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塞油田注水开发20多年,开发技术日趋成熟,效益不断扩大,但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层物性、井筒及地面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注水井欠注现象较为频繁,未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注水,进一步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文章针对安塞油田近年来欠注井因素分析,分类采取各类有效治理对策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价,为后期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裂缝储层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塞油田王窑东部、西南部,南梁西区和候市西南部等区块裂缝发育,动态监测和开发动态显示,储层裂缝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导致主向井见水较快、甚至水淹,而侧向井长期不见效,产能损失严重,影响区块的开发效果。为了封堵大孔道及高渗透层,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和水驱采收率,安塞油田自2005年以来,结合裂缝储层地质特性,深入开展了裂缝储层注水井调剖体系研究与应用。重点介绍了近几年裂缝储层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完善与应用情况,通过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认识的不断加深,已逐步确定了适合安塞油田的注水井深部调剖体系、工艺参数设计和时机选择,为安塞油田裂缝储藏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地面定量注水技术是针对油田注水压力波动与油田开发后期注水井点调整,原配水间设计注水能力不能满足现阶段油主水开发的需要而研制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以注水量不受注水压力波动影响为前提,克服了井下偏心配水器调配工作量大,调配难度大,单层配水量精度低等问题,实现了地面注水井串联和互不干扰注水的目的。现场测试数据表明,其注水量误差小于等于5%,能够满足油田注水开发的需要,降低了分注井投捞测试费用,因此,发展和应用地面定量注水工艺,对实现注水管线串联与地面分注,减少投转注工程项目的投资,确保油田均匀,稳定注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安塞油田污水回注防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塞油田污水具有严重的腐蚀性,对油田地面管线、污水处理设备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对安塞油田污水腐蚀速度和类型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认为其腐蚀类型主要为CO2腐蚀、细菌腐蚀和H2S腐蚀。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油田地面管线及污水处理设备的防腐措施,完善了加药系统。从而为安塞油田污水防腐工艺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安塞特低渗透油田主要是长6油藏经过连续三年的综合治理,综合递减连续逐年下降,老井持续保持稳产。在此基础上,根据其储层特征及开发实践,总结、提出了安塞油田注水开发的主要注采调整技术,即早期强化注水、不稳定注水、同步或超前注水、沿裂缝注水、高含水区提高采液指数、改变渗流场、加密调整、注水剖面调整、产液剖面调整等,从而提高了单井产能及最终采收率,提高了整体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6.
注水是保持鄯善油田地层能量的主要手段。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注水井欠注问题日益突出,增注措施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注采矛盾加剧。文章通过对欠注井的油藏特征、措施状况及注水历史等的有机结合,研究分析了鄯善油田欠注井欠注的主要原因,为油田实施增注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永长 《河南石油》2003,17(2):44-45,48
针对只设计一口注水井的小油田、小区块,为简化注水工艺流程,节约投资,提高开发效益,提高了本井采注水技术。应用该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水源防砂及水质过滤,水层与油层的隔离,潜油电泵的选择及保护,计量及地面配套等。现场应用表明。本井采注水技术一次性投入少,运行成本低,为小油田、小区块注水开辟了新的注水途径。  相似文献   

8.
地面多级分注技术在大港南部油田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港南部油田含油层系多,层间矛盾突出,为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和低渗油藏的动用开发程度,先后开展了插入式地面分注工艺技术和同心双管分注工艺技术先导试验,并在南部油田应用了5口井,均取得了良好的分注效果。现场试验证明,采用地面多级分注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南部油田由于井深、注水压力高、油稠、结垢造成的投捞测配难度大的工艺难题,提高了分注配套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多组分复合解堵降压增注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造成安塞低渗透油田储层堵塞的原因,提出了多组分复合解堵降压增注技术,通过室内实验模拟了本技术在安塞低渗透油田的适应性。酸质解堵处理剂对低渗储层岩心改善效果显著,氧化剂起到了降低腐蚀速率和保护钢材的作用。在安塞油田现场的试验表明,油井产液、产油上升较快,含水平稳,增油效果明显;注水井的注水量在能达到配注要求的同时,注水压力下降明显,降压增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临南油田注水系统碳酸钙垢结垢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注水系统中常见的垢是CaCO3垢。通过分析临南油田回注污水水质参数,对地面注水系统中碳酸钙垢的结垢趋势进行了理论预测,研究了注水管线沿程水质参数中成垢离子Ca^2 ,Mg^2 的变化。结果表明,临南油田处理后的回注污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碳酸钙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年来安塞油田北区西块先期注水效果的分析,认识到先期注水能促进特低渗透油藏油井的高产稳产、若配合不稳定的注采方式,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减缓裂缝式注水通道的形成,有助于油田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2.
从安塞油田多年开发实践和稳产上出发,分析油田储层的主要特征,总结注水开发的主要成果,针对开发过程暴露的主要问题,提出产挖潜方向技术措施,对安塞油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注水管线酸洗除垢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田地面注水管线结垢,会降低管线的流量。本文针对注水管线回注污水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面注水管线酸洗除垢工艺。对管垢样进行分析和对药剂配方的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表明:该工艺简单、施工方便、费用低,取得了良好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是造成油水井井筒管柱、工具设备、地面集输系统、注水系统及地层结垢的根本原因。深入了解注水系统结垢趋势及结垢机理,为寻找和开发更好的防垢技术和工艺提供依据.是开展油田防腐蚀工作的必经之路,本文就污王十六转、坪四注、贺一转、招一转这四个站区回注水进行测试分析.预测结垢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办法,以期解决安塞油田回注水腐蚀、结垢状况。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田开发建设中庞大的地面集输系统和注水系统效率比较低,循环输送量大,能源浪费大,维护成本高,进行了地面系统的优化调整。注水井流量自动控制技术成为地面系统优化调整改造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解决了注水井配注调整工作量大的难题,提高了注水系统的运行效率。论述了注水井流量实时自动控制技术在油田平稳注水中的作用,注水井流量实时自动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功能研究,分析了注水井流量自动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注水井流量实时自动控制技术能够满足油田平稳注水的需要,提高了油田注水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双河油田注水井返吐出砂导致维护性作业井次高、测试困难的问题,采用地面工艺技术、井筒分注工艺技术与管理三方面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思路和措施进行治理,年减少维护性作业41井次,提高注水时率2.1个百分点,提高测试一次成功率9.8个百分点,见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油藏模拟、水力裂缝模拟,研究青海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注水井的压裂问题,对注水井在压裂后的注水量及面积波及系数进行了预测,并用于注水井的压裂设计,施工后,取得了好的增注效果,计整了吸水剖面,使油藏得到更有效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长庆油田公司在开发西峰油田的过程中,地面建设借鉴安塞油田、靖安油田的成功经验,以生产实践为依据,成功地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研制出高效简化的工艺设备,从而使地面投资大幅下降,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石油钻探技术》2006,34(1):48-48
胜利油田针对该油田注水的特点,研制成功了井下双层注水分流器,解决了长期困扰分层注水管柱结构的一大难题,并提高了分层注水井的注水层段的合格率,为油田开发注好水、注足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注水井恒流定量注水工艺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油田注水是保持油层压力、补充地层能量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注上水、注够水、注好水”是我国油田注水的基本方针,“注好水”是油田稳产控水和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核心。“注好水”体现在油田注水管理上,就是要保证注水井的注水量始终满足地质配注量的要求。依靠节流阀人工手动调节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