大钟寺旁边,环境优雅而宽敞,灰青色的主题板和展示柜简洁而幽静,开放式的展台深厚而沉稳,配上一束束的灯光给人以"时尚、素雅"的感觉。馆内的左侧设有一张茶几,茶几上梅子青的茶具里盛满了茶水,茶海四周放满了新鲜时令的水果,流露着女主人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20.
宋康年 《收藏界》2010,(5):61-62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它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装饰俏丽而享誉海内外。其实真正讲起来我国的瓷器最早创烧的还是青瓷,追溯其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就是青瓷的初级阶段,至汉代瓷器的青釉较为纯正,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到了六朝(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地处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浙江以及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