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目的减少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手术创伤,减少出血及术后胸骨畸形等并发症。方法应用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并与胸骨正中切口术比较。结果右腋下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与胸骨正中切口术比较操作同样方便,但右腋下切口小,出血少,开胸、关胸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无翼状肩胛等畸形。结论右腋下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简单、安全,美容效果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右胸侧切口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适应范围及相对传统正中开胸手术的优势。方法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所实施的微创右胸侧切口手术共32例。32例患者均采用右胸侧切口,长约8~12 cm,经第3或4肋间进胸,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1例。结果 32例患者全部经右胸侧切口顺利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全部康复出院,无1例出现术后残余漏。结论微创右胸侧切口适用于诊断明确的先天性心脏病,相对传统正中开胸手术,其手术切口隐蔽且较小,不破坏胸骨连续性,出血量减少,术后疼痛减轻、康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胸腔镜辅助右胸微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资料,探讨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66例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右胸微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采用穿刺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Chitwood钳经胸阻闭升主动脉,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经房间隔或房间沟入路,胸腔镜辅助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术.同期由相同手术组完成75例传统正中开胸,上下腔静脉插管,由房间隔入路完成单纯二尖瓣置换术作为对照组.结果全组无死亡,微创组有2例胸腔严重粘连中转开胸行瓣膜置换术.与正中开胸组比较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手术时间延长;胸腔引流液、输血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右胸微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安全,临床疗效等同甚至优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4.
经胸小切口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新方法,不需要正中开胸或侧开胸,也不需要体外循环,无辐射,只需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开一个3cm左右的小切口,在超声的引导下经胸送入一个封堵器,将房间隔缺损封堵住即可。我院于2006年7月在辽宁省首次开展并成功完成了2例经胸小切口微创房缺封堵术,2名小患者均于手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此手术术后并发症极少,易于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共完成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1例,术中需使用胸腔镜,特殊的手术器械及长距离的推结器,采用穿刺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负压辅助静脉引流,CHITWOOD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CO2充满术野,避免气栓,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选取同期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行传统正中开胸房间隔缺损病例41例为对照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运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微创组与正中开胸组比较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天数、输血率较正中开胸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2月效果良好.结论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有效,能达到传统正中开胸相同的手术结果;学习曲线短;可重复性强;美容效果好;较内科封堵治疗拥有更广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经腋窝中断肋骨开胸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后外侧剖胸切口多年来被用于施行肺、食管疾病的开胸手术,切口损伤很大。自1994年6月以来,该院已逐步废除这种开胸术式,共施行经腋窝中断肋骨开胸术250例。此术式适用于大多数的开胸手术,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野暴露满意、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的经验。方法: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采用胸骨下段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行 ASD修补术51例,常规正中切口开胸 ASD修补术50例,对比两种方法体外循环(CPB)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纵隔及心包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讨论胸骨下段切口优缺点。结果:全组患者无住院死亡病例以及严重并发症,伤口均 I期愈合,术后复查胸片和心脏彩超均无明显残余心内畸形或其他异常;胸骨下段切口组 CPB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与同期经胸正中切口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纵隔及心包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胸正中切口组(P <0.05)。结论:对于除复杂心脏畸形外的大部分的心脏畸形矫治尤其是房缺修补术,此切口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完成4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应用体会。方法:自右腋中线经第4肋上缘斜向前下至腋前经第5肋骨上缘切口长约10-12cm,经第4肋间进胸,行二尖瓣置换术(MVR)4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1例,三尖瓣置换术(IVR)1例,结果:心肌阻断时间与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与正中切口无显著差异,但开胸,关胸时间相比明显缩短,术中创面渗血和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无伤口感染,裂开,畸形和心包埋塞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死亡3例,39例痊愈出院,经3-36个月随访,伤口平整,无畸形等不良反应,结论:经右胸小创切口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简便,安全,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对32例患者经右腋下沿腋中线自第3~第5肋间作8~10cm的切口,第4肋间进胸,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房缺修补术18例,阻断主动脉下完成室缺修补术10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住引流矫正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结果:32例病人均在原切口下顺利完成手术,全组无死亡病例。随访29例(0.5~1.3年),随访率91%,术后效果良好。结论: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疤痕隐蔽,适用于幼儿度成人的右心系统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微创右腋下斜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效果,探讨右腋下斜切口的优势.方法 对45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分成两组,右腋下斜切口组(微创组)26例,胸骨正中切口组(对照组)1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间隔室损缺修补手术.结果 所有患儿无围术期死亡,微创组在创伤、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关胸时间等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P<0.05),在开胸至建立体外循环时间上稍有不足;在总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相比,微创右腋下斜切口治疗简单先心病具有安全、美观、出血量少、创伤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采用右腋下切口完成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及二尖瓣替换术与经胸骨正中切口完成相似手术的减创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23例经右腋下切口进行的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及二尖瓣替换术,及同期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的26例同类手术。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胸液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术后切口并发症及胸腔出血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胸骨正中切口组相比,右腋下切口组术中止血时间,术中术后红细胞及血浆输入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右腋下切口可顺利完成上述心内直视手术,安全有效,与胸骨正中切口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右腋下和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内直观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例,其中膜周部室缺4例、房间隔缺损6例采用右腋下切口,三尖瓣关闭不全、部分心内膜垫缺损、房间隔缺损各1例和室间隔缺损2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心内直视矫治术。结果 除右腋下切口发生一过性右下肺不张3例外,无其它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微创切口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是安全的,创伤小,美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56例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经验。探讨房间隔缺损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的新进展。方法术前采用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详细评估每位患者病情,采用开胸修补、介入封堵、小切口封堵3种不同术式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除1例介入封堵患者发生右股动静脉瘘需手术修补外,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平均7.3 d出院。结论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根据病情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可获得更好的微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创技术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应用。方法从1998年5月到2005年12月,共选择583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左房黏液瘤、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动脉导管未闭和冠心病患者。所有冠心病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并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所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采用左后外侧听诊三角开胸。其余患者,则根据年龄、发病率和肥胖程度,选择右前外乳腺下切口或右前外腋下斜行小切口或胸骨正中小切口。结果在冠心病患者中有6例死亡,其余322例患者均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微创技术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和不影响美观等特点,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右腋下小纵切口行各种心脏手术经验。方法:经右腋下腋中线第3肋间至腋前线第6肋间纵行切口开胸。行房间隔缺损修补7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49例,肺动脉瓣狭窄成形1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8例,左房黏液瘤切除3例,二尖瓣置换手术3例。其中38例房间隔缺损,11例室间隔缺损,2例左房黏液瘤,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是在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的。结果:全组无死亡,1例下腔静脉破裂,1例肋间血管出血,2例肺不张,气胸、右胸腔积液各3例,1例VSD术后出现残余漏,经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常见的心脏疾患采用右腋下小纵切口可以替代正中切口,具有切口隐蔽,不破坏胸廓完整性,防止术后鸡胸,消除成年后心理障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修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先天性ASD、VSD患者(试验组,A组)均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联合心脏不停跳技术。手术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下施行,皮肤切口沿右侧腋下、经第4肋间入胸,距右膈神经前2.0cm纵向切开心包,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CPB,心脏不停跳下修补ASD、VSD。57例先天性ASD、VSD患者(对照组,B组)均行正中切口心脏停跳下修补ASD、VSD。观察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CPB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胸瓶引流量、死亡、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CPB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胸瓶引流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病死率及残余分流、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修补先天性ASD、VSD具有安全、可靠、微创、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适用于...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atrial septal defect(ASD) occlusion employing a small right anterior thoracotomy approach. Methods A total of 21 patients with ASD underwent general anesthesia and 2-3 cm incision was made in the fourth right intercostal space.Utilizing transesophageal or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he occluder was released using a monotube unit.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occluded successfully.No patient required open surgery utilizing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There were no major complications an...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原地区采用经右腋下小直切口施行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早期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6月至2001年9月在海拔3 700 m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8例,根据手术径路,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右腋下切口组(n=9), 采用右腋下小直切口;正中切口组(n=9),采用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观察右腋下小直切口对关胸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24 h胸腔引流液量以及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均无早期死亡.右腋下切口组体外循环结束后关胸所需时间、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正中切口组(P<0.05);右腋下切口组术后24 h的胸腔引流液量亦显著少于正中切口组(P<0.05);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残余漏.结论:高原地区采用经右腋下小直切口,施行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手术,能避免或减少胸骨正中切口的弊端,明显缩短术后的愈合周期,而且切口隐蔽、美观,可取得满意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右胸小切口行心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总结518例经右胸小切口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室间隔缺损(VSD)256例,房间隔缺损(ASD)229例,肺动脉狭窄(PS)18例,法洛四联症(TOF)7例,主动脉瓣替换(AVR)5例,二尖瓣替换(MVR)2例,左房黏液瘤(LAM)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2例,肺不张3例。结论经右胸小切口行心脏手术具有出血少、关胸快、美观,且不破坏胸廓的连续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是患者及家属乐意接受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