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对人单核巨噬细胞DNA,RNA及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影响,方法:维拉帕人单核细胞孵育24h或4d,测定细胞^3H-TdR,^3H-UR,^3H-Leu掺入人单核巨噬细胞状态及细胞内蛋白质含量,结果:维拉帕米在低浓度对DNA,RNA合成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高浓度时作用明显,对RNA作用较DNA显著(P〈0.05),对蛋白质合成在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维拉帕米与成熟过程中人单核巨噬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VE对小鼠脑、心脏、肝脏RNA、DNA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H-TdR、^3H-UR、^3H-Leu体内掺入的方法。结果 维生素E能促进脑组织PNA的合成,促进心脏DNA、RNA的合成,促进肝脏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辐射增敏剂AK2123和辐射防护剂WR2721对肝癌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影响.方法:用脉冲交变电泳法(PFGE)和 ̄3H-TdR掺入法,测定上述两药物对受照人肝癌细胞DNA双链断裂(dsb)与修复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在0~80Gy剂量范围内,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肝癌细胞DNA残留率逐渐降低(100%~57.0%),DNAdsb量亦逐渐增多,照前给AK2123或WR2721,均能显著地降低DNA残留率,使DNAdsb量增多,加重DNA损伤(P<0.05);20Gy受照细胞保温0~120min,在60min时DNAdsb开始被修复(P<0.05),而AK2123组为120min(P<0.05),WR2721在30min后有修复的趋势;AK2123在62.5~500μg/ml内其参入率显著升高(P<0.05),呈促进DNA合成作用,WR2721则随药物浓度增加其参入率降低(P<0.05),抑制DNA合成.结论:AK2123和WR2721显著加重受照肝癌细胞的辐射损伤,促进DNAdsb量增加,抑制其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型和NK活性,并与正常人比较,以观察HCV感染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表达,采用LDH释放法测定NK活性。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比值、NK活性明显降低,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1,<0.01和<0.05),而CD8升高(P值<0.05);HCV-RNA阳性组与HCV-RNA阴性组比较,CD4/CD8比值、NK活性进一步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高其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有利于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AK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制。方法应用生物学方法检测HBeAg、HBVDNA均阳性慢乙肝患者治疗前后IL-2水平。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4%和68.6%。治疗前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有显著提高(P<0.005)。依HBV标记阴转情况分组:1组HBeAg(-)、HBVDNA(-)16例;2组HBeAg(+)、HBVDNA(-)9例;3组HBeAg(+)、HBVDNA(+)15例。1、2组治疗前IL-2均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均明显提高(P<0.005,P<0.01)。3组治疗前IL-2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IL-2比对照组低(P<0.02)。结论IL-2水平明显降低的慢性乙型肝炎采用LAK细胞回输治疗HBV标记阴转率高。  相似文献   

6.
检测H铁蛋白及L铁蛋白对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AO及3AO的生长情况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采用3H标记胸腺嘧啶校苷摄入细胞DNA的放射测定法及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结果:H及L铁蛋白均能抑制 AO及 3AO细胞的生长,此作用在加入铁蛋白后的 72 h较 36 h显著,且随铁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强0.01<P<0.05)。在72时H铁蛋白的抑制作用较强,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发现,加入铁蛋白可使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而S期细胞明显减少,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初步认为铁蛋白,特别是H铁蛋白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并阻止其从 G0/ G1;期进入 S期。  相似文献   

7.
硝苯吡啶和维拉帕米治疗肝纤维化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硝苯吡啶(nihedipinec,Nif)和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lungfibroblasts,HLF)的DNA和胶原合成的影响,从细胞水平评价钙拮抗剂防治器官纤维化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比色法、3H-TdR和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DNA合成和胶原合成。结果Nif和Ver在0~50μmol/L浓度范围内均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HLF增殖、DNA合成及胶原合成(P<0.05~0.01)。结论Nif和Ver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不同浓度的C-myc反义寡核苷酸处理体外培养的经10-8mol/L内皮素-1(ET-1)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值观察该反义核酸对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应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平滑肌细胞C-fos和C-myc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0、20、50μg/ml反义寡核苷酸对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值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分别为11.9%和12.3%(P<0.05),21.6%和14.7%(P<0.01),36.3%和27.2%(P<0.01);对C-myc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1.3%(P<0.05),80.7%(P<0.05),92.5%(P<0.01);50μg/ml反义核酸对C-fosmRNA表达抑制率是79.7%,10、20μg/ml组无抑制作用。C-myc反义核酸能显著抑制内皮素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其作用系依赖反义核酸的序列特异性和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9.
对33例血清HBV-DNA阳性,39例HBV-DNA阴性的CAH-B患者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72例患者的CD_3、CD_4、CD_8、CD_4/CD_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HBV-DNA阳性组的CD_4低于正常人(P<0.01)又高于HBV一DNA阴性组(P<0.05)。提示,慢性HBV感染可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的增殖,而T淋巴细胞亚群的增殖低下、分化异常,尤其是CD_4,又削弱了机体清除HBV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林树新  高歌 《医学争鸣》1999,20(1):51-53
目的:研究缺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作用,并观察亮氨酸脑啡肽(L-Enk)和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Nal)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兔PASMC,采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3H-TdR参入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等方法,观察PASMC增殖、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PASMC缺氧培养12h,24h后,MTT的A值和3H-TdR参入量分别为(179±19.1)%,(185±20.3)%和(158±13.6)%,(167±17.4)%,比常氧对照组(100%)显著增加(P<0.01).缺氧培养24h后,在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升高,G0,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1).L-Enk(1×10-4mol/L)可明显抑制缺氧促进PASMC增殖和DNA合成的作用(P<0.01),该抑制作用可被Nal阻断.结论:L-Enk可抑制缺氧时PASMC的增殖和DNA的合成作用,该抑制效应是通过阿片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搏定是否能在体外逆转骨肉瘤多药耐药。方法:应用MTT法测定异搏定与阿霉素共同作用后骨肉瘤细胞的细胞活性。结果:1μg阿霉素单独作用24h,骨肉瘤细胞的细胞活性在90%左右,抑制率为10%,48h抑制率为50%左右,而加入异搏定后,骨肉瘤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特别是在1μg/ml细胞悬液浓度时,抑制率最高,24h细胞抑制率达50%左右。结论:异搏定体外可逆转骨肉瘤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铁剥夺诱导HL 60细胞及对化疗药物诱导HL 6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HL 60细胞与不同浓度的铁螯合剂 去铁胺 (DFO)、DFO加化疗药物、化疗药物、DFO加化疗药物及三氯化铁、三氯化铁共同培养 6h、12h、2 4h、48h。通过测定细胞活力 ,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DNA凝胶电泳等方法观察细胞凋亡 ;通过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 myc基因表达 ,从而确定DFO及DFO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HL 60细胞的作用。结果 :DFO单用可降低HL 60细胞活力 ,抑制HL 60细胞增殖 ,诱导HL 60凋亡 ,并可使c myc基因表达增加 ,其作用强度随培养时间延长及DFO浓度增加而增加 ;DFO与化疗药物联合时 ,可增加化疗药物HL 60细胞凋亡的作用 ,该作用可被等摩尔的三氯化铁抵消。结论 :铁剥夺可影响HL 60细胞DNA的合成 ,诱导其凋亡 ,并提高HL 60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 ,铁剥夺可作为临床上白血病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方法之一 ,不适当补铁或升高血红蛋白将影响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烧伤后心肌细胞肌球蛋白异构体转换及维拉帕米对其影响。方法  110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单烧组 ( 3 0 %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 ) ;维拉帕米组 (维拉帕米溶液 4mg·kg- 1 ) ;补液组 (乳酸林格氏液 4ml·kg- 1 ·1%烧伤面积 - 1 )和对照组。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观察肌球蛋白异构体的改变。结果 烧伤后 12h(维拉帕米组 2 4h)开始肌球蛋白由V1向V3转换 ,与对照组比较 ,3个实验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维拉帕米组 ( 2 4、72h)与单烧组和补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单烧组和补液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烧伤引起心肌收缩蛋白 肌球蛋白异构体V1向V3转换 ,维拉帕米部分阻止肌球蛋白异构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高血压药维拉帕米是否可通过下调宿主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的表达而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方法 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维拉帕米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uh7.5.1,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XNIP的表达.用维拉帕米处理Huh7.5.1细胞,同时加入细胞培养产生的HCV (HCVcc),48 h后检测HCVcc感染情况.用TXNIP siRNA转染Huh7.5.1细胞,检测下调TXNIP表达后,维拉帕米对HCVcc感染的影响;用TXNIP启动子调控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表达质粒(pTXNIP-EGFP)转染Huh7.5.1细胞,分析维拉帕米对TXNIP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孔相比,维拉帕米(100、200、400 μmol/L)可下调Huh7.5.1细胞中TXNIP的表达,并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并可抑制HCVcc对Huh7.5.1细胞的感染,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P<0.05).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维拉帕米能够抑制pTXNIP-EGFP转染细胞中EGFP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维拉帕米可下调TXNIP的表达从而抑制HCV感染,这可能是通过抑制TXNIP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有效、安全、方便的药物以防治增增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维拉帕米加入体外的兔RPE细胞,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在自动酶标测定仪测540mm处的吸光值A「旧称光密度(OD)」,计算出不同浓度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50%抑制浓度,同时用2%台盼蓝色,测定细胞活性。结果:Ver在所设浓度范围内均明显抑制血清诱导的兔RPE细胞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Verapamil)对于血栓形成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体内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维拉帕米(5,10,20 mg/kg)、赖氨匹林(4.5 mg/kg)以及溶剂(生理盐水2 ml).利用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法观察维拉帕米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与赖氨匹林比较;同时观察维拉帕米对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提取血清,通过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以反映NO的水平.结果:维拉帕米可以呈浓度依赖性的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明显降低血栓的形成,结论:维拉帕米可能通过提高NO的水平来改善血小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维拉帕米对脑膜瘤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脑膜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维拉帕米作用于培养的脑膜瘤细胞,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裸鼠皮下脑膜瘤模型,观察服用维拉帕米后肿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皮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维拉帕米浓度呈依赖性地抑制脑膜瘤细胞增殖,浓度为1μ mol/L时即有抑制效应,100μmol/L时抑制作用最明显.服药组肿瘤的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其PCNA的表达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拉帕米在体外和体内均可抑制脑膜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和肝素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aortaamoothmuscle,cell,hASMC)增殖,胶原蛋白的合成,分泌以及I,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和转移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3H-TdR,^3H-脯氨酸掺入及N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Cyclopamine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Bcap-37细胞系,加入Hedgehog(Hh)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Cyclopamine作用72 h,观察光镜下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单四唑(MTT)和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的方法,检测Cyclopamine对Bcap-37细胞系生长和DNA合成的影响;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yclopamine对Bcap-37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5×10-6mol/L的Cyclopamine后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立体感消失,细胞内空泡增多;5×10-6mol/L的Cyclopamine使Bcap-37细胞的生长曲线下移,10-7~10-5mol/L的Cyclopamine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cap-37细胞的生长;Bcap-37细胞系的DNA合成被Cyclopamine明显抑制,S期细胞比例降低,并出现了明显的G2期阻滞。结论:Cyclopamine可以有效地抑制Bcap-37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提示Hh信号通路可能在乳腺癌中被异常激活,抑制Hh信号通路的活性可能对乳腺癌的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