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正交法优化了锂云母中钾的提取条件.以100 g锂云母提取K2O的量为指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进行检测,考察了硫酸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液固质量比3个主要因素对从锂云母中溶出钾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锂云母中钾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40%、反应时间8h、液固质量比2.5:1(g:g).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锂云母碱溶法提锂新工艺。通过对碱液浓度、固液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锂云母中锂的转化率影响的研究,确立了碱溶法处理锂云母的最佳条件:强碱溶液质量分数为50%,锂云母与强碱液质量体积比(g/mL)为1∶3.5,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4 h。在该条件下锂云母中锂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8.2%。该方法主要优点:1)锂云母中的锂100%进入溶液;2)可以使提钾、提铯、提铷转化工序一次完成;3)因为是在碱性液体环境下反应,锂云母中的氟不会生成强腐蚀性的氢氟酸腐蚀设备;4)副产品是具有广泛用途的铝硅溶胶,通过铝硅溶胶的直接销售可以大大降低提锂成本。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锂云母与硫酸反应再浸取提锂的方法。探索了粒度大小、硫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锂浸取率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锂云母粒度减小、硫酸浓度增大、液固比加大、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增长,锂浸取率提高;m(55%的硫酸)∶m(150目左右的锂云母)=2∶1,135℃左右反应9 h,锂浸取率达96.72%。  相似文献   

4.
锂云母中提取锂的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从锂云母中提取锂的方法,即将粉碎至150-180μm的云母粉与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液以1:2的质量比在118—122℃下反应8h左右,以两倍于反应液体积的水浸取,得到含锂的硫酸溶液。用ICP—AES法对硫酸溶液中的锂、钾、钠、铝、硅、镁、铁等金属离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锂云母中锂的提取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锂云母精矿为原料,采用氯化焙烧-水浸工艺进行了综合提取锂、钾、铷、铯的研究,通过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氯化剂用量、液固比等一系列条件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为850 ℃、焙烧时间为45 min、无水氯化钙和氯化钠用量均为矿样量的50%、液固质量比为4、浸出时间为45 min。在此条件下,锂、钾、铷、铯的浸出率依次可达89.73%、90.64%、93.27%、91.00%,浸出液中杂质成分除钙含量偏高外,其他杂质镁、锰、铁、铝、硅等浸出都很少。该工艺实现了锂、钾、铷、铯与杂质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6.
综合利用磷石膏对治理环境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大意义.磷石膏中的五氧化二磷、氟、有机物等杂质影响磷石膏的利用.为了得到高品质磷石膏,研究了用硫酸浸取磷石膏的反应条件,如硫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液固比等因素对磷石膏中酸不溶五氧化二磷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35%;反应温度60℃;液固体积质量比为3 mL/g;反应时间4.5 h.在此条件下磷石膏中酸不溶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降低到0.01%以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机械化学活化方法,在机械活化过程中用K2SO4为活化添加剂,强化锂云母中惰性Li?O配位结构活化转型,通过温和稀酸浸出高效分离锂,考察了活化过程添加剂用量、球磨时间和球料比及浸出条件如酸浓度、液固比、搅拌速度、温度和时间等对锂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讨论了反应过程机理。结果表明,机械化学活化强化破坏云母片层结构中的Si?O?K结构,降低了Si?O配位结构对Li?O配位结构的牵制力,导致Li?O键强减弱,反应活性增加。在最优条件下(精矿与K2SO4质量比5:1,球磨机转速500 r/min,球料质量比20:1,球磨时间3 h,硫酸浓度15vol%、液固比4 L/g、反应温度80℃、浸出搅拌速率200 r/min),锂浸出率可达99.1%。  相似文献   

8.
以1,4-丁二醇为溶剂提取玉米芯中的木质素,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溶剂固液比(g/mL)、1,4-丁二醇的质量分数、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木质素收率的影响。最佳萃取条件为:反应温度200℃,固液比(g/mL)1:10,1,4-丁二醇的质量分数90%,反应时间1h,以少量硫酸作为催化剂,木质素收率37.03%。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1,4.T-醇提取的玉米芯木质素较好地保存了木质素原有结构。  相似文献   

9.
中低品位磷块岩P_2O_5富集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新的P2O5及稀土元素富集方式,采用稀硫酸为浸出剂,对温度、液固比、硫酸质量分数及反应时间等影响磷块岩风化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实验、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40±3℃,硫酸质量分数2%,液固比4∶1,反应时间40 min时,含稀土磷块岩中P2O5的品位从26.13%富集到31.91%,富集率为22.12%;稀土元素的品位从0.054%富集到0.152%。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从锂云母中提取锂的方法。将粉碎至80~100目的云母粉与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水溶液以1∶2的质量比在118~122℃温度下反应8h左右,以两倍于反应液体积的水浸取,得到含锂的硫酸溶液。ICP-AES法对硫酸锂溶液的金属离子Li、K、Na、Al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此法锂的提取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法制造膨胀石墨的再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正交实验对电化学法制备膨胀石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各因素对膨化率由强到弱的影响次序 :硫酸质量分数、电解电压、反应时间、固液质量比、氧化剂用量。筛选出了以硝酸钾为氧化剂制备可膨胀石墨的最佳工艺条件 :硝酸钾用量为m(H2 SO4 )∶m(KNO3)=2 2∶1 ;硫酸质量分数控制在 85 %左右 ;电解电压 1 8V ;反应时间 3 5h ;固液质量比为每毫升电解液中的石墨为 0 1 1~ 0 1 4g。膨化过程中的最佳温度为 850℃ ,最佳时间为 30s,膨化率可达 2 0 5mL/g。  相似文献   

12.
以蔗渣作为还原剂,硫酸浸取低品位软锰矿制取硫酸锰。探究了锰矿和蔗渣的粒度、搅拌速度、蔗渣与锰矿质量比、硫酸浓度、反应温度、液固质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浸取过程优化工艺条件为:蔗渣与软锰矿质量比为4∶1,硫酸初始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35 ℃,搅拌速度为650 r/min,液固质量比为40∶1,锰矿和蔗渣的粒度均为109~120 μm,反应时间为6 h。在此工艺条件下,锰浸出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金川尾矿砂的物相组成和脉石矿物的相对含量,利用热力学原理计算并分析了矿物在硫酸中的溶解难易程度。通过正交设计与实验, 得到浸出镍的最佳工艺条件:酸矿质量比为 0.9∶1、液固质量比为2∶1、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4 h。在此酸浸条件下,尾矿砂中镍的浸出率可达93.3%,而蛇纹石和白云石可以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无定形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酸溶液萃取煤焦油洗油中喹啉(QI)的实验方法,通过静置沉降,将喹啉酸溶液与煤焦油洗油分离;讨论了酸溶液的种类、酸溶液的质量分数、酸溶液与喹啉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喹啉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8%,硫酸溶液与喹啉的质量比为1.5,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5min。在该适宜的工艺条件下,用硫酸溶液萃取煤焦油洗油中的喹啉,煤焦油洗油中的喹啉去除率大于98%,净化后煤焦油洗油中喹啉的质量分数小于0.1%。  相似文献   

15.
主要考察了醇溶剂的种类、反应温度、醇质量分数、保温时间、酸的质量分数、液固比等六因素对醇类溶剂提取松木中木质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的种类及液固比对木质素产率影响较为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70℃,液固比10∶1,保温时间120 min,醇的质量分数40%,酸用量0.1%,溶剂种类:乙二醇。另对产物进行紫外和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膜法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通过正交实验对液膜制备工艺和绿原酸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膜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4mol.L-1、吐温-20质量分数8%、搅拌速度350r.min-1;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时间8min、乳水比1∶2、搅拌速度100r.min-1、油内比3∶1。液膜法实现了对绿原酸的提取和浓缩,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绿原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纯度甲缩醛的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英赞  史高峰 《精细化工》2012,29(2):178-181
采用实验室常用仪器搭建的反应精馏装置,在硫酸催化甲醇与多聚甲醛制备甲缩醛的过程中,考察了原料配比、加热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甲醇转化率、甲缩醛产率及制备甲缩醛纯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优甲缩醛制备条件:n(甲醇)/n(多聚甲醛)=1.9,加热温度为70℃,反应时间2.75 h,催化剂加入量为甲醇体积的3.5%时,甲醇转化率达99.32%,甲缩醛产率99.88%,所制得甲缩醛的质量分数为96.88%,甲醇质量分数为3.11%,水的质量分数小于0.01%。  相似文献   

18.
以硼铁精矿含碳球团还原熔分得到的富硼渣为原料,研究了其物相成分,并进行硫酸浸出实验,探究了硫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液固比对硼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富硼渣中三氧化二硼的质量分数达到20%,主要含遂安石相和橄榄石相。硫酸浸出实验中,硼浸出率随着硫酸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液固比的增大而减小。当硫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80%、液固体积质量比为8 mL/g、反应温度为40 ℃、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富硼渣中硼的浸出率达到93.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